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些与常见观点相左的一家之言 -- 清风席卷

共:💬87 🌺27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些与常见观点相左的一家之言

    (一)中国应该转型改投资拉动为消费拉动

    这观点我一直反对,从09年在河里就反对这观点。一直到现在没变。

    我没啥经济学理论,本人的总结都是个人观察。

    中国人要消费,最重要的是民众得有钱。钱从哪里来?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公司职员,决定你现在收入的因素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你公司的利润。

    说白了是公司能赚到钱,赚不到钱,其他方面做再好也没有用。

    决定一个企业能不能赚钱的因素很多:简单点最重要的就是价格和成本。

    决定价格的因素中,其实最重要的是是否垄断,只有垄断才有高利润,充分竞争的市场基本没有高利润的可能。我理解的垄断是多种的,说白了就是排他性。类似中石油这种垄断市场的,或者科技上的独创性。甚至如腾讯,垄断了用户。等等等等,实际上就是你在市场上有排他性,别人不买你的不行,此时才会有定价权,才会高额产生利润。其他的只能看竞争到什么程度,各有合适的利润。

    决定成本的因素其实还是一样,就是你的供应商有没有排他性。但是企业里除了这个成本还有其他成本。管理成本,材料利用率,废品率等等很多东西。

    关于垄断还有另外的观点:垄断并不代表一定是超高价格。企业垄断了市场之后是追求最大利润,而不是最大利润率。企业此时会考虑市场因素定价,如果降一部分价格可以促使市场更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多的总利润,一般企业是愿意做的。垄断了之后掌握定价权,并且因为大规模生产会使成本降低。这样空间会腾出来。而且从企业冲动来讲,他会追求更低的成本。

    好了回到我们的话题,其实此话题跑偏了。为什么讲那么多废话呢?因为很多企业成功的原因其实只做了一个因素,他就成功了。其他的因素是后来为了巩固优势慢慢做的。

    决定员工收入的最大的因素是企业的利润。(这是我个人理解,各位可能有不同理解,但是我必须这么理解,不然我下面话继续不下去)

    当一个公司没有比较好的利润时,就算你管理再顺畅,产品质量再好。你的员工还是拿不了多少钱。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可以理解。

    相反,如果这家企业只做好了某个方面就打开了市场,其他方面就算不怎么样员工活的还是很滋润。

    比如我现在的公司,当年开始大发展的时候其实只因为做了一个方面,那就是替代了国外产品,并且质量还行。于是市场就井喷了。你要说他科技有多强大,不见得,这些技术国外企业都成熟了十几年了,只是国内当时除了我现在公司只剩另一家可以做。说他管理有多好,更不见得,到现在管理也很一般,可以说一个字,乱。但是活的非常好,两家企业还暗里联手投标垄断市场,所以活的非常滋润也显得很牛逼,直到后来者慢慢起来可以做这系列产品之后,两家维持不了较高的利润,于是才分开互相竞争。

    但是到了国家这层组织之后很多人就理解不了了。

    如果国家是一个公司,这个公司的成员如何才能有钱,不是让成员买你自己公司的产品。那样永远填补不了亏空。

    建个简单模型。

    公司C,是综合性的,生产的产品能满足公司员工大部分生活需要。怎样拉动公司经济增长,其实还是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抢市场,赚整个市场的钱。

    员工怎么提高生活水平,不是说公司天天琢磨着低价把公司生产的东西卖给自己的员工用,员工生活水平就提高了。而是公司能够给员工发很多钱,员工才能提高生活水平。

    钱怎么来?除了一家之外其他的全世界所有公司,都只有一个办法,把自己公司的东西卖出去赚到利润换回钱来。股东拿大头,员工拿小头。

    剩下那家是谁?美国啊,他能印钱。也就是说他公司有个产品就是钱。其他公司可没有这个产品。所以只有美国可以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喊中国经济转型为消费拉动的人你们真的研究过世界经济么?

    德国,日本这些经济体哪个是靠自己消费拉动的?

