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幸运的同龄人? -- 抱朴仙人

共:💬90 🌺49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画饼充饥的年代

      “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什么都免费。既然都免费,自然也不用讲什么劳动报酬。听起来不错,可是贯彻起来,只有低工资一条实现了。大学是免费,可是有多少人能享受呢?能上大学的幸运儿,一入校门就成为国家财产,毕业时就必须像一块砖,任由国家“分配”。分到不好的单位,想调动,基本没门,即便辞职,也还是要申请,不是拍拍屁股走人的事。为什么呢?单位拿着你的档案,没有档案,你就是个黑人,没有地方会接受你,没有粮食关系,立马就会挨饿。再说住房,理论上也是免费的,实际上,住房紧缺,这一条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个画饼而已。那个年代就是个画饼充饥的年代,领导给群众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饼,都要到共产主义才吃得上。

    • 家园 跟仙人唱点反调,兼吐槽高考

      仙人这一篇,仙气少了些,似乎还搀了点那啥气。

      人这一辈子,出生年代、出生在哪个国家、生于哪个阶级、性别这四样,是没法自己选的。而这四样一敲定,人生的自由度其实是很少的。生在1860年代的中国,再努力,也不会有电视看;生在1960年代的中国,再混日子,看电视用电脑总是会的。

      对于给定的一代人来说,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差别只在于你怎样看待它。从这点上说,微信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态度。而仙人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态度。

      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的每个年龄组,都会有一些独特的经历。比如说,仙人吐槽当年大学的分配,但是如果找个1950年代的老哥来,他完全可以对仙人吐槽:“大学包分配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那阵子,大学都不招生!”

      其实我觉得,仙人那一代人真是快活。该玩的时候,毛主席号召下,大家尽情地玩,寓学习于玩耍之中,还玩得都是高档货,我的一个同事就说,他当年学开拖拉机,一上去就把篮球架给搞倒了。就说仙人自己的那几件事吧,现在的孩子有几个有机会“学热机就去拆柴油机”的?而到了该学的时候,华主席小平同志把高考恢复了,又能正常学习。两头都没耽误。

      仙人那一代可能是最后一代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了。后来的孩子,上大学以前该玩的时候都去学了,高考的压力啊。为了骗孩子学,家长老师就欺骗和许诺:“考上大学就可以玩了。”结果到了大学该学的时候又不好好学。只要高考制度不修改,以后都不会有仙人那种该玩玩该学学的孩子了。现在的小朋友,幼儿园就开始学乐器什么的了。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仙人他们那一代是野生动物,再往后的是家养的土鸡土猪,现在的小朋友,基本就是饲养场里的肉鸡肉猪了。你说谁该羡慕谁?

      而从野生动物到肉鸡肉猪,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考。高考现在已经是中国社会的一大毒瘤了,搞得中国孩子们都没有童年。当年毛主席取消高考,虽然有许多副作用,但是其伟大的进步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必须改变高考制度!

      打倒万恶的计生委!

      通宝推:鳄鱼眼泪,海峰,
      • 家园 你最后二点完全是矛盾的

        为什么要高考?因为想上学的人太多。

        为什么要计划生育?还是人太多。

        • 家园 根子是资本主义路线

          现阶段,继续维持只生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需要。可以降低劳动者用于维持家庭的成本,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不断强化高考也是资本主义的需要。要通过高考这个形式对劳动者进行洗脑,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还要让下等的承认自己就是不如上等的。

          通宝推:鳄鱼眼泪,
    • 家园 为毛要下车呢。。。

      猜一下哈:

      以前的人个子矮,而那时的车大都是28大杠,要想单脚着地,还真不容易,年轻人可以单腿挂着,但也不美观,女士和老年人那还是下车比较安全。不过,怎么着也不会全都下车,对吧。

    • 家园 凡事都怕认真二字

      花仙人~

    • 家园 仙人跟我老爸同年

      想把此帖给老爸看看,可能会被扩散,求授权。。

    • 家园 仙人的确文如其名

      我趋加追订你,写的朴实

    • 家园 仙人跟我老爸同年

      想把此帖给老爸看看,可能会被扩散,求授权。。

    • 家园 别的不扯,一线城市的光房子就挣了几百万吧

      人家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你一套房子

      啥都不管,就这个就足够了

    • 家园 嘿嘿,煽情文而已,不用较真

      这类东东网上不少呢,记得以前还听过一个“生于70年代”

    • 家园 没必要为反对而反对

      后辈已经很难理解,作为国家出钱培养的知识青年(记得上一条的公费二字吗?),毕业的时候要想写下“不服从分配”这几个字,是非常严重的事。那往往意味着你没地方可去,在一个全国都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国度里,不服从分配往往就意味着流浪街头,而且没有什么粮票布票给你。

      其实,就算你找工作不愁,不管去了哪个单位,你要想离开,不但要单位批准,而且是要交赔偿金的。

      如果奴隶生活也算是有工作,微信的作者当然很幸运。可惜连国家都觉得这样太过分,才会推动人才流动,才有了人才交流中心,给那些不愿意做包身工的人一个放档案的地方。

      比如这一段,包分配有包分配的缺陷,但是把包分配比作包身工,这绝对过分了。您也是老前辈,难道在您眼里,过去那三十年人民过的都是奴隶生活?那现在的年轻人为了一个铁饭碗挤破头难道是为了求做包身工?

      在你们这代人眼里,包分配制度再怎么不好,也不能否认,包分配制度至少让人没有朝不保夕的压力。更不用为了找个好工作,大学还没毕业学生和家长就各显神通找路子。取消了包分配,难道学生和家长各显神通找路子的情况就没有了?我看这种现象比包分配的年代更严重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