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人类发展的小故事 -- 看树的老鼠

共:💬48 🌺1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到学习,就必然会说到教育

              但是,客观的说,目前的教育水平很低很低,低到整个社会只能依赖所谓的“天才”。这个话题很大,在这里不展开了——我时常觉得有心无力。

              说一点技术上的事吧。我认为,虽然目前已经成功进行了远距离脑脑直联实验,但是距离大面积运用还很遥远。而我之所以要提到脑脑直联,就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受教者与施教者之间并不能达到有效沟通,人类社会现在采取的方式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沟通,也就是语言,而语言只是表,想法才是里。举个小例子来说明,比如传统的字典,它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某个字怎么读,只能采取拼音(音标)这种间接方式来进行说明,而采用现代技术的电子字典,就可以跳过拼音(音标)这个环节。现在仍有一些老师非常固执的认为,学生应该学会用传统方式查字典,对此我只好说呵呵。扯远了。

              我认为,所谓的思维就是各个人脑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脑公式】,这个【脑公式】既负责反编译,把他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这里包括了大量的人类语言)转换成【想法】(这本身就是【脑公式】形成的一个过程),亦负责编译,把自己的【想法】转换成语言输出。由于受教者和施教者彼此之间看不到对方的【脑公式】,双方(大部分时间)只能在【表】在这个层面进行互动,而无法深入到【里】——所以在中式教育中才会特别强调【悟性】——结果就是,受教者不懂施教者,施教者不懂受教者。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复制就成了大概率事件,而学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简单复制。

              解决方案有没有呢?我想是有的,我认为它就是脑脑直联技术(过去叫读心术),但在这之前呢?我不知道,觉得很茫然。

              • 家园 这个问题也不仅存在于中文中,所有教育都有

                脑与脑链接直接在脑神经回路上形成思维的教育方式,这个还太遥远,因为人类大脑还没有完全解密,但是这个思路不错,应该还有其他方法。

                比如现在一个教育的趋势是使用视频,人类对图形的理解与观察力,是人类智能各种能力里最发达的,其他哺乳能多以嗅觉听觉擅长,我们人类是视觉,甚至一种说法是人类的智力发展起来与视觉有许多渊源,河里有过相关讨论。

                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对幼儿教育的看图说话印象深刻。复杂知识以文字为主的一个原因是平面图形对复杂概念表达的无力与低效,并不是说人类对视觉图形在复杂概念表达上接受度低。现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一个结果是图形制作越来越简单方便,并且从单一平面的图形向视屏的连续图形转变,这样我们现在就发现,视屏在教育,在传播知识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在自发的使用视屏,图形去解说概念,至少帮助解说。有的中学中,甚至出现老师直接使用现成视屏上课的现象。

                当然,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播,还包括经验,才能在受教者的大脑皮层上形成牢固的大脑回路,完成教育的目的。后者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记忆与练习,同样的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现在也出现了一个思路是通过电脑游戏,广义上也包括虚拟现实,后者也是信息科技业下一个热点。这两者的进一步在教育上进一步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与前景。从事先制作的固定内容的视屏,图形,发展到有着一定互动体验的游戏,虚拟世界,这个变化,受益最大的还不是娱乐业,我要说是知识传播产业,其中就包括人类教育会经历的一个前所未遇的革命。

                我们在电影irobot,total recall中看到的未来人类传递消息通过虚拟的人物问答,这其实也在预示着未来教育的可能方式。

              • 家园 好吧,我认为接下来要变成现实的事是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过去用语言来翻译的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这样受教者的学习效率会得到大幅提高。比如,传统的方式是家长去告诉小盆友,你不能随便玩刀,而采取虚拟技术则可以让小盆友玩一把虚拟的刀,获得一种类似于把自己的手指划出血又不会造成真实伤害的直接体验(简单说就是会感到痛,也会流“血”,但又不是真实的受伤)。我想,电子游戏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然不是指目前这种游戏)。

