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一):篇外历史附注1:绝望的年份,绝望的国家 -- 1001n

共:💬13 🌺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一):篇外历史附注1:绝望的年份,绝望的国家

    从本篇的题目上,大伙就能看出来了,这次咱基本就没提密码故事。其实主要是上次详细分析ADFGX的破解,写得自己都有点发怵了,呵呵。于是这次就换换脑子,改谈谈历史吧。

    虽然这和我们要讲的密码故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也是密码故事发生的大背景。一个密码的破解,可能会危及一场战役,甚至渐渐改变整个大战的战局。而这个战局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在这里我补充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大伙对当时的情况能有个更生动的印象,也正因此,这两三篇文章将统一以历史附注的形式出现,不计在密码故事里面。对这些不感兴趣的兄弟,就跳过不用看了:)

    斑竹多包涵吧,密码故事还是会写回来的,明天后天我还是要继续开工的:)

    如果大家觉得这样不好,赶紧告诉我,以后我就不扯这么远了,专心讲密码故事:)

    ----------------------------------------

    在前文中,已经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初期的几场大规模战役,做了个粗浅的介绍。现在故事已经写到1918年了,那就让我们看看1918年前后,当时的国际局势和这个西线战场的新情况吧。

    转眼之间,一战就已经打了三年多了。到了这会儿,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已经很疲乏了。疲乏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数字和例子,大概就能有所体会了:

    在横跨1917和1918年的那个冬天,德国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

    ――整个国家的食品消费锐降,换言之,老百姓已经没饭吃了。比起开战前一年的1913年,肉类的消费量只剩了五分之一,油脂剩了九分之一,糖剩了五分之三,面粉和大米剩了一半,倒是土豆几乎保持着战前的消费量――还剩94%。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德国的老百姓日常所吃到的,只不过是战前未必看的上眼的土豆了――而所谓“荤腥”,现在完全成为了奢侈品了。

    ――在工业生产上,也是全面回落。按工业生产指数计算,整个1917年的数字只有1913年的62%,这时候在德国境内工作的企业工人中,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女性――青壮年男性都已经上战场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完全是对国家的摧残了――而这是个什么感觉,在今天和平的岁月里,真是很难想像。劳力已经缺乏到了这个程度,以至德国的工业企业开始大量利用战俘来劳动。仅仅是在农业方面,1918年的时候,德国就使用了超过九十万的战俘。

    ――再说行。德国的铁路本身还是很发达的,举例来说: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德国的铁路还只有18560公里;战前的1910年,已经飞速增长到了59031公里,翻了三倍还多,而向着西线未来战场的双轨铁路,也从9条增加到13条。正是在极为强大的铁路运输能力的保障下,德军的大规模调度才有可能。例如,一战刚开战的1914年8月6日,就在那一天,有550次军列越过莱茵河。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稍微一算就可以发现,平均每2分37秒就有一趟军列通过!而如此高密度的运输,完全改写了行军的概念:仅仅6天以后,已经有七个集团军,约150万德军完成了在预定地域的部署!

    顺便说一句,这令人难以置信的精确运输能力的形成,正是和一个传奇人物――德国几十年前的大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老毛奇――的努力分不开的。我本来已经写了关于老毛奇的一段文字,后来一是发现离题实在太远,扯也不能扯的太过分了不是?二是前已有青史的顾剑兄珠玉在前,就不乱扔石子了,呵呵。有兴趣的兄弟不妨去看看,在这里强力推荐:)

    而到了1918年,情况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刚开打的1914年,一列军列从东线开赴西线,只用2到3天就能搞定。可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变成了10到12天。一个极为成熟的铁路运输体系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原因无它,战争闹的:要人没人,要物资没物资,连铁路自身的保障都难以完成了。

    ――从人力的角度讲,经过三年多不间断的全国动员,德国的兵源已经枯竭了――不用多说,只想想看刚才提到的工人的性别比就知道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时候的德国,已经很难继续支撑一场规模如此浩大的战争了。。

    而德国的另外三个盟友,所谓的同盟国,情况也是一塌糊涂:

    奥匈帝国方面:

    1917年年底,发生了全国性的饥荒。1918年1月,外交大臣切尔宁向查理皇帝上奏:“我们面临断粮的灾难……现在阻止灾难的降临恐怕已经为时太晚,这场灾难再过几个星期就要来临了”;

    战争资源全面耗竭,从人力到物力都是一样:士兵经常吃不饱,而军装和一些装具已经“极为短缺”――连军装都无法满足,这叫什么军队呢――开小差、叛变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在许多部队里都暗地建立了“革命士兵委员会”,进行反战宣传。

