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写在前面的话 -- 夕曦
第三部分,如何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讨论了孩子的行为是如何导致家长形成“孩子犯错误”的心理认知,很自然地我们会关心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在这部分中,将要给大家介绍我总结归纳的一套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不是针对某个具体情况的,而是高层次的指导。这是因为孩子“犯错误”的情况千变万化,不可能一一列举。同时,如果类似于很多现行有关教育书籍、文章所使用的模式,针对具体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具体方法,看似简单实用,但家长常常会有束手无策的感觉。在阅读学习这些具体的情况和方法的时候,“犯错误”的状况还没有发生,将文章中列举的情况一一与自己孩子的状况比较分析就很复杂,体会也不会很深入,很难全部记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感知孩子“犯错误”,临时也很难想起书上的内容并选择出适当的处理方法,往往还是使用家长习惯的、传统的方法,“我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就是这么处理的。”另外,由于看似简单但不实用,这些书籍只能在一段时间内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类似的孩子行为,家长在刚刚阅读后的一段时期的处理方法与较长时期以后使用的处理方法常常是不同的。从孩子的角度、较长时间范围内看,家长的行为是前后不一致的,这对孩子是非常混淆的信号,无所适从,非常不利于孩子大脑发育。也就是说,好的方法如果使用不当,虽然在当时可以产生一定效果,但从长期看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是有问题的。
为了避免产生以上的问题,从家长实际操作的角度要求,我介绍的方法必须简单,通过详细的解释可以很容易让大家记住、使用;并且从大脑发育和情绪影响方面考虑需要尽可能保证效果的一致性,这套方法包括:一个最低目标、一个反常规的思考方式,一个通用规则、一个禁忌。
最低目标:通过尽量避免或减低伤害来保护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
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
通用规则:保持一致的不伤害原则。
禁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使用打骂的方式。
首先,这个方法体系的最低目标是处理“错误”的效果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产生负面情绪,以避免或减少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不可避免地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低可能的伤害。这个目标建立于人们对脑科学的最新认知。对于同样某个可能引起家长烦恼的行为,不同的家长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人不当一回事,有的家长当作“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不同的心理认知,导致家长采取的对应方式不同,处置的程度也不同,最终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种差别现象是由家长大脑所具有不同程度的执行功能所决定的。从感知“错误”到完成实施“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家长大脑对孩子行为及可能的后果的感知,到通过种种方式改变孩子行为,并让孩子长久保持这种改变的过程。通过我前面对大脑功能与情绪影响的介绍,可以看出这是个家长大脑控制的行为作为环境信号,对孩子大脑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孩子大脑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某些变化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从我从事专业的角度看,取决于家长、老师的执行功能,家长、学校实施的教育对孩子大脑的健康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是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在每个家庭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是独立的,但是通过亲戚朋友、幼儿园学校、媒体等途径的传播,可以对其他家庭产生影响,“虎妈、狼爸”就是个例子。同时,所处的文化、伦理、法律环境,如应试教育的强化程度,也会对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据此我提出教育卫生(Educational Health)的概念,也可以叫做教育健康,属于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的范畴。我们可以类比环境卫生(Environmental Health)的问题,一些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对健康的影响需要较长时间的累积和发展,才能表现出可诊断的症状。
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孩子更多的是在心理、社交方面产生影响,一次两次的不当处理(教育),根据程度的不同,不一定会立即表现出不良的反应,随着时间的进展,如果孩子反复接受不良的教育,相应的症状才 会逐渐表现出来。由于多是心理、社交方面的症状,很多家长包括孩子(成人后)本人都不一定能够认知这些症状。