    这世界的本质就是去赚别人钱。

    公司C,产品销量不错,一年卖10亿,利润也不错有30%的利润率,利润3个亿,此时公司一高兴给员工涨工资(比如华为今年利润很高,员工工资普涨),假如花利润的10%吧,也有3000万用来提高员工收入。

    假如产品竞争力不行,一年卖5个亿,利润不行只有10%,只有5000万。还有的赚,可能公司老板比较开心也花利润的10%给员工,那也撑死了500万,何况利润下滑的话恐怕没什么公司会涨工资。

    如果公司亏损,那就完蛋了,降工资是必须的,裁员更是正常的。

    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其本质是因为投资从各方面改善自己公司产品竞争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这个产品能够卖出去转到利润回来。

    公司C的另外2.7亿利润可能股东分一部分,剩下大部分会用来扩大再生产,或者加大科技投入,或者引进更好的设备,总之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得到更大的利润赚更多的钱。这就是投资的目的。

    至于消费的作用呢?实际上不是说消费不能拉动经济增长,而是这不是根本原因,国内自己消费的真正作用是为了增加资金周转。实际上就是增加资金利用率。

    说白了如果公司C产品竞争力不错,能赚回很多利润,这个时候虽然不会把大头的钱发给公司员工,假如产品销售额10个亿,净利润30%,3个亿,可能公司用于发的钱只有3000万,其他2.7亿股东分红加再次投资。此时你这3000万买公司产品,自然会让公司日子更好过,销量继续增加。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真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因为消费能够增加资金运转效率!

    这个东西的作用是有上限的。而且不是更本性的东西,甚至远远不如投资带动来的好。

    很多人对于投资比消费高耿耿于怀,是因为字面上的意思,好像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出去了不是给自己消费的,而是被老外消费了。所以不爽。

    但是如果你卖不出去东西,你以为自己就能消费了,那时候你连钱都没有了,还消费个什么劲?

    其实本来这篇想写在政委的大投资下面的,呼应一下政委。后来想想还要说其他东西,于是就单独开一篇了。

    投资的作用我前面说了,投资的本质是为了改善你自身的竞争力。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更有排他性更有销路来的。

    所以不存在投不投资的问题,而是投资方向的问题,投资到基础建设方面的钱不能停。房地产行业抨击一下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顺带抨击高铁等基础建设就是想不清楚了。高铁地铁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么明显,竟然这么多人看不到。投资高铁让刘某人腐败了,那是监管问题,本质上归于管理问题,而不是方向问题,难道因为有人腐败,我们经济就不发展了?

    其实我这个模型还顺带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股东分红加投资的2.7亿怎么讲。

    其实现在得矛盾就在这里 ,统治阶层拿的多,员工拿的少。

    当公司利润在增长的时候,大家年年收入增多的时候,怨言比较少。

    我们公司现在就典型处于这个事情,管理层包括中层干部都拿的比较多。员工拿的比其他企业多,但是跟管理层比差太多,因为经济形势,现在公司利润下滑,导致收入下滑,员工怨言非常多。甚至影响到产品质量了。甚至有点人心惶惶,在想公司会不会倒闭,其实从宏观上,我们公司市场还可以,只是比以前略有萎缩而已。

    如果把我们公司比作现在得中国是不是很像?

    此时一个正常的公司领导层可能会管理层暂时让利,同事不降低基层员工待遇。同时号召员工共度难关。但是你让他利润下滑的时候提高员工福利那基本不可能,尤其在中国这个公司还没有工会的情况下更不可能。

    而公司管理层现在干的最花费精力的事情应该就是降低成本和增加销路。

    降低成本,无非那几样,降低采购成本,严肃腐败,裁减人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际上这几样要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涉及到人的方面是一个企业最难得那部分,而且是标不是本。治本还是销路问题。

    如果全世界经济不好,销路不好找。

    那么就是让自己活下来,坚持下来比竞争对手活的更好一点,等到经济大环境在一次起飞的时候再启动,或者经济不会再好了,但是把竞争对手拖垮了,他把市场腾出来了,你也就好过了。

    很多人不爽了,凭什么你得文章就默认土共该拿大头。这尼玛是现实。我有什么办法,我对社会的认识从来不理想化,真以为现在得中共领导会为人民服务?妄想。只希望中共管理层能把公司搞好,别把公司卖了就谢天谢地了。

    通宝推:土八路,肥狐,airman,回车,jent,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三)工业领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主力是国企

      这个标题我写下来自己都觉着会不会有点武断了。

      但是从业六七年了,基本在工业领域混着。看了太多类似的东西。

      中国的企业发展源起于山寨,很多企业也是被山寨逼死的。

      看过无数的企业开发出可以替代国外企业的产品,然后一两年之后技术就外流,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于是一个行业就此变烂。

