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走廊医生”事件未发现医疗乱象” -- 一悟

共:💬12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走廊医生”事件未发现医疗乱象”

    原标题:“走廊医生”事件未发现医疗乱象

    新京报讯 1月9日,央视新闻播出了《过度医疗的危害》专题报道,绵阳市人民医院女医生兰越峰称,因反对医院过度医疗,成为一名“走廊医生”。报道播出后,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医院。

    昨晚,调查组发布初步调查情况报告,称未发现该院存在“医疗乱象”,该院医疗收入增长与“过度医疗”问题不具有密切关联性。

    此外,记者18日获悉,绵阳市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对绵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彦铭的有关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展开了调查。目前,王彦铭因涉嫌违纪,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综合中新网、人民网报道

    兰越峰:院长说我要把医院整垮

    “走廊医生”兰越峰曾是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超声科主任,经常要参与许多重症患者的会诊。

    兰越峰称,经常有人因为一些小毛病到医院,医生会先把人收住院,凭空说他患有很严重的疾病,然后让超声科做相应的检查,并配合出具显示患有重病的检查结果。

    兰越峰说:“我就很自觉地和他们默契配合,我知道他(患者)是先收住院的,我会给他(凭空)写一点点问题上去。”住几天院后,再做检查,住院医生就会告诉患者病治好了,然后兰越峰再出具正常报告,“几年来一直这个样”。

    2009年5月,身为超声科主任的兰越峰参与给一位53岁的下肢静脉曲张住院病人会诊。当时临床医生已经给这位病人开好了手术单:下肢血管手术及安装心脏起搏器。

    然而,兰越峰这边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心率较整齐且在60次以上,完全没必要安装起搏器。兰越峰决定将真实的检查结果交给临床科室,最后这位患者没有做手术就出院了。兰越峰却被叫到院长办公室。她说:“(院长)说我要把医院整垮。”

    此后,兰越峰在医院被几次免职、复职,最终成为一位每天得到医院上班却没有工作岗位的走廊医生。

    据央视

    调查组:未发现兰越峰因举报遭不公处罚

    据人民网报道18日晚间,记者从绵阳市涪城区新闻办获悉,联合调查组今天发布了《关于绵阳市人民医院医生兰越峰反映有关问题的初步调查情况报告》。

    调查医疗问题未获证实

    通过对兰越峰反映相关问题的具体研究,结合专家调查结论,联合调查组认为:

    调查中对兰越峰反映医院存在“对不符合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指标的患者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B超检查报告单内容与申请项目不符”、“超声科配合妇科出具不实卵巢囊肿B超诊断报告书”、“采取过度检查方式增加业务收入加重患者负担”等具体情况,相关医疗专家已作出具体判定结论,均未证实医院具体医疗行为存在违反诊疗规范和医疗卫生行业相关规定的情况。

    针对兰越峰反映市人民医院“存在医疗乱象”的现象,联合调查组采取开展医保统筹基金支出情况和新农合资金支出情况调查,走访座谈患者,调阅分析医疗投诉记录,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未发现存在“医疗乱象”现象。

    针对兰越峰反映医院收入“井喷式跨越增长”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联合调查组未发现医院存在医疗收入非正常增长的现象。该院医疗收入增长与“过度医疗”问题不具有密切关联性。

    医疗服务质量不够高

    媒体报道中反映兰越峰坐了六百余天的情况属实,经查,兰越峰反映2009年5月因反对为一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问题,造成“与医院产生矛盾并多次免职调岗待岗以及滞留走廊600余天”的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检查中,未发现兰越峰因举报和抵制“过度医疗”现象受到不公正处罚的情况。

    调查中发现,医院存在:一是医疗服务质量不够高(医患沟通有缺陷、个别病历记录不全面、服务态度的投诉比例较高);二是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管理不够规范;四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薄弱,如对兰越峰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深入细致、过于简单等问题。

    工作组建议,继续加强对兰越峰的思想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引导其依法反映情况,向联合调查组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帮助联合调查组进一步查清相关事实,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上述联合调查组调查发现的绵阳市人民医院相关问题,立即依法依规进行整改。

    ■ 评价

    “兰越峰业务能力强常得罪领导”

    在同事眼中,兰越峰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副院长王永碧说,兰越峰业务能力比较强,也很好学,肯钻研业务,就是性格很偏执,不喜欢与人交流。