根据教育卫生的概念,在孩子大脑发育过程中,家庭与之接触最长、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提供内容最多,是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大脑的执行功能直接决定了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对孩子大脑执行功能的形成,也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执行功能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行为技能。夕曦:【原创】教育探索(四)— 教育的新概念每个家长的执行功能都具有不同的技能组合,有些技能是强项,有些是弱项,对孩子大脑发育也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效果的影响。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也不同,在不同家长的执行功能组合中,对教育卫生相关的技能掌握的程度也不同的,产生的教育结果也大不相同。执行功能低下或有问题的家长,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解产生“犯错误”的心理感知,也更倾向于使用打骂的处理方法来“教育”孩子,发展下去对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的影响。反之,即使执行功能综合起来很强的家长,很多时候其教育卫生技能相对较弱,也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的“错误”,很有可能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这种对孩子大脑的伤害,并不都是立即表现出来,常常是通过长期反复逐步积累起来的,甚至在成人后才表现出来,所以家长在“纠正错误”的时候常常没有可能认识到无意中对孩子施加的伤害。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自己是不可能有办法认识并脱离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环境,反而认为是“正常”的环境。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很多家长从小接受的就是“棍棒式”的教育,长大后理所当然地认为“打骂”孩子是可以接受的教育模式。他们如果不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这样的家长也就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无意中施加的伤害。从教育卫生的概念出发,我们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最低目标就应该是不伤害孩子。
家长的执行功能中,与教育卫生相关的技能越强,越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也越能够采取恰当的对应方法,最终能使孩子建立较强的综合执行功能(图1)。反之,执行功能低下的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多的干预,是不可能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执行功能。根据这种对应关系,如果家长能够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卫生技能,就会提高孩子整体的执行功能。例外的情况是,如果执行功能低下的家长“管不了”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同时孩子又能够在家庭以外接触到良好的环境,反而有可能建立较强的执行功能。
上图说明这样一个规律,处理孩子“犯错误”的关键在于提高家长执行功能,就是要家长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孩子让人烦恼的行为,家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不是孩子行为导致的后果,而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家长使用使用我们方法体系中独特的思考方式:“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
这是一种反常规的思考方式。通是“以家长为主”的,认为是孩子在“犯错误”,是孩子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正是做家长的职责,孩子的“错误”又与家长有什么关系?很多家长会给出各种理由来说明孩子的行为多么“错误”,后果多么严重,甚至家长多么“无辜”,来证明“孩子总是对的!”这种思考方式是有缺陷、错误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使用这种思考方式不在于强调孩子或家长谁是谁非,而是在面对孩子让人烦恼的行为时,对家长的一种有效的自我提醒方式(心理暗示),目的是刹住家长的情绪反应,进行较为理性的思考,让家长能够逐步改变心理行为模式。如下所示的孩子“犯错误”进程,一般是由孩子的某种令家长烦恼的行为引发的,刺激并引起家长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家长大脑中的杏仁体也会发生作用,增强了应激反应能力,但同时抑制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表现出来就是家长的执行功能下降。在强烈情绪的控制下,会产生立即行动摆脱情绪的心理欲望,最原始的反应是条件反射式地采取纠正错误的行动,就是冲动。而执行功能越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就越强,越能够不受情绪的影响产生冲动,这就是理性的行动。
我们提倡使用“孩子总是对的!认为孩子有错误是家长的问题!”这种反常规的思考,就是要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自身已经产生了情绪,能够暂时自我控制情绪的冲动,实现暂停、思考,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判断(“犯错误”的模式),然后再理性地采取行动,这样做可以避免由家长冲动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从心理学上看,冲动是家长需要即刻满足的一种心理欲望。在不危及孩子人身安全以及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尽量延迟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做到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延迟满足是心理学中评估自控力的一项指标,也反映出一个人执行功能的高低。目前发现儿童时期控制“延迟满足”能力高的孩子,自控力也高,长大后更容易成功(更健康、收入较高、犯罪率较低)。我们进一步分析发现(如图1所示),为了在儿童时期培养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还必须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同时提高家长自身控制“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就是提高家长的执行功能。
