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西湖十景" -- 俺老孫

共:💬1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西湖十景"

    中国传统文化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有时会发生演变,除了有的是词意发生变化,譬如:那个"臭"的意思,还有那个“空穴来风”的意思.还有一些是字词构成的变化,譬如那个有名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和“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的不同。

    俺今天要说的是西湖十景的名称演化。国内有位收藏家叫马未都,他曾经在CCTV“百家讲坛”开讲“马未都说收藏”,至今还在广西卫视台搞“收藏马未都”的系列节目。在讲家具的时候他曾经讲到自己收藏了一套十二扇的大条屏,内容是“西湖十景”,他说他这十二条屏是清代的老物件,上面的西湖十景的名称与今天的有两处不同,可能更准确,更符合古人的意境。一处是“平湖秋色”,今天称“平湖秋月”;另一处是“柳岸闻莺”,今天称“柳浪闻莺”。马先生并评论说十景中本有三潭印月,又有平湖秋月似嫌重复;而风吹浪涌,鸟虫绝迹,似无莺鸣可听。

    俺原本是很信服马先生的,所以毫不怀疑他所说的。但最近翻看清人“张思岩”、“宗(木肃)”所辑《词林纪事》,宋人陈允平有西湖十景词十首,其中两道即为“平湖秋月”和“柳浪闻莺”,其注云:'(木肃)按,方舆胜览,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山川秀发,四时画舫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此为十景之始,可知出于南宋,其来已久。今所传题咏,唯陈西屏、张梅洲、周草窗十词俱全,并录以见胜概。’

    在“平湖秋月”词下有注云:西湖志,宋祝穆方舆胜览序,西湖十景,首平湖秋月,盖湖际秋而益澄,月至秋而愈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也,宋时有龙王堂,在苏堤三桥之南,明季移孤山路口,据全湖之胜,后圯。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建亭其址,前为石台,三面临水旁构水轩,曲栏画槛,每当秋清气爽,水痕初收,皓魄中天,千顷一碧,恍置身琼楼玉宇,不复知为人间世矣。

    在“柳浪闻莺”词下注云:西湖志,柳浪桥,宋时在清波门外聚景园中,今已无,考其地为灵芝寺显应观址,绿堤植柳,北接亭子湾,即古所称柳洲是也,北负雉堞,而临方塘,架石梁于上,柳丝踠地,轻风摇飏如翠浪翻空,春时黄鸟,睍睆其间,流连倾听。与画舫笙歌,相应答云。 董嗣杲西湖百咏注。聚景园,在清波门外,阜陵致养北宫,拓土西湖之东,斥浮屠之庐九,曾经四朝临幸,园今荒圯,唯柳浪桥花光亭存。

    可见,清时之屏风上反是新翻杨柳枝,不知经几许人之口手相延,今之“西湖十景”名反应古意,其之风物人情之变化,实妙不可言。

    附陈允平《秋霁·平湖秋月》

    千顷琉璃,送满目斜阳,渐下林阒,题叶人归,采菱舟散,望中天水天一色,碾空桂魄,玉绳低转云无迹,有素鸥闲伴,夜深呼棹过环碧。 相思万里,顿隔婵娟,几回瑶台,同驻鸾翼,对西风凭谁问取,人间那得有今夕,应笑广寒宫殿窄,露冷烟淡,还看数点残星,两行新雁,倚楼横笛。

    《黄莺儿·柳浪闻莺》

    六波烟黛浮空杳,南陌嘤嘤,乔木初迁,纱窗无眠,画栏凭晓,看并宿暗黄深,织雾金梭小,那人携酒听时,料把春来,诗梦惊觉。 飞绕,翠接断桥云,绿漾新堤草,数声娇啭,婉娩如愁,调簧弄歌尖巧,随燕啅软尘低,蝶妥游丝袅,最怜舞絮飞花,唤却东风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