    保加利亚方面:

    国内企业开工严重不足,许多企业由于缺乏原料、燃料和劳动力被迫全面关闭;

    全国人民忍饥挨饿,流行病在全国蔓延,凡此种种,导致了一个并不让人意外的结果:国内平民的死亡率竟然已经高于正在作战着的军队了……

    土耳其更是一团糟:

    1917年年底,为了补充兵力,土耳其政府在全国发布了新的征兵令。在命令中,又把应征青年的年龄往前提了提――本来应该在1918年、1919年甚至是1920年才够年龄入伍的年轻人,现在都成了被征集的对象了……整个土耳其,已经“处于民族灾难的边缘”了。

    同盟国民生凋敝,百废不兴;而协约国方面,也未见得有多乐观。

    英国方面:粮食问题成了最大的问题,如何获取更多的粮食,成为必须克服的诸多困难中的最费劲的一个;

    法国方面:无论是在巴黎还是其它大城市,老百姓已经买不起鱼和肉,甚至就连土豆都买不起了:它们的价格高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市民所能负担的程度了;

    意大利方面:之前,由于规模庞大、双方参战兵力达到二百五十万人的卡波雷托战役的失败,补给仓库的物资全部落入了同盟国军队之手,搞的现在意大利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一点点粮食储备了。更倒霉的是,由于意大利海军在开战以后已经损失了大约五分之三吨位的舰船,现在它已经很难从海运这条途径获得急需的粮食了――护航的兵力都不够了……1917年年底的12月21日,意大利专门负责供应管理的特别委员会宣布:“只能保证全国生活三十天”……

    ……

    元人张养浩,曾作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里面有两句给人印象真是非常深刻: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1918年的欧洲百姓,正处于这么个兴也苦,亡也苦的境地。他们的梦魇,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呢?没有人能未卜先知,他们也只能默默继续承受这一切。写到这里不禁很是感慨,如果你我生在那个乱世,又恰在那些国家,会是个什么心情呢?――大约只有天知道了吧。。

    无论怎么看,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对双方都是最艰难也是最后的考验了。谁能多支撑几个月,或许整个战争的胜利就归它了。但是,这“坚持”二字,真有那么容易么?

    ――不容易,也得坚持。

    1918年,无论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没有放弃战争的打算。虽然说新成立的苏联退出了战争,可战争照样自己找上门来――何况,别的国家还没退出呢?更加地不能放手了……

    情况很清楚,1918年年初,同盟国中的德国(其它三个国家实在是贡献不大)和协约国的兵力对比方面,在西线上大概是下面这么个情况:

    同盟国:德军:275个步兵师

    协约国(英国和法国):274个步兵师

    顺便说一句,那时候无论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师的编制都差不多大。所以,当时乃至二战,都很习惯性地使用师的数量来作为陆军力量的对比。在这里,也给出一些数字,让大伙对当时的军事编制有个大概的了解:

    从基层起,一般4个连编成一个营,3到4个营编成一个团。营这一级,当时的交战各国一般都是编制1000人稍多一点,相当一致。

    当时的师,普遍采用的是两旅四团制,也就是,两个团组成一个旅,两个旅组成一个师。一般地,师还另外辖一个炮兵团,及一些师直属队;总人数一般是16000到21000之间。这里也扯远了说一句:受以前苏联军事思想影响,我军一般也是把师作为最大的战术集团,和最小的战役集团。

    其中,骑兵师是个例外,人数一般只有3500到4200人。好在,骑兵师不是陆军的主力部队,呵呵。

    再往上,一般2到3个师编成一个军。而军的编制内,也增加了很多由其它兵种构成的军直属队,比如骑兵,工兵,炮兵、后勤、通信甚至航空兵等等。这样,即便没有友邻的支援,一个军也可以独自地遂行战斗任务。

    继续往上,3到6个军组成集团军。一战时期,理论上讲,集团军是各国最大的战役集团和战略集团。

    再往上,还有更大的――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了,呵呵。在德国,几个集团军组成集团军群,而在俄罗斯,则组成方面军。实际上,在我军中也有这个编制体制的影子:所谓各大军区,下面一般都有至少两个集团军;抗洪抢险的时候,新闻报道中的南京军区不是已经成为南京战区了么?这个战区,实际上就是过去苏军的方面军――除了地域因素以外,几乎可以认为是一回事。

