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鬼话哼哈二将1 -- mingxiaot

共:💬42 🌺275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毛是理想主义者,但我个人感觉还不能算忠厚长者。
          • 家园 咳咳 对窃听那帮杂碎那么宽大处理

            还不算忠厚长者不知道还要怎么?

            至于萧克,不是没给他们机会,萧克给了那么多机会也没抓住,还小动作搞刀帅。

            田家英更不用说,毛爷不是没拉过他,自己太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了,敢私自篡改文件,敢跟各路诸侯私通, 古今中外,这个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他了!

      • 家园 说实在话,张春桥倒不能说他是曲意

        一是曲意逢迎自己的人,提拔重用,知识分子如柯庆施,张姚二人,土包子如李井泉,陈永贵之流。

        在内心里,他应该真的认为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

        在受审的时候,他和王洪文,姚文元的表现,对比很强烈.

        • 家园 我看过一篇写张的文章,说他老给柯庆施写东西。

          柯收集了一些老毛的谈话,张从中注意到老毛的喜好,才写了篇论资产阶级法权的文章,由此引起老毛的注意。不过他后来可能真把文革当自己的事业了。

      • 家园 我们想看真历史,不想看演绎。

        明兄,由你自己的感觉去评说历史人物,我认为无法做到一针见血直达本质,不够深刻,因为你不是亲身经历的。而且,这种根据道听途说写成的文字太多,已经难辨真伪了。望你调侃几句就此打住。

        官家为自己的统治所阉割修饰过的所谓正史,包括那些帝王将相及其后人们编撰的自传,更多是用来自我吹捧,自抬身价,毫无意义,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淹没在文字的海洋中而不会泛起一点渣滓。

        但是,黎老部/院长的日记却是用他真实的经历和着汗水血泪写成的,反映的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艰难历程,饱含着对生死战友和亲人们真挚的感情,更有忠于职守济世救民的大慈悲,这些虽珍贵但不罕见,最触动我灵魂的,是他毫不掩饰的深刻自省,这才是真正修成正果的佛心。

        老人家在世之时不敢公开,怕的是危及自身累及家人,现在你把它发表出来,也不是为了获得任何功名利禄,而是在拯救历史还原真相,必将为正直的人们所珍藏,代代流传下去,功德无量。

        史料为你所仅有,世事难料,切望早日完稿,切勿懈怠。

        • 家园 非常感谢你直言相告,一时半会儿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坦白说,鬼话一文就一游戏文字。因为兴趣随感而发,当不得真。好像曹雪芹说过:世上喜爱风月文字的多,喜欢正经(理治)文字的少。上网有时就是个消遣,胡乱划拉几笔,排泄排泄情绪。《父亲的革命》我还在继续写,但这种文字写起来,老实说,比较沉重,有时写激动了脑子几天都像在抽筋,所以需要松松弹簧。但若长时间不动笔后再写,又感觉有点生涩,所以就写点鬼话做练习。还请光军老兄原谅。不过你说得也对,鬼话一文似乎少有人喜欢,我还是悠着点为好。

    • 家园 鬼话哼哈二将10

      一般认为,刘邦杀韩信是典型的“狡兔死,走狗烹”。但我每次读“淮阴侯列传”时,总觉得他的悲剧结局和早年受尽屈辱的经历有某种关系。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成天不务正业,缺少谋生本领,赖吃赖喝,是个人见人烦的主儿。接着太史公写了三见具体事,一是在南昌亭长处混饭吃,惹得亭长老婆讨厌,有一天把饭煮好后就马上吃掉。轮到韩信屁颠屁颠去赶饭时,早已锅冷灶凉。这事就搁今天,你家老婆能容忍一个混混儿成天坐家里白吃白喝?第二件是韩信在城下钓鱼,正碰上几位老太太在河里洗东西,其中一位老人家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第三件就是所谓的韩信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胯下之辱”,韩信还由此得了个绰号“胯夫”。

      太史公因为帮投降匈奴的李陵,就是当时的汉奸说话受了腐刑,心里冤得慌,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而“史记”就是太史公“发愤之所为作”,“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史记写作中他特爱收集那些忍辱负重,英雄扼腕的材料,述往事,通郁结,抒发自己的观点。除韩信外,“史记”中写项羽,韩信,屈原都充满同情,而写刘邦就像个小痞子。

      问题是人肚子里的郁结不仅能砥厉贤圣们发愤,也很可能诱导他们心理失衡。一般来说,弱者挺身立命,骨子里都隐含着几分自傲。韩信忍常人所不能忍,胸中沟壑决非一般自傲,还夹带着极度的自命不凡。看看他对亭长老婆的态度,“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多有骨气,虽然气急败坏,却一走了之,绝不坐地撒泼。就搞不懂早前为什么死乞白赖人家里蹭吃蹭喝,谁也不是你妈,对不?对漂母施恩自己,“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这是自信还是空手套白狼?那时有谁知道秦朝短命?当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谁都以为共产党跨过海峡是早晚的事儿,结果等了几十年,还在纠结什么“一国两制”。牺牲的吴石,朱谌之,叛变的蔡孝乾就没想到过“吾必有以重报”谁或谁“必有以重报吾”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命不凡就是过度自傲。过度自傲的人,心理就比较脆弱,遇事极端敏感,有些小肚鸡肠,在和平时期较难和人相处。这一点在老毛身上很容易看清楚。

