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转基因食品的2点意见 -- nimoheshu

共:💬198 🌺414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现在可有确切的手段检测“任何一种食品”的风险?

                    现在可有确切的手段检测“任何一种食品”的风险?您每天吃的食品中有哪一样是经过“确切手段检测”过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0风险,所有的风险都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任何一种对比都要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很多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很多的实验。如果你能够列举出一种可行的检验食品安全的手段,所有人都会欢迎的。

                • 家园 我就说一点哦

                  70年来天文学界主流看法是"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在同一水平上",呵呵,别说俺思维跳跃,这楼里面俺可不是第一个拿太阳系做例子的。。。

                  转基因有这个自信呢,那就标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别这么藏着掖着的。。。

                  • 家园 什么标出来,标出来什么

                    真的要把

                    科学家应该把一碗米饭里的所有分子,所有原子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全搞清楚,标在饭碗上,消费者看明白了才能放心地吃

                  • 家园 关于标注的问题,可以看看果壳的文章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871/

                    另外讨论就讨论,别扯的太远。标注不标注是我说了算么?标注的成本让您一个人承担愿意吗?我打算当小白鼠坚持吃10年的转基因,您能送我10年的转基因食物吗?

                    如果这样讨论就没结果了。

                    另外冥王星的例子没看出你想表达什么。主流观点不可靠?所以我们不需要主流观点?

                    顺便再引一个评论

                    转基因作物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么?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目前没有证据。

                    或许这个【没有证据】会被反驳:“现在没有证据,不代表将来没有证据,万一这种危害要几代以后才会体现出来呢?”

                    抱歉,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糟糕,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战场上,上司对士兵说“要是你跑得足够快,你就不会受伤。”一样,只要士兵受伤了,上司就能说士兵跑得不够快,关于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也是这样的,现在没证据,那么十年呢?二十年呢?如果有人反对,他永远都可以说“我们不知道再过几年会不会有危害。”这无解了……

                    所以,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年,转基因作物会不会突然发作,杀死所有人——但是在此之前,有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种农作物的上市前的审批要经过像转基因作物那样严格的安全审批?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农作物被吃下去了,可是没有人能确定它们安全与否,怎么办?能吐出来么?甚至现在餐桌上的水稻,都是没经过安全性确认的,为什么人们反而不担心有害,反而还能安心地吃下去?这不能反驳,更不能说水稻安全是因为我们吃得很久了,能证明水稻安全?仔细想想,如果说已经那么多年了,又没看见什么问题,那么,谁又能保证再过十年,二十年,水稻不会突然毒性发作把人类干掉?

                    所以……反转基因与否……早就已经是一个诡辩了……一个用未知取代危险的诡辩

      • 家园 俺是搞化学出身,说说观点

        俺对转基因没啥研究,但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

        花生油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黄曲霉毒素含量。。。

        另外,自来水用氯气消毒后产生的微量氯仿对人体的危害争论n久了。。。

        再有,刚好前几年要孩子,所以研究了一下双酚A(BPA),虽然将近100年前就有人估计这玩意长得太像性激素会干扰内分泌,但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这东西活性很低所以没事,所以用BPA合成的塑料被大量应用。BPA塑料最大优点就是极为透明,比如光盘和树脂眼镜片都是BPA,对于n多人来说BPA每天就在你眼前一厘米的地方晃悠呢。比较透明的塑料食品容器一般也是BPA滴,另外别以为不用塑料饭碗就没事,易拉罐是活泼的铝为什么不跟碳酸饮料反应产生氢气呢?因为易拉罐的内层都有一层塑料保护膜滴,那也是BPA。人类用BPA塑料用了几十年,直到几年前(08年?),BPA对生殖和胎儿发育的危害才被证实,几乎一夜之间,奶瓶都变成不含双酚A的了。最搞笑的是,就在08年(?)证实BPA危害的第一篇论文发布前几个月,还有政府机构(好像是加拿大的FDA)在说BPA没事。。。

