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伪球迷看球 -- 沉睡的天空

共:💬95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教练的风采

      先把中国足球放在一边,先说一下欧美足球教练,昨天发生了奇迹,利物浦在实力不如对手,又落后三球的情况下连扳三球,最终获胜得到了冠军杯,在欢呼奇迹的时候,就不能不感叹世界上真的有运气这个东西。

      贝尼特斯确实是个好教练,这无庸置疑,但是好教练也往往要看运气。就拿贝尼特斯来说,他之前执教的瓦伦西亚在他之前也有一个超级教练库帕。瓦伦西亚有今天的成就,库帕功不可没,在他手里瓦伦西亚实力暴涨,奇迹般杀入冠军杯决赛,在联赛与皇马的交锋也不落下风,瓦伦西亚能成为一支强队,库帕功不可没,问题就是库帕就是一个亚军命,联赛亚军,冠军杯亚军,最可怕的就是他到国际米兰那年,最后一轮被拉齐奥击败,将到手的冠军送了出去,(不过这很难说是库帕的亚军命作祟还是国际米兰近十年来的厄运问题。)而贝尼特斯接任库帕教鞭一拿就是两个联赛冠军,还得了一个联盟杯冠军,到了利物浦虽然联赛成绩一般,但是奇迹得了冠军杯。而不得不说有些东西是难以操纵的,怪不得足球界有奇怪的迷信。

      在比赛场上,教练的作用一般比球员要小得多,毕竟足球是靠球员去踢的,是看实力,就拿中国足球来说,你换再厉害的教练也不可能获得世界杯,这是实力使然,不能强求的,教练能做的只是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做点改变,可以说是战术家。而中国足球那是整体实力战略问题,只有多请点青少年教练,从头改变那还可以。(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足球也是有厄运的,而米卢也是个能克运的,当然,世界杯讲究的还是实力。)

      理论上教练的职业寿命比球员长,但是也未必如此,一般球员从18岁踢起,踢到30多不成问题,十到二十年左右的足球生涯,只要没有遇到大伤病。是可以达到的。而教练就不是了,能有十年风光的少之又少,象桑塔纳,萨基这些战术大师当年闻名于世,现在又有多少人还在顶级球队任教,能象老爵爷这么多年任教一队的更是凤毛麟角。教练执教压力大,球员一场表现不好可以说状态不佳,一年几十场比赛几场表现不佳舆论也不会说什么,而教练就不是了,一场表现不好就有舆论群起而攻之。而且球员的技术是放在那里的,只要自己做出了自己能做的,即便输球也不会有人怪责,而且舆论要找英雄的时候也只会找球员。但是球队输球呢,教练毕竟不能上场踢球,即便他的战术再正确也不一定能奏效,只要输球,责任必然是教练的,除了不会受伤,压力教练承担的绝对不比球员少。而且当几十年后,大家回忆比赛,大都记得是当年的最佳球员,还有谁记得是当年的最佳教练。

      好了,为教练发了一通牢骚,还是来说说我喜欢的足球教练吧。今年最风光的自然就是英超两名帅,利物浦的贝尼特斯,切尔西的穆里尼奥。他们也是去年和今年的冠军杯球队教练。而且都是第一年进入英超的新帅,一个是西甲冠军教练,一个是葡甲冠军教练,一个张狂一个谦和,但是都是重视防守第一的教练。近年来伊比利亚半岛好教练层出不穷,到是和西甲欧洲第一联赛的身份相称。

