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伪球迷看球 -- 沉睡的天空

共:💬95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96年 一头冷水

95年的足球大热情使得全民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预选赛期望甚高,带出的球员都是职业队出来的,带队的又是国家队主帅戚务生,还有不胜的道理吗?虽然又一次和韩国队编到一组,使得有人开始谈起1:3,恐韩症,但是舆论还是坚信,中国队一定能从小组出线。

但是,这些以足球为业的记者主播又真的对足球了解多少呢?95年足球的火暴使得大批外行开始以写足球报道为生,而这些记者喜欢的是足球外的故事,他们只要知道结果,甚至也比赛都不用看就可以写出一大篇催人泪下的报道,但是真要他们分析这场比赛技战术,胜在哪里,负在哪里?他们只怕就写不出来了。(这些记者其实也就是我们这种伪球迷的水准,要是做做伪球迷就罢了,但是做足球记者就不够格了。)就连央视也改不了这毛病,我记得在国奥队4:2反败为胜哈萨克斯坦比赛后戚务生落泪这事,当时舆论称是戚务生落下英雄泪,少有人说坏话的,等到0:3输给韩国队,顿时舆论矛头齐指,戚务生落泪是心理素质不好,带有倒霉的兆头,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看到戚务生哭就觉得国奥这次就没希望了这样的事都出来了,仿佛输了以后什么都可以作为证据一般。

中国足球最大的毛病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的反思,或者说,真正的反思总是比不过那些煽情的文章,每次比赛胜利,那只要刻画球员教练如何如何团结一心,克服万难就行了,而比赛输了,就只需要写一点看到球迷的眼泪,那比一万篇认真总结比赛得失的文章还要吸引眼球,每次世界杯出不了线都是如此,89年,93年,97年,没有哪次舆论是在真正的理性角度看球的,而是煽情再煽情。(说起来,在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

这点也就球员也沾染上了,就是喜欢推卸责任,96年的战败那时,灰头土脸的国奥队员抬不起头来,什么话也不说,等到过了段时间,胆子就大了些,记得是刘越还是张恩华对记者说戚务生当时对球员说逢韩就输不是因为运气心理,而是实力不如人,这句话日后就显出功效来,足协就搞出了一个中国足球二流论来。

其实这话戚务生也就对球员说,而且言下之意不外乎要大家抓好内功,把实力抓上去,但是到了球员足协这里就成了推卸责任的法宝,因为不如人所以要输,因为二流所以要输。不考虑怎么真正的踢球,却想着怎么推卸责任,这足球还有希望吗?(日后的黑哨假球盛行时教练俱乐部也不是把责任往那推嘛。)

其实中国对韩国那场,确实有实力不如的缘故,但是更多是球风被克,虽然95年被抢逼围的上海队磨练了一年,但是遇到韩国队的逼抢还是受不了,其实97年的延边旋风何尝不是因为中国球风对韩国队的逼枪很不适应,当时西亚球风偏向技术,东亚的日本技术还没练好,东南亚球队体格有限,而韩国队在80年代之前强悍的球风练出来了,但是技术还不是当时中国队的对手,而等到中国队在519后一变再变,技术越来越糙,还是站着踢球的技术,那就比不过韩国了,至于每次都输球那确实有些运气问题,而恐韩什么也就是记者炒作出来的话题罢了。

本来国奥队输球就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奥运会比起世界杯本来就不是一回事的,但是在国内特别看重,而在舆论压力下,足协又处置失当,本来继续任用戚务生或者直接让他辞职都是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是足协又不想开除戚务生,这样显得屈从舆论压力,于是留任戚务生,这样带有让其戴罪立功的意思,但是直接的后果就是队伍急于求成,遇到一些友谊赛不是练兵而是一心获胜,96年的那些商业比赛偏偏都输了,足协还是下不了决心,搞了一个教练组,既不让其辞职,(这时足协的口风都说是大战之前不宜换帅,不过足球圈却好象都是换帅如换刀,其实还是一个责任问题。)又不能信任之,这样直接导致了97年的悲剧。(当然97年的失败确实有运气成分,假如伊朗不是客场连追4球,要是范志毅点球进去了,要是卡塔尔那场能拿下来,那些问题都不会存在了。)

