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有什么可反思的?没有。该反思的是别人! -- 草春200

共:💬91 🌺220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针对原帖写感想和评论并不难哪,河里的笔记也很多

        阅读有所得,欣然分享,这是读书人的美德。但要是说完全赞同作者的每句话,每个角度,赞批臧否,观点论据,这个可能性不大吧。

        就算是五体投地慨然有马前小卒门下走狗一般的思想升华,那么写个读书感想也不是难事吧。

        按照我的经验,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人的情绪化阶段。而情绪化的东西经常跟随时空背景变化,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报刊门户网站的文章尤其如此。这样的文字失去背景,脱离对手,看起来是很突兀的。看完激动之后能剩下些什么?情、理、法?论点、文字、结构?新知、考据、系统论述?

        • 家园 书当然不可能被转帖了

          比如淮夷那样的读后感,很有养分,关键开阔了许多人没有时间精力去读的书,因此很有必要。

          但是互联网上的一般文章,新闻,就没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的了,介绍文章的最好手段其实就是直接转帖。几分钟就可以读完的,还要先读楼主的“评论”,甚至“断章”转接,你想像一下就可以体会到这个程序不符合一般读者本能习惯。我还不如直接读原文就是了。

          而评论真正的发生,可以是在主贴下面的跟贴与讨论中。对读者来说,看点不一定就是转帖的文章,或者楼主的“评论”,反而很可能是在楼中的讨论。

          其实互联网上转帖结成正果的也有,比如译言,虽然是翻译,但是本质上其实就是转帖。不过既然是转帖,逃选文章去翻译就见功力了,因为类似的网站也有其他的。我的经验是,因为我是读英文原文的,但是仍然可以在译言那里发现到不错的文章,大概占到我其他渠道来的百分之五。而中文新闻,我基本上是依赖文学城的流动新闻。

          有些新闻网站的读者跟贴讨论做的非常好,比如纽约时报,连线,哈佛商业(harvard business insider)等,而像Reddit那种社区则主贴中转帖占了很大的比重。Slashdot则基本上是这里所提倡的那种已评论掩护转帖为主的模式。

          转帖并不影响原创的出现,有思想沉淀的仍然可以原创。水平在那里,转贴的风头是压不过的,水平不到,被投草都投死了,也不用怪转帖了。

          其实怎样的都可以,我想提醒的只是西西河早已不是萨苏那个时代的西西河,用那个规则观念来要求今天的西西河,得不偿失了。

          • 家园 新闻网站和论坛还是不同的

            新闻网站的跟贴与讨论都围绕着版权文章进行,时效性和背景知识上不成问题,甚至本身就是新闻话题衍生的一部分。

            译言那种也不是单纯转载,往往有导言介绍背景,有原文链接,翻译也很见功力,和复制粘贴相比差别不可以道里计。

            • 家园 这里就引出一个论坛定位的问题了

              西西河一开始就明确定位于社区,大概算是个松散型的组织吧。于是论坛里面的品味,读者作者群都比较有稳定性,表现在发帖的话题格调与人群的兴趣都比较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原创就可能有深度,西西河历史上走出来也吸引来一些高水平的写手就不是偶然的。

              但是既然是个开放的论坛,人员组成的流动性就肯定比较大,同时人的兴趣阅历变化与互联网上其他工具的兴起,更会形成西西河原来这个松散组织的质的变化。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组织的定位都是由其所组成的人群决定的。那么这个组织所依托的论坛也应该相对应的产生变化。原创与转帖,本质上还是在这个定位的问题上。

              以前许多人慕名而来西西河是因为好的原创,不排除现在许多人在西西河是为了交流,甚至灌水。论坛的机制原则上总是要在满足论坛使用者的前提下寻找发展方向,因此适当的调整规则,保证水量的充足是论坛的最基本的要素。

              至于具体格式,是转帖加评论,把背景要点通过跟贴呈现出来,还是像slashdot那样评论为主隐藏转帖,或者译言那样以固定格式发表,这个区别意义不大。主要看附加价值在哪里,译言的结果是译文被到处转,读者群虽然不小但是与文学城的流动新闻,在对于读者的使用上几乎是一个性质的。但是读者如果像西西河这样是以讨论为主,那么附加价值就主要的跟贴的讨论中。我举的那几个大的新闻网站的意思就是说,新闻哪里都有,但是读者愿意去那里的原因很多是因为要看文章后面的跟贴。

