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浅谈日本刀(一)前言 -- 時千峰

共:💬128 🌺557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浅谈日本刀(四)由直到弯(上)

      在中国,刀和剑区分得很清楚,弯的是刀,直的是剑。而日本刀,有时候称“刀”,有时候也称“剑”,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大体上说,“剑”是从中国“拿来”的名词,“刀”是日本土生名词,所以,早期(大约在奈良时代之前)多称“剑”,或“刀”、“剑”混用,到了镰仓时代以后基本用“刀”来称呼了。不过,“剑”的称呼还被保留在某些固定名词里。比如使刀的方法叫“剑道”,刀法高超的人称为“剑豪”,用真刀对砍叫“真剑胜负”。

      其实,日本刀也经历过一个由直到弯的发展过程。

      日本现在能确定的最古的铁剑多出土于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到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虽然锈迹斑驳,残缺不全,但是能看出来,那个时候的剑都是直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把铁剑出土于熊本县的江田船山古坟,推测是5世纪到6世纪之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隋初。和中国古剑的造型相似。不知道是仿制的还是原装进口。

      下面这把铁剑出土于琦玉县稻荷山古坟,年代也是5世纪前后。两边的剑刃已经锈蚀了,只剩中间的剑脊。可以看出,它也是直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公元6世纪末到8世纪末,中国的隋唐时代),随着遣隋使、遣唐使们从中国带回来大量的现代文明,日本社会从半原始状态飞速发展起来。最重要的是,皇室宝库“正仓院”的建立,使许多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管,现在能看到的完整的古代刀剑,大部分都是“正仓院”的收藏。还有一些是各地神社、庙宇的收藏。因为那些头面人物都喜欢把自己的佩剑献给庙里,以求得神佛的保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飞鸟时代的代表人物----圣德太子的画像。可以看到他腰间佩的是直剑。

      这是正仓院的镇馆之宝----“金银钿装唐大刀”的刀身和刀装。可以看出刀装具的豪华精美。年代大约是8世纪的奈良时代。既然称为“唐大刀”,就是唐刀的式样,刀身挺拔修长,气宇轩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刀柄附近的放大图。可见镶珠嵌银,做工精细。这可是1400年前的工艺水平啊。

      这是刚才“金银钿装唐大刀”刀尖的放大图。可以看到,只有刀尖附近开了双刃。这被称为“锋两刃造”。因为直刀以刺击为主,所以这样的设计很科学。这样的造型我在中国没见过,不知道这是日本人的独创还是唐刀原本的式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正仓院”所藏的55口直刀之一的“金银妆横刀”。也是仿唐刀的式样,可惜中国已经没有唐刀可供对比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它的刀身是一块厚厚的平板,接近刀刃时才突然下切,形成刀刃。这被称为“切刃造”。

      “切刃造”的缺点是从刀身到刀刃的角度过于陡峭,可以想象,砍进对方身体后的阻力一定很大。

      说实话,个人觉得这个刀身的造型呆板僵硬,既不好刺又不好砍。说不上什么美感。

      “平造”就是从刀背向刀刃平滑过渡,从横截面上看,就是一个以刀背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家的菜刀就是“平造”。

      “平造”的缺点很明显,刀刃夹角尖锐,刀身偏薄,虽然劈砍时的阻力减小了,可是遇到坚硬物体时,刀刃的强度不足。如果加大刀背的厚度,又会使刀变得笨重。

      最后,日本刀的截面造型定型于“镐造”,就是在刀身中部形成一道突起的棱线----“镐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镐造”避免了“切刃造”和“平造”的缺点,使刀身强度与刀刃的锋利性得到一个很好的平衡。

      从以上的各种造型可以看出,日本刀也是在摸索中前进,模仿中创新,才逐渐有了今天的日本刀的模样。

      待续

      • 家园 除了弯直,还有件很有意思的是为何日本少有双面开刃的刀剑

        到后世几乎看不见了,双手的双面开刃剑更为稀少,跟苏格兰、西班牙等同样重视步兵的国家不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按说日本的骑兵并不多,单面开刃的刀是跟随骑兵而兴起的(比如汉的环首刀),不知道日本为何死抱着单面开刃不放

        • 家园 两面开刃似乎有点浪费

          积累不够,以下完全是个人推测。

          刺击时,只要剑尖锋利就行了。劈砍时,也只要有一面锋利也够了。反手劈砍的时候不能说没有,可也是几乎没有。

          在后面的日本刀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到,要开一个刀刃不容易,不但锻打时要多敲很多锤,研磨时也要多花一倍的功夫。

