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提高秸秆有效利用率即可解决粮食进口依赖 -- 迷途笨狼

共:💬115 🌺251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晕,你就不能仔细学习下然后再说话么

                        实在是无语了。虽然我也不喜欢蒋高明的博客发帖方式,你就不能将其理解为正因为他具备这种风格大家才比较不太能接受他么?

                        我听过他上课。有点拗,这方面跟老兄有的一拼。但是整体比老兄还是好很多的。想当年他们在浑善达克沙地做实验的时候还是很艰苦的,科学院系统都有不少段子讲他们的实验。

                        他出了一本书,2013年,讲他做这个实验8年的经过。他博客里面的左边的栏目“三农**”下面有。你可以找找看。

                    • 家园 这种研究也只能是一种爱好吧,而且也是业余的

                      我感觉老狼不像是搞农口的。

                      • 家园 他的想法太多,但是学习和钻研劲头一般,否定别人太多

                        过于自信。这样的话,他其实很难做成任何事情。

                        我老爹和我叔叔就这样的人,当然比狼兄还笨一大截。最后的结局是一事无成。

                        其实我对蒋高明的很多宣传内容也不是很看好,但是他的优势就在于,他身体力行,由于他有经费、有技术(他本身搞科研的),他可以尝试各种技术,不计成本地筛选出有用的和简洁易行的。所以他这种实验,本身具备一定的可以消化吸收性质。光看到他鼓吹有机食品,看不到他实验中的合理成分,是不行的。

                        光说想让中国土地流转地块大起来好机械化,但是呢就没看到几个问题。比如我家那边,人均一亩地,一个村一千多亩也一千多人。户均4人来算,这种情况下,大概二百多家左右。今后就是全村保持20家,也就是不足十分之一搞农业来算,每户土地也就50亩。在现在的农村自然状况下的人口迁移转化过程中,能达到这个数字就不错了。像河南、山东、河北很多地方都是这么个情况,全国人均土地也就一亩多(20亿亩,14亿人),光想搞大农场,也要考虑下其他人哪里去。难道搞新的圈地运动不成?

                        全靠租地,也不够经济(蒋高明的经验里也反映出这点),而且成了大地块后,集中耕作,其精细化程度必然下降,对地力其实未必是好事情。土地兼并历来是中国政权所忌讳的事情。土地流转过程急不得。所以在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上,逐步推进引导农民分流转产,同时保障放弃土地农民的权益,才是合理的。但这一来,就不能保障大地块、连续地块了。

                        我老家那边现在也在进行这个过程,我爷爷年纪大了,我小叔叔不种地了,将家里三亩地给了我大伯家。我大伯家现在一共七八亩地,如果将来再合两家地进来,也就不到二十亩。过年回去,听他们说,现在我家那边包一亩地一年一千块钱。一般是不种粮食的,种药材或者其他经济作物。但是这些东西年际市场行情波动大,而且农民对特性不熟悉,包地的人呢又只能雇佣劳力,所以成本比较高,他们还没听说过赚钱的。大部分是亏的多,赚的少。有些作物是伤害土地的,但是也没办法。

                        必须看到每种情况下每个实验里可以吸取的合理成分,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整个进程。蒋高明的实验里面,他至少筛选了一些可以操作的养殖和种植方式,也测定了一些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如劳力、光、热、单位面积提供的秸秆、粮食、单位牲畜提供的粪便等细节),综合起来,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型农庄。“小农生产”未必就没有他自身的合理成分,生物还都是细胞组成的呢。

                • 家园 土地也太少了,这边要是家庭农场,起步就得150亩以上

                  最多的有几千亩的,一万多的也不稀奇。当然也有缺点了,就是一年只能熟一季,五一的时候准备播种,十一的时候收割,完事了,猫冬。现在,是五一种,十一收,其余的时间出去打工。种和收割都省事,机械化。

                  • 家园 中部人口密集呀,哪能跟你们东北比

                    从google earth上一看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密密麻麻的都是村子。我的家乡五百米一个村,一个村一千多人。你觉得如何能达到你所说的这么大地块???