    妇产科一位吕姓医生说:“兰越峰的一些观点带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她擅自对妇产科的一些学术性问题下结论我就不赞同。她应该明白,超声科只是医院的一个辅助检查部门而已,怎么能对其他科室指手画脚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兰越峰非常敬业,当年是作为重点人才引进医院的。她很受病人欢迎,好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找到她做检查的。她看不惯医院的一些事情,特别是反感对病人过度医疗过度检查,多次得罪了医院领导。应该说她还是很单纯的,也可以说是很幼稚的。她要是不这么较真,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昨天看到新闻里说“当地成立联合调查组”在查,当时想这估计会不了了之,大化小,小化无。

    调查组结论是“未发现医疗乱象”。我猜得不对。

    想起郭德纲的相声,很多的事情,有时候,真得分不清了。

    ********************************

    外面很多流言,有根有据比新闻都真。

      你再看内新闻。一屁两谎儿。

      你分得清哪个是流言哪个是新闻吗 

      你看那电影。宣传性很强。拍的跟广告似的。

    你再看那广告。拍的很艺术。

      你知道哪个是广告哪个是电影吗 

      你看那教授。有什么卖什么,光想着钱。

      你看那商人一个儿个儿的。戴个眼镜。谈吐很文雅。

      你分得清谁是教授谁是商人吗?

      那大夫。不给钱不做手术。心狠手辣。跟杀手似的。

      你看杀手。组织性纪律性很强。

      你分得清哪个是杀手哪个是大夫吗 

      你看那好多官员。伸手要钱。弄得跟贼似的。

      你看人贼,有组织有纪律。

      你分的清谁是官谁是小偷吗? 

      你看那好多大老板。趁好几个亿了。抠儿的跟什么似的。

    不给人工资。做点儿什么东西都扣钱,弄的跟乞丐似的。

      你看要饭的。出了酒店进酒店。

      你分的清哪个是老板哪个是要饭的吗 

      你看那电影明星。一个比一个贱。今儿跟你睡明儿跟他睡。跟妓女似的。

      你看那妓女。她不愿意接的她都不接。

      你分的清谁是妓女谁是明星吗

      你看那导演。一个儿比一个儿流氓。上了这个上那个。

      你看那流氓。举止文雅彬彬有礼,带个眼镜跟个导演似的。

      你分的清楚谁是流氓谁是导演吗

      有的警察。说打人就打人说骂人就骂人。比流氓还狠了。

      你看流氓。客客气气什么事儿都帮得了你。

      谁是流氓谁是警察

      

    • 家园 对所谓走廊医生的一点看法

      个人观点啊,既不针对具体有个人,也不针对医院。

      我是不赞成这个走廊医生的做法的,对为走廊医生叫好的人,我觉得他们更多的是发泄不满罢了。

      就她曝光的事情看,更多的属于管理混乱,科室规章制度执行不力,比如检查部位和实际项目不负,恐怕就属于此类。现在书写报告都是用模板,往里面填空就行,如果模板设计不合理,操作员或医生工作不认真,这种问题就多了去了。至于随意增加项目,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不然检查项目,收费和医嘱不符合,很容易被发现。我相信正规点,管理比较规范的医院都不会这么做的。

      还有说的给不需要的病人安装起搏器的事,因为不了解具体情况,没办法评价谁是谁非。但是就我有限的了解,安装起搏器是有指证的,要么有心动过缓,要么有其他一些诸如严重心率失常等疾病,其主要诊断依据是心电图,心超是辅助检查(不是不重要),就算临床造假,也轮不到超声头上去啊!

      其他诸如工作多年,换了好几个科室,那就是,呵呵

    • 家园 什么是过度医疗?恐怕医生和病人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我今天发烧了,还有些咳嗽,一般来说是感冒,自己买点感冒药吃也可以。可是有些人也是发烧咳嗽,却不是感冒,而是肺炎!而且可能会要命,即使是医生自己有时候也很难确定是不是,前几天新闻里说的上海有医生因为禽流感去世了,就是这种情况。那么就要说了,怎么发现呢?就是多做检查,咳嗽病人拍个胸片就有可能发现肺炎,那么你说,拍这个胸片算不算过度医疗?