    还是把话题拉回来吧:如果仅仅从刚才罗列的数字,也就是275个师对274个师,确实很难说谁更强一些,更象是势均力敌。但是,这个势均力敌实际上非常脆弱,因为,这仅仅计算了德军和英法联军的力量对比。而在这时候,一支援军的到来,正在不动声色地改变着西线战场双方的局势。。。

    在赚够了中立带来的巨额利润以后――1916年,美国48家大公司的盈利达到了惊人的九亿六千五百万美元,而那会儿的美元可不是现在的美元啊――远在大洋那头的美国大兵们,终于也一批批地开赴了欧洲大陆的战场:1917年年底,登陆法国的美国军队已经达到了18万以上;3个月后,这个数字更是增加到了32万以上。

    很明显,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向协约国一边倾斜了。

    德军不傻,形势不妙还是看的出来的。问题是,这个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现在,不能不再次提到德军前总参谋长,著名的“施里芬计划”的拟定人――施里芬将军(Alfred Von Schlieffen)了。

    点看全图

    施里芬将军

    远在一战爆发前九年,他就已经拟定了这个计划。计划的核心是:将来一旦开战,德军在西线的整体战略应该是什么。

    点看全图

    西线的情况。。惭愧,图做的不太好,不是很清楚。。算个示意图吧:)

    施里芬认为是应该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重右轻左。

    所谓右,就是指从德国的角度来看的右翼,左就是左翼。从地图上看,右翼就是北边的一路,而左翼就是南边的一路。施里芬认为,由于普法战争刚刚失败,郁闷的法国人已经在法德边界构筑了坚固的筑垒地域。德军从这里进攻,也就是以左翼为主的进攻,必定是得不偿失,而德国的国力也不允许战争久拖不决。

    点看全图

    图中所示为德法边境一带,法国人筑起的层层绵密的工事地带

    所以,德军应该绕道比利时,投入主要力量从那里对法国进行攻击。即便破坏了比利时的中立,外交上很不好交待,但是毕竟获得了一个新的出击阵地,可以在相对不怎么设防的法比边界迅速攻入法国。这就是德军所谓的右翼。

    点看全图

    施里芬计划中的德军主要攻击方向――右翼。在计划中,左翼甚至只是抵抗一下就成了

    在施里芬看来,左翼和右翼兵力之比越大越好,甚至可以达到1:10。即便左翼被法国人打的溃不成军,甚至被顶回到德国境内,右翼的进展也足够在席卷巴黎之后迫使法国投降――而法国一投降,西线不就没事了么?――关于这个战略,在前文已经提到过了,就不再细分析了。

    更重要的是,施里芬认为,德国两边都是敌人,而两线同时作战是不明智的。他倾向于先解决掉法国以及援助法国的英国,腾出手来再在东线上对付俄罗斯。而这个解决法国的西线战事的期限,他估计是六到八个礼拜,也就是,不超过两个月。

    计划的很好,可惜,他这个总参谋长当得早了几年。在1905年他的计划以《对法战争》备忘录的形式最终成形后几年,他就退休了。而小毛奇,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传奇人物老毛奇的侄子,继任德军总参谋长了。

    这里还是简单提一下老毛奇的功绩吧。

    他成功地将当时的帝国大总参谋部(德国当时是由邦国组成的,各国都被允许保留自己的总参谋部;而普鲁士是众邦国的老大,它的总参谋部也就成为帝国的大总参谋部了)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从一个普通的计划部门,变成了直接掌握军队、指挥调配军队的实权部门。发展到后来,大总参谋部已经越过了帝国战争部的掣肘,成为可以直接每周向皇帝汇报的枢纽机关。换言之,老毛奇管辖下的大总参谋部,才真正具备了今日世界各军队总参谋部的功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毛奇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总参谋部的奠基人。当时,各个强国可都派军官去大总参谋部学习进修,之后就把这一套如法炮制,比如日本就学了去。

    结果后来,我们大清朝又派员去日本学习这个二手的总参谋部体制,说来也真是个奇闻了。。。

    不止如此,老毛奇还首倡征兵制,建立军事最高学府――陆军大学,等等。老毛奇没有什么特别辉煌的军事著作,但是他的军事思想,已经融入了这些具体的行动中;而这些改革的余韵,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比起他的叔叔,小毛奇可就实在是差得太远了。而他能继任这个德军最重要的职位,首先是靠了他叔叔的名气,其次,也是有点裙带关系的味道――他和威廉二世皇帝一起长大,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小毛奇也算很有自知之明,他说自己健康不行,性格也不好,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威廉二世的回答是:你的能力足够应付平时的情况了。到战时,我将亲自接管这个工作!

