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话商君】说秦国(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 履虎尾

共:💬60 🌺42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话商君】说秦国(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吕氏春秋察今》侃侃言曰:“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接着,《吕揽》补充了个小寓言——“刻舟求剑”,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要而言之,《吕揽》认为,并不是谁刻意要变法维新没事找事,时代前进了,社会发展了,固有的旧法令很难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因此,法令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潮流而损益更改。

    从春秋发展到战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统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墨守成规,不改变旧的法令制度,就唯有灭亡一个下场。因此,为了发展,为了生存,各国纷纷开始了变法运动。与商鞅在秦国变法的同时,魏国有李悝,韩国有申不害,楚国有吴起,齐国有邹忌,一时之间,各国纷纷开始了变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时期。

    对各国变法的效果做一番比较,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回答说,由于商鞅变法最为成功,因此秦国强盛了起来,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而东方六国变革不彻底,所以,最后在兼并战争中失败了。

    上面的问题掩盖着下面的这个问题,即:如果把商鞅同其他变革者做一番比较的话,是不是李悝、吴起、申不害等人的能力远远不如商鞅?东方六国变革不彻底,根本原因是否在于没有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换言之,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商鞅个人的能力强呢,还是由于秦国的客观条件更适宜于变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其实,各国的变法都有一定的成效,都取得了成功。只不过,由于秦的社会客观条件最适宜新法的推行,因此我们才说,“商鞅变法最为成功”。

    那么,秦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认为,秦国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无比优越。这是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第一个条件。

    首先,秦的地理位置优越。

    秦国不像郑、鲁、周、卫一样,身处于华夏文化圈的中心区域。同时也不远离文化中心,如西域、巴蜀那般孤悬域外。秦国同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一定的距离而又不是非常遥远,这使得秦国既能脱离当时纷纭的“国际”斗争,又能感受到当时的“国际”政治动向,接受中原地区的文化影响,更能不失时机的向周围扩张,有扩展空间。概括秦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就是两个字。

    春秋时期产生的大国,晋在北,楚在南,齐在东,秦在西,其地理位置都不在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区,而是处在中原文明区的周边,无一例外。就连春秋后期突然出现的两朵奇葩吴国和越国,也是地处东南,不居于天下之中。相反的,中原地区原来的几个强国,如卫、郑、宋、鲁,由于缺乏扩张的空间,尽管曾经强盛一时,但一直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无法脱颖而出,最终只能归类于二流甚至三流之列。

    其次,秦国的地势险要。

    秦国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南拥秦岭,北据黄河,中间凭依着崤函之险,一条大路通向中原,进可攻,退可守,在地势上占据了有利的战略位置。进攻时大门一开,秦兵如洪水般倾泻而出;防御时关门一闭,将东方军队堵在潼关之外。险要的地理位置,使得秦国拥有了战略时机的选择权,秦国可以选择最佳时机出境作战,战争也将在别国的土地上进行。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秦军专一进攻,几乎从未在境内防守过,关中地区也从未遭受兵燹之灾。有句成语叫做“百二秦关”,是专门用来形容秦国地理形势的险要的。关于“百二”两字的准确定义,一直存在几个解释,但都嫌牵强,我们现在已经无法(也无必要)搞清楚其真实含义了。不过,用“百二”二字来形容秦国地势的险要,也同样是清清楚楚明白无误的,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

    还有,秦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力量强大。

    秦所处的关中平原,土地肥沃,号称“天府”。《禹贡》称:“厥土惟黃壤,厥田惟上上……”土地肥沃再加以人民的勤劳,秦国的农业生产一直非常发达。鲁僖公十三年,北方大国晋国曾经发生饥馑,只好向秦国借粮。秦穆公不顾群臣的反对,慷慨应允,将大批的粮食借给晋国。《左传》云:“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秦国畜牧业也非常发达。在关中平原的周边以及天水、陇西等处,山原广阔,水草丰茂,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秦的祖先就是牧马人,秦地盛产良马,而马在古代战争的重要性则是无可替代的。