      • 家园 当然,要是所有发烧咳嗽的都去拍胸片

        挂抗生素,肯定是过度医疗了。

        本来感冒就是吃几片感冒药就行的事,经过大家努力,挂抗生素变成标准疗法了。跑到医院,要是医生不给开点抗生素,挂几天盐水,有人恨不得把医生痛扁一顿,呵呵

        这可不是开玩笑,这种事多了去了。

        这里有部分医生的责任,但不是全部,很多病人自己也有责任的。具体说起来太多,我也没兴趣扯了。

        其实,说来说去就是钱字。具体就不说了,人人都是医改专家,都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可惜都没用。

        不过怎么避免自己碰到过度医疗么呢?也简单,毕竟最终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你不掏钱的话没人逼着你。

        第一个是吃不准,或者不太相信医生说的,那就换个医院,换个医生,也不一定找老专家,年轻医生说的有时候更靠谱!第二就是不要过于相信媒体,要是媒体说的对,大家找鸡者看病就行了。第三就是看自己衡量了,进口药贵,但是效果就是好!便宜的也能解决问题,效果或许会差那么一点点。有时候花钱确实能买命,有事花了很多钱也不见得能把命买过来,或许就是天注定吧

    • 家园 过度医疗是由于医学信息在医与患者之间分布极度不平衡

      造成的。信息分布的不平衡引起诱导消费。

      我手头上的数据显示在国内某个城市一年的子宫全切手术的总数,居然快赶上这个城市一年所有骨科手术的总数了,当时看感觉非常恐怖。

      • 家园 多说几句

        如果只是很小肌瘤,或者没啥症状,可以观察,不一定手术。一般医生都会说明这一点,如果不分情况,一味让患者去手术,那也是不对的。

        当然现在医疗环境差,有些话医生不敢讲,万一被人抓住一句说的不严谨的,那就倒霉了

        另一个例子是冠脉支架的问题,饱受争议,有空了再说

      • 家园 诱导消费也有可能

        但是具体但你举到的例子,可能还是和治疗策略选择有关。这么多子宫全切肯定不是因为恶性肿瘤,恐怕更多的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怎么治疗?基本就是手术,到底是全切好还是剜除好?还的看循证医学的结论了,有空了翻翻文献去

        • 家园 你来看看这些例子

          在国内论坛上的一个讨论

          请姐妹们帮帮忙,得了子宫肌瘤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我今年41,前几天去体检的时候照了B超,子宫肌瘤有差不多7CM大了,医生说要手术割除,我有点担心,心情很差,其实5年前已经照出来了,但是还很小,现在一年比一年在增大,请问姐妹们,怎么处理?我一直没什么症状,月经也正常也不痛经,一般3-4天都干净了,一直都感觉很好,没有什么不适,吃好睡好活蹦乱跳,平常心态也很平和,不知道怎么就得了这个病。。

          没有懂这方面知识的JM吗?有的话帮帮我吧,心理压力好大啊,想着手术就害怕

          我家庭自己遇到的

          国内子宫肌瘤的治疗有很大的过度医疗情况。

            美国这里对子宫肌瘤如果没有疼痛、大量出血的情况,而且能够承受体型的变化,一般采取保守方法,不进行手术。

            如需进行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结扎子宫动脉,手术创伤下,类似于做心导管手术,从股动脉插入一个导管,找到子宫动脉进行结扎,断掉子宫肌瘤的营养供应,如果没有代偿动脉形成,子宫肌瘤可以萎缩。

            2、微创手术,进行子宫全切。

            3、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全切。

            我太太在要孩子前,就已经长了两个大的子宫肌瘤,大的超过12厘米。她是学医的,毕业后出国,后来回国时同学聚会。基本上都是主治、主任医师了,异口同声地要她进行子宫全切(这是国内的标准操作指南)。我们没有听,还是生了孩子,怀孕期间最大的瘤子曾长到16厘米。前几年做了结扎子宫动脉,没有效果。今年觉得长的太大了,看起来想怀孕6-7个月了,有考虑没几年就要绝经了,就全切了。由于瘤子太大,只能开腹手术。

          如果按照国内医生的意见,我们是不可能有孩子的。

          • 家园 到底怎么治疗,还的结合患者情况具体分析了

            要是年轻的,没啥症状,有生育需求,还是保守治疗为主,肯定不建议手术切子宫,可以考虑单纯的肌瘤摘除,至少我见到的医生是这么做的。年纪大的,肌瘤较大,症状严重,比如大量出血,经常腹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又没有生育需求,可以考虑手术,现在多数医院都可以在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至于要不要切子宫,就得看情况了。腔镜手术损伤小,不影响外观。至于手术费用,不在讨论之列了。

            其实,很多疾病治疗方法选择各国不完全相同,也说不上谁更好。毕竟,很多时候不存在标准疗法。

            举个例子,很多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欧美等国多使用碘131治疗,国内就很少,就是个接受程度的问题,国人谈核色变,多不愿使用。

    • 家园 过度医疗普遍存在,这是体制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