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女儿的发言稿 -- 三笑

共:💬215 🌺823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的生活经历真丰富

            有空多写写呗。比如说,什么叫做见识了人性原始的恶。听起来很有故事的样子。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家园 我做过多年未贫困地区学童募款的工作

                了解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性恶的一面的情况。其实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这些城里人知识面比较狭隘而已。

              • 家园 我觉得我们最大的不同之处,

                在于我知道谦卑,知道尊重比我强的人,也尊重比我弱的人。人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坏的一面,聪明和条件的优越,绝不是鄙视其他人的资格。

                我很奇怪你是怎么形成现在的价值观的。按说你的经历相当正面啊。到贵州支教竟然让你见识了人性原始的恶,这个能展开说说吗?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去用它来寻找光明。我们之间的差别,大概就跟温室里的花与田野里的草一样吧。

              • 家园 写东西不带个人观点很困难。

                写东西不带个人观点很困难。带了个人观点不让意见相左的人骂就更不可能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外人关心的是别人经历过的事。对个人的观点并不是太感兴趣。不可能的事情有什么好抱怨的。

                不外乎就是,1。气人宗,偏骂偏写 2。遁宗,不带你玩 3。牛宗,写必花,花必过百,骂架卷入少,卷入也有网友代战。

                其实说话有人听,写字有人看,骂也是一种缘分。 多少老人想说还没人听呢。

              • 家园 实名投个草

                “动不动用道德绑架别人的王八蛋投草”

                这能得4朵花,我也算是见识了...

                你到见过几个人,动不动敢说全世界穷人怎样怎样了。

              • 家园 难道你还没有被关习惯吗?

                还是算了,你本来就比较negative,说起黑暗的社会现实,叙事手法肯定让别人接受不了。建议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讨论讨论养孩子的事情吧。你观点独特,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经历,还有一个班主任的妈,一个学霸的姐姐,如果不介意的话,希望在有时间的时候聊一聊。

                说起某些穷人的笨和恶,呵呵,我每次都要引用我们那个公寓楼上遭贼的经历。我们住二楼,和三楼共用一个门。那个笨贼把锁给撬坏了,用钥匙都打不开。。。房东说要叫锁匠,我等不及,只好在他诡异的眼光里,掏出一个插片儿,把门打开了。补充一句,我不是专业的,我只是太能丢钥匙了。你说贼得有多笨啊,才能连缝那么大的门都捅不开,还把锁给撬坏了。。。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孔子也是这么说的。这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我说完了,等着看有没有人给投草

                • 家园 哈哈,我来给朵小花。。。
                  • 家园 果然有人投草啊

                    幸亏被你中和了。

                    我故意没有说明这个故事是发生在美帝的,结果。。。好像是被鱼咬了。

                    • 家园 感觉有点过线了。

                      我在这个回帖里提到:

                      国内中小学老师的孩子有心理障碍/疾病的比例很高

                      夕曦:花,顺便谈谈今天的感慨。

                      前面几位(三笑、过堂风、forger)分享的经历中,可以看到有两位的父母是从事教育的,他们的父母都使用过渡控制的养(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操纵。酥油茶:【讨论】如何避免被他人情感操纵?

                      按我提出的教育健康观点,他们都是从高风险家庭中长大的。夕曦:【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3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这其间的痛苦和付出更多,来对抗父母在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因此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还有些残留,如总是从负面看问题或讨论(always negative)。如果forger没有分享他的经历,只看从他以前的帖子,我会不待见他。但现在我会向他们表示理解,更借此感谢他们的分享。

                      还有很多人完全无法走出阴影,甚至不能组成美满的家庭。如果你去“Anti-Parents 父母皆祸害”网站看看,多少会理解的。外链出处

                      这或许是所谓的empathy。这两天从国内出来开会的一个儿童心理医生/教授那了解到,国内将empathy翻译成“共情”(台湾、香港翻译成同理心),我觉得“因共情而同理”更准确些。

                      从你对其它帖子的回复中,隐隐约约感觉你有控制孩子的倾向,但你自己是感觉对孩子很放手的。安排孩子的未来,很容易过线成为过渡控制。对孩子还是多一点共情而同理吧。

                      通宝推:盲人摸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讲讲我见识过的两位不咋样的老师

                        第一位是我高中时第一任班主任,师范出身.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是一位典型追求自己工作业绩把学生当道具的.

                        第二位是跟我一起学车的一位高中老师,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这位童鞋有任何错误都不是自己的问题,都是其他人或者物的问题.让我觉得当她的学生真是个悲剧.....

                        如果作为这这种类型老师的子女,估计也挺悲催的...

