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顾剑二战风云系列】库尔斯克1943 -- 顾剑

共:💬16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顾剑二战风云系列】库尔斯克1943

    (本文根据旧作“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的上中下三策”改写)

    顾剑

    曾经无往而不利的德意志国防军失败了,败得很惨。

    在命运攸关的东线战场,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城周围,埋葬了几乎整个第六集团军全部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一部。那是曾经征服巴黎,让埃菲尔铁塔上飘扬万字旗的德军精华,如今静静地躺在冰雪中,或者跋涉在通往西伯利亚苏军战俘营的道路上。这样的损失,是德国承受不起的。德军象一个大量失血而面色苍白的巨人,在角力中气力不继,败象已呈,但是他的步法仍然比对方灵活,甚至还有对手不知道的绝招尚未使出(象虎式坦克等秘密武器)。陆军元帅曼施泰因的顿河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大败之后,以惊人的技巧进行了一系列后卫战,不但掩护孤悬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司令官克莱斯特陆军元帅)安然撤回,而且于1943年早春对已经疲惫不堪的苏军主力成功地杀了一个回马枪,取得哈尔科夫反击战役的胜利。随着春天泥泞季节的来临,东线大战的一切暂时平静下来,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1943年夏季的大战。

    1943年夏季作战,在德军统帅部来看,是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战场胜利,并在东线赢得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最后机会。希特勒还有赌博的本钱,但已经是最后的本钱了:他在库尔斯克周围可以集结80-90万人的部队,以配备新型虎式和豹式坦克的装甲部队为骨干,由象曼施泰因元帅和莫德尔上将这样优秀的军事统帅指挥。更重要的是,库尔斯克当面苏军呈一个危险的向德军方向突出的态势,整个突出部腹地大,出口小,正好为德军提供了从突出部根部切断并包围德军的机会,而钳形攻势、两翼齐飞,正好是德军闪电战进攻的拿手好戏。因此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德国最高统帅部是设计来求得一个战局的决定性转折点的,他们希望能在库尔斯克聚歼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官瓦杜丁)和中央方面军(司令官罗科索夫斯基)的大量有生力量,从而重新获得东线的战场主动权。

    然而众所周知,库尔斯克战役没有成为德军重获主动权的转折点,反而成了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性的进攻。从此以后,德国在东线赢得有利于己的和平的一切期望都已经丧失,所能做的,只是尽量拖延不可避免的最后失败的时间而已。这个被寄予无限期望的转折,出现了180度转弯的意外。本文并不展开讨论战役进行的细节和如火如荼的普罗夫霍罗夫卡坦克大战,而是旨在从战略设计的层面,探讨德军战略计划的得失,提出几个以前没有人探讨过的替代方案,并研究它们的得失。中心是想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决定性失败,是否是不可避免的?有没有其他发起这一战役的更好的方式?

    任何成功的战略计划,都必须建立在对战争双方力量和弱点的全面了解基础之上。首先让我们看看战役发起时苏德双方的力量对比。当然,我们是从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当事者双方的统帅们,不可能了解所有这些情况。

    德军方面,突出部北部担任主攻的中央集团军群第9集团军,司令官莫德尔上将,拥有21个德国师和3个匈牙利师,总共33万余人,以6个装甲师为主力。突出部南部担任主攻的是曼施泰因元帅的顿河集团军群主力,包括霍斯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夫将军的“肯夫兵团” ,总共35万人。肯夫兵团拥有3个装甲师,而霍斯上将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则拥有精锐的国防军第48装甲军(冯。克诺贝尔斯道夫)和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保罗。豪泽尔) 。另外,在突出部正面,还有中央集团军群不到10万人的第二集团军担任连接和牵制的辅助任务。

