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赫克托耳读法国大革命 -- 赫克托尔

共:💬76 🌺89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说西方的中央集权晚于中国

                秦以后中国就进入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封建社会的形态.

                而西欧、阿拉伯、印度和日本却长期停留在封建社会中。德意长期分裂,英法国国王只不过是最大的贵族,其他贵族——包括他们的王族兄弟对国王的义务是很小的,而且是彼此负有权利和义务。新兴的资产阶级也占据独立城邦与其领主抗衡。有趣的是,国王正是借助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来消弱封建领主的,国王的法庭和法律终于压制了封建法庭。而城邦资产阶级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不惜背弃自己的领主——按照封建法,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资产阶级只能向自己的领主效忠,而不能向领主的领主国王效忠——,最终使得封建领主成为虚位领主,被圈禁在王畿之内,失去了自己的城堡和军队。英法国往都是借助资产阶级打垮贵族,反过来又以举国之力压之某一城市的有产者——在封建制下,各城市划地为牢,彼此分离甚至敌视,对国王和首都的认可超过对其他城市的认可。因此英法直到18世纪才得以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德意的情况也差不多。象但丁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人,都认识到只有强权才有可能建立统一的国家,否则就是无休止的征战。

                如果不召开三级会议,国王还可以以举国之力来压制某一局部的叛乱,三级会议是的有产者联合起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阶级分野和力量——以三级会议而不是地区会议来划分又加剧了第三等级和其他等级的矛盾,因为以地区来划分会使得地区内部的三个等级联合起来对抗其他地区——革命于是发生了。

                没错,英法都是在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时候发生了革命。这和中国的革命发生在中央集权开始动摇是不同的。

                路易十六不能和乃祖路易十四相比,但是路易十六的王权其实是强于乃祖。路易十四年少的时候还被投石党赶到乡下去,孤儿寡母也很凄惶的。

                • 家园 西方缺少中国那样的职业官僚体制

                  这是中央集权要建立的一个行政环节,否则对于远离中央的地带很容易就脱离了。光靠包税人或者卖官解决不了问题。

                • 家园 是的,中国的中央集权已经到了在

                  中央内部再分权制衡的地步了,皇帝要在制度设计上制衡以宰相为首的中央官僚势力,西方还少有类似的情况

                  实际上路易十四也不是废首相,因为就法国的情势来看,其实有首相是特例,黎世留和马扎然之前也没有首相

                  一般而言,当时西欧各国中央的财政大臣是实际首相,就像路易十六时期的杜尔哥和内克.因为西欧各国地方自治的势力很强,中央对地方的人事任命还没有绝对的权力,所以不是人事部排第一(中国六部,永远是吏部第一,好像西方其实也没有类似中国的吏部)

                  (美国虽然规定国务部第一,但华盛顿治下,汉密尔顿主掌的财政部的职员人数超过其他各部之合)

                  总的来看,即使是集权程度较高的法国,其中央的第一任务还是搞钱....搞来的钱维持中央在凡尔赛圈养贵族,直到有一天养不起了,就革命了

      • 家园 果然自古特权阶级都努力不交税,古今中外皆然

        之前,特权阶级有很多免税权或避税权,例如兵役税。贵族的职业是打仗、服兵役,不用交兵役税,普通百姓必须交。政府增加兵役税的税率,等于把负担压在穷人身上。卡隆的意思,无论什么等级,都按财产即土地数量交税,土地多的多交,少地的少交,按卡隆的新政,原来不交税和少交税的贵族多交税了,就是增加税源了。

        显贵会议一听就炸锅了,什么叫特权阶级?有特权才叫特权阶级,跟穷鬼一样交税,还算什么特权阶级。显贵们翻出前财政大臣内克的《财政报告书》,指出国家财政有盈余,凭什么让我们多缴税?

        • 家园 法国的特权阶层不缴税,有特殊原因

          就是一大部分贵族的官职和爵位是掏钱买的,人家已经预付了甚至还在付钱,没有理由再额外加税了,否则岂不是一个官位卖了两次?