      不过我总体还是意甲迷,还是喜欢意甲出身的教练,当年萨基在AC米兰开创进攻而漂亮的足球,令人赏心悦目,可惜在国家队这个黑洞折腰,其实意大利球队在萨基手里成绩尚可,也就是佐夫的欧洲杯亚军可以在近年来可以比之。而老特虽然有金牌教练之称,但是辉煌期过去的时候才让他执教国家队,实在是浪费人才,那时老特执教拜仁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何况国家队,至于老马他的那种打法不适合俱乐部,但是确实很适合国家队,就是有时和他的脸一样,比较死板。银狐里皮这次升任主教练,当年在尤文他的战绩也相当辉煌,可惜在国际米兰这个黑洞倒了霉,说起自从萨基之后正处辉煌时期的教练进入国家队就少了许多。尤其是卡佩罗这位恺撒大帝,一直就没进入国家队,也不知道是足协要把杀手锏留在最后呢,还是卡佩罗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

      在欧洲或者说世界俱乐部教练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卡佩罗,虽然对这位教练世间褒贬不一,有说他独裁,挑拨球员关系,口是心非的,譬如他就说过永远不去现在执教的尤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是最能把球员的潜力发挥到及至的教练,轮发掘培养球员,只怕卡佩罗比不上温格,论创造奇迹的能力,比不上雷哈格尔。而且他的杯赛记录也不是很好,自94年对巴塞罗那4:0后,就没有夺过冠军回来,至今为止他还少一座欧洲联盟杯的头衔。但是在最重要的联赛上,只怕没人比他更放心了。他是善于将球员潜力压榨到顶点的教练,即便那些球员已经老的不成话,没有潜力了,他也能压榨出来,AC米兰在93年之后实力大打折扣,但是却创造了58场不败的奇迹,尤其是94年那年的冠军杯决赛4:0,简直就是奇迹。之后在皇马,罗马,现在的尤文,他的阵容都不是联赛中最好,但是却笑到最后的。

      凭心而论,卡佩罗不喜欢巨星,更喜欢那些实用的球员,而且比赛也不好看,只能说绝对实用,不是赏心悦目那种的。但是在联赛中,他就是那种只要领先,就笑到最后的教练,即便中间再有波折,是那种稳定到可怕的教练。目前他在意甲西甲都得到了冠军,尤其是意甲的三大豪门,卡佩罗入主带队时都处境都不算很好,而是卡佩罗将他带到了冠军之路。对于巨星的控制力,他也不象雷哈格尔那般无能为力,假如几年后要选一个俱乐部联赛之王,卡佩罗当数第一。

      当然,要论执教球风,对足球风格的影响,阿森纳的温格,前阿根廷主教练狂人贝尔萨更高一筹,他们执教的球队球风都是那种带有观赏性的,象阿森纳的那种传切配合就和皇马的主要靠个人能力的传切配合不同,前者是教练带出来的,后者是巨星本身的实力使然。(不过这种球风固然好看,却很难笑到最后。)

      虽然温格是英超教练,而新近冠军杯两得主的教练都现在英超任教,但是英格兰本土教练水平都一般,老爵爷更多的是靠威望和精神管理球队,而且他还是苏格兰人,基冈酷爱进攻,但是成绩却不是很好。也难怪英格兰队主教练要换人了,论教练水平,意甲和西甲现在是好教练的滋生地。而德甲水平也超过了英超,至少他们有个雷哈格尔。

      论带弱队创造奇迹,意甲和西甲都有一群杰出的教练,但是没一个能超越雷哈格尔,雷哈格尔在不来梅和拜仁的时候我到不是很喜欢他带队的比赛。但是到了凯泽斯劳滕,他却创造出一个奇迹,那年凯泽斯劳滕对拜仁的比赛,央视是直播的。(前一年,凯泽斯劳滕还痛苦降级,)那场比赛并不精彩,雷哈格尔和拜仁的恩怨只怕更吸引人,比赛是一场闷战,两队都没有太好的机会,而且凯泽斯劳滕场上就没什么著名球员,场边的助理教练布雷默是最出名的,而且那年之后,除了马绍尔等少数几位,其他的球员也没涌现出什么巨星来,但是在最后时刻的那颗进球,却让人精神一振,使人不得不注意这个超级黑马创造出的奇迹。