    于是,一战德国败亡的命运,从小毛奇担任总参谋长那一天就已经被注定了。施里芬的前任,原总参谋长瓦德西听到这个决定后,在日记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皇帝想亲自兼任总参谋长,愿上帝保佑我们的祖国!”……

    事实上,小毛奇并没有对施里芬计划进行过多的改动,一样是左翼右翼,一样是先西后东。但是,他大大加强了左翼的力量(这个时候的德国兵源力量比施里芬制定计划的时候可强多了),而右翼的力量基本没有改变。这样一来,左翼和右翼的比例就从1:10或者1:8直线下降到了1:3,而开展不久,右翼的兵力又被大量抽调到了东线――总之,施里芬计划的精髓,算是被彻底破坏掉了。。。

    而这个结果,竟然是小毛奇面对众多掌兵实权人物妥协出来的……

    如果小毛奇把开战时的兵力按施里芬计划大大加强右翼,那么还会不会给顽抗的比利时人18天时间,进而,马恩河战役爆发时,法军还能不能集结那么多兵力都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了――而马恩河战役如果法军被德军全歼,后面的战局发展又会如何?英国还会出那么多军队登陆法国么?如果没有英国的鼎力支持,巴黎会不会被德军攻破?法国投降了,战场又会如何?德军抽调出西线的兵力,加上奥匈帝国的兵力,全力进攻俄罗斯,又会如何?……

    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是一个问号了。而历史不能假设,摆在开战三年后,也就是1917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面前的,就是一个已经很难继续支撑战争的德国,和一支战斗力远逊于1914年的德军了。这就是无可更改的事实,德国人不可能再有第二次机会去一点点修正从前的错误了。

    而这个时候,德国人如果想取胜,其实还是有最后一个机会的――在东线,苏联已经退出战争了。如果把用来对付俄国的东线的全部兵力都抽调到西线,或许,德军还有一线生机――但就这最后一个机会,德国人也放弃了:面对共产主义苏联,他们选择了进攻!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实际上当时协约国做了一件很恶毒但很有效的欺骗

      他们编了一个土豆伤寒症出来,宣称,冬天吃土豆,尤其是海员,都会得这个渲染的跟艾波拉似的的毛病

      让德国海军活活自愿饿死也不敢吃土豆(德国战前的战备粮可大半是土豆啊)

      一举瘫痪了德国海运

    • 家园 wonderful! flower....
    • 家园 娓娓道来,前因后果交代的清清楚楚,为此文笔献花一朵

      顺便说点题外话,可惜sonicchat上不去了,在那里slowmorningbear曾经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施里芬计划是水中月,如果不是小毛奇,可能德国一开始就吃了大亏了。

      • 家园 小毛奇,也是个难以盖棺论定的人物,咱这只是多种看法中的一种:)

        其实他当年的考虑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左翼一旦被法军顶回,这个地带就有变成“旋转门”的可能,法军也可能由此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德国的生存。为此,他认为左翼不能太弱,并且应该得到加强。

        但是,他的排兵部署毕竟还是按照施里芬计划来的;换言之,他这么做,在稍微增强了左翼的安全以后,却大大减低了右翼的攻击力度,以至后来的战事延宕不绝。

        小毛奇这个人,总的来说,谨慎有余,攻击性不足。从这一点上看,他就不适合执行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军事冒险的施里芬计划,也不适合指挥具有高度风险性的进攻作战,似乎去做守将更为合适。什么情况翻来覆去考虑多了,细了,难免就容易畏首畏尾,丧失冲劲。

        总的来说,他其实也是个不错的总参谋长;只不过,在他的指挥下,德军并没有获得预期的胜利。如果这个预期不是过高的话,那么小毛奇也很难说是个优秀的统帅吧。

        其实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小毛奇对施里芬计划的改动是个致命的败笔。当然也一直有人不这么看,认为是他拯救了德国。可惜啊,历史不能重来一次,没法看到严格按照施里芬计划操作的进攻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了。。。

        这个问题也不好在这里争论了,嘿嘿,把这里变成军事论坛,估计有人得跟我扔鸡蛋吧?呵呵。。

    • 家园 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虽然有时侯看的费脑子,还是保持这个风格吧

    • 家园 我觉得现在这样最好了

      有知识有趣味。大家都喜欢听历史故事,而且知道历史对理解密码学的发展很有帮助。

    • 家园 先花后看
    •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一):篇外历史附注2、强敌当前,列宁也只有妥协

