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0) -- changshou

共:💬678 🌺7361 🌵2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多人事实上是做了人家的陪读”

        陪读,好像是个不好的事情,但是这个现象最致命的问题在哪里呢?

        我看不出。

        如果说最顶尖的学术研究,很多人去不了,于是成了陪读,我想,在这个层面,陪读的意思是有的。

        但是并不是意味着这些人就没有用处了。

        因为,在别的层次,这些在上一个层次是所谓的陪读的人,就不是陪读了。

        社会的金字塔结构,不像建筑的金字塔,社会的金字塔是活的。

        上传下达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最顶尖的人未必能接触到最实际的问题。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因为实际问题是广泛的带有一定随机性的出现的,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去发现问题。而这就是所谓陪读的存在意义了。

        特别重要的是,最顶尖的人与最底层的人实际上已经有了巨大的隔阂了。我就见过一些家庭优裕的人对家庭贫困的人百般刁难的情况,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因为富裕的请贫困的吃了很多次饭,贫困的连最低档次的都不情愿,所以富裕的觉得贫困的小气。这就是典型的阶级隔膜了。所以陪读的好处就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过渡。

        更加重要的是,除了最顶尖的人,很多行业也需要次优的人才。中国,不只中国,社会,社会是一个比较连续的生产生活结构,各个层次都需要不同水平的人才,皇帝的陪读未尝不是下一层的土皇帝。

        何况,水涨船高,没有足够的次一层人才,顶尖人才是无法稳定出现的。

        何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因为别人可以做状元你做不了于是就觉得这一行不应该这样高强度竞争,这个思路好像不太对劲。而且,一个行业竞争到了极其激烈的地步,正说明这个行业有极其重要的存在意义。因为,假设一个社会极度需要的行业竞争压力很低,收益很大,那么大量人才涌入的结局就只能是越来越激烈。因为自然发展到了激烈的地步,无法承受,因而企图单纯的降低这个行业的激烈度,这一方面是违背事实的,一方面也是过于流于表层的看法。

        通宝推:颐颢山庄,夜如何其,
        • 家园 没错,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然是完全错误的

          这完全不是陪读不陪读的问题。

          事实上,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研究某个东西,那一定不会很深入。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把一个领域完全弄明白。

          大量的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才是确保最终能出成果的正确方式。对于“陪读”而言,也许他们没有证明成功的路线是怎么样的,但是能说明哪些路线是有问题的,甚至能说明哪些路线是有希望的。 这怎么能是浪费呢? 对个人而言被迫转行可能比较不幸,但是这个世界显然不可能完美到所有的事情都严丝合缝。而且这种跨学科跨行业的转换,往往也是催生新的科学新的技术的机会。同样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 家园 这个是怎么来得?

        人脑里面大概有3亿多个图样识别器(Pattern Recognizer),人的全部智力就建立在这些上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如果没有这么些年的基础知识扎实低级廉价的工程师存在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可能这么快的发展吗?光有高级人才,谁去理解和执行高端设计?人才本身就是金字塔结构,从国家的角度看从来就没有浪费过,因为你需要余量,就像军队一样,不能等到打仗了再组织军队。

      • 家园 最后一段非常认同

        中学时期的噩梦一样的求学经历,我把那段感觉几乎都忘掉了,现在才可以重新学习数学。

        也就是说中学阶段形成的记忆导致相应大脑皮层受到过度刺激,结果导致其他区域受到抑制,因此要学习新的东西非常非常困难。

        记得当年的感觉就是想记忆一个单词还是公式,就好像用手去压水中的一个葫芦,刚按下去,马上浮起来了,尽管对于数学,我一直都很感兴趣。

        现在还好,当然这已经是多少年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因此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历填鸭教育的人普遍更笨---包括接收能力也更弱,更迟钝?