      不过奇迹也就是那年,凯泽斯劳滕之后也没再现当年的神勇,一切归于平淡,这也是我称卡佩罗为俱乐部之王的因素。但是去年的欧洲杯他又圈土重来,和凯泽斯劳滕奇迹一样,带一群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夺得了欧洲杯,就算之前的丹麦童话,那时丹麦还有超级门将舒梅切尔和劳德路普,而希腊队呢?没人当他是支强队,甚至回到94年,他在世界杯还被人羞辱的五体投地,即便是进入新世纪,想必中国球迷也不会认为希腊队比中国队强多少,但是他却创造了奇迹。(说起来欧洲杯到是一直是奇迹的摇篮,96年德国队那最后的两粒进球何尝不是奇迹。)

      元宝推荐:老叶,
      • 家园 怎么不提基冈啊,当年的纽卡斯尔,多让人振奋。。。
      • 家园 相对来说比较喜欢穆里尼奥,有气质

        总算有人提到周三的冠军杯啦。

        精彩,是我这几年能看到的最好比赛。

        ps:我更是伪球迷,基本只用手踢球(实况),平时不看球赛,只在周末看téléfoot一类的综合节目。

        • 家园 总算有人跟我一样喜欢穆帅的了
        • 家园 找个时间

          切磋切磋吧,哈哈,当年用脚我在学院里是倒数,但是用手那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了,不过是FIFA系列。而且键盘位置调整后就很少踢了。

          冠军杯我看米兰是被打懵了,一口气接不上来,场上球员情绪已经不对了,意大利球队有时确实有情绪不稳的毛病,不过这种事在欧洲赛场发生是太少了,我记得有一次非洲杯半决赛还是34名决赛,有过先进4球连扳5球的事,此外就是拉科了。

          • 家园 houhou,当然可以啦

            fifa俺早年也是很厉害地,只是现在改投实况好几年没再动啦。

    • 家园 【原创】95年 火热与眼泪

      95年之初就显示这一年是多事之秋,联赛还没开始,就有六七支球队喊出了争夺联赛冠军的口号,94年前三甲大连广州上海自不必说,昔日霸主辽宁,刚招兵买马的广东,都表明要争夺第一,就连北京和四川都跃跃欲试。这一年联赛也只有12支球队,居然一半球队要夺冠军,这也发生在这一年,这一年后,教练们都谨慎了许多,至多喊一些冲入前三前六含糊的口号,毕竟那一年辽宁队的下场实在太可怕了。

      不过,在第一轮的辽宁队还显得威风八面,4:1大胜对手,大有昔日王者的风范,其中庄毅在边路冲锋陷阵,无人能挡,第二轮,辽宁队南下挑战广东,此时的广东队以一百万左右的价格转会进了黎兵和马明宇,这个价格在现在看算不上什么,但是在那时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而兵马组合给广东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百万。之后中国联赛才真正开始了转会大潮,以至于足协不得不限制转会数额,这又是后话了。

      和辽宁队的第一轮就4:1大胜相比,广东队在四川客场的2:1就显得艰难许多,在全场绝大时间0:1落后的情况下,马明宇的两次传球让广东队反超,这让把马明宇转会给广东的四川咽下了苦果。(那时还没叛徒的说法,马明宇第一次回四川,四川球迷还打横幅欢迎,不过以后的球员就没这样的待遇了。)第二轮对阵辽宁,广东队还是防不住快马庄毅,很快就以0:2落后,此时以爱放大炮著称的陈亦明(当时甲A主教练大都很有性格,如徐根宝陈亦明金志扬都是以敢说话,有自己的想法,另类著称,即便余东风殷铁生也有自己的小道道。即便他们的战术确实落后。)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一直打前锋的凌小君派上当后卫专门盯防庄毅,成功冻结了庄毅。(打这之后,一大批前锋中场转业做了后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北京队的谢峰,居然进了国家队。)之后凭借马明宇的远射角球,黎兵的头球摆渡,广东队连扳4球,后来居上,自此辽宁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只是当时还没人发觉而已。而广东队的北派打法受到了关注。

