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转载强文:没有民族精神的美国何去何从? -- 慧诚

共:💬20 🌺8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转载强文:没有民族精神的美国何去何从?

    没有民族精神的美国何去何从  

    倚天立

      

      美国这个国家,集中了犹太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典型特点,在顺利时,至刚至强,但遇到困难时,也必将倏忽衰落,如山陵之崩塌。

      

      直到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人认为,美国地处北美,有两大洋相隔,地缘位置极佳,易守难攻。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性思维,许多人不会反过来想一下,一个地方如果易守,那就绝对不会同时又易攻,这种地理位置好比大山深处的四川,防守的成本越低,但是进攻的成本相应也就越高,诸葛亮六出祁山,兵锋所指,司马懿都不得不退避三舍,但蜀国最后都被高昂的进攻成本把自己拖垮了,街亭一场普通战斗的失败,就导致“一出祁山”整个战役行动的链条全部崩断。

      

      所以,对于未来的可能的中美之战,就远道而来的美国人来说,平局就意味着失败,而对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人来说,打平就意味着胜利,因为二者所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成比例。中国为战争付出一元人民币,美国就得付出几十美元,抗美援朝时,美军为一个士兵所耗费的资源,可以供志愿军一个排来消耗。

      

      美国的情况与蜀国的情况极为类似,追求至刚至强的力量一而再,再而衰,衰而竭,这种力量不管如何强大,只要力量发展到顶峰,扩张期结束,其结果都必不能“穿鲁缟”,其崩溃都是在所难免。昔者亚历山大如此,秦国如此、项羽如此,罗马人如此,匈奴人如此,纳粹德国如此,苏联人如此,而今美国人也必然如此,古今中外,凡追求绝对力量的强权,其结果莫不如此。

      英国、日本跟美国的社会结构完全不同。

      

      日本是单一民族,英国如果不算苏格兰,也是有自己的主体民族“盎格鲁·撒克逊”,而美国则没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尽管白人是美国社会的主要部分,也是决定社会走向的主要力量,但是,这些白人又分属不同的民族,有爱尔兰裔,有德裔,有意大利裔,有西班牙裔,还有背后决定一切的犹太人,另外,这些不同民族还有不同的宗教,比如,天主教、犹太教、新教、摩门教、伊斯兰教、东正教等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单元,最终决定了美国社会就是“一个口袋里装着的若干个马铃薯”。

      

      那些无限向往美国的JY们经常宣称,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祖国,其实,这句话用另外一种方式讲出来,那就是:有奶便是娘。一群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追名逐利之徒云集美国,有的是主动抛弃了家乡和亲人寻找荣华富贵——比如说塞莱斯,从小由外祖母养大,拿了大满贯冠军之后移居美国,再没有回到塞尔维亚,只是给她孤苦伶仃、饥寒交迫的外婆寄过几块发霉的面包,有的则是寻求救国救民之道——比如钱学森等人。当美国国势强盛,大部分人都捞得着好处的时候,那些逐利之人尚能团结一心,衣冠楚楚地做人做事,美国在这个时候也就成了真正的“大熔炉”。但是,当美国国势式微,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再得不到好处,便开始离心离德,宣称自己是“99%”,要吊死那些金融肥猫。

      

      我们在这里反复提到民族,实际上目的是在证明深藏在民族骨髓之中的更重要的一种东西,那就是将这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决定着这个民族生死的文化(绝对不是那些浅陋、流行的时尚风头)。由于有这样一种文化,英国人可以全民一心抵挡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可以抵挡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由于有这种文化,俄罗斯可以从一战的战败国中再一次得到新生,也可以在二战中最终战胜德国;由于有这样一种文化,德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从失败中站起来,始终挺立在欧洲;由于有这样一种文化,日本顶住了忽必烈的庞大舰队,也从二战的废墟中重新爬起来,再次变得不可一世;由于有这样一种文化,古老的波斯两千年来虽然一次又一次遭受失败,但始终没有被肢解、被消灭,最终又在中东崛起,势不可挡;由于有这一种文化,流亡了两千年的犹太人再次复国,鹤立中东,并且凭借金融这一工具,在美国借尸还魂,最终驾驭和控制了美利坚这头庞大的怪兽。至于五千年来生命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就更不用说了。

      

      问题是,美国有这样一个能够包容所有国民、并且还能把全体国民凝聚在一起的文化吗?