反常规思考的理论依据是让家长的做到延迟满足,不仅可以提高家长的执行功能,对孩子也有很多好处。在“孩子总是对的!”的前提下,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孩子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通过试探完成学习过程(感知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三),避免了因强制性干预而给孩子大脑带来混乱的信号,避免孩子大脑通过杏仁体启动自我封闭的保护措施,有助于逐步建立情绪控制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的执行功能)。
实现延迟满足的具体方法,就是在“孩子总是对的!”的前提下,家长需要做到几个关注点的转移。
第一个转移是将关注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家长身上,认定解决孩子“犯错误”的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意识到自身产生的情绪与冲动,以及是否能够根据第二部分中的讨论分辨出各种孩子“犯错误”的模式。
第二个转移是将关注点从孩子的行为和结果转移到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以及相应的变化,孩子的情绪是持续升高还是逐步恢复控制。在案例1中的母亲很明显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演变,不断升高对立的状态导致难以控制。
第三个关注点转移是家长之间相互关注对方的情绪状态。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家长的执行功能显著下降,所以需要家长之间需要尽可能相互提示、配合,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判断孩子的状态,同时避免或减少给孩子提供负面的情绪信号。如果一方情绪过于激动,另一方需要主动提示并全面接管处理孩子的事物,以保护孩子,也保护并维系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如果家长能够做到延迟满足,并且能够分辨出孩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或几种“错误”的模式(见第二部分的讨论:孩子的“错误”是什么?),家长就需要采取适合的措施来处理。我在前面提到孩子“犯错误”的情况千变万化,如果针对每一种情况都给出相应的具体方法,看似简单实用,但实际上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通用规则:即保持一致的不伤害规则。
如上图所示,不伤害规则即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应该作为家庭的核心价值,向外延伸,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具体情况,让家长能够灵活地选择实施最恰当的方式,并长期保持一致性。比如对孩子本人,可以用这个规则教育孩子吃健康的食品、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进行安全提示等等;对孩子和朋友、同学的交往,家长可以用这个原则教育孩子的礼貌行为、排队、不骂人、不打人、不撒谎、不霸占东西等等;对家庭,可以教育孩子尊重家人、自己穿衣吃饭、收拾玩具、做家务等独立生活的能力;对社会,可以教育孩子遵守公德、法规等等。
家长需要反复强调不伤害规则是家庭的核心价值,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平等遵守,没有人能够不受限制地为所欲为,包括父母和老人。如果家长违反了这个规则并被孩子注意到,家长需要主动承认、道歉,并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在处理孩子“错误”的时候,尽量避免或减低通过引起负面情绪对孩子大脑造成的伤害。在需要矫正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家长可以先从强调核心价值开始,然后以平等的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说明家长也是遵守同一个规则的,再给孩子自主决定的权力。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服从,以后再提醒几次就可以达到家长的目的了。
这个不伤害规则的特点是清楚、准确、简单,并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保持一致性,只要孩子掌握了这个规则,那么在各个场合他都能有规则可以依循。对于我们在第二部分讨论过的几种孩子“犯错误”的模式,从不伤害规则出发,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个措施:
对应措施一: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孩子“犯错误”模式四)
这是一种常常被家长忽视并误判的状态,这时孩子大脑由于过度兴奋而出现的下意识封闭状态,孩子“错误”的行为就是向家长寻求帮助的信号,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提供适当的帮助来脱离这种状态。家长对应的策略应该以帮助为主,采取适当的强制措施使孩子尽快休息、恢复。
家长也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孩子出现由于过度兴奋导致行为失控现象。让家长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孩子已经处于过度兴奋导致的临时行为失控,还是其它“错误”模式的行为?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直接答案。我们不可能一一列举孩子所有的失控行为并进行分析判断,所能够做的是给孩子建立并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用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可能或者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提早发现孩子有可能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可防止孩子因失控出现错误行为,也就没有误判的问题了。
给孩子建立愿意接受的生活常规;常规被破坏时,如度假、生病、看演出、家里来客人、以及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及时帮助孩子恢复生活规律。这些措施有助于家长提早发现并防止孩子进入过度兴奋状态,同时降低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误判。当遇到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家长需要暂时遏制纠正“错误”的冲动,先根据孩子的生活常规是否被打乱、被打乱的时间长短、情绪状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如果被打乱的常规可能导致孩子太累、太疲倦,就应帮助孩子尽早脱离过度兴奋状态。由于之前孩子已经建立了生活规律,家长可以比较容易地用常规作为理由说服孩子终止行动,脱离过度兴奋状态,避免家长孩子之间矛盾升级,更可以避免家长使用“惩罚式的教育”。