        从BPA俺联想到大豆,中国人民吃了几千年大豆了,中国人民普遍表示--没事。但近代化学研究表明大豆含大量类雌激素,化学结构长得比BPA更像性激素,BPA有问题,大豆中的类雌激素会不会有问题呢?俺本着学究精神,还特地去FDA查了这个问题,还真发现FDA果然做了相关研究,结论是--没事。可惜俺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发现是FDA委托ADM的研究人员做的研究给出的结论。这个ADM俺太熟悉了,当时正在炒它们家的股票,它就是ABCD四大粮商里那个A,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商。ADM说大豆中的类雌激素没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FDA信啦,哈哈哈。

        总之,还是小心为妙。。。

        通宝推:cel2000,joyfm,西伊,独草,石狼,石头布,花大熊,
        • 家园 你戴着放大镜去寻找过几回雄性大鼠的睾丸就知道了

          从蚕豆大小变成米粒大小是为啥?

          某被毙掉的塑料抗老化剂的结果,印象深刻,谁看不惯别人家小男孩,可以短我,Cas我知道,搜Google patent有详细合成介绍。

          害人断子绝孙的歹毒东西,呵呵,只怕有人吃了还在谢谢叔叔的糖呢。

          不过,看了几个加拿大天才班出来的华裔去小男孩,总有他们这个吃多了的感觉。。。。。

        • 家园 这不正是按“科学精神”行事么?

          用证据和可重复的试验做为行事的准则?

          兄台说的“小心为妙”,有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如何做才算是“小心为妙”?

          PS: 俗话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大豆中的类雌激素会不会有问题,那要看日常摄入量。

        • 家园 请教一下学化学出身的您

          易拉罐是活泼的铝为什么不跟碳酸饮料反应产生氢气呢?

          如果没有BPA,易拉罐是活泼的铝如何与碳酸饮料反应产生氢气?

          能没能简单的写一下方程式?

          以俺浅薄的高中化学知识,碳酸是弱酸,H+电离度小,且易分解,铝这种金属也未活泼到可以与反应自成氢气?莫非是碳酸饮料中的其它成分能与铝反应成生氢气?还望科普一下。多谢

          • 家园 碳酸饮料里面磷酸很多PH很小

            典型的反应,磷酸加上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钠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这么来的。

            磷酸当然可以溶解铝。

            • 家园 我的疑问是针对“铝和碳酸产生氢气”

              原“北纬42度”的发言

              易拉罐是活泼的铝为什么不跟碳酸饮料反应产生氢气呢?

              学化学出身的,把重点放在“铝和碳酸产生氢气”,你不觉得奇怪么?

          • 家园 很多碳酸饮料可不只含有碳酸啊

            可乐类(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还有非常可乐)都是含有磷酸的,磷酸可是中强酸,腐蚀铝没任何问题。

            双酚A(BPA)是聚碳酸酯塑料的单体,从原则上,合格的聚碳酸酯塑料中游离的、可释放的双酚A含量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聚碳酸酯塑料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如果那里面的双酚A全部被人体吸收,肯定有问题。

            但是,就象蛋白质大部分能被消化道分解成氨基酸,但是仍会有少量被人体吸收引起过敏一样(本人见过中科院一个课题,恰恰是反过来让人体直接吸收-不消化,他们是做胰岛素口服剂型研究的),各种理论上不分解的聚合物,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儿单体(或是聚合不完全,或是聚合物部分降解了)释放出来,所以各种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都有对食品级塑料的分析项目-本人就做过见过最严重的一例是,一个乐扣类的餐盒(不是韩国原产的),它的密封胶圈,在油脂(标准用的是橄榄油,真浪费)溶成一团胶状,如果用这种低劣质量的餐盒热饭菜,很多塑料添加剂就吃到肚子里去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