      

      一包棉花,尽管它很柔软,但是从高处掉下来,它仍然还是一包棉花;

      

      一个砖块,尽管它很坚硬,但是从高处跌落下来,他只能变成一堆碎石;

      

      一麻袋土豆,从高处跌落下来,它还会是一包土豆吗?

      

      我们知道,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文明也好,都必须要经历一个甚至若干个“诞生——成长——强大——衰落——再成长——再强大——再衰落”的完整周期,才能称得上真正强大,才能称得上真正有顽强生命力,否则,在第一次考试就被刷下来的,当然便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翻开人类文明史,那些第一次考试就被刷下来的文明,苏美尔、古巴比伦、赫梯、亚述、新巴比伦、马其顿、罗马、玛雅、印加帝国,等等,就像遍地的砸烂了的西红柿,映红了历史铁锈色的天空。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美国帝国,他通得过这次命运的大考吗?

      

      所以,美国必然崩溃。

      

      注意,由于美国本身主体民族和主体文化的缺失,美国不可能像罗马后期那样持续长时间的衰落,美国不会衰落,美国只有崩溃——苏联式的崩溃。

      

      其中,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北美大陆会不会出现一个以新英格兰地带为主、摒弃了黑人和拉美人、以犹太人和新教徒为主体的“放大版以色列”?这个国家类似于前苏联崩溃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前美国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科技精英和金融寡头,同时又将所有的麻烦问题扔给了其他地区,一句话,吸前美国之精华,去前美国之糟粕。如果是这样,这个不是美国的“新美国”也将是未来世界政治格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按照一般思维,未来在北美大陆出现一个“放大版的以色列”,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

      美国这种大国,一旦分裂,想回过去那种势力去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我朝太祖曾今就预言过,资本主义发展的顶级就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开始就意味着它开始从最高峰开始回落,开始走向衰亡,因为资本控制的本质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

      

      新美国如果继承现美国的那些东西,本质上他还是继承了使它走向灭亡的核心,而分裂的周边使它更加难以应付各自矛盾,美国不具备从历史垃圾堆里再次爬出来的基因,这从它诞生的那天就是先天缺失的

      

      而且一旦倒下去的时候所有的国家都会对它踩上几脚,其下场会比战败的德国更惨,甚至到时候它养的日本狗都会要求对他扔的原子弹的赔偿,混江湖的终归都是要还的,要索得越多,还的就越多还要加上利息。

      

      我们国家处理跟美国这种霸权国家很容易就可以区别出来,我们为什么提不干涉他国内政,为什么在非常摄取资源的时候要帮他们基建和给与一定的好处,这是我们的统治者从几千年历史的学的智慧,懂得一个国家终究是兴衰循环的,凡事都不能做得太过,现世积后世的德,才使得有难之时可以从容度过,该放的时候就放,该收的时候就收,最富的时候有几个穷朋友才是最宝贵的,因为落难时就会有个照应。

      

      而历史上很多曾今发展很辉煌的国家不懂,到他们懂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所以都灭亡了。

      

      我们为什么到现在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还称是发展中国家,而有些国家不理解,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发展和他们的发展含义不一样,他们为什么对共产主义这种乌托邦的理想非常鄙视,而我们却大体上还是坚持这是基本的发展国策,难道是我们不知道那是乌托邦吗?我们也知道,但我们对这个的理解境界跟他们完全不在一个位面,我们的共产主义是个极限,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极限,但不妨碍我们去无限靠近,不能达到但可以争取无限靠近,这就是我们永恒的发展动力和方向,其真正的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所以说我们这几千年来一直在发展,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并讲一直发展下去,当人类可以整体离开地球的时候仍将具体无限的意义。

      

    • 家园 假大空....