      平心而论,当时新生的苏联,的确是难以再战。新政权刚刚建立,正是重新建设,抚平战争创伤的时候,说到底,也不愿意再去打什么仗了。于是在列宁亲自执笔下,苏维埃政权公布了自己的第一个法令:和平法令,里面这样宣布:

      工农政府……建议各交战国人民及其政府立即就缔结公正民主的和约问题进行谈判。

      政府认为公正的或者民主的和约……是指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土地,不用暴力兼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约。

      决心根据上述对各个民族完全公正的条件来迅速签订停止这一战争的和平条约。

      列宁为了让苏联开始谈判,甚至撤消了拒不服从命令开始谈判的旧俄军大本营总司令杜鹤宁将军的职务,而以一位准尉,军事人民委员克雷连柯去担任最高总司令。

      一个尉官能当上最高总司令,哪怕在最小的军队里也是个新闻了,何况,还是俄国,何况,还是尉官中最低的一级――准尉!说真的,我真怀疑这个地方资料上写错了,呵呵。

      无论是在和平法令的字里行间,还是看苏维埃政府的种种表现,苏联不想打仗的意图都是明白无误的。可是,苏联这么想,别人不这么想。就连过去在同一阵营的协约国,也不乐意苏联就这么撤了;他们认为,有苏联在东线拖着德军,他们在西线的压力就小的多――也确实如此,即便到了1917年的12月1日,东线战场依然牵制着74个德军师,大概占德军全部兵力的1/3。

      ――协约国能这么就让苏联退出么?

      协约国提出,根据1914年8月23日的条约,“盟国,包括俄国,庄严地商定不缔结单方面的停战协定,不停止军事行动”――现在你说不玩了就不玩了,这怎么行?有这一条啊!

      于是他们向苏联提出抗议,而这个抗议,居然不是给苏联政府,而是给刚才提到那个杜鹤宁将军的。而这位老杜,这会儿已经被命令解职了!

      实际上,这位在彼得格勒,也就是后来的列宁格勒,再后来的圣彼得堡――的大本营的头头杜鹤宁将军,还是被协约国寄以厚望的。这抗议这么一交,协约国的小算盘是:挑动旧军队和新政府的矛盾,看你怎么收场――没想到,收场其实很快:刚才那位被新任命的最高总司令克雷连柯准尉,已经带着新组建的特别支队赶到彼得格勒了。他把老杜给逮捕了,之后,由于民愤太大,群众自己就把老杜给打死了。。。

      于是,协约国拉苏联下水的企图,算是彻底破灭。。

      苏联也同时向过去的敌人,四个国家的组成的同盟国发出了和平谈判的要求。可同盟国的反应真是很耐人寻味。为了说清楚一些,我们慢慢聊。。。

      说起来,同盟国内部危机重重,老百姓早不想打了。苏联这么一呼吁,结果就搞的到处都是游行和罢工,要求停战,恢复和平。同盟国慌神了,赶紧进行镇压。这也不是事儿啊,今天镇压了,明天怎么办?

      上文提到过的奥匈帝国的那位外交大臣切尔宁,在一封信里就说,“我们必须尽快地争取和平才能得救;如果不攻占巴黎,和平就不可能,而为此仍然得从整个东线腾出手来”。这封信写于1917年的11月。

      之后的两个多月中,英国、法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等国家也都陆续发生了规模庞大的游行和罢工。到了1918年1月底,就连德国也发生了波澜壮阔的政治性总罢工,要求立即同苏联缔结和平条约。

      同盟国在种种考虑之下,决定同意和苏联进行和平谈判。这样一来,起码在道义上,就先把同盟国打扮成了和平爱好者,也有利于延缓国内的革命斗争形势。不仅如此,谈好了,说不定还能在经济上大捞一笔呢――谁让是你要退出战争的?你得赔我们钱啊!

      谈来谈去,里面的周折就不说了,总之是谈出了将近一个月的停火期:从1917年12月,到1918年1月之间,东线总算安静下来了。

      可是,我们只要看看这个时间就知道,1918年1月之后,这个脆弱的停火肯定是又被打破了――没错,东线,还是没消停下来!

