西西河

主题:在推荐两篇评论文章,是一位美国的重要经济学家写的: -- 桥上

共:💬19 🌺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推荐两篇评论文章,是一位美国的重要经济学家写的:

    是长期停滞,还是更糟?

    特朗普对阵克林顿:预测带来后果

    • 家园 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矛盾

      GDP增长多少,每年都增长。

      有头吗?

      一定是有的。

      那么什么是个头呢?

      不知道,不敢说。

      到头了怎么办呢?

      不知道,不敢说。

      有一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

      钢铁蓄积量。

      我们以前大多只注意看GDP、GNP,说白了就是当年生产量,以及增长率。但是其实还有个概念,就是蓄积量。我找到一个关于钢铁的数据,是这样说的:

      美国在钢铁蓄积量达到20亿吨时基本出现稳定,日本在15亿吨左右出现稳定,英国为4亿吨,韩国为5亿吨。从人均钢铁蓄积量来看,美国达到钢铁总蓄积量顶点时的人均蓄积量为8.8吨,英国为7.6吨,日本在10.5吨左右时人均蓄积量开始企稳,韩国在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了9.5 吨。

      这个文章出现于2014年,只有2013年的数据,中国当年的钢铁产量是7.79亿吨,累计产量是79.09亿吨,蓄积量55.36亿吨,人均不过是4.07吨钢铁。就是说,光看那个时候的数据,2013年结束的时候,中国的工业化还差一半的人均钢铁蓄积量——当然,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蓄积量总量就超过了美国。我们应该还记得2008年奥运的时候世界对中国突然展示出来的国力的震惊感和世界华人的振奋感。那个时候中国钢铁蓄积总量已经接近美国了,只是因为人均……

      我是2015年才注意到钢铁蓄积量这个信息的。根据我的观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钢铁制品大幅度增加,废铁价格明显下降。

      一个很直接的细节就是大量的小电四轮出现在大街小巷,而这些东西和早先的三轮车最大的分别就是他们都包了一层铁壳。同时,早先随处可见的老人骑脚踏三轮车的景象几乎消失不见了,至少是骑电动三轮车,很多还是骑的包着铁壳的电动三轮车,他们和电四轮的区别就是前边是一个轮子。

      铁器则越来越不值钱了,废铁价格比废纸价格低,甚至低得多。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钢铁产量近年来实际上在受到压制,但是明显压不住。比如说,根据国家统计公报,2014年生产钢材7.92亿吨(钢材产量去掉重复加工数量),2015年生产了7.95亿吨钢材。实际上一直在涨。

      单从蓄积总量上来说,2010年中国就可以和美国比一比高下了。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发生,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人口远多于美国,很多必要的消耗还没有填补,因此实际上中国还必须要等下去。

      于是中国又按照两年为一个人生产一吨钢铁的速度生产了6年(蓄积量低于生产量,因为同时有很多消耗),蓄积量即便是按照三年涨一吨的速度也从3吨涨到了5吨。

      所以中国明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早就有人说过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人按照美国人的资源消耗量去生活,那么这个世界根本供应不起。

      这就遭遇到了边界。

      柴静在这个时候果断出手,不惜制造谣言也要痛批中国工业发展太过迅猛的问题。如此的高度责任感简直让人怀疑她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共产党员。

      既然她不是共产党员,那她大概可能也许就是一个大忽悠了。

      而现实其实也在支持柴静,中国的环境也在告急:雾霾很严重。

      美帝陆地面积与中国相当,美国的钢铁蓄积量也就是到了中国2010年的水平,说明国内环境能够容忍的钢铁生产量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水准。

      英国当年弄成雾都,已经是拼了老命了,环境问题迫使一些科研人才不得不移居国外去保命。

      现在国家讲西部大开发,其实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环境的水源地和上风口,一点也不适合进行工业化开发。

      那块地方不能只荒着,但是也不能走旧式工业化道路。

      可惜革命时代已经过去了,其实那个路子搭配上东部地区较高的工业水平,是带动后进地区的最佳路线。

      组织性强,而且具备进步性。现在当地泛滥的宗教组织根本就是开倒车。工业化则是水土不服。

      中国钢铁的生产其实还不能满足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需求,所以没,为中国服务的钢铁业其实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在中国本土发展钢铁业,环境已经先一步顶不住了。