                    解放前,大概中农每家是二三十亩地,还有一些没有利用的如沼泽地等空间。再过三十年,每家一百五十亩地,也难。

              • 家园 笨狼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和何不食肉糜

                你算的这些帐,出的这些点子,早就有人算过,早就有人在实践。但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成功、能够大规模推广的先例。

                你一向的问题就是想事情太空、太大,不考虑细节,不考虑限制因素。很多想法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一到实践中检验就会漏洞百出。在有实践经验的人眼里,你的很多想法就是个笑话。

                且不说你的数据准确不准确,现在你先搞清楚一个问题,秸秆变成饲料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我来给你说一点最简单的,秸秆要成为饲料,最少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营养元素提供问题,二是适口性问题。没营养或者营养含量低,动物就不长肉、不下蛋、不产奶。适口性不好,动物就不爱吃,除了填鸭之外,其他动物都需要考虑适口性问题。秸秆做饲料,恰恰是这两个问题现在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你的2斤秸秆营养元素等于1斤玉米的说法,有很大问题,估计你是从一些秸秆生物饲料的软文广告上看来的。秸秆里的纤维素是糖,粮食里的淀粉也是糖,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前者的糖是不能吸收或者吸收率很低的,只有后者的糖才是容易吸收的。不搞清这个问题,只谈两者都是糖就没有意义。秸秆做饲料,关键看能够给动物提供了多少营养元素,动物吃了不吸收就等于没提供。

                现在有一些公司宣称能用生物发酵技术把纤维素变成动物易吸收的小分子糖,而且成本还很低。对这个我持怀疑态度,如果这个技术真的成功了,不可能不被大范围推广,没被广泛使用就说明这个技术还是有问题。而且,如果这个技术真的成功了,就不仅是解决饲料问题那么简单了,人类本身的粮食问题也会解决了,这样的成果应该得双份的诺贝尔奖。

                除了上面说的营养元素问题,还有适口性问题。据我所知,除了牛羊等反刍动物,其他常见的家畜、家禽基本上都不爱吃,甚至根本不吃秸秆。而中国人肉食的主要来源是猪肉、鸡肉以及水产品,牛羊肉的比例并不高。

                综上所述,你的秸秆替代粮食做饲料的想法,目前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 家园 我说两句哈,中国人不是不喜欢牛羊肉,而是太贵了,我就喜欢

                  我来给你说一点最简单的,秸秆要成为饲料,最少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营养元素提供问题,二是适口性问题。没营养或者营养含量低,动物就不长肉、不下蛋、不产奶。适口性不好,动物就不爱吃,除了填鸭之外,其他动物都需要考虑适口性问题。秸秆做饲料,恰恰是这两个问题现在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除了上面说的营养元素问题,还有适口性问题。据我所知,除了牛羊等反刍动物,其他常见的家畜、家禽基本上都不爱吃,甚至根本不吃秸秆。而中国人肉食的主要来源是猪肉、鸡肉以及水产品,牛羊肉的比例并不高。

                  首先,有牛羊吃秸秆就不错了。这是其一。其次,牛羊本身就是吃草进化而来的,不存在利用率的问题。我们吃肉就行了,喝奶可以进口,只要可替代就行了。再次,老兄是将技术问题错当成了方向问题。老兄说笨狼兄空想太多,这个我同意。但是老兄同样空想挺多的。事实上,秸秆微生物转化,有的是方式,但是国内微生物制剂目前技术不行。举个例子,淘宝有卖日本超级菌,用来分解食物餐余,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就能无味的分解为可降解小分子物质。目前国内做纤维素降解酶和菌种的大把大把。藻类多糖算比较大分子的吧,实质上也是一种纤维素,降解酶现在也做的差不多了,用于解离大型藻类从而给养殖贝类做饵料,这个是我所知道的。所以,大分子多糖——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问题,不是做不到,而是技术需要一个发展时间。目前国内的科研水平不到家,如果能达到日本的那个水平,肯定没问题了。事实上国内也有做的。蒋高明他们就在用,也曾经用过另一种商品化的菌种,老兄为什么不去参考下蒋高明的博客呢?