      RT

    • 家园 还是摆脱不了书生气

      文化之类东西的,不过是对共同利益的认同过程中形成的外在表现。对于普通人而言,这种共同利益是需要有一个具体代表的,比如英国的皇室。拥护女王就是对自己国家的共同利益的拥护(至于真假是另外一回事)。

      美国目前没有这样一个具体的代表。

      而且目前美国没有这样的一个代表,完全彻底的资本主义,实际正体现了当年马克思的论断,就是具体生产的高度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的无组织化的矛盾。整个社会实际没有一个真正的共同利益的具体代表。美国的总统不算,他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美国的问题就在于,一旦出现真正的利益冲突,依靠这种体制,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这会导致巨大的问题。

      用企业行为来思考国家行为,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讲哲学的话,那就是用处理局部的方式来处理整体。

      • 家园 美国的共同利益体现就是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

        总统就职的时候宣誓保卫宪法。

        美国出现过真正的利益冲突,60年代民权运动的结果是民权法案,70年代水门事件的时候是总统选择辞职以渡过宪法危机。

        • 家园 嗯,宪法就是共同利益

          国家衰败的时候,面对强敌环伺的时候,树倒猢狲散了还谈什么宪法。

          美国的宪法,本身就是利益集团妥协的产物。

          他是有些书生气,你可以说是图森破……

          谈jb宪法,你还不如谈民主自由法制……

          • 家园 满清贵族们就是你这个想法

            在国家衰败强敌环伺的时候对立宪三心二意,结果呢?

            反观日本明治唯新,也大体处于类似大清的国内国际环境,就走出一条新路。

            • 家园 嗯,是啊

              满清没有立宪所以灭亡了。

              然后大炮制订了五权宪法,雄奇忠实的执行了宪法,依法行政,然后就平定了中国内乱,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幸福生活,跨入世界民主国家的行列,与日美谈笑风声。

              最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的离开大陆,到台湾小岛去养老,为世人留下了一段永远值得传送的传奇。

              满意了吗?

              • 家园 原来是国粉啊

                怪不着只字不提我党在立宪上的成就呐。

                就在你的凶器君跑到小岛的时候,毛伟人带领大家制定共同纲领,然后又亲自领导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代领袖都很重视宪法,习主席今年不是刚对宪法发表谈话了么,怎么直到现在还有人对宪法这么不重视哩?

                • 家园 擦,我竟然成了果粉

                  看来体育老师教语文,果然是存在的。

                  嗯,是啊,毛伟人只需要制订宪法,我党只需要高举宪法的伟大旗帜,就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全国各地的子弟兵团结在身边,只要我们维护宪法的伟大荣光,就能重新回归世界之巅,走向星辰大海。

                  嗯,这次满意了?

                  以前都说宪政派脑残,这次真的见识了一把,看来不把宪政整成gzjy的同义词不罢休啊。

                  努力啊,兄弟,我看好你吆。

    • 家园 别被民族阿,文化阿这类虚头八脑的概念给忽悠了

      认同不认同啥的,说起来七嘴八舌,其实最终落实到就一点——这个势力的统治者统治的时间足够长(这是对一般民族国家而言的);对帝国而言,域外没有够格的强大对手。时间够长,后加入族群逐渐丧失原本族群的特性;没有强大对手意味着,后加入族群不再会因为改换效忠对象能得到什么更大的利益。譬如罗马在凯撒粉碎了外高卢一次又一次的反叛之后,外高卢彻底走上了拉丁化和罗马化的道路,至今很难在历史上的外高卢地区再看到一丝凯尔特人的文化特征——外高卢以及伊比利亚全是讲拉丁/罗曼语言的国家,尽管从血统上说,也许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凯尔特人的后代。