      广东队本来就有一批技术极佳的南派球员,马明宇的球风也是偏近南派,(马明宇脚法没广东球员细腻,但是体能要好得多,中长传大局观也比广东队的其他球员好,也就是在广东几年,马明宇成长为中场核心。)就是黎兵一人是以头球见长,而陈亦明所谓的北派打法也就是在攻击点上加入了黎兵这个高佬,可以起高球长传冲吊,在地面攻击的情况下多了个选择,这在之前的94年就引入了,那时是以从香港转来的几个英国球员为主。(就是那年,广东队的英国球员和郝海东冲突,两人被停赛。)但是广东队的绝大多数球员还是脚法细腻的广东球员,不能算真正的北派。(另类的是,有几位广东老将头球极佳,比如池明华,角球专门能抢到点,而他还是后卫,个子也不高……)不过这点也在广东足球界掀起了波澜,不过陈亦明却暂时顾不到这些,第三轮广东队战胜了长期压在自己头上的广州队,取得三连胜。一时风光无限,此时上届冠军大连状态低迷,上海前两轮也只得到一分,广州辽宁是手下败将,广东就此成为冠军最大热门,可惜好景不在,北上青岛的广东0:2败于青岛海牛之下,而且就此揭开了主场龙客场虫的面纱。而此时,上海开始崛起。

      前两轮上海只积一分,徐根宝压力极大,不过此时上海迎来四川队,就此开始真正的冠军之路。那场比赛央视直播,比赛火暴至极,四川队是初生牛犊,而上海又是要一定拿下比赛,一群年轻球员在范志毅带领下咄咄逼人,两队都是进攻打法,那场比赛可以称为当年最精彩的比赛之一,尤其是范志毅的那记头球,在空中滑行几米,正好顶中足球入网,精彩至极。(要不是比赛后面练过几次配合而当时感觉甚佳,那就是运气太好了。范志毅脾气是大,不过不能不承认他的水平确实是有的。)好象那也是申花的洋门将高佳第一次参加比赛。(当年最佳外援应该是说高佳,上海的门将一直是弱点,蔡建华不堪重用,一直要引入门将。)这之后上海就走上了夺冠之路,后来又迎来了十连胜,直到在广东被黎兵的进球终结,不过那也就是延缓了几轮而已。

      上海队95年夺冠,那年也冒出了无数新星,谢晖,吴承瑛,祁宏都是在那年冒出来的,就连不算年轻的刘军也是在那年崭露头角,(范志毅和申思之前就成名了,申思还得不到徐根宝重用)这也是之后几年上海队的主干,直到进入新世纪,另一支上海球队崛起,而上海一些新人如杜威开始接班。他们才渐渐消失。(2002年世界杯的功臣祁宏在95年还是替补,在夺冠那场对山东比赛进了两球,那时谁也没想到这位白衣小将会成为2002年的影子杀手,当然他现在也是老将了。)

      在95年联赛的火暴之外,还有一大因素使得伪球迷暴增,就是所谓的工体不败。当年的国安队和国家队在工体举行的几场商业比赛都获胜或打平(AC米兰对国安是0:0,点球输了,但是假如要在90分钟算,也算打平。)现在看来那些比赛都是毫无价值的,桑普多利亚,AC米兰,他们是不是真正用心在比赛还成问题,商业比赛毕竟和真正的比赛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俱乐部队。这些比赛水平只怕比后来国家队对巴西国家队那些比赛还不如。而且95年根本没打几场比赛,尤其是国家队,就是打了桑普多利亚和佩纳卢尔几场球。那年商业比赛甚至说几年来商业比赛最大的收获是郝海东被佩纳卢尔看中,但是没有成行,虽然去了乌拉圭不一定代表郝海东能成功成为巨星,但是也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当年作为工体不败的主角国安意气奋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时高峰谢峰还有曹限东确实在当时的颠峰,高洪波也回来了,当年他们夺得亚军,曹限东还被认为是当年容志行的接班人,但是在后来看,曹限东没有在中国队成为过核心。