      这里面玄机重重,说起来也是颇为曲折和精彩。但是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就简单提一下吧――加上西线部分,现在已经七千字了,我倒――尽量把这个过程简明扼要地说清楚。大伙也好明白:当时的东线是怎么回事,进而理解那个时代背景,理解西线后来发生的情况的根源。

      1917年12月,苏联和四个同盟国在布列斯特展开和平谈判,从此,这个布列斯特也名扬世界。

      顺便说一句,布列斯特(Brest),是个边境线上的城市,位于当时苏联白俄罗斯的西南部,同时紧挨着波兰的东北部。而这一段的国境线,实际就是南北流向的布格河(Bug River)。如此看来,布列斯特在布格河的东岸,正是苏联防范西部危险――德国――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

      而早在沙皇时代,这个布列斯特的重要性就已经被充分认识到了――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天险,当时的沙皇俄国还在这里修筑了著名的布列斯特要塞,在它的核心,光是防御墙就有两米厚,而炮塔有将近500个……在修筑的时候,又嫌布列斯特城碍事,沙皇一声令下,这个城市干脆被整体搬迁了3公里。。。

      点看全图

      布列斯特要塞

      真是一切为了战争啊。。可布列斯特的故事还没有完。不仅没完,而且这新的故事还让今天的我们难以理解。。。

      那是二战刚刚爆发的1939年9月,布列斯特再次名扬世界――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就是在这里第一次打了照面――没搞错,就是这里。

      有兄弟奇怪了,纳粹德国袭击苏联,不是1941年6月22日的事情了么?怎么1939年9月两支军队就打过照面了?

      让前苏联历史学家有口难言,要么不提要么一笔带过的史实是:两支军队在这里不是大打出手,而是胜利会师――历史就是这么会开玩笑:当时,纳粹闪击了波兰,而苏联,也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里的秘密条款,顺势出兵波兰;这红的发紫的军队从东一路杀来,那黑的发亮的军队一路从西杀来,大家终于在布列斯特会师了。

      ――而我们印象中的两个死对头,竟然就在这里,高高兴兴地握手拍肩,共同庆祝对波兰的彻底瓜分!

      为这事,两军还搞了个庆祝典礼;典礼之后,纳粹德国的“闪击将军”古德里安,按协议撤到了刚才说的布格河以西;而布格河以东的地方,包括布列斯特要塞本身,又归了苏联所有了……波兰呢?谁管你,没了就没了呗,大家高兴就好。。。

      唉,这都叫啥啊……

      得,又扯远了,还是回来接着说苏联和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的谈判吧。

      为了这个谈判,双方可谓是精锐尽出。看看下面的同盟国谈判与会人员名单,就不难理解这个谈判有多么重要:

      同盟国代表团:

      德国外交大臣屈尔曼,最高统帅部代表、东线参谋长霍夫曼将军;

      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切尔宁;

      保加利亚司法部长波波夫;

      土耳其宰相泰拉特帕夏。

      这回,苏联代表团的态度很明确:不割地,不赔款;过去战争中侵占的领土,一律放弃;立即缔结和平条约。

      同盟国代表团内部则是意见纷纷,国内各种意见都迅速反馈上来,结论就是:绝对不能这么便宜了苏联。本来,他们打算就一些民族自决权之类更象空谈的题目来多拖延一点时间,没想到,苏联人来了个下马威:苏联代表团要求,公布谈判经过,以及相关工作报告。

      这么一搞,和平的羽毛还怎么插自己头上?报纸一登,傻子都能看出来究竟是谁更想把战争继续到底……这下坏了,同盟国代表团只有三天的时间用于答复这个建议。三天过去了,切尔宁代表同盟国代表团发表了声明,说是打算立即签订和平条约。

      但是,切尔宁在这里面耍了个花招。他说,签约可以,没问题;但是各参战国都必须一致服从这个条约才可以;如果俄国过去的盟国,也就是协约国方面不同意的话,现在这个条约虽然签了,我们也不会照条约办事的。。。

      这不是废话么――协约国又不是苏联自己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怎么能控制人家怎么想?

      而就是这个口头上的空头承诺,在同盟国内部特别是在德国,也引起了军人的强烈不满。在德国军界享有极高声望的兴登堡元帅和鲁登道夫将军非常郁闷,想不出这些卖国贼怎么就答应了搞什么“和平”。鲁登道夫从西线回到柏林,对刚刚返回的代表团成员之一、东线参谋长霍夫曼将军大发雷霆:“您怎么能让这个照会出现呢?!……如果俄国拖延谈判,我们就可以结束停战而粉碎敌人!”

