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移动医疗,医改及春雨医生 -- chuchong

共:💬134 🌺49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继续接上2

      医疗的问题几乎可以说尽是矛盾体

      医改想要达成的目标,简单描述就是:不增加患者医疗支出,不大幅增加国家医疗投入的同时,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是现实是:

      医生(合格的医生)供给不足;现有医生受制于执业制度,对医药回扣的依赖,对医改的质疑(医改涉及提高医生收入时总是语焉不详,医疗服务提价,往往引发社会各种反弹,譬如今年5月的重庆事件)。由于医疗人员成长需要时间,在短暂的5年内,基本不能指望医疗服务人员大幅增加。

      病患例持续增加(特别是慢性病,与老龄化相呼应),患者对医疗服务问题异常关注---看病难,看病贵,医保覆盖面小。

      医药产业属于观望期,新的药监领域改革,陆续出了很多监管类制度,医药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需要提升,旧有的营销模式需要开始调整,对于阿里电商之类的平台型公司普遍抱有抵制情绪,担心步消费类产品后尘,渠道被其掐死。

      患者动不得,医生不能动。医改的板子全打到了进院前的流通环节上。

      从2010年开始,轰轰烈烈的医药招标开始在全国各省市推行。卫计委要求各省成立药品集中采购中心,开始网络招标,并开始试点在广东省进行价格联网联动机制,各省招标价格互通,尽一切可能压缩经销商利润。

      随着医改的推进,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开始要进军医药流通领域,试图做药品流通平台。然后移动互联网企业纷纷掘金医疗行业,挂号网,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从各个领域切入:

      阿里:做医药电商。同时以阿里云为基础,做大医院的流程设计及病例管理。

      挂号网:以移动挂号切入,解决用户到医院排队的问题。挂号网最新一期巨额融资,开始启动微医等产品,打算要切入医疗问诊中介领域。

      丁香园:医生交流平台,以医疗学术为基础,做流量变现。

      春雨医生:轻问诊,线下诊所,私人医生

      好大夫:问诊咨询,病患管理

      平安医生:在线问诊咨询

      其他大大小小的医疗创业公司开始涌现。譬如国内知名的,还有:

      移动医疗硬件类公司:如九安,“好朋友”心电图机;前者定位在家庭医疗电子领域的互联网+,后者对实时心电进行云端分析处理。

      可穿戴类产品:这些很多,不过,我不太同意将之划归到医疗领域,因为医疗领域有个门槛是属于注册认证的,这些公司基本不需要,最多算是健康类产品。

      医生集团:譬如张强医生集团,这些属于医疗体制内的医生成立的松散联盟性质的公司,以医生多点执业为基础。

      远程医疗:多为政府主导的平台性项目,譬如广东省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

      未完待续

      通宝推:jent,胡一刀,
      • 家园 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不足,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

        然后又让市场来调节,能不乱吗?回国去医院,人山人海的。很大的小区,就一个小学?现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包括师范生。可是为什么小区不能多几所小学?就说北京天通苑小区,顶得上米过一个中等城市人口,两所小学,要赶紧排队,要有户口,独生子女正等等。为什么可以这么折腾人?资源稀缺贝。

        医院同理,大家觉得好像很多医院,可是陪上俺们巨两的人口,还是太少。

        就说俺现在的小区,好几个小区加起来人口不足一万,周围5公里以内,有8个不同的诊所,还有一个130病床的中型医院,一个肿瘤医院。当然米过医疗也有很多问题,不过资源绝对丰富,这还是在医师学会对医学院招生控制的情况下。

        • 家园 中国的医院看上去很多

          但是稍微有点难度的病症,却大部分医院都搞不定。

          我父亲去年做肛瘘手术,进了医院才知道,偌大的中国华北地区,只有天津南开的人民医院的某几位医生能做到根除的水平,住院的病人从上海到甘肃的哪都有,都是被当地医院耽误了病情最后来的。

