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马恩预言成真,家庭正在崩溃 -- 不远攸高

共:💬291 🌺989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在国内呀,该知道未婚女性准生证办不下来的

          我给的链接里面也有:

          韦珊的女儿快3岁了,仍然是“黑户”。在中国现行计生政策下,生孩子必须持有准生证(即计划生育服务证),而获得准生证的一个前提是有结婚证。因此,非婚生育不符合国家计生规定,属于违规生育。

          超出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像韦珊这样,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要被收费。这是一笔数额不小的罚款,通常与各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挂钩,各地标准并不一样。

          韦珊户籍在北京市朝阳区。2013年,她准备好了缴纳罚款,不料数额超出预想。当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21元,韦珊被社区计生委告知,她需要缴纳6倍罚款即24万元,“这明明是我的第一个孩子,为什么要6倍征收?”

          《北京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确实规定,对非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当事人,按照1倍征收。然而,韦珊孩子的父亲,曾经离异并育有一女,韦珊的孩子必须计算成为男方的第二个孩子。如果是第二个子女,则为3至10倍征收。

          韦珊孩子的父亲户籍地在江西。江西罚款少些,但是,他们不能在江西缴纳。因为上述规定中还有一条,只要当事人一方具有北京市户籍,另一方是非北京市户籍的,由具有北京市户籍一方当事人的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

          放开二胎以后,我预计这种情况的限制也会逐步放开的

    • 家园 为什么黑人妇女的单身率最高呢,这个和研究的矛盾啊!

      按道理说应该是没有能力养的家庭概念更浓吗,那白人应该单身比例更多撒,所以不能这样定!

      • 家园 这个问题有水平,猜想一下

        猜想:

        一个原因是男性黑人的犯罪率较高,想结婚都没办法,会导致单亲母亲比例高。

        第二个原因是福利政策可能对黑人单亲有倾斜,福利偏高。

        没时间去验证了,可以想象几个对比:

        1. 可以拿非洲某个国家的情况来对比。

        2. 研究一下,一黑一白的单亲情况来对比。

        • 家园 第二条

          单亲和孩子的数目直接影响每个月拿到的福利。很多黑人女孩儿就是生几个孩子然后不工作了,嗯,还可以连孩子他爸一起养活了。这是赤果果的制度问题。

          • 家园 这个解释还是有点问题

            如果是制度问题的话,为什么黑人的偏高,我们没有看到西裔,华裔,印度裔等其他种族有这个问题?

            莫非只有黑人才有这个待遇?

            • 家园 我想这个策略对社会底层特别有利

              稍有地位资产学历,都用不了这招。正好黑人处于社会底层,而且没有啥家庭观念,这个制度就是给他们定做的。

              至于黑人为啥家庭观念弱呢,我猜非洲的原始社会形态和黑奴时期一家人被拆开卖来卖去的历史都有帮助。

      • 家园 好问题,我现在是这么想的

        文明的发展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这样的:

        1 避孕技术的发展,包括堕胎技术,使人们对要不要孩子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为什么阿拉伯、印度孩子多,就是因为没手段,我们在解放前甚至在1970年代前也是如此

        2 工业化社会和农业(游牧)社会不同,后者多个孩子长大后多把锄头(多把刀),孩子养大有了力气就是生产力,所以人多力量大多子多福。可工业化社会,没技能的成年人不算劳动力,不是养大了就能挣钱。所以大家本身生育意愿就降低了,--没好处谁愿意多生呀

        3 剥削的因素。作为基因的奴隶,生物的本能,大多数人是爱孩子的,愿意有孩子,可是资本主义剥削太厉害了,广大人民养活自己都困难,还怎么会愿意欢天喜地养孩子?

        对家庭的影响:

        一夫一妻是从远古进化进化来的,因为需要至少夫妻两人才能养大孩子,现在美国黑人有了社保保底,自己孩子能活下来了,但是剥削严重自己无力为孩子做更多,选择放弃逃避。这还是剥削的错

        对那些生活条件好一些的,有一部分人不选择被婚姻束缚,家庭也就无法形成

        剥削则让年轻人恐惧结婚,应该是重要原因

        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觉得不好说,如果真到了那种人人无压力,个个都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选择不被婚姻束缚的仍然会大有人在,为什么要家庭呢?长久来看,家庭还是会消亡的,metrics的结局也许就在不远处

        • 家园 关于你的第2条

          工业化社会,因为生产分工更细,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反而更低了,我说的是“生产”,也叫“制造”,不是服务,更不是金融服务

          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低才是第三世界国家制造业超过美国的原因,不是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高,第三世界国家工人的技能高的原因,第三世界国家工人的工资低也是因为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低,而不是因为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高

          而且,因为有机器,连力气都不需要,工业化生产才是养大了就能挣钱,而且养不大了就能挣钱,所有工业化初期的发达国家都是童工泛滥,女工也是因为工业化生产的技能要求更低连力气都不需要的结果,美国的关于工业化生产低技能得艺术作品都有很多,卓别林早一点,后来还有“我爱路西”等等,表现二战后的流水线