      因此对美国人来说,保证国家认同和长治久安的这一目标所依赖的最终手段——把所有内部不同族裔的来源国全部肢解——不仅是中国和俄罗斯这类明面上的对手——同样也包括美国的那些欧洲亲戚,否则任何一家冒尖都有可能在美国衰落之后以其相应的本族族群为手段之一,接管美国的政治遗产。

      • 家园 没有看出来您和这篇文章的根本区别。

        这篇文章所说的民族精神主要不是指血缘上的,而是文化上的。

        • 家园 比如所谓“主体文化”

          那罗马又有过神马主体文化呢?到处搞拿来主义,不仅拜希腊和波斯的神,蛮族的神一样拜,最后君士坦丁还把那个起源于闪族的经过希腊和波斯文化长时间熏陶的基督教定成了国教。这其间的种种,啥子玩艺算是罗马的主流文化呢?可是后世的东西欧牛比的君主都喜欢叫自己为凯撒或者奥古斯都又是咋回事?

          我们现在给西方贴的神马文化标签“希腊罗马基督教”啥,可是往往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的长时间拉锯和融合,特别是在希腊化时代,n多学派都想在罗马-希腊化地区-近东的理论拉锯中拔得头筹。最后有东西沉淀下来了,哦,好了我们后面人给它来一标签叫基督教文明还给它贴在西方国家头上,但是把这一过程中的冲突和融汇全忘了。

          回到美国的例子,说它没有“主体文化”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其文化的诸种形态都是来自构成她的那些族群所源出的那些民族国家吗?如果此说成立的话,那么罗马别说后期了,就早期也可以分个伊特鲁里亚和罗马的区别,为啥现在大家伙都只说拉丁文化?

          实际上问题在于,文化和族群以及认同都是活生生,在不断地拉锯过程中形成了某一个共同体的共同精神世界,那么新的“主体文化”也就是产生了,特别是如果有一个稳固的政权能够把这种成果传承很多代,这个结构就会稳固。所以说美国没有“主体文化”和说她有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差别,区别就在于我说过的,美国有没有那么长的命。没有长命融合进程就会遭到中断或者不完整,我们当然可以人人都做事后诸葛亮指点一番——那个民族木有主体文化。

          • 家园 文章说的是美国将崩溃,您拿罗马举例,证明了文章的逻辑

            罗马帝国崩溃了,而且再也没有重建,虽然后来有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赝品,基本上没有实际的作用,只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象征。

            美国将崩溃,并不是说那一片大陆什么都不会留下,也不是说没有“文化”上多个继承者,但是它很有可能崩溃,而且很不一定会重建。跟罗马帝国的命运类似。

            • 家园 所以我说,你没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更没理顺原文的思路

              而且“xx将崩溃”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且又毫无任何政治风险的废话。

              原文要说主要意思根本不是“xx要崩溃”而是“xx没有主体文化”,所以容易崩溃,并且崩溃后不容易卷土重来。结论问题不大,但是论证是有问题的,毛病特别大的就在“主体文化”这个问题上。

              阅读要仔细阿,不能接受信息的时候没有理性审查而把很多细节给过滤掉,却仅仅只是接受观点。

              • 家园 主体文化是一种思路

                这个世界上,大国崩溃然后无法复兴是常态,像中国这样,崩溃之后再复兴,然后再崩溃复兴的所谓循环,是特例。

                这里的原因在哪里?

                肯定不会只有一个,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也没有靠谱的答案。

                中国文化也不是单一文化,但是中国文明特有的包容能力是一个大熔炉,能够把异质的文化融为一体,例如印度的佛教,现在的西方科技。虽然初期都会消化不良,但是最终是可以消化的。

                美国的文化融合程度如何,我缺少切身经历,只到过欧洲,没有去过美国,发言权不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