        • 家园 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注册医生不执业

          医院紧张明显不是医生不足,而是TG的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狗日的医疗市场化,限制三甲公立医院的扩大。

        • 家园 换个角度理解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劳动(或职业)安全问题,造成相关疾病在流行病学上的大规模爆发(epidemic),而且多是慢性病或残疾。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论有多少资源都是承受不了的。而这些问题,已经超出卫生部门的职权范围了。

          通宝推:石狼,
        • 家园 我之前也是如此想的

          就是认为是资源问题。

          但是话说回来,这样想了,基本就意味着这个问题无解了。医生资源什么情况才叫足够呢?美国的每千人医生数量从2000以后一直稳定在2.4-2.5之间,2011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46.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为1.82人,那么是否我们的医生占比达到美国标准后就叫解决了呢,那干嘛美国也号称他们的医生缺口大。

          人类历史发展,往往是以解放单人生产力提升效率来促进的,而不是靠数量来决定的。

          我的理解:医疗领域最需要的,是运用新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来提升现有医生效率的医疗革命。

          • 家园 制度也很重要吧

            美国医生的预约制度,全科医生推荐病人去专家门诊的做法,使得一部分病人要么跟医生通过电话解决问题了,要么直接去找一些不太理想的医生看病,要么自己好了。。。而不是在三甲医院的大厅里面排队。

            • 家园 上海和江苏地区正在推行家庭医生制度

              就是借鉴的这种模式。

              每个家庭都要签约家庭医生,一般小病就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搞不定了,再转诊到大医院。同时打通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让家庭医生与大医院可同时查看居民病例信息。算是分级诊断改革在国内的尝试。

              这里也有一些阻力:家庭医生资质要求很高,但普遍待遇不高,政府投入又有限;大医院有点应付的意味,分流患者会直接影响医院现有收益及医院社会地位;社区居民大多还是对家庭医生持怀疑态度。

              我很看好类似的模式,也认为国内迟早会开始推广这种方式。目前的情况是,政策已经先行了,市场主体的医疗服务机构和药械厂商都还没有做好准备跟进。

              • 家园 要家庭医生顶什么用

                家庭医生是小病不用医,大病医不了。要来何用,发展家庭医生,还不如加强一下精神科心理医生的队伍建设和规范,现在心理医生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混子,真有心理问题的得不到治疗是要出大事的,动不动就急性间歇性精神病发作,那个真是走在马路上谁碰到算谁倒霉啊。

              • 家园 国外家庭医生收入不高。

                在加拿大,高端有收入接近百万的专科医生,政府想限制他们的收入,无从下手,只能会让轮候排队更长,但也有仅七八万的家庭医生。并非大家以为的,所有医生收入都高。

                把这种制度介绍到中国去,想中国人的聪明脑子,大家都是利己优先,这种糊弄人的制度哪里行得通。

              • 家园 按照中国人对常见病得认识水平,家庭医生不需要

                按照中国人的节操,家庭医生马上就什么都开处方,拖垮医保。

                如果家庭医生拿不到回扣,谁愿意干?

                如果家庭医生能够拿到回扣,病人还是固定的,还不得整天吵架?

                • 家园 医保肯定会被拖垮

                  三甲医院自己就在挖医保墙角

                  • 家园 国家是有控制的

                    一个三甲医院一年上限医保份额是多少,所以看病做大手术,争取在上半年,那时预算宽裕。

                    到了下半年九十月,你用医保,医院也拿不到钱, 要到第二年才能拿到。所以下半年上海的三甲医院更愿意接非医保病人。如果你毛病不严重又急需手术,医院跟你说没有床位,应该果断说我自费, 你会发现神奇的床位马上就能调剂出来。

                    • 家园 是的,只是上限医保份额会被不断突破

                      就像公务出差住宿补贴一样,上限定在哪儿是个挺难的事情。医院天然有骗保的冲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