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中国粮食生产(1949-2013) -- 老老狐狸

共:💬316 🌺3471 🌵3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帖一个笑话:【新罗夫人】一个80后的回忆

              我出生在1980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按官方的话来说就是“拨乱反正”了,就是“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今天,我们幸福生活在物质特别丰富的社会里,偶尔免不了翻开儿时的懵懂记忆,苦辣酸甜历历在目。

              在我幼年时期,中国不抓经济工作总是翻来覆去的搞阶级斗争,先搞掉三种人,再反对自由化,又有什么严打和动乱暴乱,没完没了的阶级斗争,搞得人心惶惶,无心搞生产。粉碎四人帮的功臣华国锋被搞掉了、解放一亿人的胡耀邦被搞掉了、还有人们要吃粮必须找的紫阳也犯了“分裂党的错误”。随之而去的还有大批的追随者,这些“仗义执言”、“为民请命”的共和国功臣统统被“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了。当时国家很贫穷,却为了邻国柬埔寨贸然派兵搞自卫反击战,结果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经济损失巨大,还招惹了当时最强大的超级大国苏联,影响了现代化进程,影响了解放台湾。其实打越南主要是为了讨好美国,但是后来美国又与中国翻脸,得不偿失,那些青年白白当炮灰了。

              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的不得了,那时候出门靠骑自行车,上班要带饭盒,出差要坐绿皮车,咣当当、咣当当总是到不了终点。那时候住房面积很小,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单间、套间,最大的也就是六七十平方的三室房子,可是里边要住七、八口人。年轻人结婚没房子要在楼下盖一个小棚子当婚房,孩子都上初中了还在一个床上挤。看看今天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看今天的200多平米的大开间,落地窗,四室两卫,装修富丽堂皇,冬天地热暖洋洋,夏天空调凉爽爽。小区里园林团花似锦,溪水淙淙,物业服务细致周到。而我们小时候的家里是水泥地面刷红色地板漆,木板床加笨拙土气的大衣柜,冬天暖气爆了大水从五楼冲到一楼,爸爸要挨个的给邻居道歉。比较起来那个时候真是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

              那时的电视是黑白的,要有高高的电视天线还总是有雪花,仅有的几个电视台千篇一律的放《上海滩》,《霍元甲》,真是文化沙漠啊。那时候只有反思文学,完全没有现在的流光溢彩、没有今天的繁华似锦,看看今天的韩寒、今天郭敬明的《小时代》、活跃在网上的芙蓉姐姐和凤姐、金庸小说还有小燕子,美国大片还有韩剧,那个时代真是思想禁锢的年代,文艺凋零的年代。那时候不准任意发表反党、反政府、反国家的言论,而今天的大V公知们可以在网上肆意诽谤党中央、恶评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今晚不是美国人就是法国人或是日本人、要么就骂毛泽东还有邓小平。前后比较起来那个时候真是白色恐怖年代啊,完全没有言论自由啊。

              那时候的电脑是电子管的,方方正正像个大盒子,黑白屏,开机就得五分钟,只能打字画表格,还大多是进口的。而今天我们国产的电脑又轻又薄,8GB内存、高清显示屏、玩游戏看电影、留恋黄色网站,今天我们一个人有两个甚至三个电脑,在家里上、在单位上、在路上还可以上网,网络让我们打开了心灵的门窗,不出门就能了解全世界,我们每天发微信,剪刀手锥子脸自拍——耶!可是我小的时候的电话刚刚有按键的,腰里别一个BB机就是土豪了,那时候出门打的是高消费,那时的电脑叫微机,得在学校的微机室里才能看到,进微机室要换拖鞋,微机用完了要罩上罩子,因为电算老师说微机害怕灰尘,老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把微机弄坏了。今天生气了就把笔记本往床上一摔,摔也摔不坏,就算摔坏了再买一个呗。回顾过去看看今天,还用的着一一对比吗?今天我们仅仅凭智能手机就拉那个时代几条街。那个时代打国际长途要等几个小时,今天随时随地和外国亲戚朋友聊天。邓小平主政的年代都上不了不联网,更别提3G、4G了,20年前咋就那么封闭保守呢?那时候与今天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这都是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啊。