通过偏离常规的程度来审视孩子的“错误”的行为,会发现孩子并没有那么多让家长不能忍受的错误,很容易让家长理解孩子,从而舍弃“惩罚式的教育”,更多地采用可产生正面效果的支持、帮助的方式来处理,可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互信。
对应措施二:试探引发的问题、家长与孩子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不平衡、父母与孩子执行功能的不平衡(孩子“犯错误”模式一、三、五)
这三种“犯错误”的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在孩子的认知、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放在一起讨论。家长对应的策略是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正在做的事情,目的是支持孩子完成学习的过程,使孩子培养建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策略下,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不干预也是一种处理方式。不干预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给与孩子更多的时间,从语言与行动上给与信任,提供额外的条件、环境,以及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分析总结。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提供更多的支持,会得到孩子更积极地响应,增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当然,家长这样不干预处理或支持的前提是保证孩子和周围孩子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是否能够承受的物资损失。为保护孩子在探索中不受伤害,家长需要主动用自己的执行功能在不同场合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判断为孩子设定各种活动的边界和限制,创造安全的小环境。如果因为安全或损失的考虑需用进行干预时,先使用肢体语言暗示,或在向孩子提示后直接采取行动,不要使用责备、批评,行动后立即向孩子进行解释、说明。
试探引发的“犯错误”对孩子来说只是一次尝试的失败,但失败本身并不能让孩子学习到什么东西,而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再去尝试这一整套循环渐进的过程才是学习中最关键的地方。家长纠错的冲动会干扰、打断孩子学习的程序,同时激发或强化孩子产生负面的情绪。家长应采取的合理方法是先不干预并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完成反复尝试的程序;在孩子从失败的情绪恢复后,帮助孩子分析总结问题,同时鼓励孩子再尝试以强化学习的效果。实际上,孩子有很强的自我保护和调整能力,如果家长能够信任孩子,采取适当的处置,是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这种能力,将意外处理好的。可使孩子得以继续完成试探学习的过程的,并且意外和适当的处理也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进一步加强大脑的工作记忆和反应抑制技能,产生很好的正面效果。
对应措施三:由孩子“模仿”产生的、父母情绪的影响(孩子“犯错误”模式二、六)
这两种“犯错误”的模式之间的联系在于家长是孩子学习中最多、最直接、最重要的榜样,而家长的情绪状态对其榜样的作用会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我们放在一起来讨论。家长应该使用的策略是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要里外并重。
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要求家长时时刻刻尽可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仅在家庭以外,尤其在家里,需要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执行功能。比如,你希望孩子养成注意身体健康的习惯,有个健康的身体,可你是否明明知道吸烟有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还在吸烟?或者强迫孩子吃健康食品的同时家长却还有着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你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你是否喜欢阅读、有很多藏书,还是经常打牌、搓麻将?再有,你希望孩子快乐、有爱心,可你是否经常(特别是在公开场合)责备孩子、强调孩子的缺点?最后,你希望培养孩子具有“知错即改”的品质,可你是否在孩子面前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这种思维推广,孩子的整个抚育过程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家长、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对于自身的缺点,家长只有尽量注意改正,并且在发生后主动向孩子解释,或在孩子发现后主动道歉并立即改正,才能避免孩子养成同样的问题。而且,能够承认并改正错误,表现了家长具有开放、学习的态度,也是自信的表现,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助于孩子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脑。家长、孩子只有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做孩子的朋友,而非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威-服从的关系,才能体验孩子的处境、心情,达到最优的、也是双赢的教育结果。