    再看苏军实力:截止7月5日战役打响为止,面对北路德军的,是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下辖5个步兵集团军和第二坦克集团军,共71万人和1千7百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此外,中央方面军还获得北面由波波夫指挥的苏联布良斯克方面军,和索科洛夫指挥的西方方面军的协助,这两个方面军预定在阻止德军进攻后,与中央方面军一起向北路德军的进攻出发地奥廖尔地域反攻,它们总共拥有5个步兵集团军,总兵力62万余人。面对曼施泰因的南路德军装甲精锐,苏联集结了瓦杜丁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包括5个步兵集团军和第一近卫装甲集团军,总共62万5千人和1千7百坦克和自行火炮。更厉害的是,在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背后,部署着科涅夫的整个草原方面军作为预备兵力,包括5个步兵集团军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共57万人和1千6百余辆坦克自行火炮。而草原方面军,这个巨型预备队的存在,德军竟然事先一无所知。整个库尔斯克战线上,德军作为进攻的一方,兵力上是1:2。4的劣势,而坦克自行火炮上是1:1。9的劣势。

    从上述的实力对比可以看出,以当时德军的人力物力,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战略大背景下,任何想凭借一次战役就歼灭苏军数个方面军主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可能性都不存在,这一点,其实在当时已经为德军前线将领如莫德尔和曼施泰因意识到了。但是战争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而且当时双方统帅部并非对敌方的实力了如指掌,至少德军方面不是。当时德军在装甲进攻战役、战术的组织上还享有某些质量上的优势,他们比苏军将领们更有自信,也的确更为熟练。而且在兵器上,新型的虎式坦克虽然装备不多,但集中起来作为突击力量还是有很强的打击力的。笔者认为,更重要的问题,在於德军虽然实力较弱,但仍然必须进攻,争取战略主动权。那种认为可以采取弹性防御策略,等待苏军进攻,然后在机动防御中消耗苏军有生力量的想法,实际上行不通。首先你必须准确判断苏军在何时何地进攻,其次德军在战争这个阶段已经明显感到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防守整个东部战线来保证击败苏军攻势。因此只有掌握主动权进攻,至少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作战。后来德军实施防御作战,是实在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库尔斯克战役前,德军虽然实力不足,但是仍可以勉力一战,这种情况下,当然积极进攻比消极防守要好。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采取进攻的总策略是没有错误的。

    那么既然进攻是正确的,在当时那样对德军不利的实力对比下,库尔斯克战役的战略目的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我称为"六出歧山战略"。三国时诸葛亮六出歧山对魏国采取攻势,其实是以攻为守,保持战略主动权,通过有限的战役行动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因此战役目的是有限的,根本没有想一战消灭魏国。如果采纳魏延的建议,有可能一举占领长安,但以后呢?就得面临魏军主力,打全面战争,而这是蜀国的人力物力无法承受的。同样,库尔斯克战役也应该设计为一场非决定性的局部胜利,而一旦胜利,还要以此为样板,利用德军的质量优势和战役主动权,多次举行这样的战役,目的是消耗苏军的精锐力量,不让苏军积累大举反攻的实力。以德军当时的质量优势,保存自己实力消耗对手是完全做得到的。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时间问题。因为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实力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强大,那是在7月份之前的几个月,通过惊人的努力,慢慢建立起来的。如果采取"六出歧山战略",德军不打算一举歼灭苏军数个方面军的话,那么进攻的日期就应该是越早越好,最好是5月份以前。固然德军的新型坦克还没有装备部队,但苏军也还没有准备好。越晚,德军准备充分,苏军更充分,那样就演变成了一场决定性的主力大战,德军输不起,就是赢了,也消耗不起,那将成为"皮鲁士的胜利"。记住"六出歧山战略"的要点就是根本不寻求决战。1943年4月中旬地面已变得干燥,适合作战。那时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部队尚且薄弱,更无很好的防御工事可言,德军此时进攻胜算较大。但希特勒认识到此战对战局影响较大,对战胜苏军没有把握,想准备得更充分,并对新式武器奢望过高(这正是古德里安反对的),以至一拖再拖。到5月苏军加强了防御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此时已错过良机。而希特勒在进攻与防御两派之间犹豫不决,还未决定。到了6月以后,再进行战役是极愚蠢的,可希特勒一直到7月,冒着西西里登陆随时发生的危险愚蠢地发动进攻,结局可想而知。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双方的力量都在增强,但是增强的速度和最终强度是不均衡的。德军在一开始就进攻有可能获胜,越往后拖希望越小。所谓“六出祁山” ,其实是有点象五次反围剿中“短促突击” 的战法,但是在5月份发动进攻,其实天时地利还有利于德军,没有听起来那么愚蠢,在彼时彼地,实为上策。