      我这个人私心很重,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

      看到中国人山寨了老外的产品,我喜大普奔。

      看到中国人自己山寨自己国家的企业把行业搞烂,痛心疾首。

      为什么说产业结构升级主力是国企。

      因为私企没有这个动力。

      在中国的经济中,私企和国企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私企的最重要目标是为了赚最多的钱,国企大部分时候不是为了这个目标存在的,当然国企也必须要挣钱,我的话意思是国企的最重要目标往往不是挣到最多的钱。

      当然也有一些私营企业家有更高的抱负,但是是个例,不在概率考究范围之内。

      比如在需要积累的机械行业中,国有企业往往在技术和质量管理上比私营企业高,但是却在市场反应上慢上一筹。当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是技术和质量的时代,国有企业往往有比较好的利润。而国有企业最大的毛病在于官僚主义明显,大部分国有企业销售部门都不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很多国企销售部门基本是低于生产部,采购部和财务部的,甚至售后服务部都比销售部牛,因为企业的文化认为你做市场能成功大部分时候是因为企业产品好,而不是你销售的原因。

      当技术决定市场前景的时候,这样也没什么。

      但是一旦同质化企业进入市场,技术开始外流,其他的民营企业进入之后能做出跟你差不多的产品,国有企业基本上就会走下坡路。

      他们此时唯一的出路就是更进一步研发新的产品。

      其实出路有很多,一个产品能胜出,一般是技术,质量,价格,服务。这几个方面,一般一个企业只有一个方面做好就可以占有不错的市场。

      但是国企的性质决定一般就是在技术上和质量上有优势。

      价格和服务你指不上。

      因为国企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多,加上官僚作风,成本不可能低于民营企业。

      至于服务,那是更想都不用想。

      于是,如果市场竞争激烈,国企一般只能冲击新技术。

      当然,现在国企在改善,很多国企也在吸取教训,在市场策略上越来越灵活。

      下面说私企,私营企业的目标是赚最多的钱决定了他们的经营大部分时候是短期的。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是处在山寨技术,但是营销更贴近市场的这么个状态。

      销售上面更灵活,其实更灵活的意思不一定是好事。更灵活可能意味着价格更低,交货期更短,回扣更多。这往往意味着利润被压缩,转为压缩成本,再转为降低产品质量。

      我以前有个客户,产品内部一根轴坏了,我们公司要做2个月,另外一家答应他10天做出来,于是客户定了那个10天的。按照正常工艺来讲,10天是完全不可能的。那家企业10天做出来,绝对是省了工艺,10天之后用上去,一个星期不到,坏了。把另外一根轴顺便搞断了。但是这个是比较特殊的,一般情况下10天搞出来也不一定那么快就坏,可能会顶个几个月。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质量问题在这种服务下是无法保证的,但是很多客户会选择这种方式来选择产品,因为企业停产损失更大,情愿先顶个几个月的产品。但是实际上有更好地办法来解决,这台设备在出现断轴前半年就出现各种各样症状了,我们公司售后人员过去之后建议过他们定一根轴备用。但是他们为了省钱,最终没定,实际上就是抱着到时候有人能几天抢出来的心态。整个市场从客户到供应商都是这个心态。那么就没有什么质量管理了。

      私企追求利润,如果我是私营企业主,我的最优选择从来不会是提高技术,而是够用就好。你可能会说够用也是一种技术水平,确实是,但是一般则个够用的技术,都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渠道窃取的。特别是机械行业,一般只要把图纸买到手,基本上就可以造出来了,质量有差别,但是做个几次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个成本可能就几万块钱买一堆图纸。比中国人山寨老外产品容易多了。国内企业山寨老外产品往往是没有图纸的,而是买产品回来研究。国内企业山寨国内产品一般就是直接买图纸。

      所以一般私企的研发部门就是个出图部门,谈不上研发,因为研发无法产生效益。像华为或者三一这种企业是少之又少。

      国有企业改制之后也会走下坡路,很多时候也是会出现这种症状。股份制之后管理层要得到钱钱,追求的是最大利润,研发这种无法确定产生利润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会扔掉。

      说的有点乱,我自己都觉着没有条理。

    • 家园 很快欠薪的农民工要砍死老板

      你们这些中层觉得无所谓吗?哈哈,

      养尊处优惯了,吃两天粗粮就要命的。

    • 家园 刚刚看到新兵营地在卖忙总的书,想起忙总以前发过的一个帖子

      找不到西西河的链接了

      直接发内容吧

      当年西方是如何唱衰我们的

      下面列的是1994年西方一些主流唱衰文章,也是当时国内争论较多的文章,发现很有意思,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全文自己去搜索。