      这就是当时的德军高级指挥员对战争的态度。。。

      而当时签约还有个附加条件,就是休会十天,以便让协约国也来代表谈判。问题是,协约国军队并未战败,人家凭什么要听你们的安排?结果当然就是没来。这一没来,可正对了德国人的心思,他们马上宣布,不再受谈判和决议的束缚了。第一次的和平协议就这么着算是废了。

      1917年12月27日,继续谈判。这时候,苏联代表团团长换人了,列夫?托洛茨基来了。。

      这位托洛茨基大大有名,以至于都有托派这个名词,而我们一般都认为陈独秀是中国托派的领袖,呵呵,真是够复杂的。托洛茨基的主张说白了就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国单独建成,要搞应该一个地球都搞才成;如此这般的观点一大堆,和当时的党内普遍共识有所不同。列宁在时,没人把他怎么样;斯大林上台后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先是被宣布为叛徒、卖国贼,接着在1927年被开除出党,1929年被驱逐出国,1932年被开除苏联国籍,最后则在1940年被暗杀于墨西哥城。

      点看全图

      托洛茨基

      而在1917年谈判的时候,他果然又冒了泡泡,且容我慢慢讲:)

      新谈判一开,前面被叱骂过的德国将军霍夫曼,就咄咄逼人地拿出一张新地图。这张地图上,德军目前所占的地方都已经被划入德国版图:从波兰、立陶宛、拉托维亚到部分白俄罗斯,以前属于俄国/苏联的国土,现在姓德了。

      列宁得知这些条款后,迫于无奈,指示托洛茨基接受这些条件。而布哈林等人反对接受这些条件,认为是背叛。这种情绪弥漫在苏联共产党内,很多人都无法想通,为什么要白白送给德国人那么一大片国土。而实际上,当时的苏联根本无力再战,光内政都够头疼的,哪里有精力去打一场已经打不起的大仗呢?

      而托洛茨基接到列宁的指示以后,提出“既不要和约,也不要战争”。大概是他有他的主张,但是不服从国内的指示,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人接受的。而他的观点,又的确影响了苏联党内的相当一批人。这时候,谈还是不谈,和约签还是不签,在苏联内部,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

      没办法,为了说服全党,列宁提出了以下观点:

      这是退却,然而是暂时的退却;

      如果苏维埃政府现在不签订和约,它就会在德国人开始进攻的时候,被迫在更为苛刻的条件下签订和约;

      再也无法拖延了,因为我们为了故意拖延谈判,已经用尽了一切可能的和不可能的办法。

      最终,在列宁的努力下,苏维埃中央决定:一直拖着谈判,拖到德国下最后通牒,就马上接受它。

      1918年1月27日,德国外交大臣屈尔曼严厉要求苏联必须立刻根据新条款签订和约。时机已经成熟,这实际上已经是最后通牒了。第二天的晚上,托洛茨基宣读了苏维埃代表团的答复:

      苏维埃俄国将不签署条约。但要结束战争,复员军队。

      当时,德国代表团团长向托洛茨基指出,拒绝的后果就是:停战期限一满,战争就要恢复。托洛茨基断然表示:不可能继续谈判。。。

      说老实话,我都不知道这位托洛茨基先生当时是怎么想的。苏联不签署条约,那就意味着拒绝和平;拒绝和平,那就意味着战争;而大战在即,且不说打的了打不了,你老先生还宣布复员军队,――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搞不懂啊――即便是外交辞令,起码也得符合逻辑吧。。。

      评价一个外交政策的利弊得失,或许从敌人的角度那里看的更清楚。同盟国是怎么看托洛茨基这个违反命令的举动呢?

      托洛茨基回复同盟国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9日,一封从德国代表团发往柏林的电文是这么写的:

      此间普遍认为,不会有比托洛茨基的决定对我们更有利的了。……托洛茨基通过这个决定放弃了一个在进行战争中签订和约的国家的一切有利地位。本来我们在签订和约时总要对托洛茨基作出各种重大让步的。现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托洛茨基先生啊,真是让敌人高兴死了。。。

      同盟国在谈判的同时,可没闲着:

      1918年1月5日,东线司令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进攻战役了,代号是拳击;

      1918年1月底,总参谋长兴登堡又批准了在乌克兰一线的进攻战役计划。

      谈判既已破裂,那也就没什么好客套的了。2月16日,德国通知苏联,从18日12时起,两国恢复交战状态。同时,50个德国师,28个奥匈帝国师,2个保加利亚师,1个土耳其师以及18个骑兵师在前线部署完毕。

      准时准点儿――2月18日12时起,47个步兵师和5个半骑兵师,对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

      这时候的苏联,起码在纸面上,还有173个步兵师、几十个骑兵师,按说也是很有震慑力的。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一些理论上存在的数字;它们实际上是旧俄国的军队,此时人心涣散,已经发展到“自发复员”的程度了――这还怎么打仗?