      老毛青年时在北大做图书管理员,时常遭受冷遇。后来有些人认为这是老毛反右,歧视知识分子的根源。这真是大前提大错特错,他们把右派当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全部。老毛用过的人中,整人专家康生是书法大家,文物鉴赏专家。秘书胡乔木,田家英是造诣极深的御用学者。钱学森,邓稼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导弹原子弹专家。刘伯承是首屈一指的军事理论家和大翻译家。陈云是一流的计划经济学者。外交部长乔冠华和胡乔木并称二乔,“风流文采天下闻,”是中共党内有名的才子。张春桥,姚文元才高八斗,是娴熟古今中外深文周纳的刀笔吏。他们手下的文化部长于会泳则是优秀的戏曲艺术家。各位自己评价,就是把全部右派加起来能否找得出上述几位人精?

      • 家园 鬼话哼哈二将11

        这里只对于会泳多说几句。他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西泓于家村,从小就通过盲人演唱接触了福山大鼓、蓬莱大鼓、荣城大鼓、海阳大鼓,熟悉掺合着皮黄、奉调、犁铧调、西河调、高拨子等的民间曲艺小调、民歌小调,通过自学掌握了二胡、三弦、笛子的演奏技巧。他参加胶东文工团时正值国共内战,形势很不稳定。有一次,于会泳在埋藏部队分发给自己的物品时留下这么张字条:“蒋军兄弟:你们见到这些东西时,我可能已经与世长辞了。我家里只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你们如果还有点人心的话,请把这些东西寄到我的家里,我在九泉之下也将感激不尽。即使把我的东西拿去也不要紧,但要把我的照片寄给我的母亲留作纪念(照片后写有我家的住址)。”

        这张字条被人发现后当然成了大问题。于会泳虽然侥幸过关,但在解放后一直拖着个“立场不稳”的小尾巴。好在他学习刻苦,工作积极,被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看中,调入民族音乐研究所,主攻曲艺说唱。一九六五年,于会泳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从〈红灯记〉谈开去,戏曲音乐必须为塑造英雄形象服务》的文章。认为京剧老唱腔已经无法表现革命现代戏的内容,所以应该对旧京剧的音乐、唱腔作重大改革。他建议,每一出京剧现代戏都要为它设计出整套的唱腔,使成套的唱腔可以广泛地流传。结果这个建议正中老毛夫人江青的下怀。应该承认江青对文艺改革比较内行,她提出的“三突出”理论如果撇去其中的政治内涵,应该说还是有点道理。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说穿了不就是要求在戏剧中不要面面俱到,要集中笔墨刻划几个主要人物嘛。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就明显符合江青的“三突出”理论,角色通共没有几个,但每个被塑造的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然而《金陵十三釵》就有点问题。又是老外,又是妓女,又是学生,还有国军两兄弟和一个汉奸,叽叽喳喳一大群人,没有谁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俺看完此片的结论就是老谋子大概睡女演员睡过头了。

        不管怎样,于会泳这次通了天,文革期间青云直上当了文化部长,整了不少人,犯下不少错误和罪恶。但据说他多少还有点专业人员的通病:厌恶政治,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他搞京剧确有些名堂,在主持京剧《杜鹃山》的创作中,首创全部台词使用韵白对话,可谓真正推陈出新之举。俺至今还背得大坏蛋温其久和男主角的那段对话:“党代表是矿工生在安源,与毒蛇胆无冤无仇豪不相干。可是有人,从小喝的是家乡水,如今,忘了杜鹃山。”“什么?忘了杜鹃山?”“过河就拆船。”“此话不可信。”“到处有人传。”“恶语中伤。”“苦口良言。”“你给我滚,”“大哥,”“滚,滚,滚。”“想不到,温某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身入死为你干,到头来,唉,让人心寒。我滚,我滚,再见,再见。”

        哈哈,我滚,我滚,但最好不要再见,俺还眼巴巴望着您献花呢。记得有些莫名堂的电视节目,看得大家磨皮擦痒,但主持人还要声嘶力竭地喊叫:“请大家掌声鼓励。”俺也就不谦虚了。俺之所以牢记于会泳的这个段子,主要还是觉得温其久的悲惨倾诉经常就在俺的工作间里回响。俺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这段子也反映了于会泳的内心纠结。据说他搞《杜鹃山》就想在是非中回避是非,没想到是是非非还是逼迫他在监狱中喝来苏水自杀。于会泳临终前留下遗书:“我跟着‘四人帮’犯了罪,对不起华主席,对不起人民,我的结局是罪有应得的,只有一死才能赎罪……我恨透了‘四人帮’,也恨透了自己:消除旧的于会泳!彻底地更换!……”要搁今天能这么虔诚吗?连夏俊峰杀了人都要扯到反体制。

