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没人来聊聊最近的小米么 -- Sheldon

共:💬992 🌺3204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手机娱乐圈时代: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从技术上和产业链上,手机行业比较成熟,高通和MTK提供了成熟3G硬件解决方案,Goolge提供了操作系统。此外能做芯片的厂家还包括nvidia, intel,marvell, 海思等等。国内厂家大部分做的是在通用方案基础上,做硬件设计/结构件设计和软件界面(就是各类的UI和锤子所谓的OS)。MTK比高通做得更绝的是,本身所带的软件基本上没多少bug,作为山寨厂家,不用改动软件,直接套个壳子就能卖。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力靠啥呢?乔布斯给大家做了一个示范,第一是堆砌硬件,第二夸工艺,第三,谈体验,第四,装情怀。于是各家手机厂家都这么干,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手机进入了娱乐圈时代。

      小米技术上的竞争力,主要在于它的MIUI, 这是它起家时吸引用户的手段。此后小米成为国内第一家利用互联网飙演技的公司,抓住了一个中国市场的特色,“得雕死者得天下”,利用掌握的互联网资源,包括微薄/新闻网站/各种论坛水军/雷兔兔跑分软件,靠强大的宣传能力,创造了一种饥饿营销抢购/粉丝经营模式。貂丝最大的心愿就是很少的钱买到高大上的产品,有逆袭的感觉。看小米的宣传ppt,一切往高大上包装。不锈钢要说奥式体304,数控机床要说CNC,手机内存要说LP-DDR3,FLASH要说EMMC5.0,一堆术语下来,立即高大上。记得有个笑话:人事总监:“您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在我头脑里没有电脑这个词,只有微型计算机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的超级掌上型硅单晶片时钟脉冲输出计算机(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时候常使用它的编解码运行程序(闹钟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现实模拟器(电子游戏机)就复杂多了,不过我曾经完整测试过多静态资料单元(只玩过关游戏卡);长大后我开始对多频道超高频无线多媒体接收器(电视机)产生兴趣,每天晚上会追踪特定频道的资料;至于传统的微型计算机,最近我还用调制解调器通过ISP服务商跟国外的朋友进行多格式多字节实时传输(上网聊天);还有,我手下的一个工作伙伴(同学)经常在我的监控下进行主存储器与磁化资料存储器之间的信号转化或信号取消(用DOS开机和删除文件)。”

      雷军还投资了一个跑分软件叫Antutu,从而保证了它的跑分第一,不是第一就改算法,成就了它的宣传语:不服跑个分。

      从此之后,国内厂家纷纷效仿,各个厂家开始飙演技,水军开始混战。

      锤子手机就是学小米,先搞Smartisan OS(网络笑话:SM art is an OS.其实还是一个UI),然后做手机。老罗的相声水平不输给郭德纲,并且将情怀引入手机界,也吸引了无数的眼球。不过老罗锤子手机迟迟不能量产,是个大问题。老罗的解释是对于质量的苛求。网上有人爆料说,锤子手机设计有问题,导致滚筒测试5次都过不了(业界的标准一般是150次)。

      国内传统手机厂商,虽然也学这种营销模式,但是演技水平还是差,华为荣耀学得最好,也就是高中水平,雷/罗的水平都是博导水平。演技非华为所长,于是华为憋大招,历尽千辛万苦,自己研发了全套手机芯片,并且领先高通,支持LTE CAT6。海思的科学家,副总,王劲42岁的年华就不幸去世。中兴也在做芯片,不知道进展如何。

      进入4G,目前推出芯片的就高通1家,MTK的尚未推出。海思的4G芯片只供华为,(网上有消息说,海思芯片还供应了HP的平板)。高通的难度比MTK要大,4G网络也相当不成熟。4G的难度第一在于天线技术。4g支持更多的频段,对于天线的挑战更大。第二,4g难度在于软件LTE协议。4G网络还在建设中,覆盖不全,存在各种网络兼容性问题。这时候互联网企业跟传统手机厂家的差别就看出来了。传统手机厂家推出4G手机相对较快,小米/锤子之类的就迟迟不能推出4G手机。

      关于小米4手机的个人看法:手机行业有个术语叫做CMF,就是色彩材料和工艺,这个决定了手机的外观。米4花了最大的篇幅宣传的就是不锈钢边框,称呼为奥式体304.事实上这个材料和工艺没啥高大上,不用说苹果,华为2年前的手机D2就用了,使用的是更高级的奥式体316,据说是医用的,不会引起过敏。金属材质有理有弊,好处是好看,带来的问题,一是金属边框本身影响天线,玩不好就要信号不好。比如iphone的信号门。华为在P6上不但玩了金属边框,还上了金属电池盖,体现了射频天线技术能力暴强。小米4开始网上很多人认为是金属电池盖,后来只是一个边框,而且4G搞不定,个人猜测,也许是用了金属边框,导致天线搞不定有关。从拆机来看,现在的小米天线,支持4G肯定需要重新设计。第二是加工难度大,工序多,影响产能,这意味着供货受到影响。

      虽然4G没踩好点,小米营销能力超一流,国内的貂丝们就好这一口,所以继续看好。华为自己有核心技术,产品一流,虽然营销差点,也还能活得不错。中兴联想酷派各有各的活法,魅族oppo有自己的细分市场。锤子最艰难,看能否挺过这一关。

      在手机这个娱乐圈,就要像赵本山卖拐,产品都要有噱头,不管是技术/工艺/体验还是情怀,产品能卖出去,能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通宝推:aiyoho,忘情,jboyin,故乡在喀什,迷途笨狼,王不留行,shyukyo,天涯无,打铁的,非吾有,倒海翻江卷巨澜,mezhan,铁手,石狼,方恨少,遥仰凤华,明心灵竹,
      • 家园 不知道小米和华为结合一下会如何

        不知道小米的营销加上华为的技术,能否让合作的手机与苹果比肩,在高端市场有所斩获。

        • 家园 有测评人在测评华为P6时说了这么一句——

          “不知道未来中国手机市场是否会出现华为主导硬件,小米主导软件的格局?”