      当然是一败涂地。

      五天工夫,同盟国军队已经杀入苏联境内200~300公里。这个大刀阔斧的进展,可是跟西线上的几年拉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立陶宛丢了;

      爱沙尼亚丢了;

      明斯克丢了;

      ……

      到后来,基辅丢了,整个乌克兰也丢了!

      前线全线吃紧,情势极端凶险。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在2月21日起草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呼吁书,也是一部法令,动员全苏联抵抗同盟国的入侵。2月22日这个法令被公布,特别是在23日,应征热潮全面出现,各大城市的青年人踊跃参军。

      有鉴于此,彼得格勒的苏维埃建议,把1918年2月23日定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日,并获得了通过。从此,2月23日成为了苏联武装力量的诞生纪念日,前苏联在世的时候,年年都是要纪念地。。

      在新成立的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的英勇抗击下,同盟国军队的嚣张气焰被打下去了,进展的速度也大大放慢了。虽然是这样,但是整个局势还是非常被动,对苏联极为不利。

      也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日的同一天,2月23日清晨,苏联收到了德国的最后通牒。

      这个最后通牒比上次谈判时候可要蛮横多了,要价也高多了:

      苏联军队必须撤出波罗的海沿岸、撤出芬兰、撤出乌克兰;

      苏联必须把安纳托利亚地区归还土耳其;

      苏联必须同从未承认的乌克兰反动政府――中央拉达――签订条约;

      苏联必须复员军队;

      苏联必须恢复1904年俄德通商条约……

      而时间,只给48个小时。

      这时候放在列宁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战斗,或者妥协。无论战斗还是妥协,你的思考时间只有两天。

      仔细分析了当前苏联的国家形势之后,列宁被迫选择接受最后通牒。

      1918年3月1日,也就是大概两个星期以后,双方的代表又来了布列斯特,进行“谈判”。之所以给谈判打上引号,是因为这时候的谈判早就不是谈判了――德国代表团团长罗森贝格首先傲慢地声明:

      根本不用任何辩论,和平条约必须在三天内签订;

      否则,德国就认为谈判已经破裂,因而不能停止军事行动。

      苏联代表团没有一点儿办法,3月3日清晨,签订了条约。按照规定,苏联

      丧失了大约一百万平方公里领土;

      丧失了大约五千万人口,占苏联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

      丧失了大约百分之九十的煤矿;

      丧失了大约百分之七十三的铁矿;

      丧失了百分之五十四的工业;

      丧失了百分之三十三的铁路;

      必须立即复员红军;

      军舰必须立即回港,停泊并等待所有条约签订完毕,或者自行解除武装;

      完全恢复1904年俄德通商条约中苛刻的海关税率。

      如此屈辱的条约,真是跟中国清朝末年签订的那些条约有一拼啊……

      而按照五个多月后的8月27日德国外交官们所提出的补充条约,苏联还必须赔偿德国战争费用六十亿卢布,还得把巴库油田产量的四分之一让给德国……

      直到同年大战结束的1918年11月13日,德国已经投降了。这时候,苏联政府决定,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并发动全民战争,赶走苏联境内的侵略者……

      点评:

      纵观整个1918年的东线的政治、军事、外交等等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苏联退出战争,对同盟国本来是个特别好的机会。但是他们贪得无厌,非要置新生的共产主义政权于死地而后快。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惜在解决不了西线,自己情况也一塌糊涂的前提下,大兵压境并攻击苏联。

      从单纯的军事角度来看,同盟国在东线上确实获取了相当大的战果。但是,在取得这些战果的同时,德国军队也不得不分散在广袤的苏联大地上,走,走不脱;打,合不成拳头。在占领了这些领土以后,德军就忙于与当地的反抗势力作战,再也无力支援西线的战争了。

      这样一来,本来兵源就已经非常匮乏的同盟国,就再也难以调动更多的军队用于更关键的西线战役了。而如果这几十个师调到西线,虽然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至少也是个相当大的帮助啊――但是,现在他们只能困在高加索、乌克兰的人民战争的泥潭里,再也拔不出脚来了。

      而这,也为西线战略的制订设置了先天的制约因素。后来德军在西线的攻势情况,又得是一篇文章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看的话,我就把它写出来;否则,我还是老老实实地接着写我的密码故事吧。换言之,这个附注,大概也就这两篇了,嘿嘿。。。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