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户口和流民 -- texasredneck

共:💬69 🌺329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80年代的时候,政府机关普遍人满为患。

              如果你这个说法放在现在的,也许是对的。70-80年代的时候,国企、政府部门都塞满了人。

              另外一点是,就业也是有最低要求的。如果什么辛苦的工作都可以接受的话,自然大家都有工作。可是每个人是有底线的,而且不同国家的底线是不一样的,而且越发达这个底线就越高。以下乡知青为例吧,因为城市工业不够发达创造不出那么多岗位。国家就给他们在农村找了一份工作,从事农业或者为农民服务。显然大家很不乐意,宁可回城歇着,也不肯在农村受苦。也就是说农民有工作需求,但是大家不乐意从事。要想创造符合他们预期的工作岗位,就需要创造相对高端的职业。这些职业就需要整个社会生产扩大足够的规模才能诞生。

              如果我们站在80年代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话。如果当时需要创造一个公交岗位的话,我们就需要一辆公交汽车。公交汽车扩大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建立汽车厂。汽车厂扩建需要更多的钢铁,更多的水泥。生产更多的钢铁需要更多的铁矿。这个扩大再生产过程理论上应该能够创建出更多的岗位,但是这个体系有很很多约束条件,导致扩大再生产无法进行:

              1、铁矿资源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无法立刻扩大。需要时间加大勘探

              2、有些东西需要从国外进口,比如生产线。而我们没有足够资源换取外汇

              3、时间问题。铁矿----炼铁-----炼钢-----零部件-----公交车,上游卡住下游。如果上游产能跟不上的话,那么上游耽误个十年八年,一代人就失业了十年八年。

              4、体制问题。下游需求能不能有效反馈到上游。

              总而言之,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很精巧的体系,如果某个环节被卡住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整体混乱的局面。经济危机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体现。可以说,所有失业都是结构性的,并不存在多余人。只是这些人无法填到需要的岗位上而已。

        • 家园 中国吃的如果不计划生育真要出问题的

          现在每年吃的用的农产品需要33亿亩播种面积来种植,国内只有23亿亩(18亿亩耕地+一年多熟),剩下10亿亩靠进口。。。

    • 家园 既然明白“要一万年”那为何计较才施行了几十年的户籍制度呢

      既然知道做事有步骤。。。类似于为何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呢,为毛不直接共同富裕。。。的问题。

    • 家园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中国的户籍制度很早就有了。编户齐民,刘邦攻破咸阳,萧何首先占宰相府,抢户籍典籍就是明证,任何一个有为的政权都在搞这件事情,说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个制度是必要的。当然从人类的理想来说,大家还是希望最终实现全部自由。

      虽然有户籍制度,但是流民问题始终存在,原因应该是土地问题无解,只到TG彻底实现了土地革命,流民问题不解而解了。只要中国的土地公有制不变,流民应该不是问题,农民工在城市里再惨,他回家还有二分地,就不会成为流民。

      自古以来(到目前为止)农民始终占据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要普遍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是简单的人文关怀就能做到的,应该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国力大提升的基础上解决农民的问题,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应该说实践证明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例如:

      厉以宁:大家很快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也是有变化的,而且一直在变化中,变化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好的变化。还是那句老话: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家园 应该把户口和附着在户口上的特权分开

      户口本身不是问题,附着在户口上的特权才是问题。

    • 家园 红脖兄名副其实

      老兄何不到索马里去试一试?那里不仅没有户口,更妙是的连政府都没有。

    • 家园 理想主义往往取法乎上上,得之下下还不如

      小规模的流民带来的最多是治安问题,真正给王朝统治带来威胁的是大规模的流民。而大规模的流民一般都是政权在乡村的治理功能失灵而后由灾荒触发的。

      而户口制度的最重要功能就是保证国家收农业税的时候找得到人,赈济灾荒的时候不会被蒙。这是古代的常态。

      至于现代为什么废除了户口制度,其实原因根本不在人权,而是户口制度渐渐的没用了。这跟取消农业税是一个道理一个问题。废除农业税的最根本原因不是要照顾农民(必须说明,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确实是废除农业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而是农业税只占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几,而且收取这百分之几所耗费的人工成本已经快超过收上来的税了。要是换成当年农业税占政府总收入的百分之几十那时候你说废除农业税试试?鬼都不会理的。

      而农村户口制度的最大功能就是方便收税。税都废了,那户口制度自然也就日渐式微。

      对近代中国来说,户口制度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控制人口无序流动。在社会没有充分工业化以前,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户口制度,大量农民无序流动到城市形成贫民窟对农民自己也不是好事。不说给城市带来的问题,单说贫民窟里居民的生存状态决不比中国乡村里的农民好到哪里去。

      至于公平问题,我觉得是和户口制度配套的其它部分出了问题而不是户口制度本身。在户口制度刚形成的时候农民和工人的地位是相当平等的,不仅是政治地位,也包括经济地位。在个别地区甚至农业户口比城市户口更加吃香。一方面是国家给予农民以工人差不多的照顾,另一方面还有系统的招工,招兵,招干等渠道让农民有组织的转化成城市居民。只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就变了样。所以问题不在户口制度本身而在于国家实际上抛弃了农民。这时候就算没有户口制度,农民进城一样只能讨饭或者靠一些毫无尊严的劳动勉强糊口。

      户口制度到今天开始逐渐废除的原因也不是什么人权进步,而是社会的工业化已经能够提供大量城市工作岗位,甚至开始出现民工荒了。这时候再顽固坚持户口制度就属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所以户籍管理制度慢慢的会转成户籍登记制度——爱住哪里是你的自由,只要你住下来以后到主管机关登个记就可以了。

      至于绿卡,这个才是纯粹的人权问题。

      通宝推:贼不走空,
      • 家园 人其实不是生而平等

        而是因为社会发展了而平等。

      • 家园 中国是有贫民窟的

        老上海的下只角,现在广州深圳的城中村,北京的地下室。

        • 家园 拿深圳的城中村和贫民窟比,你也太有才了吧?

          城中村无非是以前的村民利用自己的所有权可以逃避市政管理,哪里象贫民窟了?无非是楼盖得高盖得密,可也是正经的楼啊,跟印度巴西那些拣个铁皮砖头盖的棚子能一样吗?再说城中村也是在城里好不好?出了村旁边医院学校商场车站什么没有,你还要什么配套设施?你就是住在高档小区,里面也不可能有学校医院吧,怎么城中村就成了贫民窟了?!你真在深圳住过的话怎么说话这么不靠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