          中国最早的青铜剑是铸造出来的,劈砍的强度不够,只能以刺击为主,而直剑是刺击时的最佳形式。而且,左右对称的造型有助于控制冷却时的变形量,保持剑身挺直。

          到了后来,实战兵器逐渐让位给了刀和枪,剑退化成文人和高官装饰,不用举着它天天去砍人,所以只要样子好看就行了,没人关心其作战效能。

          西洋剑更没有研究过。最早看到西洋剑是在电影“佐罗”和“三剑客”里,里面的剑细到以为是拿铁丝敲出来的。感觉西方人斗剑就像现在的奥运会击剑比赛一样,跨步、前刺,退步、横挡,没了。

          • 家园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那几件青铜剑,都是很锋利的

            劈砍和刺击都可以,再早些时候春秋的勾践剑也是双面开刃的。剑在步战时候都是实战用的兵器。只不过后来大规模骑兵投入战场后剑才慢慢不实用了。

          • 家园 西洋的剑很长时间内一直有劈砍和刺击两类

            两面开刃比较灵活,缺点就是不好用于格挡(刀的话反手一背就可以格挡,剑的话会先割掉你的肉……呵呵)。

            专门的刺剑是后来发展起来,我估计跟甲胄的发展很有关系。这个你看时代剧就能看出来,日本刀也就能对付足轻、割取大将首级,或者武士决斗,对付全副盔甲的人都是用长枪的。

            欧洲也有很多流派的斗剑术,砍杀类的比如德国双手剑法,也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说,刺击类的主要是法国比较厉害。

            • 家园 对西洋剑完全是外行看热闹

              你说得对,对全副盔甲的目标,劈砍不如刺击效果好。

              刘兰芳说过,枪是百兵之王。从力学上来讲,把所有力量集中到一点上,更容易洞穿铠甲。从杀伤效果来说,前胸扎一个洞和砍掉半边身体结果是一样的。

              日本也有长枪保留下来,我看过有3、4米长的,不过数量比日本刀少得多。可能保存不易吧。

              战场上,足轻们也大量使用长枪,不过,日本山多平地少,很难排开严整的阵形,打着打着就成了混战。这个时候,长枪的灵活性就不够了,所以即使是长枪兵,腰里都要插一把刀的。

              • 家园 长枪在冷兵时代比日本刀有效,日本刀流传下来纯粹是阶级文化

                换句话说就是日本社会的阶级文化影响,日本有一个固定的数量庞大的上层阶级,即使明治时代武士没落以后只不过又换了副面孔出现而已,所以日本刀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东西得以延续下来。而长枪虽然在战场上远远更为有效,但第一不方便携带,第二不易赏玩,不容易彰显身份,第三它的有效性一直为弓箭所牵制(听谁说日本的箭其实有两种,有一种重箭射程虽近但杀伤力很大),到热兵时代更为步枪所取代。

                在中国这样并未形成持久固定贵族阶层的国家,刀剑文化就会呈现另外一副模样。窃以为这也是中国的名剑难以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山地作战,不会连几米的腾挪空间都没有的,长枪在山地反而还会有别的功效,可以在复杂地形中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刺杀敌人。长枪主要不便利的是在室内作战,这个时候其实用大太刀亦不方便,用小太刀最为合适

                • 家园 一年前的老贴了

                  还劳您老记得。

                  日本的战国时代,天天打来打去,是武士和日本刀都被大量制造出来。

                  后来的江户时代,天下承平300年,武士都转成文职了,不过武士刀作为身份的标志,被大量保存下来。到幕末,新撰组和维新派杀来杀去,日本刀又回光反照了一下。

                  明治维新后,禁止武士带刀,不过军官却必须佩刀。虽然一开始推行过西洋刀,可是总没有日本刀使得顺手,于是军刀就恢复成日本刀的形制,就是刀鞘改为皮制的。所以,二次大战时,很多日本军官刀鞘里插的还是祖上传下来的刀。

                  战后,美军从收缴的军刀里发还了一批有“艺术价值”的古刀,所以,现在民间还有许多收藏。

                  而中国人的剑我估计在三国时代的血雨腥风中就退出了战场,成为文人墨客的装饰品。千百年来,没有人去关心它的杀伤力,没有人去研究它的强度。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古剑,基本都是装饰品。