      1、《时代》1994年9月26日James Walsh《Too Hot For Comfort》:

      认为一方面中国大批国营企业亏损严重,一方面政府靠印发钞票给予没完没了的补贴。而各省无视中央的控制,继续盲目扩大投资,结果通货膨胀时常涌现。结论:政府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祸害的源泉是政府本身:垫付工资、盲目信贷、狂印钞票、纵容投机等等。

      2、 《新闻周刊》 1994年3月21日George Webrfritz《A Make-or-break Year》:

      中国的经济在以危险的高速发展,通货膨胀不能避免,外债和预算赤字分别接近国民总收入的8%。问题的根源在于无限制亏损的国营企业,可是“这些企业构成的中国社会中部分统治阶级的安全网,就使得关闭这些企业在政治上是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关,还要继续补贴,这就是他的第一大难题,第二是由这些企业拖累的银行系统,也不能改革,只能亏损。第三是税制改革,在中国这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文章引述伦敦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西格尔的说法:北京没有能力在内陆强制建立投资和金融秩序,这种无能状态已达到危险境地。结论是:中国的社会混乱看上去是一个失控的国家----并走向经济崩溃。

      3、《新闻周刊》1994年12月19日Steven Strasser《Hoping andPraying 》:

      中国官方十分担心:社会不公通过投机和通货膨胀把市场经济改革的成果一扫而光,并制造上百万愤怒的工人和贫困的农民。如何“保证工人平静”,“使农民高兴”是当局的首要任务。

      4、《外交季刊》1994年第3期Richard hornik《Bursting China's Bubble》:

      中国大陆与亚洲四小龙的不同,四小龙的成功在于稳定的政治和宏观政策,与自由的私有经济相结合,而中国大陆则相反。“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短命的,是建立在游资基础上的,因此,它是泡沫经济”。中国的资金外流恰恰发生在国内急需资金的时候,这使情况更严重,资金缺乏,其结果就是使就业机会减少,大量农村劳力外流,城市失业人口增加----这孕育着巨大的危机!

      “只要中国的统治者坚持完全的政治控制,他们就永远把忠顺放在精明能干之上,只要不彻底改革,仅在现在的政治体制下,就很难说邻国的经济成功,会在中国重现。

      5、 《外交政策》1995年夏季号,Jack A. Goldstone《 Thecoming Chinese Collapse 》:

      大量缺乏基本教育的爆增的人口;落后的公有制农业原始社会;和低效率的国营企业生产能力衰退;贫困人口向大城市盲目流动、工人失业扩大等等一系列改革滞后造就的矛盾,不但无法缓解,反而正在使经济和政治矛盾达到爆发的程度,结论:中国决定性的危机将在今后十到十五年内出现,而中国的前景将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那种军阀混战的历史重演。

      这就是他们对后来大加赞赏的前总经理的见面礼:你完了!

      China May ‘Crash’ in Next 9 to 12 Months

      • 家园 芒总对房地产的观点不对

        芒总在2010年初说,房地产现在是在拉高出货。

        2010年初到现在,北京房价估计要翻翻了。即使跌,能跌50%?

        是人不是神,都会有错误的时候。别太迷信芒总。

        • 家园 和新增量比,拉高出货也基本出不动
        • 家园 房地产和北京房价真心是两个东西

          说起中国房地产,为啥总只拿“北上广深”说事儿?

          就我自己的体会,10年后,北京的涨势一枝独秀,上海、广州、深圳长势喜人,再挑剔点还有厦门。剩下的,连以高房价著称的杭州都长势乏力,更别说武汉、沈阳、成都、西安、郑州这些城市,基本就没怎么涨。

          当然我承认北上广深的房子上涨过快。但对比着看,发现房价略有上涨或者不涨的城市,都是新区开发力度大,土地供应充足,商品房供应充足的城市。杭州本身最具备做高房价的因素,本身小而精致,对本省人有吸引力,本省人又有钱。但是杭州开发了钱塘江南边,建了新区,扩大了供给,房价涨幅就差了北上广深一大截。这样对比,北京这种面朝华北一马平川的城市,如果开发新区扩大供给,有什么理由比杭州的房子还贵?控制房价,到底在于建设,还是在于设计什么复杂的制度,这是一个问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房产金融完蛋跟唱衰扯不到一块