        我是一个典型,当然其他的人受的影响没有我这么大。

      • 家园 你说的这个现象其实正是中国高层次科研实力薄弱的反映

        如果目前中国搞教授治校,只会更坏不会更好。那些教授们也是官,他们非常愿意掠夺人家的学术成果,而且他们又非常希望平均主义,即使不掠夺或者掠夺不了,也要强分人家的学术成果。

        方舟子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学术水平做过一个评价:“恐怕连美国二、三流大学教授的平均水平都达不到”。我认为他的这个评价是中肯的。院士尚且如此,一般的教授就更是可想而知了。这些教授们自己缺乏足够的学术能力,而又需要学术成果来证明和维持自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运用手中的权力“掠夺”和“强分”“人家的学术成果”,就成为了必然。

        要解决这个问题,别无他法,只有时间。当从西方回来的拥有足够的学术能力的真正的一流学者成为中国的教授、院士的主流时,这种依靠权力掠夺学术成果的现象才有可能消失。

        • 家园 如果洋人的徒弟会念经,民国教育界就是模范了

          “当从西方回来的拥有足够的学术能力的真正的一流学者成为中国的教授、院士的主流时,这种依靠权力掠夺学术成果的现象才有可能消失。”

          如果洋人的徒弟会念经,民国教育界就是模范了

          难道真正的一流学者非得出自假洋鬼子?

        • 家园 你和我想的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方舟子”?可以作为你的依据?

          其实,你和我想的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高层次科研实力薄弱”和官本位以及平均主义并不相同,但是,后者必然导致前者。而且,“当从西方回来的拥有足够的学术能力的真正的一流学者成为中国的教授、院士的主流时”,如果官本位和平均主义仍然是社会主流时,这些一流学者恐怕不能有太多作为。

          不过这些都是相信与否的问题。请相信你相信的,而我相信我相信的。不过我想把分歧讲清楚。

          • 家园 我知道你在说什么

            自从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知识化”的口号,“双肩挑干部”出现后,官员上位就多了一条途径:通过获得“专家”“教授”头衔,以“知识分子”身份从政。这些人成为“专家”“教授”的途径就是你说的“平均主义”——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强迫别人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拿出来“利益均沾”。这就是你说的“官本位”的实质。

            通宝推:年青是福,
      • 家园 你讲的不对,这是吃最后一个烧饼饱了理论

        顶级天才可以说是种天然矿产。在人群中比例极低。而需要寻找筛选和培养打磨。但你并不能通过筛选来找出顶级天才,必须通过长期培养和淘汰。不挖足够数量的岩石,不会得到金子。

        社会上大部分人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过度的和极大的浪费。但必须付出这种代价才能培养和淘汰出顶级天才。

        不把每块石头都翻开,无法找出下面的钻石。

        你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 家园 好像你和其他几位的理解和我说的有所偏差

          那么,是否中小学就应该也为他准备其他那些技能呢?而准备这些技能,是否和准备很优秀的数学技能有冲突?作为教育者,怎么平衡?

          这是我想讲的。我其实本来还想说,这种平衡力量,其实正是影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动力源之一。这和你说的,没有冲突。事实上,好几周前,我在回复一个人关于是否读博士的时候,就做过明确的说明。

      • 家园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恰好在网上看到一文,和这里有若干关系,因此转一下: 外链出处

        或许对大家讨论有用。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天才的小孩,恐怕不是教育体系能够生产出来的,但是很可能被教育体系搞坏。这些小孩是天赐的,每个民族每个人群都有一些(比例多少可以讨论,但是是非政治正确的讨论),教育体系应该做的是发现和帮助成长,而不是搞坏他们。高强度填鸭教育,恐怕要搞坏他们。