                  刘兰芳说过,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普通士兵里能使好枪的估计不会多。排成阵形后,也不会有空间让你抡起来使,只要一起往前刺就行了。所以现在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枪都是3、4米长。到了各自为战的时候,这么长的家伙肯定运转不灵。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日本人跪坐在榻榻米上,满脸肃穆,缓缓地从刀鞘里拔出一缕寒光,然后仔细地打粉,擦拭,上油。。。。

                  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日本人跪坐在榻榻米上,满脸肃穆,缓缓地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枪头,然后。。。。。对不起,我要笑了。

                  • 家园 嘿嘿,访问您老的家园博客链到的

                    窃以为日本刀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实际上在于它比较早的脱离了纯粹的兵器意义而成为了一种奢侈品。使一种兵器成为奢侈品,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般有两个,除了兵器本身的特质,还有的就是它所带有的社会特征,日本具有一个稳定的贵族及后来的武士阶层,这就使得武士刀本身具有了作为奢侈品的条件。在装备的日本刀里面,绝大多数能流传下来的名刀都是武士阶层配备的刀中一些比较精良的,武士们装备的那种消耗性的量产品以及步兵们配备的打刀多半没有。

                    日本长枪作为骑兵或者步兵武器是在镰仓以后大规模使用的,在此之前武士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日本武士一般主要以骑射作战(这可能跟他们的大陆起源有关),下马近身肉搏或者取死武将首级才会用到日本刀,但弓箭的毛病就是不易保存,不像日本刀,虽然是高碳钢,但至少是金属的。流传下来的日本名枪也是有的,比如蜻蛉切,御手杵和日本号,但这些枪都是骑兵用的枪,同样是武士阶层才能有条件配有和收藏的。

                    关于自杀,似乎一般是用肋差而不是大刀,忍者刀一般是用来自刎用的。话说回来,用枪头自杀不是没有可能,日本的长枪跟中国的红缨枪不同,刃部很长,如蜻蛉切,枪头有一尺四寸(约43cm)长,而御手杵的刃居然有四尺六寸(135cm),把儿才一米不到,简直像一把长剑了。日本后来海军还确实有用菊池枪的枪头加刀装做成短剑佩戴的。而如果是战场上的话枪头都不用取,把枪往地上一杵自己往前一凑就可以自杀了,还有点镜头感。其实我觉得呢自杀跟作战一样,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兵器,刀更适合室内作战,所以日本人在室内用小刀剖腹,而战场上嘛就可以随便用大刀,枪之类了(弓箭自杀有点难度),呵呵。至于武器形制嘛,既然日本人是自杀民族,未必难得倒人家,二战时候日本兵自杀就是用刺刀互刺或者用脚趾头勾扳机自杀的,拿手雷自杀(或者被自杀)的更是有的。

                    兵器成为奢侈品类似的例子还有,就是西起苏门答腊,东到菲律宾的马来民族的克力士剑,在这个例子里面主要因素应该只有第一个,即其本身的特质——克力士剑的原料是陨铁,过于稀少。

                    而中国的名剑,由于缺乏第二个因素,所以才未能流传下来成为奢侈品。

                    • 家园 日本三名枪

                      御手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蜻蛉(蜻蜓)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是高大上的代表,可是大部分的枪没有那么豪华,就是竹竿前头插一把三角刮刀的样子,连红缨都没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镰仓时代之前的武士,要么是地方领主,要么是朝廷高官,所以基本可以和贵族画等号。那时候的日本刀还是被称为“大刀”或“太刀”,因为时代久远,数量稀少,所以能流传到今天的实在不多。

                      以后武士越来越多,到战国时代几乎是武士遍地走了。这个时候,武士是无论如何不能和贵族画等号的。一方诸侯是武士,流浪四方,卖命换钱的也是武士。日本刀也发展成注重实战性能的“打刀”。

                      到了江户时代,武士成了“公务员”,他们为表示身份而携带的,依然是“打刀”。

                      所以,现在被收藏和买卖的“古刀”,绝大部分还是江户时代被大量制造的“打刀”。

      • 家园 锋两刃造和笑傲江湖

        金庸说某岳剑派的剑只有剑尖开刃,原以为他是凭空想象,看来还是有根据的。

        • 家园 西洋的刺剑就是剑尖开刃,老金更可能是受此启发

          剑尖开刃的剑多半是出于破甲的需要,用于对付穿重甲的敌人。而对于不穿甲的敌人则砍杀比较好。

      • 家园 《罗生门》里那个强盗佩的是一把中国剑,很有意思

        记得那应该是应仁之乱时候的事情,以前只知道有日本刀剑出口中国的,没想到还有反过来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