      那年除了夺冠,最吸引人的就是保级,事实上这么多年,保级一直比夺冠更能吸引眼球,而95年保级集团相当壮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辽宁和四川。

      四川队其实是我十分喜欢的球队,余东风水平有限,当时当时四川队那种不停的进攻的风格,相比北派细腻的技术打法,十分对我胃口。只是当年的四川队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弱队,场面是好看,但是总进不了球,遇到强队如大连上海都输球。(这一顽症直到兵马来到四川才解决。)而且当时四川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或者他们根本没注意马明宇的实力,把他转会给广东,结果第二年就大吃苦头,联赛中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因为他的金牌球市让足球报喊出了保卫成都的口号,当然最后保卫住成都的还是四川队自己,或者说是辽宁队的失误。

      辽宁队当时虽然也在降级区,但是却没人想到他会降级,直到四川客场战胜辽宁,辽宁人才发觉,我们要降级了,不过他们又觉得只要对广州那场胜利,就可以安全,而广州队却丝毫不给辽宁面子,狠狠在辽宁队身上砍了最后一刀。当时的广州队主教练张京天在赛后发布会上怒斥辽宁足球和崔大林(要是在现在,那场球很可能打默契球,或者说赢输都会有舆论挖出背后的故事说是假球,那时候的球员和舆论都比较单纯。)而更给辽宁队狠狠一刀的是四川对青岛的比赛,四川3:2获胜,这样四川只要最后一场胜利就可以保级,而四川也成功了。

      那年四川的保级大战火热至极,对青岛一战两队谁胜利谁保级,四川在后来情况下乱战获胜,惊险保级。当年为了保级还专门引进了马麦罗几个巴西球员,还是起了部分作用,当年的联赛外援不多,实力也不强,各队还是以国内球员为主,很多队还是全华班,所以有甲A看国脚的说法,95年起了最大作用的就是上海队的门将高佳,再就是四川队的马麦罗,表演过连过几人得人和脚后跟进球的杰作。不过当时的外援总体水准很差,瓦洛佳这样根本不是职业球员的也能上场还能在甲A踢了多年,即便是马麦罗在巴西国内也踢不上球。(不过他在中国确实很占优势,真是树挪死,人挪活。话说回来,巴西很多球员假如换个环境,就是国家队甚至是球星了,但是在巴西这么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怕连球都踢不上。)广东队根本不拿外援名额当事,甚至让一个日本球员交学费就当外援参加训练比赛。直到后来外援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大连队的外援实用至极。现在国内的外援和当初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足球的火热,伪球迷的大量涌入,很大程度看是因为媒体炒作的关系,94年世界杯培养了大批伪球迷,而联赛的火热又将这些伪球迷吸引到赛场上去,而媒体也随之跟风而进,本来那些为了世界杯临时召集的记者饭碗保住了,还日见壮大,但是水准却低了许多,很多记者连越位什么都不知道就上岗,一些记者就是因为翻译好甚至善于和教练球员打好关系得到高薪,一批原本娱乐界的记者进军足球,他们对足球比赛技战术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球员喜欢什么,球队有什么内幕等一些足球背后的故事,足球成了娱乐圈。真正关注足球技战术的到是没几个了。央视做的还算可以,那时候还放几部教你踢足球什么的片子,意甲比赛的时候还请张路说足球的技战术,让一些伪球迷脱伪成功,但是,绝大多数的报纸只重视炒作,根本与小报无疑。