              那个时候哪有现在的大鱼大肉啊?那时候哪有今天堵满大街的汽车啊?哪有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啊?哪有风驰电掣的高铁啊?哪有国际航班啊?哪有电商、网上购物、网上购票、网上打的啊?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企业工厂,进出口贸易更是无从谈起,今天我们是第一出口大国,购买美国国债就达万亿美元,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我们的GDP世界第二。看起来邓小平时代就是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代,邓小平真的不懂经济啊。

              那时没有出国旅游,没有奢侈品商店,没有夜店酒吧。那个时候有流氓罪,青年跳贴面舞就被判刑。那个时候街上的口号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警察到处抓穿喇叭裤的,抓住了用剪子成裙子,任撕开的裤脚飘荡在风里。那个时候看黄色录像是流氓,听邓丽君是靡靡之音,是要亡党亡国的。那个时候不敢穿比基尼,那个时候就是搞对象都要谈工作谈理想谈四个现代化,真是侵犯人权的年代啊。

              二十年前高考全国招生才三十万人,今天的研究生就超过这个数值了,现在每年的留学生超过50万,每年高招录取700万。那时候的大学校园还赶不上今天的中学,那个时候真是不重视教育啊,是知识断代的年代。是科技落后的年代。

              无数事实表明,习主席才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2013年习主席主政3年以来以来,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这三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说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使中国人民吃上了今天的大鱼大肉海鲜琼浆。虽然没有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还得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但是,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只能是三七开,因为他们开国有功、治国无能,他们那个时代的记号就是穷、封闭、保守、落后,他们热衷于搞斗争而不顾国计民生,让人民过苦日子。没有习主席中国人民就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日子。在邓小平时代都没有互联网,最多看黑白电视打发时间。今天我们可以在网上自由的发言,全托的是习主席的福啊。觉得邓小平时代好就是邓左,是四项基本原则余孽,他们都是怀念吃大锅饭的懒人。

              有人说不能以现代的眼光评价历史,可是凭什么用现代的眼光评价1976年以前呢?又凭什么把共和国的历史阶段划代在1976年而不是划在1997年呢 ?从一个80后的角度看,邓小平主政的年代远远比现在贫穷、封闭、保守、落后,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到没到国民经济崩溃的边缘那是专家说的算。我说这个观点的时候,有人比喻吃馒头:“邓小平时代吃了第一个馒头,江泽民时代吃了第二个馒头,胡锦涛时代吃了第三个馒头,习主席时代吃了第四个馒头,终于吃饱了,但是没有邓小平的第一个、江泽民的第二个、胡锦涛的第三个,你单单吃第四个馒头吃得饱吗?可是没有毛主席时代的种的麦、磨的面、砌的灶、打的锅、劈的材、提的水、和的面,你拿什么蒸馒头呢?

              虽然是笑话,胡说八道。但逻辑很眼熟,对吧!

              通宝推:高粱,陈王奋起,
        • 家园 现在的“有多大产”好歹是有谱的,7.5%

          7.5%和当年的各种傻逼口号之间的区别,有基本智商的人大多还分得出来

          • 家园 后人看前人,总觉得前人sb,但身临其境,未必做得更好。

            以58年大跃进而论,真相信亩产万斤的不多,但相信总产量翻翻的不少,而且相当数量的都是有大智慧的。

            57年总产量3900亿斤,58年7月左右,农业部给中央汇报,预计58年6000到8000亿斤,比57年翻了接近一翻。

            58年确实丰收了,可是就算加上没收回的,实际增产不会超过5%。

            但当时确实有不少地块能翻倍,李振声就让一个大队平均亩产一年增产40%。

            我们抓住这两个典型进行了宣传,全面推广了小麦丰产栽培措施,第二年本大队,小麦平均亩产,从原来的360斤提高到500斤以上,一举“过了黄河”;宁王公社小麦亩产达到400斤,“过了纲要”,大队和公社都被县上评了先进,我也被公社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奖励红宝书毛选四卷合订本一本。

            还有个大牛更猛,农科所下到基层蹲点,帮生产队换了种子,一年玉米亩产就从50斤以下,上到3、400斤。

            加上看到的确实是一片丰收景象,把个例无限推广到全国,就犯了大错,这是人在认识论的局限,我们今天就敢说完全不会犯这种错?