    实际上德军把库尔斯克战役设计成了一场决定性战役。那么在放弃小规模不断进攻的上策的情况下,这场决战应该达到的战略目的,中策我称之为"凡尔登战略"。那就是让敌人把血流尽,当然代价是自己也把血流尽。这种战略至少要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揪住敌人,把他的后备力量拖入交战,让他不能有反击的实力。这就好比一个人赤手空拳骑在虎背上,唯一的办法就是紧紧抱住虎的脖子不下来,希望老虎又跳又跑,把力气耗完,以后就没有力气来吃自己了,至于以后自己是不是从虎背上下来就再没有力气逃跑,那就根本顾不上考虑了。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必须记住,消耗并不一定是双方对等的,不是简单的算术加减法。如果双方对等消耗,实力较弱的德军消耗完了,苏军仍然保有实力,那么是愚蠢的。但是实际作战中,至少曼施泰因的南路德军成功地克服了当面优势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的防御,甚至把草原方面军的王牌主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拖入交战,这至少可以证明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效能比苏军强,有条件让苏军消耗比自己更多的兵力。事实上曼施泰因在南线的进攻把苏军为反攻准备的王牌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提前拖入了消耗战,就是成功的。从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特米斯特罗夫(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著有回忆录"时代与坦克")等苏方当事人的回忆可以看出,提前投入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是不情愿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是经过24小时急行军于7月10日抵达前线,原定经过集结和了解当前情况后于7月12日投入战斗,但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德军第2党卫军装甲军和肯夫集群于10日先后达成了突破,这使得整个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左翼有陷入合围的威胁,德军的坦克就出现在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特米斯特洛夫目力所及的地方,可见形势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只能在部队集中前,以旅为单位逐次投入战斗,而且由于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了解当地情况,出现了苏军坦克被自己的反坦克壕所困的情况,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因而损失惨重。因此,在德军发动7月库尔斯克决战的大前提下,以自己消耗殆尽为代价,至少换得苏军也消耗得无力发起反攻,这是一个可以达到的战役目标。

    笔者主张这种消耗战略的目的性,其实已经超出了库尔斯克这一场战役的范围,更大的意义在於如何推迟苏军后来1943-1944年那样接连不断的战略大进攻。即使在库尔斯克的德军打到底,还没有把苏军的战略预备队消耗完,只要消耗了大部份苏联装甲集团军,也可以大大拖延苏军的战略反攻。因为苏军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没有坦克集团军作骨干是不行的。试想,如果苏军战略预备队里只剩下几个合成集团军,苏军不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是无法发动战略进攻战役的。当然,大家在绞肉机里把血流尽,并不是好的战略,但是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从长期力量对比看,德国最终要失败,除非它不发动苏德战争。