        房产金融完蛋跟唱衰扯不到一块

        早说了,保增长,房产不是唯一稻草

        建筑业是支柱,房产业不是

        不过房地产税把小爬虫搜刮干净前,哪怕降一半跑不掉,统计价格一定高高在上

      • 家园 相反说的很有道理

        西河看了这些文章,批驳一番

        国家领导人看了这些文章,把里面论据找出来,解决。

        这就是西河的差距。西河只喜欢结论不喜欢分析。口号派为主,唯一一次格子组的行动,又是一次悲剧。

        90年代主要问题在于经济转型,结果不是"国退民进"和私有化了么。

        反过来问,90年代西河的人看了这些文章会怎么样?批之"毫无根据","数据荒谬"。国家情势一片大好。

        但是根本问题是,国家情势一片大好之中,抓住机会了么?赚到钱了么?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下长大,又见证工人阶级从老大哥变成大傻逼的一代,我始终觉得,我国领导人和境外唱衰媒体基本上是先唱衰,然后唱衰中的罗列的问题就会被解决。重要的是,自己不要成为被解决的问题中的一员。

    • 家园 刚看到一篇,涉及到投资与东西部产业问题。

      中国西部“投资补课论”不成立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 罗天昊

      一开始看标题,点进去想批判一番。整篇文章看下来,观点还是不错的,我想可以解决一部分投资与不投资两派之间的矛盾。

      地方债务,火烧连营。

      事实上,地方债的蔓延,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投资势头息息相关。

      这几年我考察了数十个国内城市,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主政者,有一种普遍的情绪,认为东部已经完成了崛起,前期已经投资过了,该轮到我们的,凭什么我们不能靠投资?此即“投资补课”论。同样,在国家层面,也存在一种“投资补课”论:欧美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我们不搞高投资?怎么追赶?

      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误区。事实上,东部的发展,并非完全靠投资,从改革开放至今,广东以及浙江的综合投资率,是低于全国水平,而非高于全国水平。

      比如广东,改革初期至1994年,投资猛涨,而1995年至2001年,投资放缓,年均增长竟然跌破10%,2002年以后,才重回10%以上,其中2000年广东GDP增速10.5% ,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出现了投资增长低于GDP增长的现象。

      纵观1978年至2012年的34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300亿, GDP总额约为 443500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约为32%。全国34年来的投资总额,大约为213000亿, GDP总额约为3970000亿,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大约为54%。

      由此可知,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水平,远远低于全国,而非高于全国。其内生发展能力极度强劲,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实体经济,而不是高投资。现在该轮到中西部的说法更无从说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投资率超过37%,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而自2003年以来,已经十年超过了40%。作为后发国家,适度的“投资补课”可以理解,但是绝不能没有止境,乃至戕害经元气。中国的投资率不仅比欧美高,亦比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俄罗斯和巴西要高,就发展阶段而言,甚至比当初同样实施赶超欧美战略的日韩要高——日本和韩国在经济腾飞期,投资率大约为35%左右,此后逐步下降到20%左右。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一个巨大的假象,即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这种增长效率是非常低的。有些城市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其背后投资消耗巨大,最典型的就是滨海模式。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依靠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被全国各个区域和城市仿效。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周期,各个地方主政者,面临着迅速做大总量、提高增长速度,以在同僚的竞争中胜出的压力。而培育产业周期漫长,很少有富有远见和耐心的人去做。

      201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创纪录的72.1%,比重超过50%以上的省市,占全国省市总数的80%以上,整个国家都陷入疯狂的投资冲动之中。

      “东亚奇迹”的坍塌,需引起中国警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马来西亚长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率长期固定在40%以上,结果造成经济危机,引起长久社会动荡。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一个国家的飞跃期,不可能无限长久。一旦中国步入平原期,要在强国的竞争中胜出,必须另辟蹊径。

      在去年的全球碳排放排名中,中国名列第一,远远超过其它国家,而在世界前六名中,金砖四国全部入选。中国不仅要与发达国家争夺生存空间,更要与金砖国家争夺生存空间。由此,中国的崛起,急需创新发展模式。这也是我接连两年研发“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的初衷。

      国家大势如此,中西部又如何在东部先行一步的情况下,走和大棋局?