          当然啦,自动化发展到今天,流水线旁边的童工和女人都用不着了,可是,这种高技能的工业化生产在整个工业化生产中占的比例太小,这就是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外移的原因,如果“制造业”看上去不象工业化生产,那就用“生产业”,要不就直接用“工业化生产业”

          “工业化生产业”的技能要求低,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生产业”就发展起来了,美国的“工业化生产业”就外移了

          还有,一夫一妻是从远古进化进化来的,不是需要至少夫妻两人才能养大孩子,因为集体养孩子效率更高,夫妻两人养孩子效率更低

          一夫一妻是从远古进化进化来的,是因为人的社会规模越来越大的原因,因此需要效率更低,这样大规模的社会才能稳定

          社保保底就是集体养孩子效率更高的结果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婚姻是束缚也不是绝对的,婚姻是束缚也是解放,这是文化问题,文化把家庭放在神马位置,也是价值观问题

          其实是最起码的经济问题,就是不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资本主义经济一直都在忽悠,因为,很多企业的成本都是社会承担了,发达工业化的很多企业的成本都是全世界承担了

          比如近年来美国政客在说神马“living wage”,就是“生活工资”,用以取代“最低工资”“minimun wage”

          “生活工资”反应的是最起码的经济问题,企业发的工资起码得让工人活下去,不然企业就没工人了,服务业比如快餐雇佣年青人可以低工资是因为年青人的父母承担了一部分成本

          长久来看,家庭还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家庭的形式会多一些,一夫一妻的唯一形式会少一些

          也许以后西方经济学会有“家庭工资”概念,“family wage”,企业发的工资起码得让工人能养家和繁衍下去,不然企业就没工人了

          西方经济学会一直都没有考虑白人种族的牺牲,所以,西方企业一直都没给白人发“家庭工资”,也就是西方企业发的工资白人工人不能养家和繁衍下去,结果呢,白人没人了

          西方国家白人的生育率一直下降,到今天,西方国家不仅缺白人,根本就是缺人,就更缺白人了

          我举几个例子吧

          美国,最富的,美国需要墨西哥移民,还是非法的,考虑到美国是法制国家,为了要墨西哥移民,美国人连法都不要了,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西欧,算是第二富吧,西欧需要中东和非洲移民,还是穆斯林,考虑到欧洲是基督教国家,为了要中东和非洲移民,连穆斯林都要了,就是饮鸠止渴

          西方资本主义还民主和人权的国家要多多多给自己的白人发钱啊,让他们有足够的资源享受生活,同时还生儿育女

          或者,西方资本主义还民主和人权的国家要改变白人的文化,让他们生儿育女第一,生儿育女也是享受生活,别的享受生活第二甚至不是享受生活

          现在看,西方工业化的民族们就是在牺牲自己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发展工业

        • 家园 不依托家庭的社会人不被淘汰,自然进化不出家庭社会

          黑人单亲家庭抚养出来的小孩一样长大成人。虽然很可能还是男的弃学犯罪进监狱,女的早孕回家吃福利,但也是种活法。

      • 家园 并非种族歧视

        黑人文明水平低,其家庭观念弱,是一种古朴。白人文明水平高,其家庭观念弱是经历过家庭观念强之后的返璞归真。

        • 家园 那怎么看白人精英家族都是大家族的事情!

          动不动照出来的片片都是几十人啊,说明贵族还是很重视家庭的,所谓生活水平高,不要孩子,不是被上层教育成脑残的一种反映!?

          • 家园 精英是极少数

            精英其实是人群中的变态。

            美国白人精英也是变态,生了孩子可以雇保姆,佣人,家庭教师帮着养,和广大美国白人大众要自己养孩子完全不同。看看英国皇室的父母子女关系吧,根本不亲密,所以威廉喜欢和他老婆家人呆一起。自己养孩子的精英,不管是克林顿,还是小布什,乃至奥巴马,就一两个孩子,没儿子也不再生了。他们都是50,60后的人。这个时代往后整个西方世界(包括日本)都是少子化。

            黑人的特殊在于黑人祖先是非洲的部落民。到了美国当奴隶,他们才开始学习农耕,工业时代的文明,文化,但是底子太差,到了民权时代,也还是差白人一大截。

            结果就是,白人中上层的力不肉是写鸡汤文的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信了鸡汤文的是傻逼。信了鸡汤文的傻逼里,如果你是王思聪,信了也就信了,有钱任性一把,还算人不疯狂枉少年,但你一个吊丝不要高考,要自主招生,觉得世界那么大要去看看,你不悲剧谁悲剧?不明白道理的白人中上层孩子比如奥巴马的老娘有其父母为后盾,而广大黑人就是信了鸡汤文的吊丝,不悲剧没天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