    • 家园 鬼话哼哈二将9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上面说的多是战术级别的将军。元帅级的战略大师又如何?还是先梦回汉唐。笔者以为,春秋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四位军事家分别是:孙武,韩信,李世民,毛泽东。

      之所以这么划分其实就自己的感觉,感觉这四个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三次军事革命的代表人物。第一次军事革命从春秋末年到楚汉战争结束。这一次有点像生物进化史上的寒武纪大爆发,突然之间,中国传统军事理论,作战方法基本成型,主要解决了大规模兼并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奠定了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军事学术的基础。首先是孙武的《孙子兵法》问世,其在中国军界的价值就相当于生物界中达尔文的《进化论》。韩信是第一次军事革命的终结者。他首先注意到战国时期的分割局面已经不复存在,把彻底地大规模侧翼迂回应用到统一战争中,创造了诸多名垂青史优秀战例。

      第二次革命(也许该算半次)从五胡乱华开始到元灭宋结束,主要解决中国军事理论和北方骑兵战略的融合问题。五胡乱华导致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以前只是在遥远边塞作战的骑兵成为中原逐鹿的主要兵种,快速奔袭,迂回和突击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李世民有点像孙武,在总结南北朝的经验上建立了骑兵突击理论。俺在后文中还会对此进行讨论。而成吉思汗则有点韩信的味道,建立了空前规模的大迂回作战方法。有时量变就是质变。可惜丫的现在被划成老外,俺就不多提了。

      第三次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或抗美援朝结束,主要解决中国军事理论如何适应现代战争中敌强我弱的问题。老毛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观念。

      海外老右芦笛知识面广,文笔犀利,在海外有当代鲁迅之称。但不知脑壳长包怎么写了篇《毛泽东用兵真如神?》,主题是说老毛的军事才华没有吹嘘的那么高。说实话,写文章做这种题目已经不是钻牛角尖了,钻牛角尖多少还得有些前提,这里连起码的大前提都不存在。老毛的军事成就摆在那里,不是几个文人秃笔一挥就可以抹去的。设想谁吃饱了写篇文章,要证明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也不乍的,有意思吗?

      看看老芦如何写老毛的农村包围城市:“当然毛也不是毫无贡献,据龚楚说,毛虽是文人,对军事问题的理解却很敏锐。他的独特贡献是发明了‘乡村包围城市’的人民战争战略,亦即以军队配合赤卫队,控制住县城外围的所有乡村,不准一切物资以及人民入城,并以红军一部控制交通要道,袭击国军运输与通讯部队,断绝城内一切接济和通讯。国军只好派兵出城采购粮食,一出城便遭到红军与赤卫队袭击。给养断绝后,国军只有撤出城市,在撤出时又会遭到红军伏击或追击。在整个国共战争中,这是我党全面使用的战略,称为‘控制面,截断线,包围点’,亦即控制乡村,截断交通线,包围城市。如此即能充分发挥我党组织控制群众的优势,避免我军缺乏重武器、不善于攻坚的劣势,确实是一种天才发明,其最辉煌的表演,便是长春围城。”

      不知他对此是真脑残还是故意肤浅。众所周知,农村包围城市的主要内容是避开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地区,首先在其统治薄弱的乡村地区建立根据地,逐步压缩对方的空间,消耗对方的力量,最后夺取政权。侧重点是解决热兵器时代弱势一方如何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建立根据地是历代兵家面对的首要问题,怎么就被简化成单单封锁城内的物质供应了,“断绝城内一切接济和通讯”?老毛说得形象:“人要有个屁股,才能坐下,休息,否则一直走路就会被累死。我们的根据地就等于人的屁股(大意,找不到原文,恕谅)。”如果把长春围城看做是“其最辉煌的表演”,那么北平,沈阳,徐州,郑州,南京,西安以及江南大部分城市算什么?是因为中共没有对这些城市搞严密的物质封锁,还是这些城市都不如长春大,不如长春重要?

      当然,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也是在战争中逐步摸索成熟的,但却是一种全新的战争思维。老实说,韩信和成吉思汗的思维有点类似。搞的都是线性迂回,待对手措手不及主力被歼后达到空间上面的控制,只是迂回的手段和规模不同于前人。而农村包围城市则是空间上的平面发展,时间上的渐进发展,先剥夺对方的经济基础再同其进行战略决战的思维。恕俺孤陋寡闻,俺还真不知道老毛之前,古今中外有谁提出过这种间接迂回战略。其实这并不奇怪。冷兵器时代双方装备不会过于悬殊,只要有块地盘就可以相互死掐,实在犯不着这么麻烦。而在热兵器时代,掌握国家政权的一方往往在装备火力上占有极大优势,只要经济基础不被榨干,造反一方很难夺取全国政权。老毛首先想到这一点,不谓之“神”又该叫什么?

      顺便来点小花絮:韩信留下了军事名言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老毛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连老外著述都要引用(Political power grows out of the barrel of a gun)。历史上有几个军事家能留下一两句千古流传的名言?

    • 家园 挖坑吗?

      老兄,黎明的故事可没完呢?

    • 家园 写得很有趣

      等着下文。

    • 家园 很好的文章

      不过有个小建议: 能不能多分几段?现在一段太长了,看得有点吃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