      从蓄积量上来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基本满足社会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准,再进一步扩展的动力也就不足。同时,社会资源在支撑发达国家水平时也极大消耗,自然环境也会支撑不住。这样经济发展必然要出现一定的迟缓。而更加悲剧的事情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们待遇提升到发达国家之后,下降就会招致很多不满。而很快人口增长就会分享资源,导致原来已经满足需要的蓄积量不再满足需求,在应付性生产开展过程中,当年生产高峰时的蓄积量迅速折旧,则社会就会因为高低落差和迅速贫困而引发较高程度的不满。

      这一景象似乎和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后期矛盾丛生很相似。特别是晚明时期,因为辽东战事走上的砸钱修堡垒的错误军事路线,社会资源流出速度骤然加快,国内资源蓄积量可以说在折旧基础上迅速损耗,很快就引爆内战,然后内战外战一起来,国家很快就空了。

      这样看起来,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很憎恨短期内的高速膨胀。因为在明显的波峰之后会出现明显的波谷。而波动过多的结果就是庞大的社会没有足够的韧性承受颠簸。

      用你引用的论文的话讲,就是社会被迫做出选择:

      是走向等级更加森严的封建社会,还是走向更加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看中国古代史就会知道,一般这个时候就会有更穷的外敌杀进来,建立一个更加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现在伊斯兰教是很泛滥的,欧罗巴正在很积极的引进外来劳动力。

      如果我们能再活八十年,不说是五胡乱欧的历史,恐怕也得是接近满清入主欧洲的大戏,就会上演在我们面前。

      现在欧洲这些折腾的要命的事,按照中国古代史的真事来说,不过是汉末骚扰凉州并州幽州的氐、狄羌、匈奴、鲜卑,不过是播州宁夏日本造反的蛮夷,开胃小菜而已。

      经济发展是在一定时期内是有极限的。

      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在那摆着,哪怕将工人换成机器人也不过就是如此,因为饼就那么大。

      实际上工人全都换成机器人以后还有个更大的麻烦:

      消费者没了。

      消费者没了市场也就没了,很多行业就得崩。

      没人买谁还开工?都不开工,整个社会的行业链条都得断。

      即便先不考虑智能化,就一般来说,西方也是因为过去的战争,遭遇到了经济的剧烈变动期。

      苏联因为二战,人口大量损失,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危机。这一危机直接造成了戈尔巴乔夫在大量忠贞的爱国者阵亡以后缺乏竞争顺利上位的机会,从而毁灭了苏联。并且至今俄罗斯以及部分斯拉夫国家还存在着女性人口多于男性的问题(我不知道是不是说社会上女性比例较高就容易生女孩,反正在新闻上我经常看到有的家庭生七八个女孩都不生男孩,以及部分穷困村几乎没有女孩都是男孩于是拐卖人口的事情,当然这大概是媒体选择性报道的问题,我没见过实际统计)。

      美国欧洲则在二战后普遍出现了婴儿潮。特别是环境更加稳定的美国,婴儿潮更加明显。美国社会就像遭遇了十七年蝉一样,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骤然遇到几年的特色消费高峰,然而也有几率在随后崩掉。如果是二十年一个周期的话(美国婚龄似乎比较低。中国就特殊一些,农村很多都是16、17、18结婚,城市则大多是按照法定婚龄,所以中国的节奏比较散,农村可以算二十年周期,城市则要算25年左右的周期,不同步。从49年开始算就是49、69、89、09、29,和49、74、99、24),45、65、85、05、25。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期间在一半多的位置上可能会有点家庭经济压力,那就是45、57、65、77、85、97、05、17、25。话说美帝的次贷危机是哪一年来着?2006年。这样的话,我想现在美帝的经济应该是在一个底部。但是到底未必会反弹,也许会躺着。撑过去以后,美国的经济在五年后大概会好转一点,如果川主席能干第二届的话,大概在经济上会有点成绩——前提是如果没有被压垮的话,压垮就崩了。中国不知道会怎么样,因为中国的经济节奏较为平均。49、61、69、81、89、01、09、21、29,和49、61、74、85、99、11、24。合并在一块就是49、61*2、69、74、81、85、89、99、01、09、11、21、24、29。峰值很多,也就较为平稳。只不过以前农村人口很多,所以主要表现为农村节奏,特别是满二十年的时候。而现在农村城市化加速,农村空巢化也在加重,很多农村居民进入到了城市,这样农村峰值带来的不懂幅度在下降。很多大城市则出现婚龄大大推迟的现象,波峰逐渐不太明显。所以以后的峰值间隔大概会缩短,而波动也会趋于平稳。顺便说一下,61这个值大概赶上了10龄童爆发的年份,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准确性,不过之后应该就越来越不准了,因为这些数都是我临时估的,没有准确的婚龄和育龄数据支撑,也没有相应的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习惯的数据统计,所以只是表示一个示例,不要当真。我的意思,就是想说明一下消费者因素变动大约应该是以什么形式对经济造成影响的。这些变量是我临时找的,不是准确数。这个形式也是临时推演的,极度简陋。大家应该也看得出来,这些年份跟很多大规模的历史事件都对不上。

