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Ting兄漫说空军 -- 萨苏

共:💬18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和Ting兄漫说空军

    几天没来,到英雄本色就发现Ting兄写来关于空军的贴子,内容翔实,且文以载情,读之如饮醇醴,不觉自醉。

    原来Ting兄的祖父是B-24的驾驶员,如果这样那是非常珍贵的体验吧,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B-24,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的四发重型轰炸机。美军对提供四发重轰炸机给中国不太积极,因为重型轰炸机结构复杂,单是机上维修工具就有三百多种,德国,日本直到战败也没有批生产的四发重轰。美军担心中国方面无法掌握好。而中国方面看到美国驻华的B-24威风八面极为羡慕,多方疏通,最后美国方面终于松口,中国空军抱得美人归 -- 不对,抱得巨无霸归,编入第八大队。

    据说当时中国军队对这种巨无霸形象的“解放者”极为看重,上下对它抱很大的期望,因为在日本人的轰炸让我们吃的苦头太大了,中国这是第一次有这样凶猛的报复武器,军中渴望用B-24让鬼子尝尝厉害的复仇情绪极高。

    这种挨炸的屈辱空军自己也体会很深,TING兄提到徐焕升东征日本,当时徐的座机双发马丁B-10是空军宠儿,东征归来后就是在成都遭轰炸时紧急起飞失败而坠毁。而重庆情况更惨,因为飞机数量少,只能用于训练,一遭轰炸空军先飞走,得到歇后语-- “重庆的空军 --- 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可是因为没有反击的武器,空军对日本飞机的轰炸当时是无法报复的。现在有了B-24,可以一直飞到日军腹地还手。因此,空军士气为之一振,能够被选去训练的飞行员更堪称当时空军中的精英。而这些飞行员也确实不负众望,用出色的飞行赢得了盟军的信任,实际的证明中国人可以掌握四发重轰,我想,在这些令我们骄傲的飞行员中,恐怕也有Ting兄的祖父在其中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抗战时在中国的B-24轰炸机,这架飞机很可惜不属于中国空军,而是美军313联队的。

    遗憾的是B-24训练完毕回国,好像日本人已经投降了。

    没有想到的是Ting兄家族居然和伍克振将军有联系。伍克振即便在大陆军迷耳中也是大名鼎鼎的试飞员,Ting兄曾提到四海帮蔡老大三摔F-104,从我掌握的资料,这确实是绝无仅有的,而伍克振将军可能是仅次于他,我这里有记录他也曾经两摔F-104,能从F-104上面两摔不死(还有一位两摔不死的好象是改行做生意了的张复兴),也够传奇了。伍与蔡老大不同的地方是两次摔机都属机械故障而非人为事故,假如不是操作果断,处理冷静,恐怕就不会有机会去飞经国号了。伍将军的技术,胆略堪称华人中的骄傲,无论他穿的是哪样的军装,看到一个这样出色的飞行员是自己的同族,总是很让人自豪的。[cchere.com 西西河 萨苏]

    似乎伍克振是台湾军中唯一死后追晋将级军官的例子,的确如Ting兄父亲所说,伍如果不是试飞遇难,是应该走上更高的位置的。大陆台湾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优秀的飞行员成为空军的统帅和高级将领,不过两岸飞行员的特点也颇有相似之处,说也奇怪,飞行员自然需要文化程度高,而且细心谨慎,但两岸的飞行员变成高官后依然莽撞如大头兵的比比皆是,尤其是一提到上天的事情就狐狸尾巴翘的高高。大陆某军友曾写过一位中将级司令官六十多岁强行飞喷气式来证明自己不老,台湾更甚,听说有一位上将总司令为了证明F-104很安全亲自开F-104上天,创下世界上将级军官开战斗机的先例,这个恐怕还要Ting兄确认。我在机场工作时候的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 ?C “开飞机的净是混账王八蛋。”当时听来一愣,后来才明白这位一直是空三师干地勤的,对飞行员一坐上飞机座椅就眼睛发蓝,忘了自己是谁的特点了解太透彻了。

