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何新的文章一定要分清楚其中的干货和私货 -- 飞鸣镝

共:💬53 🌺160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政治人物讲道德

              对政治人物讲道德,就好像在床上和女人谈理想一样,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挺无聊的。

              • 家园 政治人物的道德和平常人不同。

                平常人要讲“慎独”,但是政治人物的道德一定要让别人看见。打一个不好听的比喻,即使是妓女卖身还要半推半就卖个高价呢。

                • 家园 这么说倒是有道理

                  但是何新基本上已经是边缘人物,并不是什么领袖/核心,而是个智囊,而且作为一个智囊,他也绝对够格,对他的道德指数要求这么高有意义么?他需要表现的高风亮节“要让别人看见”么?

                  我还是不大理解你对他的攻击的原因,倒不是怀疑你的动机,只是觉得挺无聊的,有点“不费江河万古流”的感觉。

                  • 家园 套用何新的一句话来说,我这是闲得无聊,好玩而已。

                    说一下我自己的观点:何新并不是边缘人物,他和政治核心一直保持的密切的联系。何新本人也并不隐讳这一点。

                    所以何新有时候也要也要执行河里某些大牛曾经执行过的那些无可奈何的任务。

                    而且,何新并不是江河,因为江河是有自己的方向的,更不会随随便便改变自己的方向。

                    • 家园 长江万里,犹有千里一曲

                      1,作为一个成功的智囊,当然要与台上的人物保持紧密的联系。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台面”上的人物,不需要“要让人看见”的道德光环。他不需要在人群中拥有大的号召力。

                      您能否告诉我,作为一个智囊,为什么一定要有“让人看见”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2,江河不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自己的“方向”——我就没见过笔直的河流——而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自己的“大”方向,所以万流蜿蜒,而终归东入海。

                      我倒是看何新就像江河一样,大方向没什么变化,有时候蜿蜒一下,那也是常情。长江万里,犹有千里一曲,何况人呢。您对他这么高标准严要求,这个心理倒有点像是发现了刘德华脸上黑痣的少女了。

                      • 家园 长江千里,千里一曲,不是一里一曲,更不是忽东忽西。

                        1,作为一个成功的智囊,当然要与台上的人物保持紧密的联系。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一个“台面”上的人物,不需要“要让人看见”的道德光环。他不需要在人群中拥有大的号召力。

                        您能否告诉我,作为一个智囊,为什么一定要有“让人看见”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首先,你的这番话是不是承认,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二,如果你认为这个人仅仅是一个智囊的话,我只能说你根本就没有看过何新的多少作品,或者说你根本就不了解何新。你只要翻一翻何新的《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危机与反思》、《为中国声辩》、《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你就会知道,何新根本就不是什么单纯的智囊人物,这个人是一位具有极大政治影响力的政治人物。而且,何新自己也从来不掩饰这一点。例如,他自己就多次公开讲过他自己与最高领导层的关系。他自己根本就不像他自己这一阵子所标榜的那样——是个“江湖之人”。换句话说,他是个“台面”上的人。

                        2,江河不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自己的“方向”——我就没见过笔直的河流——而是不会随随便便改变自己的“大”方向,所以万流蜿蜒,而终归东入海。

                        我倒是看何新就像江河一样,大方向没什么变化,有时候蜿蜒一下,那也是常情。长江万里,犹有千里一曲,何况人呢。您对他这么高标准严要求,这个心理倒有点像是发现了刘德华脸上黑痣的少女了。

                        一条忽东忽西的大河就算是入海,也会造成大水灾。黄河长江不都是这样吗?而且我并不认为“万流蜿蜒”是什么好事,否则的话就不用对长江裁弯取直了。

                        如果你认为何新先认为某事件是内部自爆后来又说是共济会阴谋的言论是“大方向没有什么变化”的话,如果你认为这也是人之常情的话,那我也没办法,那只能说你和我的判断标准不一样。

                        (当然,何新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并不仅仅这一处,我之前已经列出不少,这里不重复)

                        你的比喻倒是大体正确,我的的确确是看何新的著作才开始接触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古文化这些东西的。曾几何时,这个人的的确确是我心中的偶像。只不过我在这个偶像的脸上发现的并不是一个黑痣,而是一张已经戴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的假面具。而且这张假面具已经一点一点掉了下来,出现在这张面具后面的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你有过自认为很熟悉的人突然在你眼前露出另外一幅面目的经历吗?亲眼看到偶像的破灭,这就是我心中的感受。(当然,何新本人并不在乎,他就算是知道了我这个小人物的存在大概也只是骂两句sb而已。他在博客上已经说过类似的话了。)

                        最后,我再说一遍,要想替何新辩护,一定要看一些何新的作品,最起码要看何新的博客。何新言论中的那些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是用修辞手法就能够掩饰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