        • 家园 有趣

          你说的很有道理啊 看来我谈到的未来还是比较远的未来

          机器代替人这件事才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未来

          还有一个西西河网友都比较关心的未来 那就是中国的国际地位 那是更近的未来了

    • 家园 【商榷】人类的能力和想法总体处在一个固定的相对位置

      假设经济学家把这一切都做的正确,这几个数据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早期人类的艰辛。

      从今天回顾历史,觉得当时的人过得辛苦,但当时的人未必是这种体会。发展,其实还有是一种回首过去的“错觉”,好比车在向前开,但车里的人还坐在那个位置上。

      • 家园 【商榷】再多啰嗦几句,有点歪楼了

        人们常说文化,我觉得这个词太概括,我把文化理解为三观: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世界观解决向前看的问题,历史观解决向后看的问题,然后形成了价值观。

        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影响,就是人从自然中观察到一些规律,然后用于自身,比如早期人类观察河流,总结出宜疏不宜堵的经验,观察高山,总结出登高才能望远的经验,诸如此类。世界观是发展变化的,总的来说是向前发展,比如过去的中国,认为天圆地方,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自然有会坐井观天,到现代,人们已经学会了从太空俯视地球,自然思考人类的命运时,就会从物种的角度出发。

        历史观相对来说主观色彩更浓,常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就是这个意思吧。现代人觉得原始人过得很苦,原始人是不是这种感觉,我看未必。再比如,看历史风云变幻,有人就会去总结英雄的成功和狗熊的失败经验,总结国家的崛起和衰落经验,总是希望找出成功的必然要素,可是找了这么多年,也没找出来。这恐怕也是能说明主观色彩过重的历史观是有问题的吧。

        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价值观是会发生变化的,一会觉得这样值,一会觉得那样不值……

        • 家园 我还是相信科学方法的

          呵呵。无数大家觉得说不清楚的哲学问题,都慢慢的被科学化了。以前关于物体的运动规律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呢。

          历史这个东西变量太多,也许有一天会说清楚。但是就算此时此刻不会有公认的答案,作为个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私人的答案,也就是私人的价值观。但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准备好当出现新的证据时,修正自己的价值观,这也是应有的态度。

          总之,我想要有价值观。

          • 家园 科学不是万能的,它解决不了是想开车还是要抢座的问题。
            • 家园 我说错了

              我觉得科学有希望理解历史演变的规律 当然 可能希望渺茫

              具体的价值观 还是留给个体吧

              • 家园 不好意思老鼠兄,这下真的歪楼了,请勿见怪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就干脆再补几句吧。

                现如今,人类已经可以飞上太空了,可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了,可是仍然有大把的人认为这银子不该花,还不如换几斤猪肉。那些个叫兽、砖家、精英……不能说是没知识的人,可他们还是会为了抢个好座打得头破血流。

                当然,我想象,也许通过科学发展,有一天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比如脑脑直联,摒弃带有欺骗性的语言沟通,直接心心相连,让见不得人的私心无处可藏,剩下来的自私只有那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个性选择。

                但是,我的生命十分有限,在做一些时下的判断时,我无法超越历史的局限去做分析。

      • 家园 嗯。我其实没有去揣测当年人的心态

        我还是在给今天的人看。

    • 家园 积累

      就好像钢铁蓄积量,据说中国还要十五到二十年才能追上美国。不过现在满大街已经有很多钢铁制品了,比如说原先流行的三轮车现在逐渐被四轮电车和三轮电车替代。四轮电车复杂一点,三轮电车比早先的电动三轮车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多了个壳子,只是很少的一点铁而已,但是总量累积起来就是个巨大的数字,由此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钢铁蓄积量不断增加的好处。

      人们多年来的积累越来越多得增强了人类的建设能力,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当年那些人的努力,还在啊。

      以前有人说祖先崇拜是一件落后的事。其实,崇拜那些当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崇拜那些在当年和如今的我们一样为着建设美好世界而努力奋斗的先人,崇拜那些为文明的大厦共同努力的先辈们,有何不可啊!

      崇拜那些和我们共同努力创建这个世界的人,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先进的事情,那些不知道从哪拽出一个鬼来信奉来出卖自己灵魂的宗教徒们,是永远无法理解文明世界的人们的奋斗精神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