              跟贴与讨论是没法被搬运的,只能在固定的网站。如果许多人来西西河是为了看讨论(西西河的设计事实上也提供了这个便利),我先假设这个成立,那么为什么要限制能够引发讨论的任何主贴呢,这里面就包括转帖的意义所在。

              • 家园 作为一个小众论坛个人开发管理论坛,西西河开放转贴后果堪虞

                10年前曾经有过一段转贴期,但相关条件现在已经不具备了:人际关系和谐友善、自觉服从管理遵守规定、跟贴讨论多出自善意。

                西西河是一个个人开发管理的论坛,按照新闻网站的模式运营,一个小众论坛,要达到新闻网站的流量和热度,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从哪里来?

                而且您的观点有一个隐含前提,就是跟贴讨论就是好的,看新闻网站的跟贴,恐怕未必如此。跟贴之间的善意互动少,谩骂攻击更多。如果是这样,那去天涯猫扑微博好了。

                如今开放无责任转贴,只能导致现在潜水沉默的大多数离开,剩下一地鸡毛。那个时候也就没有西西河了。

                通宝推:刹那芳华,唐家山,
      • 家园 我完全同意你第一段的看法。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儿。

        如果你稍加注意,会发现当我转完文章以后参与该帖讨论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所以我对河里某些“党卫军”、“红卫兵”似的网友对这种转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义愤填膺”甚而如丧考妣的兴师问罪就颇不以为然,觉得实在是太假了或者纯粹是出于某种特殊目的的造势和表演。

    • 家园 让他们继续忽悠不好吗?
    • 家园 反思论者的信仰遭到中国现实的冲击

      反思论者信仰的是“中国就是不如西方”,其虔诚程度不差于基督徒虔诚地相信耶稣复活。

      当中国蓬勃发展高速前进的现实冲击他们的信仰的时候,他们就要求“反思”了,因为如果不“反思”,他们就必须承受信仰崩溃的痛苦。

      而我们这种人,就很不厚道地以看他们信仰崩溃为乐。

    • 家园 反思论吃香是因为当年的崩溃论在中国这种经济环境下

      反思论吃香是因为当年的崩溃论在中国这种经济环境下已经吸引不了多少中国人的眼球,骗不到多少中国人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眼球新闻,甚至说扰乱新闻。

      进入新千年之前,中国流行的还是崩溃论,左一个某某党的国家必将崩溃,右一个因为某某党某某裁所以东部人民在吃草,西部人民草都吃不起,只有XX才能救XX等等。进入新千年后,中国经济突然井喷,中国品牌也开始有了质的变化,以前很多言论被事实打脸,特别是08奥运后,再用以前的说法可能只能去骗骗啥都不关心的小学生了。所以反思论开始出现了,反思其实不是反思,反思实质上跟这些年兴起的所谓谣言逼倒真相一回事,一方面保持当年一定要抹黑某某党(这点上虽然某某党也算不上高洁,不过新闻言论造谣造得太过分,更不提不知道是反转派还是猪队友的钓鱼党,最重要的是,某党被抹黑了一辈子,中国人对这种言论的免疫力太强了,反正本身就没觉得此党好到哪去,日子过得不错就满足了),另一方面开始试图找一些人们不大容易找到切实的数据的地方做动作,比如GDP就是一个出发点,还有当年网易做的国家公共支出图表。

      所以,反思论跟崩溃论本身就是一回事而已,只要中国依旧跟当年一样,能抓住主要问题,继续向上发展,扩充好自己实力,再过几年,反思论也会站不住脚,这时候就跟轮到对方最后的疯狂了。

      补充:看完所以回帖,只能说一句,网络果然是个“很棒”的地方,某些特别话题总能暴露一些人,就连书评都是,比如《赤色黎明》。我不反对老铁的关于反对全文转载的条例,不过这篇文章的多数回帖和几个ID,很符合书评网站中对于《赤色黎明》的评价-----这本书最好的地方,是让一群说只要书好看什么屁股都不重要的人暴露了屁股。

      通宝推:草春200,
    • 家园 有色金属行业的现状

      中国的有色金属冶炼,铜铝铅锌技术在世界上也是一流,我就是从事此工作的。如果河友有兴趣,我可以细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