        The Bright Child The gifted Child

        Knows the answers asks the questions

        is interested is highly curious

        is attentive is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involved

        has good ideas has wild, silly ideas

        works hard plays around, yet tests well

        answers the questions discusses in details; elaborates

        top group beyond the top group

        listens with interest shows strong feelings and opinions

        learns with ease already knows

        6-8 repetitions for mastery 1-2 repetitions for mastery

        understands ideas constructs abstractions

        enjoys peers prefers adults

        grasps the meaning draws inferences

        completes assignments initiates (not necessarily completes) projects

        is receptive is intense

        copies accurately creates a new design

        enjoys school enjoys learning

        absorbs information manipulates information

        technician inventor

        good memorizer good guesser

        enjoys straightforward, sequential presentation thrives on complexity

        is alert is keenly observant

        is pleased with own learning is highly self-critical

        聪明孩子 天才孩子

        知道答案 善于提问(问号多多)

        感兴趣 非常好奇

        细心周到 全身心投入

        有好主意 有稀奇古怪甚至疯狂的主意

        很努力 像玩似的,但成绩相当不错

        能回答出问题 追究问题的细节,做详细阐述

        名列前茅 出类拔萃

        有兴趣地倾听 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喜好和观点

        学得轻松 早就知道了

        反复6-8次就能掌握 重复1-2次就掌握了

        能领会所传授的观念 能自己构造抽象的概念

        喜欢和同龄伙伴相处 更喜欢与成人做伴

        抓住要领 绘制推论

        完成作业 自动发起(不一定完成)项目

        易于接受的 反应激烈的

        忠实精确地复制 创造一种新的设计

        喜欢学校 喜欢求知

        吸收信息 操纵信息

        技术人员 发明者

        擅长记忆 擅长猜测

        得心应手于平铺直叙、条理清晰的演示 越是高深复杂越是如鱼得水

        警觉,警惕 极敏锐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对自己的学习满意 高度自我批判

        • 家园 以中国学生占美国研究生的比例来看,你的结论不成立

          高强度填鸭教育,恐怕要搞坏他们。

          这些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天才学生,接受的都是“填鸭式教育”。显然他们并没有被搞坏。而且不是一两个没被搞坏,而是大规模地没被搞坏。所以才能占了美国好大学的那么多研究生学位。

        • 家园 这个讲得很好,尤其说“擅长猜测”

          这是非常直观的对天才儿童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表现,而天才从不猜测的,而是进行非常深入的推理。不但深入,而且从平常人不知道的角度进去推理,非常长的逻辑链,最后推出结果。由于推理的逻辑链太长了,他也从不会详尽告诉别人逻辑链的细节,别人听上去就好像是随口猜测的一样。

          这情况非常像福尔摩斯里面福尔摩斯只是随便说一个结论,没人知道他怎么得来的,不认识的人听上去像莫名其妙的猜测。而只有华生,才能有机会听他详尽解释整个逻辑链,知道逻辑推理过程。

          而儿童阶段,怀有这种天才的儿童非常困惑。第一,其他小孩可能听不懂他说的。第二,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逻辑推理链非常长,他以为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呢。对其他人的不理解和老师的不理解,他会误以为他们是“故意”惩罚他。直到15,6岁以后他才会意识到其他人脑子确实笨。

          天才儿童也有在儿童中成绩中上的。因为有时候天才儿童很困惑,不理解老师反复反复弄到底目的何在,往往对不上老师的要求。

          就好象一个儿童身材很高。我们随便想象,自然会以为他在小学阶段非常有优势,跑跳什么的非常占便宜,和同学相处占尽风流。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一个“不同”的儿童,在儿童圈里受到歧视。而他自己也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比其他人个子高很多。比如经常在某些地方撞破头。因为他看见其他小朋友跑过去了,以为自己也过去,丝毫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实际上异常个子高的儿童在儿童阶段表现为一种残疾,和腿有毛病是一样的。当然到一定年龄逐渐明白事理以后才会知道自己是占尽优势。大约到15,6岁以后。

          城市里一般稍微好点的学校稍微好点的老师,对天才儿童还是很宽容的。我初中时候其他班里有允许两个同学上课拼两张桌子下围棋的,老师特许,只要不说话干什么都行,到外面溜达也行,看小说也行。人上课下围棋,最后照样考到全市排名第一的高中。甩我们这些熊孩子两条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