针对孩子的模仿学习方式,家长应该遵循的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具体的教育方法是多做“以身作则”的身教。在言传时,在给出明确指导的同时,不论孩子能够理解,还应同时多做耐心解释,多支持、鼓励,多启发(循循善诱);能够主动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少利用家长的权威、地位对孩子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更不要过多地责备、批评。在社会生活中,没有多少人喜欢总是服从、被别人发号施令。成人如此,孩子也不喜欢这个处境,实际上,孩子在与朋友玩耍中最先出现的矛盾就是抱怨别的小朋友、或者是被抱怨总是指手画脚的(bossy)。家长的发号施令,还是在“代替”孩子大脑行使选择、判断、决定等功能,孩子只能被动服从、执行最后行动那个部分,破坏了孩子执行功能教育的完整性。最具危害性的是:执行功能中最具有“主动性”的部分由家长的发号施令“替代”,这种不完整的执行功能教育不仅妨碍了孩子大脑建立完善的执行功能,也抑制了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另外,长期的发号施令,常常伴随有言行不一的情况,能够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大脑封闭,不愿意再向家长模仿学习。家长常常感到沮丧、不明白的是,自己身上的优点为什么不能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
以上我们讨论了处理孩子“犯错误”的最低目标、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和通用规则。其中的关键是家长能否做到延迟满足。在控制情绪的条件下,理性分析孩子“犯错误”的模式。这时候,家长会发现很多开始时感知的“错误”,经过理性分析后并不成为错误,也就不需要采取纠正错误的教育行动。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仅仅只有很小一部分严重的行为,必需家长的处理、教育。这些不良行为包括撒谎、说脏话、骂人、打人、偷窃、吸毒、接触黄色内容等等。研究证明,不良行为被家长初次发现时,如果能够严肃认真地正确处理可以产生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正面效应。利用这一发现,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制定一个不良行为的清单,作为不能违反的家庭核心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建立家庭风险管理机制,家长根据不良行为清单制定处理预案,以保证初次发现时能够有助于家长控制情绪,及时准确地处理。如果没有预案,家长常常会反应性地处理,取得的效果只能延续很短的时期,孩子的不良行为会多次反复出现,发展下去导致整个与孩子关系的失控。
对于需要家长处理的“错误”,可以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
第一、全面了解情况
首要的是判断安全状况。在确保各方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可以暂时延迟处理,因为这时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情绪。各方的情绪稳定后处理,效果更好、更持久。
全面了解情况,包括涉及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
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
了解父母的情绪状态
仔细分析孩子错误的模式
第二、确定是否要处理
总体指导原则是尽量少使用这套处理程序,使用时要公平、坚持不伤害规则和家庭的核心价值。
是否涉及家庭的核心价值,是否需要属于必需处理的行为(不良行为清单)。
判定孩子的行为是否涉及不伤害规则?
第三、选择处理方案并进行处理
家长之间先商量,根据错误类型确定该如何处理,判定行为改进的标准,取得一致意见,并在行动上配合。
考虑建立处理的环境(人员、方式、时间、地点),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
处理后保持一段时间,以确认巩固效果。家长绝对不能期望只靠一次处理就能完全改正孩子的行为。类似运动员的训练,任何行为的改变都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刚处理后的一段时期,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提醒,随着孩子逐步建立良好的习惯,家长逐步撤出关注。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在处理孩子“犯错误”过程中所不能采取的行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使用打骂的方式。不论家长的初衷如何,打骂的方式对孩子大脑的都是负面的信号,会导致杏仁体激活对大脑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从长期看来对孩子大脑的发育都是有害的(教育卫生的角度)。同时打骂也不可能到达家长教育的目标,因为打骂是家长控制孩子的方式,不能让孩子实现自我控制;打骂也只是不让孩子做某些事,而不能教会孩子做事。可以说对于每个具体的情况,总有比打骂更好的处理方法,能否使用其它方法取决于家长是否愿意,并且是否有能力认知并使用这些方法。这取决于家长的执行功能。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打骂孩子的行为被联合国明确界定为虐待儿童的行为。
今天,我的讲座就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孩子的“错误”,以便更科学、合理地处理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最后,让我用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的一句话来结束。“你不能教给某个人某件事,只能通过帮助使他认识。”
You can’t teach anyone anything. You can only help them discover it within themselves
Galileo Galilei
版权声明:本稿件、作品版权归夕曦所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没有人回复啊,顶一下吧。 富柜 字0 2013-01-23 06:42:28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 听众问答摘录 18 夕曦 字10558 2012-12-24 13:54:47
🙂非常好,客观理性,有参考价值。 王小棉她妈 字0 2013-12-06 00:58:08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3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2 9 夕曦 字21885 2012-12-24 13:30:32
🙂【教育探索】孩子“犯错误”怎么办?-1 19 夕曦 字10690 2012-12-24 12:40:10
🙂根据回帖给的链接来到这里。哇,教育孩子都上升到神经学理论 唐鸢 字14 2013-01-20 05: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