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天下无谍的对手们 -- 黄河故人

共:💬90 🌺113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种口述四不像,我也很厌烦
                    • 家园 故人兄莫要捉急啊!

                      喜欢一棍子打死的人多了去了,其中必定没有您。俺在河里潜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您治史的态度俺是毫不怀疑的。

                      小崔收集的口述资料据周立波说也有“一大房间”了,其中能上央视的又有几何?能上央视的又岂不会精挑细选,起码“政治正确”。退一步讲,人小崔也不正儿八经的史家,他现在所为也不过是材料的收集者而已,尽管他一定想更进一步。但我想这样的收集者这样的材料对史家而言不是越多越好吗?您总不能奢望人人都有史家的专业史家的严谨吧?再退一步讲,人央视还本溯源不过是个——媒体!纵是挂了“中国中央”的牌子,也不可能替代社科院历史所。要说它100%政治正确,我信;您要说它100%可留于青史,打死我也不信。

                      不好意思,说到小崔我就很激动。我欣赏他,因他重视的是身边点滴,因他体察的是微观中国;并以自身的光热去推动微小的进步。中国不能乱!但中国需要变。需要像小崔一样许许多多累小变为大变的人——的改良者。总之,空谈无益,实干为先,野心家滚蛋!

                      真的不好意思,司徒扯到了小崔,哪儿跟哪儿啊!或许史家笔下也本无温情,看来是我小资了。不光是小资情调的小资;更是小资产阶级的小资。

                      生意都忙不过来,还有空在河里闲扯?老婆大人小耳光扇来,麻溜儿的撤了——88,走你!

                      • 家园 刑部尚书和我这类理工科的人不喜欢这种不严谨的做法

                        耍嘴皮子和搬弄是非的则喜欢这种,因为太严谨了就没有他们折腾是非的空间了。

                        想起来几年前老引带着我去采访一位老兵,到现在我也没验证完当时的谈话录音中提过的事情。要是媒体人和周立波等是我等这个效率,早就没饭吃了。

                        而小崔,我相信他是一腔热血去做这件事的。

                        通宝推:蓝沙狐,住在乡下,
                    • 家园 主席和董必武都把建党的日子记成7-1,是不是

                      当时用的阴历啊,实际上那个南湖会议应该已经推到8-1前后了,而阴历和阳历差不多正好差一个月

                  • 家园 花!

                    不是字里行间仇恨太多,而是现实中流了太多的鲜血,能到这个程度已经挺温情了。不是到现在还有人要大江大海折腾一回吗?虽然号称要温情,还是仇恨忘不了。

                • 家园 电影可以直接当证据吗?
                  • 家园 老兄,我用的是“表现”两字

                    司徒雷登作为美国大使,能够根据个人情感违反美国国务院的指令吗?司徒雷登返美前后的历史资料不必由我来啰嗦吧。

              • 家园 现在一群公知忽悠一大群小白说司徒雷登倾尽全力搞燕京大学

                不想想一旦1949年中国真的划江而治,我们还有多少机会统一成一个大国。

                搞燕京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亲美国的精英人才,无奈这些人才中大把的跟了TG,这可不是他的本意。

                司徒雷登是历任驻华大使中最懂中国的,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不好对付的。

                钦佩太祖,把他和他背后的美国一眼看透。

                通宝推:adrupal,tom,河里的螃蟹,wxmang的书童甲,
                • 家园 又看了一遍《别了,司徒雷登》,毛主席太伟大了。

                  里面说的很多东西至今还很适用。美帝战略上确实了得。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扶植吃美国奶长大的,认同美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政府。和平演变无处不在。美国的计算都是这么进行的,比如金三胖是在美国教育的,喜欢流行音乐,和当年的留苏派一样一样的。还有现在的太子党全是美国教育的也是他们的一个战略考虑。另外,当年WTO在电影大片这个没多少钱的东西上纠缠半天就是为了传播他们的文化。

                • 家园 这样评论司徒雷登是不公正的

                  搞燕京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亲美国的精英人才,无奈这些人才中大把的跟了TG,这可不是他的本意。

                  燕大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我们得到了自由,并不只是为自私自利的享受生活,而是服务大众。很多人正是秉承这个校训才加入土共的吧?

                  下面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错误请指出

                  据统计,从1919年到1952年,燕大办学仅33年,注册的学生达9988名,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各学科带头人超过100人。“二战”时,中国驻世界各大城市的新闻特派员,90%以上是燕大新闻系毕业生。“二战”结束,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中国派出的3位记者均出自燕大。1979年邓小平访美,代表团21人集中了当时中国的精英,其中燕大毕业者竟达7人之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京大学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在队伍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934年司徒雷登赴美,突然接到燕京大学要他火速返校的急电,原来北京学生为反对政府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赴南京,燕京大学学生宣布罢课。司徒雷登赶回后,立即召开全校大会。一些人以为,作为校务长的司徒雷登是不会支持罢课的,不料他却说:“我在上海下船时,首先问来接我的人,燕大的学生是否也去南京请愿了。我听到答复‘是’,这才放心。如果此次燕大学生没有参加请愿,那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就完全失败了。”

                  1939年,司徒雷登在一次对全校师生的讲话中说:“燕京大学不是‘世外桃源’,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关心国家大事”,“现在的燕京大学处在沦陷区,不要被日寇的反面宣传所迷惑”。日本人曾提出让日本学生进燕大读书的要求,司徒雷登表面同意,但坚持应和中国学生一样经考试合格方能录取,结果虽有日本学生报考,却因未达到标准,无一人进入燕大。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当时的苏联驻华大使都随国民政府迁到广州去了,司徒雷登仍留在南京观变。显然,他是想和中共保持接触。毛泽东还转托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陆志韦写信给司徒雷登,表示他可以个人身份到北平参加燕大校庆。周恩来则通过黄华表示,欢迎司徒雷登回燕京大学一行,并表示可能一晤。获此消息,司徒雷登很是兴奋。但是,在他就北平之行向美国国务院请示时,却遭到拒绝,并要求他立即返美。这样,司徒雷登在解放了的南京“坐着不动”100多天后,不得不离开。国民党政府还希望他先到广州,再回美国,认为这将是对国民党政府精神上的支持。司徒雷登没有这样做,乘飞机从南京直飞冲绳,并在那里发表声明,赞成中共领导的中国政府,但美国国务院未让这个声明在美国发表,还电告他不得再作声明。

                  闻一多的《最后一篇演讲》,原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

                   司徒雷登在自传《在华五十年》开篇即写:“我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以中国为家。精神上的缕缕纽带把我与那个伟大的国家及其伟大的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55年8月1日,司徒雷登留下遗嘱,里边提到,“我指令将我的遗体火化,如有可能我的骨灰应安葬于中国北平燕京大学之墓地,与吾妻遗体为邻;如果此种安葬证实不可能,则上述骨灰可安葬于其他任何地方。”

                  2008年,在美国驻华大使雷德、燕京大学老校友们和杭州市民的注视下,阔别中国 燕大校友向老校长献花60年的司徒雷登之魂,再度回到了中国杭州。11月17日,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安眠于青山苍翠的怀抱之中。

                  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

                  “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通宝推:presario220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