      除了苏联功亏一篑,没有顶住地图头的折腾,几个大国里面,中国的战争创伤似乎接近愈合,美帝在2006年又爆炸了一次,现在大概也在逐渐愈合。

      从宏观上来说,经济发展受制于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在一定技术水平和组织水平下是有瓶颈的。如果同时再遭遇到人口波动幅度较大,那么就会出现过山车一样的经济状况,不是上到高空,就是摔到谷底。

      因为是能力有限的时候遭遇到波动,一般崩的可能较大。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这些人说话云里雾里的,看着别扭。

      其实就是两句话的事:

      1 西方文明在衰退,其建立的世界体系在崩解;

      2 不管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都阻止不了这种大的历史趋势。

      完了。

    • 家园 这位称不上重要经济学家
    • 家园 想了好几遍,不知怎么回这篇文章,

      几次登录每次都写了几段话,最后还是删了。因为要想说清楚需要很大的篇幅。最后就简单说几句吧

      现在是要巨变的时代,尤其对于美国和中国,巨变的结果就是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民众阶层被分化。这是必然之路不用怀疑。从前是垄断资本和政府权力的博弈,现在除了二者外还有了人工智能,无论是否相信,结论就是这样。之所以从两方博弈走向现在的三方博弈,其根本就是人工智能和自由竞争行为在对国家社会综合影响上的优劣效果的比较。这点,自由竞争完败。所以人工智能才被加入了这个博弈。

      以美国为例,特朗普和希拉里都知道这个结局,也知道无论谁上白宫,只要遇到巨变,那这个人肯定是替罪羊,所以他们二人本意上并不愿意走上这个位置,于是他们在大众眼前开始了一出闹剧的表演。民众总是感觉自己比那些人聪明,还发表那么多义正言辞、大喊权力者愚蠢的议论。真是可笑。其实,权力者这种大肆被宣传的表演,本质跟现在警察和黑人之间的矛盾渲染是一样的。至于作用,明白者自然看的清楚。这里我就不直接说出来了。

      美国政府权力在美国国家的位置到底是什么?他是美国立国精神的直接体现,是三权分立下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最高体现。 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现在事实证明自由竞争包括平等这些精神已经成为美国持续发展的包袱,这个包袱在博弈中是必须要甩掉的。甩掉了它,才能合理的让美国社会分层。如何甩掉他?第一步就是瘫痪美国的部分法律。这是警察和黑人那些事件被爆炒的起因。最后的结果让民众意识的对立来酝酿法律的更改,这也是第一次分层,虽然只是一小步。先把一小部分人打到最底层,在这点上各个势力、包括绝大多数‘理性’民众是最容易形成共识的。把苛刻掉这部分人的福利分给上面的势力和民众,大家都会满意对小部分人的惩罚。这就跟中国现在被征信制度排除去的人们一样。但是美国毕竟大国,还在控制世界获得利益,只要能保证这个活水,那上面的变化就是渐进的,反之就会加速。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在各种科技下,实现计划经济已经是可行的事实。但因为强大垄断资本的存在,这种可行被遏止住了,所以只能走向历史上的分层社会。在这个路程行进的过程中,中小资本会被不断湮灭的。