    至于库尔斯克战役德军所能采取的最糟糕的战略,就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实际表现了,开战太晚,又在不该停的时候叫停,作战决心不够坚定,正如刘伯承元帅所说"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7月10日,北路德军的攻势被制止,7月12日,北路苏军三个方面军在朱可夫元帅统一指挥下发起反攻,是为“库图佐夫计划”,顺利攻占了奥廖尔地带。7月23日,南路德军曼施泰因停止进攻后撤,苏军经过两周休整,于8月3日发动反攻“鲁缅采夫行动计划” ,经过20天激战,最终攻陷哈尔科夫。这样,德军曾经寄予厚望,希望变成一个重要战争转折点的库尔斯克战役,成为出乎德军最高统帅部意料的转折,以德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决定性失败,是否是不可避免的?有没有其他发起这一战役的更好的方式?在库尔斯克战役期间,从纯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德军无法取得计划中那样的决定性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即使不胜,避免象实战中那样的决定性失败,却是有可能的。如果库尔斯克战役能够演变成德军的小规模不断的战役-战术性胜利,又或者能够消耗掉苏军为反攻储备的装甲部队,那么或许可以拖延德国最终失败的时间。战争中,重要战役的指导思想失误,完全可以左右战役的具体结果,从而大大延长或缩短整个战争的进程。但是从整个战争的长期趋势来看,德国的失败是注定的,这是由於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也由於轴心国与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综合国力、军事实力上的对比。德国人所能做的,也只是拖延最终失败的时间而已。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好文
    • 家园 库尔斯克会战应该说体现了双方实力的差别

      而让这种区别能够发挥作用,就是苏军的胜利和德军的失误了。

    • 家园 战战兢兢地提出一点疑问

      顾剑兄对战史和战略的见解,在下一直佩服得紧,从华夏时,就是看到一篇当漏一篇的。只是这篇心里有一点小小的疑惑,还望顾兄解惑。

      5月份苏军准备不足,那德军是否就有足够准备发动短促突击呢?太小规模的短促突击可能作用不大,但较大规模的短促突击也是需要准备的。不说虎式和黑豹坦克,就说基本部队,那是什么时候到位的呢?

      西方军事思想的核心就是“决定性战斗”,所以要德军放弃决定性战斗的概念是不可能的。战争不能无限期地打下去,对于德军来说,如果不在库尔斯克打一场决定性的战斗,那势必要在别处打。在开战之初,苏联的军事力量曾遭到过毁灭性的打击,但苏联恢复过来了。德军的下一次决定性打击必须超过苏联恢复的速度,否则还是功亏一篑。这就决定了把苏军精锐吸引进来的决定性战斗仍然是德军的最佳选择。这是一场豪赌,但是东线胜利的必经之路。

      苏联的力量在逐渐增强,西线的压力在逐渐增大,德国必须尽快解决东线,以避免两线作战,时间不在德国方面,因此,靠短促突击来延缓决定性战斗,对德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日本海军在珍珠港之后,基本就是这种靠短促突击来延缓不可避免的结局的最好例子,结局并不好。

      胡言乱语,请指正。

      • 家园 别战战兢兢啊,你说的是对的

        关于库尔斯克,在sonicchat的二战版有个经常置顶的帖子,有几年了吧,很多很多回复,集思广益的结果。其中讨论得比我要深入得多。你的说法也是成立的。

        我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是基於要么追求局部的成功,要么不如不打,前提是德军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只是想通过消耗苏军,取得尽量有利的和平而已。这个思想,在当时德军的最高统帅部,是不可能被认同的。所以7月份取曼施泰因的中策,也就是最大的可能了。至於战役发起的时间,讨论的结果,似乎一般认为,还是德军准备得比苏军要早,尽管不充分,但苏军更不充分。当然,这样的胜利,很可能是不具有决定性的。

        • 家园 我也就是这么一说

          历史不能重复,从德国决定两线作战的那天,德国的命运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德国的最大错误也许还不是两线作战,而是把战争当成纯粹的军事占领。苏联那么大,单纯靠军事手段,德国在苏联不可能比日本在中国走的更远。只有人心上战胜斯大林,德国才可能真正政府苏联。单纯靠军事手段,加上两线作战,德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 家园 其实当初唯一的正确选择是把苏军放进来打。在防御中杀伤消耗苏军