      如同中美互补,助力中国崛起一样,未来造就中西部崛起,亦需形成全国的产业协同。

      中国正在进行一场宏大的产业转移,这场产业转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内部的均衡,如北京的东扩南进计划;二是同一个经济区内,发达区域向后发区域转移,如珠三角向非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苏北产业转移。三是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如皖江城市带,成渝经济圈等。而后一个转移,对于奠定中国国内产业格局,至关重要。

      随着国内产业转移的完成,中国将形成一个U形曲线产业结构,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研发和高端的产业核心区,以及最终产品的销售中心,而加工制造这个U形曲线的底端集中于中西部。

      发生在西部四川的什邡事件,已经表明并非什么产业都可以转移。尤其是西部,不仅生态资源脆弱,更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很多地方需要保护。

      对于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可按照国土资源开发类别,实行三种模式。

      对于多数中部地区来说,可实行集群策略,这一策略尤其适用于中部区域以及西南,包括皖江城市带、中三角、中原经济区等。在这些区域,应大规模转移传统产业,并且形成产业集群。富士康迁移到河南,联合利华等迁移到安徽,在这两地形成传统产业基地。即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而重庆则已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成为西部IT产业基地。未来,一切重点开发和非限制开发区域,都将成为大规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新的经济增长极亦将从此中产生。

      对于部分限制开发区域,可实行反梯度转移,在此方面,广东河源可能能为西部广大区域借鉴。河源是广东重要的水源地,传统产业一直受限。该地奉行反传统发展路径、反经济周期操作、反梯度产业的“三反”模式,主要发展新兴产业,以及自深圳转移的高新产业。西部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除了对东部供应初级产品外,还可以发展化工等领域的高端产业,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同时带动机械、电力等行业发展。

      而对于禁止开发区域,国家应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如西部一些大河源头,既然禁止开发,就应该给予补贴,不然就亏欠当地了。中部的鄱阳湖,洞庭湖等区域一些禁止开发的县市,也需给予补助,否则不发展则穷,发展则环境压力巨大,陷入两难境地。

      欧美国家的地区平衡,建立在人口自由迁移的基础上,西部一些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人口可尽早外流,但现行户籍制度,仍然限制了部分西部人口的迁移。

      或问,产业转移,建工厂,买设备,不是一样产生固定资产投资吗?不同投资,区别巨大。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制造业工厂”,佛山的固定资产投资一定很高吧?答案却出人意料。佛山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只有31.7%,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却远低于全国水平。而去年开山造城闹得轰轰烈烈的兰州,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却高达79.2%,足足是佛山的2.5倍。

      为什么会这样?

      区别就在于:投资楼台会所、铁工基等,对社会财富的消耗,远远大于投资企业、更新设备、技术创新。但对于GDP的短期拉动作用,前者却远大于后者。这就是最近十年地方拼命造城造房,而逐步废弃实业的根源。建工厂比修路建楼投资额小很多,对GDP的撑门面效果远不及铺路架桥来得快,但真实效率也高得多。这样的GDP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亦是值得真正尊敬的。

      中国远非制造过剩,而是受制于贫富分化的社会结构导致消费结构畸形,低端消费和奢侈消费两端挤压,“中端消费”不振,由此造就制造过剩的假象。未来国民收入增加,必造就恢弘之大众消费,制造业大有可为。

      由此观之,未来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兴企业,并不会造就太大的投资消耗。真正的消耗,在于超前透支,造市造楼造路。中国的城市,不看工厂都很相似,一律高楼,都很漂亮,难分你我。有些地方人流和物流不足,也有高速公路。全国竟然有300多个城市要建成世界性大都市,全球多数最高楼,都落户中国,远大之城长沙,气魄更胜京沪,锋头直压迪拜,而各地动辄上千亿的开山计划,比比皆是。

      由此,中西部最需要补的课,是振兴产业,而非追赶投资。

      • 家园 打个比方来形容这篇文章的错误

        生活中我们大致会遇这样的情况:甲只付出80%的努力,因而仅得到了50%的收获;乙付出了120%努力,于是得到了200%的收获。作者的逻辑错误是去算他们的平均值:“你看,乙只付出了30%的努力就得到跟甲一样的收获,甲错就错在太努力了,甲只要更加的懒散颓废,就会跟乙一样优秀啦”

        作者难道不知道现实是什么样子的吗?我想他比谁都清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