                      • 家园 顺便再多说几句

                        我记得我十岁还是九岁的时候跟自己发誓说,等自己长大了有了孩子,一定会尊重他们,当小孩儿人格不被尊重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我同时也记得,有时候栽了大跟头,多年后回过头去,发现父母只要曾经做过一点小小的努力,给一点点引导,就可以避免这种痛苦的学习过程,心里也不是没有怨恨的。所以我的结论是,重要的关口一定要管,但是方式要注意。小的地方要放手,给犯错误和学习的机会。

                        • 家园 我太太在文学成上看到篇文章,不知道是否打的开

                          外链出处

                          如果打不开,我再贴全文把。以下是部分:

                          从许多方面看,小A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钢琴弹得好,高出周围同样年纪同样学琴的孩子不止一个档次。每天早上6点大多数小朋友还在睡梦里的时候,她已经开始练琴。数学好,每天下午afterschool 其他孩子都在瞎玩的时候,三年级的她却在做五年级的数学题。画画好,7岁的时候妈妈就想送她去上只收10岁以上孩子的油画班,因为"她已经很mature", 虽然最后老师还是没有收。游泳也好。滑冰也好。又很懂事,非常有礼貌,不象其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免不了的调皮淘气。

                          可是,我却总是隐隐地替这个孩子的未来担忧,真心地。虽然这其实不关我的事。

                          慢慢地,我发现小A还特别地没有主见、没有主意,任何事,大人不明确告诉她,她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任何小事,她都要先得到妈妈的允许,才敢去做。Party的时候,放着音乐,free dancing time, 其他小朋友都群魔乱舞,只有小A站着一动不动,问她为什么不去跳,她说,"我不知道怎么跳。老师只教过两个动作,其他动作我不会。"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小A的许多问题所在,为什么她会那么地没有自己的主张,为什么她会那么地没有安全感。

                          那是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镇里组织Easter egg hunting, 小朋友们都来了。完了以后几个小朋友又去旁边的playground玩,妈妈们就在一边聊天、晒太阳。阳光明媚的初春,风里有清草的芬香,空气里都飘荡着清新和甜蜜。小朋友们玩得满头大汗、意犹未尽,一个白人小姑娘于是邀请小伙伴们接着去她家里playdate, 小闲过来问我,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小A也跑过来问妈妈,被妈妈一口回绝。小A想说服妈妈:"其他小朋友都去,小闲也去,就一会儿...",话还没说完,就被她妈妈粗暴地打断:"我说No就是No! 你再跟我唧唧歪歪,我一个大嘴巴子就甩过去了!"边说边挥舞着手里的围巾,冲小A做了个甩嘴巴子的动作,当着我和另一个妈妈的面。那一刻,瘦瘦小小的她,满眼射出的都是恶狠狠的光。小A的眼泪马上盈满了眼眶。我和另一个妈妈目瞪口呆,几秒后,我扭头走开,不忍再看小A那张满是委屈流泪的脸,让我心疼。我知道,她决不会真的动手打她的女儿,大庭广众之下,可即便是语言上的威胁恐吓,我也受不了。更何况,孩子没有做错任何事、说错任何话,也没有提任何过份的要求,不过是想和小朋友们有一个playdate! 从小到大,在小A不过八九年的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时刻一定发生过很多很多次,她一旦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和妈妈的意见不符,就会被粗暴地拒绝,甚至遭到威胁和恐吓,所以她才这样的胆小怕事,这样的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凡事没有自己的主张,这样的敏感无助,这样的不自信,这样的不快乐。

                          最近新泽西接连发生了两三起优秀华裔高中生自杀的事件。我脑子里竟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 我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特别特别地不地道,可我还是忍不住会这样想 -- 这几个孩子,他们小时候也一定是象小A一样地优秀吧?他们感觉到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却从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和排解压力的方法,甚至很多时候,家庭正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来源,这些十六七的少年,找不到摆脱这种生活方式的办法,于是选择了离开。

                          通宝推:盲人摸象,
                          • 家园 那个妈妈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她就是那种没有同理心的人,这是病,得治。

                            前面讨论管得多管得少的问题,都还是方法问题。这种亲子关系才是致命的:孩子感觉不到母亲的爱,她根本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人觉得她很重要,会无条件的爱她。还不如孤儿呢,至少孤儿可以想象自己的妈妈很爱她,在想念她。对这种孩子来说,遇到压力的时候,离开是太容易的选择。

                            • 家园 真的很好奇如何跟那个妈妈说:

                              "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她多半会对我说:"有毛病"

                              她的孩子可是从各种硬指标来衡量,都是拔尖儿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