          哪里买官的人最多? 高等法院......

          所以历史是最有趣的,可以反复看出趣味来,小时候中国历史教科书说科举制度不好,后来看到国外很多思想家赞赏中国的科举制,比如伏尔泰;现在才知道伏尔泰为什么赞赏科举制,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法国的卖官现象是最严重的(大革命一举扫荡了这些垃圾)。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基本上司法系统的官员全部(庭长/法官/推事/律师)都是买来官职的 穿袍贵族。

          这个呢,是有历史原因的,原来西欧各国没有文官的,国王的文秘工作全是教士们管,教士是有圣俸的,有俸禄的圣职是可以转让的;后来兴起的文职人员主要是学习法律的俗人,这些人的职务也比附圣俸,可以有条件转让;查理九世时期,开始制度化,规定缴纳税金之后就可以转让或继承法庭的各种职务;波旁王朝太祖亨利四世时期,在一位王室秘书夏尔-波莱的建议下,制定了波莱特法案1604,法官如每年缴纳官职出让金的六十分之一,则1 他生前出让官职,税金减半;2 他死后,他的官职出让权属于继承人。虽然规定法官须年满25岁且获得法律学位,但年龄经申请允许后(估计也要花钱)可以不计,考试也很不正规,至此法官阶层几乎完全世袭,到路易十六时期,法官很多都是三四代的世家了

          前面也提到了,有俸圣职也可以转让,事实上高俸禄的圣职的名义任命权属于国王(1516年博洛尼亚宗教协议,法王迫使教宗同意 法国教会神职人员由法王任命,教会收入大部分归国王,这些条款,已使法国天主教实际上脱离了教皇统治,国王成为法国教会的真正首领。),而实际上是高级贵族的财产(可以作为财产转让,价格由圣俸的多少决定),其具体的教会工作由低级僧侣代理(因此低级僧侣非常仇视吃喝玩乐不守清规戒律的高级僧侣)

          严重的是,很多军职也可以转让,网上介绍历史上的达达尼昂(三个火枪手的主人公)的经历时有一段让人震惊的内容:1667年,国王买取菲利普·曼西尼的火枪队队长代理头衔,任命达达尼昂就任,年薪一万八百利佛,另年金六千利佛(火枪队与一般部队不同,队长是国王,正式队长名义上是队长代理,实际的队长代理则称为代理队长代理;达达尼昂原来就是代理的代理,现在国王亲自买下官职任命给他,这是殊荣,可是...国王原来把自己卫队队长的职务都卖了

          同样的情况,英国也有,塞缪尔-皮普斯得到亲戚三明治伯爵(Sandwich伯爵爱德华-蒙塔古,英国海军高级将领,在英荷海战中表现出色)推荐,任海军局书记(当时海军局共有四位高级职员,书记为其一),就有人买他的官职,但他没有卖。塞缪尔-皮普斯后来成为对海军局贡献最大的官员之一,他还曾经进入皇家学会和牛顿是同僚。

          由于以上原因,作为法国文职官员主流的穿袍贵族,是不可能同意国王对他们额外加税的——尼玛,一个东西你要卖几次才满足呢。而他们对抗国王,当然是通过高等法院——对了,高等法院主管出版审查,在高等法院和国王对抗期间,许多攻击政府和王权的小册子被发行,不少还是法官们自己写的,无疑可怜的路易十六的“专制政府”无法限制这些书的出版....