世界杯一直是个心解,米卢大家对他的水平一直有质疑,对2002年的赛程也有安排的成分,但是不管如何,总是解决了中国对世界杯的心解,至于赛程这个又如何?胜利就是硬道理,出线就是出线,就算赛程安排再好,也是不一定会有出线的危险,那种一定要战胜强队出现表现出实力的想法只是自虐罢了。

好了,说了这么许多国家队的事,我们还是把问题转到国内,或许是受到了国奥失利的打击,足协开始要认真办事了,于是之后一系列古怪的规定就出现了,什么转会倒摘牌,不许带首饰上场,不许留长发,真是把球场当作了模范学生训练班。这些古怪可笑的规定对于足球水平发展根本毫无好处,足协的这些作为还不如不作为,而且这些规定是否有落到实处呢?大连队当时有一个瑞典外援是留长发的,而每次比赛前领队都要将其头发拼命拢起来,而比赛监督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这种不能作到的规定只能让足协的信誉度大幅下降。而且商业比赛也雪上加霜,国家队连接输给英格兰和拉齐奥。而另一个工体不败的捍卫者国安又爆出裁判作弊的事,使得官哨的说法也冒出来了。(国安的比赛95年和96年其实并没有大的不同,虽然有点偏向,但是和95年几乎差不多,但是当时巴西佛拉门戈主教练的愤怒引人注目,外国人的话总是比较令人可信点,这时不抓住小辫子痛打落水狗那还是舆论吗?那个工体不败神话的创造者舆论也是毁灭他的人。)

虽然出了这么多事,但是联赛还是正常进行,而且总体水准应该还是上升了,但是因为没有出现95年四川保级,辽宁降级,多只球队齐争冠军的场面,而且受到国家队失利的影响,使得大家对于96年的甲A有些失望,但是96年的甲A还是很有看头的。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只有郝海东这一个球星的八一队居然被儒帅刘国江带到了第三这个位置,使人大跌眼镜,刘国江也成为国家队主帅的热门人选。要不是次年的延边旋风和之后的韩风和南斯拉夫教练风暴,刘国江年纪也大了,说不定也能在中国足坛留下自己的足迹。

不过这一年最大的亮点还是大连万达以迟尚斌那种难看的球风又回来了,96年大连队实力虽然强,但是还没强到后来的模样,郝海东没来,孙继海在95年替补出场以一记远射击中门楣引起了我的注意,不过96年的他还不是现在留洋派的领袖,大连队也不是后来的抗韩英雄,实力比起广东,上海强不了多少。但是他确实崛起了,迟尚斌那种球风确实很适合大连或者说北方球队,朴实无华,但是有效果,但是就是引不起球迷的兴趣,全兴,宏远,申花,国安的球都比大连好看,大连的球也就比打防守反击的山东八一好看些,但是就是这样令人憋气(而且很多场比赛都是1:0)的比赛,却让大连提前夺冠了,上海广东北京的低迷让奉行1:0的大连夺冠了,而且他之后的多次夺冠严重影响了大家对比赛的关注,可以说大连的多次称霸就是中国球市的毒剂啊,哈哈。

大连夺冠最大的英雄就是瑞典的三个外援,两个中场一个前锋,为大连夺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年最好的中场绝对是大连队那个金发外援佩莱,或者说之后的几年最好的外援最实用的外援都是大连队的,虽然如上海队引进了许多大牌外援,但是都不如大连引进的那些北欧东欧外援实用,在看到大连辉煌的事业上不得不感叹大连的引援是最成功的。

大连队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腰软,那也是中国足球最大的毛病,国家队在后腰等一些中场组织者位置上都没有什么好人选,大连也不例外,而大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引进了北欧的几个实用的中场球员,把自己的腰扎实的护起来,而当时上海却一心引进前锋后卫,对于中场毫不注意,虽然引进过相当出色的法国中场组织者,但是却没有引进一个厚实的腰,这是每次连沪争霸失败的关键。(95年申花夺冠是将范推到中场,03年的夺冠是因为中场的德国外援阿尔贝茨。)自96年后,夺冠球队的中场发动机一直是由外援担当,唯一一次例外就是去年的深圳队,今年的山东中场也是相当豪华,就不知能不能夺冠了。

中国队多年的疾病就在于中场无力,希望以后能根除之.

元宝推荐:老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