          然后反击。局部形成苏军战线上的一个溃疡。或者就如曼施坦因说的击溃其所有预备队再罢手。不然怎么办。希特勒如果想调兵去意大利就只能收缩防线。这是一对矛盾为什么这小子总是要两者兼顾。还处处抢先手。下士还是没读过战争论。

          再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第六集团军的下场。囤兵于坚城之下。不去顾及两翼。错误太多。按照道理讲完全可以绕过斯大林格勒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寻歼苏军新的预备队。很明显野战优势在德国。而且伏尔加河的航运切断与否并不一定要占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本身也不存在威胁很大的苏军突击集团苏军出城野战就是送死。况且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最好办法就是渡过伏尔加河从背后包抄斯大林格勒。对于野战占优的德军来说这一点更容易做到。想不明白,人才济济的德军参谋本部居然会拿出如此怪异的作战指导

          • 家园 这个就有点讲究了

            发苏军放进来打的办法,曼施泰因本人分析过,就是所谓“正向”和“反向”之争。我持同样看法:苏军一旦掌握战略主动权,德军就要在对方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作战,没有把握正确判断对方进攻方向,事实上库尔斯克以后到1944年上半年的发展,证明这样做不行,科尔松战役之前,曼施泰因就判断错了。当然,库尔斯克以后的防御战,尽管德军还是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都是不得已防御,再也没有取胜的机会。所以,还不如在德军自己选定的时间地点来打。

            再说斯大林格勒,其实战役之前,德军参谋部唯一的错误,就是分兵与斯城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这是因为低估了苏军的后备力量,斯大林格勒本不是进攻方向,只是为高加索矛头掩护侧翼,本没有想打这么大一仗。

            但是在顿河河曲发现苏军重兵集团以后,本应该让A集团军群暂时慢下来,全力在顿河打仗。可是后来不但没有合兵,而且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外围进展顺利,於是希特勒就被形势carry away,想拿下城市了。所以说,城市本身其实原非德军参谋部的目标,至少是没想过在这里打攻坚战。希特勒中途变卦了。要说怎样才能拿下斯城,无疑你说的迂回伏尔加河对岸是最好的方法,基辅是这么拿下来的,曼施泰因1942年制定的总攻列宁格勒的计划,也是这个打法。但是当时德军B集团军群已经没有那么多兵力迂回了,连掩护侧翼都是用的轴心盟国的部队。

            • 家园 看起来希特勒还是犯了逃避现实的错误,对苏军重兵集团视而不见

              难道当把野战主力投入斯大林格勒绞肉机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人想到问一问苏军的重兵集团在那里吗。没有预备队,形同虚设的侧翼。脆弱的补给线。如果我是指挥官我这种门外汉都会很害怕。在无险可守的旷野里几十万主力呆在那里动都不动。面对起码百万以上未被重创装备良好的敌军集群视而不见。也不关心他们在那里。在机动战的时代里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指挥官都知道这是发疯。

            • 家园 纸上谈兵,见笑了。你说的很有道理。全面掌握战史才能下结论

              战场上对错误这个词的阐述是最精确的。什么叫错误。那就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的本事,多高的水平。只要这么做了一定是吃不了兜着走。这就是客观规律。所谓意志的胜利建筑的前提就是不犯错误。

              谈到这想起了林彪那个秃秃的脑袋。此人知兵啊

            • 家园 同意这个分析

              不管是放进来打,还是拉出去打,德国都是外线作战。除非德国敢下狠心,一气退到波兰和罗马尼亚,收缩战线,在苏军快速跟进的时候打回马枪,或者说把隆美尔在北非玩得把戏放大几十倍。这还要看苏联上不上当。

    • 家园 老兄的

      归纳,总结,提炼,分析--太棒了。有机会我再看看曼施坦因的回忆录,一大章的内容老兄寥寥数笔,描画的场景那么清晰。佩服,佩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