            58年底,农业部报给中央,有望10500亿斤,保守7500亿斤,中央保守地公布7500数,并按这个确定征购。

            今天来看,7500亿斤,按播种面积算,亩产不过390!按年产量算,亩产也就600斤上下,即使是在50年代,产个800斤,也不罕见,所以聪明人们都信了这个数据。这和相信试验田放的万斤卫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到了60年春,觉得不对,挤了水份,在人大上宣布的58年产量还有5000亿,59年产量5400亿,59年的征购就是按5400定的。

            问题彻底暴露出来,已经是60年下半年了。

            这官僚体系怪兽一旦动起来,不到南墙真是回不了头。

      • 家园 为什么大包干就解决了粮食问题?

        从表面现象看,确实如此,我在十几年前对此一直不持怀疑。

        然而随着年龄阅历增长,却怎么也想不通这种表象背后的逻辑。

        仅仅是积极性的问题么?所谓积极性从经济角度看,是劳动力的投入,对现代农业来说,劳动力的投入对于农业的发展远不是重要因素,粮食增产,技术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这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看的很清楚。

        那么还有体制问题,所谓体制,一是生产的主导权比如种什么作物,另一个是分配,对于温饱线下的农业生产,作物的选择极其有限,就是几种主粮,而分配,农民多留一些,必然是城市人口少分一些。这与全国性的温饱问题解决并不相符合。

        九十年代,是农村衰退的年代,大批青壮年进城,劳动力减少,各种费用摊派多如牛毛,社会矛盾激化。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

        然而粮食总产量仍然稳定增长,吃饭问题并无反复。

        原因只能从技术进步中寻找。

        • 家园 大包干为主的制度创新因素的贡献度占40%

          以研究中国农业问题著称的林毅夫在90年代初出版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结论是这样的。

          另外据农业部的研究,在1978-1984年的6年中,我国粮食从1978年的3047.6亿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4073.1亿公斤,总量增长32.6%,最为显著的是单产从168.5公斤/亩增加到240.6公斤/亩,增长42.8%。其中的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

          外链出处

          • 家园 下面还有:

            不过后来的研究有所不同,主要是在价格刺激和物质投入两个方面补充、或者修改他的结论:

            其一:1979 —1982年政府把粮食综合价格提高了49%。人们指出,这是在20年不变的长期计划价格压抑下,在单一粮食产业上具有突破意义的短期价格调整,因此,必然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特别大的刺激作用。

            其二,据农业部的研究,这个阶段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物质投入的作用是重要的。例如,化肥增加了100多万吨,其中仅1982—1984年期间化肥在增产中的贡献度就达到49%;用电增加30多亿千瓦,农机总动力增加1000多万千瓦,这些物质投入的贡献度是26%。技术进步的贡献是31%。

            以上补充虽然可以认为是不同意见,但由于价格提高也属于政策变动,因此,人们至少在公来场合仍然承认,农村改革是第一阶段增产的主要因素。

        • 家园 大包干解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疑的。

          但粮食的增产主要还是靠技术进步。

          我们插队时就看到农民参加集体劳动的积极性远低于在自留地干活,集体地的单产也低于自留地。

            大包干的好处我认为有二:

            一是收了庄稼是收到农民自己家里,队里想超售和干部多吃多占就不那么容易。

            二是集体时工分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不管地里需不需要也得找个活干,否则就没收入,这就造成效率低下。当时如果农民出去打工,不光队里的工分没了,还得向队里交口粮钱,这就降低了打工的动力。包干后农闲时就不需要下地,出去打工地里的收成还是自己的。

            至于产量,积极性的作用不那么明显。

        • 家园 包产到户无疑是原因之一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复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认为技术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其次还有农业技术、良种、化肥、灌溉以及好的政策,比如包产。拿我回太行山区老家亲身调查的结果来说,因为包产和取消农业税,以及农业补贴,更多的地被开辟出来了(要知道山区的坡地种植有多困难);但是在实际耕种中,种子是用一年一换的种子公司的良种,化肥是成袋成袋的用,收割、运输、脱粒都有农机,唯一缺憾就是山区缺少灌溉,只能靠雨。农民每年只需要播种和收割时忙一下,平时都很闲。对比十几年前,虽然也是包产,但是没有农机,没有良种,肥料也只有农家肥,产量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诚然,中国的粮食主产区不在这里,但增产原因孰轻孰重可见一斑。很自然的联想到广阔的各大平原在有现代技术的武装下产量会多么的恐怖。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所以,*开是在谎言中开始的。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透支信用了

          前一阵子的事情只不过是最后一幕而已。

          通宝推:夏级核潜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