                  不过支持这段:

                  你的2斤秸秆营养元素等于1斤玉米的说法,有很大问题,估计你是从一些秸秆生物饲料的软文广告上看来的。秸秆里的纤维素是糖,粮食里的淀粉也是糖,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前者的糖是不能吸收或者吸收率很低的,只有后者的糖才是容易吸收的。不搞清这个问题,只谈两者都是糖就没有意义。秸秆做饲料,关键看能够给动物提供了多少营养元素,动物吃了不吸收就等于没提供。

                  蒋高明的实验结果是,8斤秸秆+2斤饲料,完全可以提供牛生长所需。这个就是个基本的比例。参考蒋氏的技术,其实也可以大大减少粮食的使用量。毕竟在中国农村秸秆几乎是无成本的。事实上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已经有小规模生产秸秆为主要成分的颗粒化配合牛羊饲料的了。我怀疑老兄是不是在国外呆着,所以对此根本不了解,因为国外的牛羊主要吃粮食或者鲜草。

                  最后再次反对下老兄说这是天方夜谭。笨狼兄某些地方是不对的,老兄某些地方也是不对的。建议每个人都去看看蒋高明做实验接近十年来的心得体会。

                  • 家园 方MM没亲自收割过玉米吧

                    有的表态应该是屁股问题不是智商问题

                    国外的牛羊主要吃粮食或者鲜草”,中学地理教过,美国是青贮玉米为主

                    方MM没亲自收割过玉米吧,建议有空体验下,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学就会,少干点,弄一分地的

                    然后对比下这时候砍倒的秸秆和群牛吃的

                    “shiek:回复 mememevvv :乱讲,我们那里养牛业相当发达,三鹿的主要奶源,青储饲料基本都用秋收后的玉米秸秆,由于现在品种的改进,现在玉米收获后的秸秆本身还是非常青翠的,非常适合作青储饲料

                    • 家园 我小时候拉过玉米秸

                      是真的从地里拉车拉回来的奥,虽然我也算城镇长大的。

                      那个时候的玉米秸的确是黄的,现在的玉米秸,的确经常看到是绿的。但是,有报道说,玉米如果推迟收获,大概能增加产量百分之多少来着,忘记了。所以如果这样就要权衡一下,采用何种技术更有经济效益。

                      不过我的确没种过玉米,小时候还参与打过麦子,后来完全机械化了就不用我们小孩子了。我父亲一边的亲戚们,除了我老爸外还都有土地。

                      • 家园 农民又不是傻瓜

                        我小时候拉过玉米秸 [ ★方解石 ] 于:2014-04-13 10:56:37 复:3999168

                        是真的从地里拉车拉回来的奥

                        即使那时候,正常时令收棒子的时候,刚砍倒基本是绿的,晒一天没什么,晒几天肯定不行

                        至于——

                        有报道说,玉米如果推迟收获,大概能增加产量百分之多少来着

                        农民又不是傻瓜

                        根据收购麦子的有限经验,正常时间收获即可,晚收并不增产,收了甚至晒了还青肯定有影响

                • 家园 确实,他的文章就是骗骗外行吧

                  玉米如果是卖鲜苞, 秸秆做青贮饲料还是不错的--我知道广西有个县靠这个做了整个产业,玉米卖鲜苞, 秸秆做青贮饲料, 牲粪加上其他一些材料做养殖菌,残渣还田,算是循环经济一个不错的例子。

                  但收了老玉米的秸秆营养价值就很差了。苯狼就是在纸上谈兵。

                  但考虑到现在玉米不少都是用于饲料而不是人类食用的, 这一块确实浪费很大, 问题的关键在于种养分离。 有的地方专门种玉米卖出去,老玉米收了后秸秆很难处理往往浪费了; 有的地方专门做养殖靠外购玉米等饲料,养殖过度集中污染也很严重。如果把种养结合搞起来,青贮直接用作饲料, 其实同样的田地能为牛羊猪提供更多的营养,粪尿还田,整体资源利用率可以大大提高的同时减少污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