      而中国的状况比美国更复杂。如果说美国现在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计划经济社会,一个是人工智能下的全垄断分层社会;那中国现在有三条路,除了以上两条之外,还有一条就是重走美国的老路,这条路是死路,并且将被美国彻底甩在身后。不过目前看,在中国各方势力作用下,中国正大喊着自由竞争的口号走在这条路上。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很欣赏人工智能的提出。但人工智能受控于垄断资本。

        一个例子就是最近那个漂亮女性赵薇。她与麻运私交很好,结果网上批评她的言论一度被大范围地,系统性地删除。

        我在本论坛其他什么地方读到有河友说百度地图已经熟悉了他的行动规律从而精确标出他家的位置。跟贴中说中国的BAT即百度,阿里,腾讯实际可以掌握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规律等等信息。

        这个阿里的老板就是那个与赵美人私交甚好的麻运。

        • 家园 你说的这个对智能社会只是个很小的方面。

          确切的说,不能说垄断资本控制人工智能,而垄断资本给人工智能设置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执行系统。名义上人工智能这尊神是在最上面的。

          关于这个神即使现在摆在最上面也不会引起争议。但是要想执行垄断资本设定的系统,那么垄断资本必须要干掉自由竞争、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控制权,也就是必须瓦解美国的立国精神——自由民主平等——这些障碍。因为它们越来越拖美国发展的后腿了,这点可以看到一些美国高层精英对本国政体只言片语的抱怨。

          关于中国,因为权力和资本的结构跟美国不同,所以在这个框架下分析要比美国更复杂。反正我们自己做好最坏准备吧,未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到来的。

    • 家园 不是经济学家,是社会学家

      第一篇很有深度

      • 家园 第一篇的感觉像是指一个复杂系统到了混沌分叉的节点

        但有关世界体系运动到达分叉的条件没有详细说明。另外,文章中抽掉了人口的因素,变得抽象。

        从世界体系来看,如果全球仍有大量贫困人口,这里面包括发达国家因为自由资本和全球化导致的相对贫困,还有第三世界从没有进入过工业社会的绝对贫困人口,在这种情况下,也许自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可能会停滞,但是否会进入动荡甚至解体,具体条件还有待观察。

        也许关注人口,特别是适应指数性上升的技术进步因素和具备适应在这种快速变化的受教育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体系中的数量会是一个重要的变数?

        • 家园 这是他两周一次的时评

          相当于咱们上网发个帖,不是学术著作

          你标题里的概括是对的。要详细了解,还要看本人的专著

        • 家园 生产力过剩,闲钱太多,个人消费没有太大增长空间 ->

          是否预示大的战争慢慢来了.... 人类自身有到了新陈代谢的时候. 摧毁一切,然后慢慢重建?

        • 家园 我想到另外一个可能性

          全球秩序的终结。

          西方数百年来不断构建进而推行到全世界的国际秩序体系。这个体系由公开和隐秘的各种惯例,文件,备忘录和谅解,妥协等等东西组成,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其中,自愿或者不自愿地遵守,维护着这个体系。人道主义,尊重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保护基本人权,这些政治正确的东西都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是绿胶和西方白左极力反对和破坏的---你没有看错,他们才是这些价值真正的破坏者----现在这些东西都可能被毁灭,如果西方支撑的全球秩序垮台的话。自然,比这些更重要的东西,西方价值观和话语权,都有可能随之破灭。

          我们今天担忧和希望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西方的语境之上的,很多时候自己也不觉得。但当西方的世界体系真的瓦解之时,冲击之大将是史无前例的。许多人会发现,他们终生追求和捍卫的东西,忽然不再是绝对正确不可置疑的了。许多世世代代反对的东西忽然不再是错误,或者至少不再是一无是处的了。这将是无法忍受的。只有那些原本就坚持着自成体系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民族会好些。

          但这里面,绝不会包括绿胶世界,他们的作用是摧毁,他们只会摧毁,连他们自己也知道。文明世界在毁灭之时会本能地寻找安全和稳定,未来的世界上,最可能在全世界面前都立得住的,恐怕是中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