          通宝推:樊逖,五藤高庆,老老狐狸,何求,舒拔,SleepingBeauty,年青是福,真理,联储主席,明心灵竹,strain2,李根,
        • 家园 特权阶层不仅不负责任,而且无聊

          路易十六每天记述自己生活和行动,他写的那部令人惊愕的日记保存在国家档案馆里,是—叠长二十一厘米,宽十七厘米的手抄本子,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每页竟写到六十行之多,还留有不少空挡这本回忆录从1766年写起,一直写到1792年为止,内容包括日记、狩猎笔记和帐目。

          关于爱情和家庭生活,以及国王最重要的政治工作在日记反映的很少(是否另有工作日记,不知道

          他精心写了一张“我骑过的马的名单”。至于狩猎,情况写得更细,除了公鹿另行计算外,他把猎获的牝鹿、狍、野猪和其他小野兽的数目累计起来,统计出十四年内共捕杀了十八万九千二百五十六头。公鹿共捕获了一千二百七十四头。他甚至打燕子,1784年6月28日,他杀死了二百只燕子

          他忠实地记录了二十六年间他只洗过四十三次澡,患过两次消化不良,伤风了几次,还犯了几次痔疮。要是他既没有去打猎、祈祷,又没有什么病痛的话,便在日记里写上“无事可记”。每当召开显贵会议和全国三级会议,日记本上出现的就是“无事可记”。他对政治无动于衷。1789年6月20日“网球场宣誓”那天,他记的是,“去比塔尔狩鹿,猎到一只。”7月14日记的是“无事可记。”8月4日记的是“到马尔利狩鹿,往返骑马。”7月14日记的是“在夏蒂荣打猎杀死野物十八只,狩猎为事变小断。往返骑马。”他住在杜伊勒利宫时,革命正处在沸腾时期,他的日记中只简单地写着“无事可记”。

          好吧,如果仅从狩猎上看,路易十六是不折不扣的屠夫,他一共杀死了19万只各类大小动物,每年平均13000只。

          这份成绩单,远远超过了以武勇自居的康熙皇帝(晚年曾对近御侍卫说过:“我自幼至老,用鸟枪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熊 20只,豹25只,猞狲10只,麋鹿14只,狼132只,吹哨引来而射死的鹿几百只。射获其余野兽不计其数。曾一天之内射兔318只。”康熙打死的大猎物还不到一千只,至于一天干掉318只兔子固然“神勇”,但路易十六打猎的时间比康熙短的多,而且人家也能一天干掉200只燕子

          然后....国王们自古如此,三国志的注转引《魏书》说:(曹操) 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尼玛,干嘛都和小动物过不去啊

          而在大革命前的法国,打猎是贵族的特权,穷泥腿子是绝对没有资格的,毫无疑问,路易十六出猎,即使没有康熙帝木兰秋狝那样出动万人,也是前呼后拥,至少几百贵族参与,否则他得扛着马克辛机枪(当时还没有)才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

          可是...曹操的射雉,至少能练习弓箭(当时最有威力的远程武器);康熙打猎,好歹也能起到拉拢和控制蒙古贵族的作用。

          在热兵器已经广泛使用的十八世纪末,路易十六带着一群贵族,拿着近代化的武器,在靠特权维护的森林和猎场(不许农民们去打猎和拾柴)里欺压小动物,有意思吗?国家财政吃紧,还不就是这群无聊人干无聊事给浪费的

          通宝推:真理,strain2,SleepingBeauty,李根,
          • 家园 看到这段笑倒了

            这份成绩单,远远超过了以武勇自居的康熙皇帝(晚年曾对近御侍卫说过:“我自幼至老,用鸟枪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熊 20只,豹25只,猞狲10只,麋鹿14只,狼132只,吹哨引来而射死的鹿几百只。射获其余野兽不计其数。曾一天之内射兔318只。”康熙打死的大猎物还不到一千只,至于一天干掉318只兔子固然“神勇”,但路易十六打猎的时间比康熙短的多,而且人家也能一天干掉200只燕子

            想到那些质疑康熙“战绩”的,面对路易十六的这份成绩单又作何感想。所以我以前对某些人说“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 家园 19w只小动物,我的天啊

            wow里工会成就才10w只小动物,那可是几百人一起做的成就

            点看全图

            这帮人都是用AOE打猎的吗

            • 家园 我也有点儿不信,不过贵族们搞出些奇怪的

              事情,也很正常。再有,那时候法国的野兽很多的——革命之后国有森林里的野兽也很多,莫洛亚做《三仲马传》里写道:

              “有一天,他(大仲马)的朋友巴耶来看他,建议一起去首都玩两天。路费怎么办?年轻的偷猎者是不会被这一类问题吓倒的。只要带上猎枪,一路上碰到什么打什么,把打到的野味卖掉,尽量少花钱就行了。就这样,到了巴黎的时候,仲马身上还带着四只野兔、十二只山鹑和两只鹌鹑。大奥古斯丁隐修士旅馆收了这些东西,答应让他们住两天。”

              “(大)仲马喜欢组织别人玩乐并分享大家的快乐。路易-菲力普国王组织了一场化装舞会。封斋前的狂欢节临近了,博卡日和一些朋友怂恿仲马也在家里举办一场。....

              为了保证食物丰盛而又

              少花钱,他立即想到亲自出去打猎;这样一来既能节约开支,又是一桩娱乐。忠诚而爱发脾气的亲戚德维奥兰发给他一份国有森林的准猎证;他约上几位好友,便出发了。当他们凯旋而归的时候,总共带回来九只狍子和三只野兔。就像他初到巴黎那天一样,这回他又决定通过以物易物的办法,来丰富晚餐的菜单。他叫来著名的菜馆老板舍威;后者同意,他们用三只狍子换他一条三十斤重的鲑鱼,或者一条重五十斤的鲟鱼;再用一只狍子,换他一份特大的肉冻。两只狍子要整个儿烧烤,出现在宾客面前的应该是“烤全狍”。”

              大仲马不过是带着几个朋友私人打猎就有如此收获,路易十六带着贵族们集体活动,成绩大也可以理解.....但是1788年饥荒之后饿得要死的法国贫民肯定不能理解

        • 家园 摊丁入亩,中国在满人手上搞成了...

          张居正通天的权柄也不过人亡政息。地主们非得被外族侵占了,刀架在脖子上才肯让点利,唉...

      • 家园 恭贺王子殿下回归!

        最有趣的几个地方

        至于引发大革命的人文领域的原因,也可以参考托克维尔的《大革命与旧制度》。我只提一点,法国人热衷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之流与孟子相似,都奔走权门,他们的作品抨击特权阶级,而特权阶级却附庸风雅,热衷玩赏。例如莫扎特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本来抨击初夜权的,目标直指封建贵族。而作为高级艺术品的歌剧,能来欣赏的受众,多是封建贵族。于是在文化上形成一个怪圈,贵族们花钱请人给自己刨坑掘坟。让人卖了,还替人吆喝呢。有这帮人文学者忽悠,本来法国农民的负担,绝非欧洲最重,生活绝非最差,自我体验反而是最差的。

        我最不懂的就是这点,世界上没有比作茧自缚更蠢的事儿了,可是这帮人反而偏偏那么干。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搞懂了这个,也许就明白了法国农民了。毕竟他们内核里都是一伙人

        马迪厄评价道:“1787年5月间,当王室威望尚未损坏的时候,果能自动地召集三级会议,无疑地可以巩固路易十六的权力。特权阶级也会作茧自缚。资产阶级会了解改革诺言是有诚意的。

        问题是口子一开,能不能达到腓力四世的那个效果。腓力四世首开三级会议记录,结果会议上王权压倒教权。接下来法王敢直接派雇佣军把教皇披枷带锁的捉来,搞成两皇并立70多年。马迪厄认为路易16他能做到吗?如果路易16做不到,三级会议口子一开,那不成了速死之道?如何能确定第三等级的资产者们没有夺权心?

        喜欢标榜开明,又性格软弱的路易十六即位时,屈服于他所认为是舆论的需求,恢复了高等法院,重建的高等法院不领路易十六的情,处处与国王作对,合着年轻的国王平白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

        第一是路易十六性格软弱,谁都不想得罪,最终所有人都得罪了。

        我只想说,历史果然是只会重演。人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什么教训也没学到。而谁给了路易16这个 “舆论” 则更值得玩味。

        还有就是除了加图之外,还有那些典型的老派罗马共和国元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