          …………………………………………

          杀价帮测评华为P6是说的。

          当时吐槽了P6若干槽点,稍微鼓励了下当时还是EMUI1.6的ui(对比miui,当时差的比较远)。

        • 家园 会是1+1<2的效果。

          小米走的是精品路线,一年出1~2款手机。华为靠走量,大头是运营商的合约机。

          另外合起来的话势必要用大量的华为硬件软件,整合起来非常痛苦,真不一定比另起炉灶做得好。

      • 家园 一看就是行家,花一个!

        不过小米的这种玩法,玩成了是英雄,玩不成是骗子。。。

        当年,忙总评价当当和刘强东的玩法是“骑着自行车上月球”,可互联网时代还真是不知道“网络那头的成功者是不是一条狗”的时代,什么都可能发生。

        你这个演技说也很形像,搬个板凳,坐下看戏

    • 家园 小米给我们一个观察的样本。。。

      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能不能通过迅速的国内市场的占有和眼球的吸引成就一家伟大的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就是这么干的)。我估计雷布斯反思金山的打拼后,是不是在怀疑核心技术在企业致胜时的作用?

      在已经观察到的样本中,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已经干过一回了,败了,当然,它缺乏小米的互联网营销因素。反过来说互联网因素最终会如何把小米改造得与波导有哪些不一样,我认为,依然有待观察。。。

      • 家园 “小米每月五千万的收入(收益)来自miui~”

        消息来自某测评推送消息。

        小米在手机的终端的盈利的不足靠的是miui的高收入~

        我是大概脑补了一下,小米移动终端硬件的低收益(慢慢加大收益比率。不再只拼性价比),软件(miui)的高收益相辅相成~

      • 家园 这个角度很好

        曾经的金山,是有核心技术的,wps做的很好,不比office稍差。但是微软借助各种优势,站住了位置,把对手慢慢挤出市场,wps就没机会了。

        想要打败office,只能靠google这种体量和微软差不多的企业,推出免费的google doc,用“不求盈利但求占市场”的手段,才让人看见一点希望。

        魅族则是另一个例子。魅族当年在WinCE上面下了苦功,可以算是有核心技术了。可是规模太小,后续资金不足以支持其巩固优势,慢慢的也就没落了。

        微软的产品都有这个特性:一代混脸熟,二代过度,三代成熟占市场。往后就是靠规模优势形成垄断。小米能不能复制这种成功模式呢?我看挺有难度,小米倒是和联想走的路挺像。

        每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必然有他的核心竞争力。微软在research上面目光之深远投入之巨大,恐怕只有曾经的IBM能与其相提并论。微软的researchers年薪可以拿到40~50W$,水平都是名校教授级别,做的好了可以混到Partner,并且不要求科研与产品挂钩。相比之下,google,facebook,amazon等“工程师”文化盛行的公司就远没那么重视research。所以,微软总是看起来东西做的很烂,但是就是倒不了,可以后劲十足地一个个把对手耗死。

        小米想做到

        通过迅速的国内市场的占有和眼球的吸引成就一家伟大的制造业企业
        则必须把现在的现金优势转化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或者是制造业上的优势(如联想),或者是时尚用户体验上的优势(如苹果),或者是科研上的优势(如微软)。不然,等别人研究透了小米的手段纷纷模仿的时候,小米就离衰落不远了(如dell)。

        • 家园 微软没有那么成功,工资也没有那么高

          在美国40万美元年薪是不可能的,微软在西雅图总部的researcher平均工资大概12万多,即使是director级别年薪也只有15万左右。而且微软也不是律所或者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听说过partner这种说法。

          论产品前瞻性研究,对未来市场的洞察力,我觉得没有一个公司能跟google相比。如果在两个公司都呆过就会有很深的体会,google就像20多岁的年轻人,活力四射,微软则按部就班,人浮于事,垂垂老矣,前两天微软全球裁员一万八千人也是这种表现

          • 家园 你确认说的是researcher啊,不是engineer

            这差别还是挺大的。researcher 没有director这个title吧,一般是research scintist,senior scintist,principal scientist

            我同事里面刚有两个跳槽走的,工资是同事们闲聊的时候了解的,我没自己去问,但是不至于太离谱.

            你说的“活力四射”,正是工程师公司的特征。google的researcher自由度比较低,都要和产品挂钩。微软自由度要高很多,基本是纯研究。google新组建的research lab据说要给很大的自由度,还不知道弄的怎么样。

            • 家园 微软的平均工资在glassdoor可以查到

              加上年终奖什么的也不超过16万,微软的工程师SDE,SDET什么的更低一点,在美国纯搞技术的很难超过20万

              • 家园 不一样

                researcher一个公司每个方向就一个人,数量非常少,工资也是高于average的。最近就有几个微软的researcher辞职去藤校当professor。

                别的不说,我周围的researcher拿绿卡可以走EB1,三个月就拿到,一般的员工没这待遇吧。

                • 家园 我说的就是researcher的待遇

                  点看全图

                  去glassdoor搜一下microsoft, researcher, salaries就看到了,我毫不怀疑微软researcher的水平会低于学校教授,只不过不相信他们能拿到40万以上的工资。过Eb1也不是太难,我自己就是这么混过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