    秦的手工业发达,特别是冶铁业发达。秦国很早就掌握了铁的生产技术。春秋早期的一首《秦风》唱道:“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句中的“驖”字,就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铁”字。用铁的颜色来形容马的颜色,说明春秋早期的秦人已普遍认识铁了。据考古资料证明,秦的生产力发展很快,春秋中期便开始使用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公社(村),发现了春秋中期、早期的陵园八处,计大墓二十五座。其中一号陵园一号大墓,墓道长达300多米,其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米,总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比殷墟武官村大墓的面积大十几倍;总土石方达八万立方米,比武官村大墓大四十余倍。墓内发现除发现六名人殉外,还发现了三把铁铲,这证明秦国在春秋中期便开始使用铁器。

    关于秦的自然条件,一直被当时人们及后世人们所看重。西汉初年讨论建都大计时,有两个地点可供选择,一个是洛阳(中原),另一个是长安(关中)。刘邦的大臣多是东方人,因此大家都愿意建都洛阳,刘邦本人其实也是倾向于选择洛阳。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也。而儒臣娄敬反对建都洛阳,提出必须把都城建在关中。娄敬认为:

    西周建都洛邑,是因为洛阳是天下的地理中心,四方各地的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都是均等的。君主有德则可以在此统治天下,后代无德就容易因此灭亡。汉朝的建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天下之人肝脑涂地,枯骨曝露于野。这同周朝的成康盛世是无法相比的。而关中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关中一带还是可以保全的。首都建在关中,控制着秦国的原有地区。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

    刘邦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山东地区的人,争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存在了几百年,而建都关中的秦朝二世就灭亡了!(风水太糟糕不吉利啊有木有有木有)更何况,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背靠黄河,面临伊洛,也是有险可守的啊。

    刘邦犹豫不决,最后去问张良。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

    正如贾谊《过秦上》所云:“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关键词(Tags): #吕氏春秋#百二秦关#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张良通宝推:醉寺,被明月兮佩宝璐,二宝,吹西门的雪,浣花岛主,端履门,三百米,廖石,不远攸高,迷惑不解,南寒,桥上,想学自由泳,方天化几,一介书生,Antioch,乌贼捕鱼,
    • 家园 二元制的威力

      秦国的地理位置,在运河打通前,一直是有优势的。这点,张良说的很清楚了。我想加上一点。 综观历史,可以整合二元文化体制的国家/朝代都是比较有生命力的。 秦,其实可以看作中原/西狄二元体制。西汉,中原/西域二元体制,还比较强悍;到了东汉的中原单一体制就差多了。隋唐(中原/突厥,李家可能也有蒙古族的血统)借北朝的二元体制而终能统一。安史之乱之后,中原/沙陀二元体制有维护了唐朝近百年。宋朝可惜一直未能建立二元体制,而被使用了典型二元体制(中原/东北)的辽金西夏元压制。明清(中原/东北)一理也。回顾一下,从秦到唐都是东西二元体制,唐后都是南北二元体制。顺便一句,现在一国两制,也会被历史证明是富有生命力的体制。

    • 家园 【讨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秦国的地利的确尤其独到之处。但其他六国从地利上来说也并不差。战国七雄除了三晋是真正的四战之地外,燕、齐、楚和秦国一样只需要防备一面之敌。而论面积、楚更大于秦。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齐也远超秦国。论战士精锐敢战、赵、魏都是翘楚。

      然而这些国家最终都一一被秦国所灭。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人和。列国都变法,但没有一个达到秦的深入程度。而秦国更招揽人才为秦国效力。历数秦国的名相,自商鞅以下基本都出自关东。

      而秦一统天下后,其地利更胜从前。本当续统千秋,却不料二世而亡。难道那些无立椎之地的起义军地利胜过秦?难道那些平时还捏着锄头的老百姓的战力胜过六国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难道百二秦关在一统后就被废弃了?

      非也!贾宜同学在问了这一连串问题后得出结论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什么是“道”?什么是“仁义”?