    不过发现他的老朋友里面多是飞行员,一到休息日家里就称兄道弟,推杯焕盏,旁人问之,答曰:“因为我也是混账王八蛋。”

    顺便和您确认一下伍克振之死的真相,大致的经过是经国号尾巴飞掉以后,伍跳伞落水殉职,但是详细情况却众说纷纭。

    一种说法讲伍是因为选择飞向海面,跳伞成功落水后虽被救援直升机打捞起,但已经溺水身亡,这也是常见的“官方”说法。

    一种说法讲伍是因为飞机抛座舱盖的动作有问题,头部撞击座舱盖而昏迷,因此落水后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伍并非溺水(解剖肺部没有积水),而是因为自动开伞时伞绳击中其颈部动脉窦造成猝死。

    究竟是哪一种情况Ting兄可知道?不过,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认为伍克振在险情中的处理步骤是正确的,他做了所有能够做的事情来挽救自己的生命,可惜运气不太好。

    我的看法第三种说法虽然有些不可思议,却比较可能,因为颈部动脉窦确实是相当脆弱的地方,我所在的大学曾经发生过一起“情杀案”,原因是那男生追求女孩儿三年才终于成功,一吻定情的时候十分激动,男生感到对方挣扎了一下 ?C 只有一下,等到分开,女孩儿已经不幸香消玉陨了。后来调查发现那男生并无太大的危险动作,只是没有接吻的经验,手肘恰好压住女孩儿的颈部动脉窦,用力又大了些。

    法医鉴定是:猝死。

    那以后,好久校园里都有教师巡逻,见到有亲热的一对就会上去辣手催花 ?C 很认真的跟上去,拍拍人家肩膀说道:同学,这样不文明。

    因为不喜欢这种提醒打起来的也有,不过教师们一直这样干,显然学校是让案子吓怕了。

    如果手肘一压就可致命,那伞绳猛地打上,其威力显然更大,成为致命一击的可能性应该是有的。

    顺便说说和Ting兄交流的愉快,Ting兄文章写得好,做人也好,好在写文章前考虑对方的感受,为他人着想,字里行间带着一种宽容。其实兄弟早年工作中接触的台湾朋友基本都是Ting兄这样的,那是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吧,台湾朋友男的看来谦谦君子,女的看来小家碧玉,有着中华传统文化圈那种绍兴黄酒般温醇的魅力,那时大陆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不过十年,礼乐荒废的伤痕还随处可见,见到满载着传统文化的台湾朋友,那种亲切是无法言喻的,而那种冲击也让不少大陆人反省和慨叹。遗憾的是如果今天到台湾的论坛上走走,就会感到火药味大得令人惊讶,这不是说对大陆的火药味,而是即便台湾的朋友自己之间说话也冲得很,“只有白痴才会这样想”,或者“有这样蠢?回家自己割老二去吧。”这样的句子漫天可见,好象台湾的朋友已经非常习惯这样说话。这当然是自由的一部分,但是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所曾经见到的那些儒雅的台湾人已经不复存在了吗?

    有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句子,我这个大陆人心中会有一丝深深的痛切,为了对岸那边的朋友的痛切,为了那种令人如沐春风的文化的消失的痛切。几十年前,海峡这边的朋友干过很愚蠢的事情,叫做破四旧,今天我们依然在为了这样的摧残自己的文化的事情而感到伤痛懊悔,希望海峡那边的朋友不要在将来有和我们同样的伤痛懊悔。

    看到Ting兄写到伍克振见到令尊那一声“师父”,心中平添几分感慨和亲切。因为如此传统的人物,今天实已不多见。在我们习惯了在老师面前昂然而过的时代,忽然感到,能对着老师微微一躬,说一声:“先生好。”竟然也是一种颇为幸福的感觉。

    对Ting兄是怎样的政治观点并不关心,也不希望我们卷到这些烹不可食,织不可衣的劳什子里面去,看到Ting兄,看到Ting兄中正平和的文风,感到很欣慰,真的。

    [完]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