      其实传媒进入足球圈也是大势所驱,欧洲足球也是如此,只是来的太快,欧洲联赛几十年了,那时传媒还没这么发达,俱乐部还能认真管理,培养球迷,形成了传统,这样即便传媒发达,一时间也不能催垮足球的传统尤其俱乐部教练球员的职业精神。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跳跃太快,球员教练根本没有形成好的传统,俱乐部连如何管理都不明白,还停留在80年代而媒体却进步到90年代了,球员教练俱乐部根本不能适应,堕落也是迟早的事了。

      不过传媒一直把自己当作球迷代言人,甚至挟球迷以令天下的毛病一直没变,比如保卫成都这个口号,凭什么保卫成都?就因为是金牌球市?那只要是金牌球市就可以不降级?再之后还认真讨论是不是要壮大联赛队伍,其原因是辽宁队是老牌球队,不降级比较好,那这样下次辽宁队再降级,不又是可以再次壮大联赛?

      传媒根本没有把足球规律和足球规则当回事,在他们眼里,什么都可以改变,朝令夕改不是问题。与其说他们代表球迷,不如说他们是故意炒作,吸引眼球。还好当初足协没有作出不降级的规定,不然当年联赛就垮了。可惜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等到那个不懂足球的阎王上台,联赛和规则朝令夕改,联赛就基本垮了。

      不过,此时的联赛还算正常,只是,两年一度的出线之争又要开始了,这往往是中国足球的命运转折点。

      元宝推荐:老叶,
      • 家园 10年前

        老兄的文章也勾起兄弟不少回忆。上海激情大战四川的那场比赛应是5.1 假期中间(那会还没有黄金周呢),我和一个哥们(大连人,球踢得很好)到北京玩儿。当时住一个便宜的旅店,晚上一帮人挤着看体育新闻,就是为了看甲A的报道。范志毅那个球进的极其精彩!传中后,两人同时冲击,一个是凌空倒钩(没勾到,好像是谢晖或祁宏,起到了分散对方注意的作用),范鱼跃冲顶成功。看得我热血沸腾啊,谁想的到10年后中国足球烂到这个地步。

        那次去北京,还有一个原因,看望在那儿读书的初恋,还记得在长城下的小站,和她旁若无人地跳舞的情形。一晃,10年了。。。

        • 家园 :)美好的回忆啊

          那个没勾到的应该是谢晖,当时那个球申花球员都在兴奋点上.

          中国足球落到这个地步,很多都是被金钱冲晕头脑的,只有换一代新血还可能好些.

      • 家园 确如兄所言,中国足协最大问题就是朝令夕改.

        实际上还是反映了国人做事的一个缺陷:不重视细节.世界各国开展职业联赛多少年了,花些心思在联赛之处订一套全面细致的规则并不难,可咱们的联赛规则整个一件破衣裳,天天补,年年变。

        或者就是领导们故意搞得模糊一些,以便于操作?

        • 家园 只怕是两者皆有,局面也复杂

          要说足协不重视规则也不尽然,那几年足协还是很认真的改了一点规则的,比如对转会的限制什么,但是效果不好,一方面是足协没什么经验,比如搞什么转会系数,倒摘牌,尤其是前任足协主席窝在家里瞎搞写出的新联赛大纲,另一方面也是有些东西不是足协可以控制的,比如大家要限制薪水和转会费用,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签字费这些地下的东西太多,资本的力量太强,而且一些球队的背后的支持者就是政府,足协比起来还真管不了,毕竟足协不是独立的.(要说袁伟民做足协主席这么长时间,但是真正工作的都是副主席这本身就是怪胎.)外部的力量太强,这不是足协能做的.

          当然,足协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做一些动作也是很明显的,规则的模糊都是为了足协和其中的工作官员能谋取利益.有些是无意的,有些是故意的,足协并非都是不懂足球的笨蛋,但是为什么懂还搞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足协为什么对联赛一直不肯放手?就是联赛是最大的聚宝盆.青少年足球是最重要的,但是为什么一直搞不上去,远不如日本?就是没有足够的利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