      老百姓能够承受支持的便是“道”和“仁义”。政策有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的政策短期长期都没好处。有的政策短期长期好处都很大。有的政策短期对老百姓有利,但长期却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有的政策功在千秋、利在子孙,却要求当代甚至几代老百姓的奉献。

      不论那种政策,如果短期效应超过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老百姓都是要起来造反的。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第一受到物质的限制,第二受到心理的限制。

      有道的仁义政策就是既能为百姓谋求长远利益,又照顾百姓的眼前利益的政策。

      • 家园 齐国还真说不上有地利

        齐国境内没有山川等自然屏障,一战失败后,就有亡国的危险。齐闵王时,有过一次;后来,韩信也是一战灭了田齐;项羽要不是在齐地胡搞,很可能早就灭了田齐了(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齐人相聚畔之。荣弟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於城阳。

        楚国的对立方虽然都在北方,但是战线被拉得太长:西边得防着秦国南出武关,中间得防着韩、魏出南阳,东边还得防着齐国过淮河

        而论面积、楚更大于秦。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齐也远超秦国。论战士精锐敢战、赵、魏都是翘楚。

        在秦惠王时期,这三样中的每一项,秦国都不排不上第一,但是每样都应该在前三,综合一下的话,差不多就是第一了,因为秦国不偏科啊。饶是如此,秦惠王也没敢胡来,而是用张仪搞连横外交,来争取更宽松的“国际环境”。

    • 家园 秦国的自然条件优势是在平定西戎后才体现出来的

      否则周王也不会放弃歧丰之地迁到东周,积攒内力至少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即使在春秋时期晋国也曾经率领多国联军深入秦境,秦国的崛起归根结底还是内政优势。

      • 家园 是这个理儿

        魏国强大的时候也曾渡过黄河,经营河西七十年,秦国被魏和戎夹攻,几至亡国,所以自然条件优越也是相对的,自己要是不强的话,什么条件都没用。

        • 家园 魏国不是没有强过

          但是没有很好消化,四处用兵树敌不少,旧的武卒伤亡殆尽就没戏唱。而且文侯以后又进入论资排辈的老套路,宗室坐大,公孙痤和公子卬就是代表,一个临死才推荐商鞅,另一个直接被商鞅放倒,衰落是必然的。相比较秦国占一块地盘就消化一块,取得的成果都是实打实的。

          • 家园 魏国最好的策略是否应当先结好东边和南边,攻略秦国?

            窃以为这样实际上就是秦国当年做法的翻版。解决了西边的后顾之忧,魏国的态势恐怕比秦国还要厚实……

            • 家园 以秦国和楚国的关系魏国怎么在揍秦国的同时结好南边?

              秦国能安心收拾自己的西边是因为羌人和中原的国家没有同盟性质的联系,没人帮忙.东周时各国如果收拾周边的部落都没啥国际阻力,诸侯国之间的吞并则复杂得多,基本没有不发展成N国大战的,想呼悠住别人自己吃独食,那是把大家都当傻子.

          • 家园 魏国还是地形差了些,想一直强下去太难

            他们不想四处用兵也难啊,太容易被进攻了,对比秦国,他们出门揍人时谁想用围秦救某某的计策就很难.

            欧洲的德国地理上就很象魏国,两次世界大战都输也不是偶然

    • 家园 说地理态势离不开时间,这要看你说的是什么时候的秦国

      要说战国初期的话,论地理态势秦国并非最佳,魏国比秦国优越得多,只是由于后来丧失陕西境内的地盘(河西之地),又把都城从山西迁到了河南,才逐渐丧失了地理优势,秦国一开始不过占领陕西西部地区,并非一开始就占据关中所有优势地区,

      • 家园 河西之地一开始是秦国的

        龙门山大战后晋国割让给秦国,秦国实际占据长达两百多年,吴起时期才从秦国手里夺过来,魏国仅仅用50多年就重新丢了,另外,秦国在公元前7世纪时候已经从陕西边陲进入关中平原的腹心,秦在春秋时期的都城雍就在今天宝鸡附近,是周原最富庶的地区,在这个过程中接收了西周故地的遗民和他们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所以以一百年的时间追上了中原不少国家的速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