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古雷半岛大火/联想47年前在古雷半岛附近当兵的岁月 -- wang672

共:💬39 🌺3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古雷半岛大火/联想47年前在古雷半岛附近当兵的岁月

    【一】先说下“观通站”

    “海军海岸观察通信部队”,顾名思义就是在海岸上利用器材装备执行观察、通信任务的海军部队。该类单位最小编制是“海岸观察通信站”,简称“观通站”。

    普通观通站对于海军舰艇部队尤其是小型舰艇(快艇、护卫艇、猎潜艇等)部队的作用就像雷达站对于航空兵部队的作用一样,担负对海观察警戒、作战引导等任务。

    海军告别8倍、15倍望远镜的目力观察,是从1951年购自香港的美制SO-8雷达,才有海军真正意义上的雷达观通站。

    1964年起,开始组建观察通信大队(营级),只负责观通站的党政、专业训练和行政管理工作,其他工作仍由基地、水警区直接管理。

    我是1968年2月从上海杨浦区沪东工人文化宫集中,从上海老北站坐闷罐车出发的。列车开向那?问谁都不知。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高中三年,PCB,野芹,老财迷,青颍路,当生,李根,文化体制,痛改前肥,不远攸高,
    • 家园 来了来了
    • 家园 有干货,速来。
    • 家园 【二】二天二夜闷罐车不知前向何方?

      闷罐车里垫了一层芦席,铁门内横绑着一根臂粗的木条(供安全放水用/大解还是停站解决),一节车二十来个新兵蛋与一个现役军人开始不知方向不知目的地的旅行,一路睡一路晃,沿途停靠站主干二件事,吃和泄。

      各地的军供站沿站台一溜摆放几十个大木桶,米饭与大白菜炖肉管够。餐具就是在上海发的墨绿色的搪瓷杯,以后几年的刷牙杯,吃水杯都是它了。

      二天二夜后在一个不知名的兵营安顿下来,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开始了。此时仍不知此处是什么地方?几天后从军营外的小卖部获悉;此处为福建厦门天马山(归海军厦门水警区/番号为4202部队),不几天小卖部的信纸,信封断供(部队发信不用邮票),不几天数百封书信哗哗地飞向上海。相信数百个上海家庭也在急盼盼地等待……。

      这是文革初期的一次征兵,当1968年开始复课闹革命时,每个班都有几位同学失踪了。但谁都想不到1968年夏季开始,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凡1968年当年就分配到上海正规工矿企业工作的,不用说这个家庭有人在2月份当兵去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家里有人去当兵

        其他人就能优先分配工作吗?

        我大舅去海南岛当兵了,其他的舅舅姨妈们还是插队的插队,支边的支边,留在上海的也是街道工厂地干活。

        • 家园 初期的上山下乡政策与后期的“一片红”政策是不同的

          上山下乡是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的,我是1968年2月参军的,因此我哥就分配到上海大厂。1969年开始上山下乡的政策是“一片红”,“一片红”就是不论家庭何种情况/一律上山下乡,就是家里有人不是同年当兵的也要下乡,但可以就近照顾如崇明岛。若家里巳有一人远赴云南,黑龙江等较远的,那第二个也能照顾到类似崇明岛近一些的。实际当时国况根本无法安排就业,其中酸酸苦苦也就这一辈人最清楚了(66届、67届、68届的三届高初中生,69届就一片红了)。好在沪子们都回来了,上海人总是要回上海的。

      • 家园 【三】用15倍的望远镜是可以看到蒋军

        新兵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不识,三个月的新兵集训枯燥无味,不过庄严的时刻终于来临,要分下去了。每天都有几辆军卡接走一些新兵,不几天我与其它十几个新兵也被接走了,一路穿过集美,穿过厦门市区,军卡开上一艘登陆艇向龙海进发,傍晚时分拐上一条山间公路,苏制嗄斯51卡车哼讥哼讥爬上山头。

        这座山头称为南太武山,山上的军事单位称作南太武山观通站。大金门也有一个山头称为北太武山。南太武山于福建龙海县港尾镇境内。天气好的话,肉眼可望到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三担、四担、五担、青屿〈大担、二担蒋军有一个排的驻军〉。大金门最远,青屿最近。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蒋军控制,三担、四担、五担无人值守但属蒋军控制,青屿我方控制。双方早就不打炮了,听65年的老兵说他们也没见过打炮。双方飘宣传资料,飘浮互送礼物倒一直存在。

        当年邓丽君歌声红遍东南亚时,邓丽君曾到达过小金门劳军,置于小金门的48个并列的面向厦门的高音喇叭传出了邓丽君送给大陆的第一个声音;共军弟兄们……。后世有人说邓丽君拟有到大陆演唱的计划,其实知道邓丽君在小金门大喇叭广播的故事,就明白这个演唱计划不太可能实现。

        用15倍的望远镜是可以看到蒋军,我也看过不是很清楚。

        • 家园 当时什么感觉?

          邓丽君一口标准北京话,软软粘粘的,听得很舒服。

          不过,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听着,心里是不是特别纠结?想舒服,又不敢舒服。

        • 家园 邓丽君睡在最干净的床上

          哈哈,有个朋友,在金门当兵。邓丽君去劳军,那晚没回去,安排住宿,他作为司务长(忘了国军叫什么),兵里又是他的床铺最干净,当晚就睡他的铺了。那些老兵可羡慕死了(有金门战役俘虏,有抗美援朝俘虏)。

        • 家园 【四】继续集训/又一次不知去向那里?

          在南太武山还是继续新兵集训一个月,大部分时间是政治学习,也就是二报一刊的社论反复念,逐段念,然后轮流发言。城市兵大部分参加过大串联,也参加过毛主席八次检阅红卫兵。1966年上海每个中学每个班推选5个代表赴京,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此时不满16岁。在京分配住地是公主坟/红色通讯军校,离北太平庄不太远。我是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检阅的,距离天安门城楼太远,隐隐约约看见他老人家举手的身影。第二次我自巳又去了北京,是在长安街上接受车巡检阅的,看倒是看清楚了,就像照相机快门般地一闪而过。

          政治学习除背毛主席语录,再就是背“老三篇”,这些都是城市兵的强项。不久又一次庄严时刻来临了,又被军卡接走了……。

          • 家园 【五】终于分配了

            分配于福建云霄县与漳浦县的交界处的一座大山上,海拔九百多米(地方上称梁山,部队称金刚山),海军与空军五十年代都在上面设立了永久性的观通站。山脚下是福建省漳浦县沙西乡下寨村(60年代称作沙西人民公社下寨生产队)。一条长9公里半的专属公路直通山顶。

            海军高山部队每日伙食费0.48元,还有每日0.12元的高山补助,相较同山顶的空军雷达站要高一些。部队敞开吃的伙食对十七八岁发育期的小伙子是起作用的。我不抽烟每月6元津贴还能攒存5元,那时小兵一年能攒存60元可是一笔大款子。山下商店英纳格手表400元,荔枝7分/斤,香焦4分/斤。

            部队所在地隶属漳浦县,但云霄县城离部队更近,所以买菜或外出都选择在云霄。点看全图

            通宝推:舒拔,老顽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