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大家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九霄环珮

共:💬56 🌺1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推荐大家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特别是国内的观众,档期很短,只有一个星期。

    3D我就不吹了。李安做的东西真的很地道,用他的话说是“拼了命”做的。

    摘一段导演关于片子主题的说法,其实我觉得这个说法还只是轻轻触碰了一下,并没有多讲。

    这里只是推荐大家看。也许以后会写个影评。

     《少年派》里,前半段是求生的本能,后半段则是生存之外的东西,虽然饿不死,但他不知自己何时能到岸,于是见神见鬼的事情都来了,有点像我们讲的老天爷。

      你不相信不可相信的东西,你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的。电影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最虚幻也最真实。超越你可以控制的东西。这部电影辩证思索性很强,结尾时发人深省:人生是有意义的,而不只是生老病死。希望把我新的感受传达给大家。

    • 家园 【讨论】响应号召,看了少年派,反而痛苦了

      如此“法相庄严”的片子是才俊们轻易不敢写影评的

      到底让人思考,还是让人感动,哪种套路更容易让资本接受,也许兼而有之,也许还是看厨师的手艺,我们都知道,同样是伏虎拳,陈家洛打出来就是不一样,

      李导演是我喜欢的导演,他对各类领域和层次的进取也很努力,不管他自身如何想完美,都改变不了他实际上是主流资本主流思想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来讲,说他是最取巧的导演,不为过;

      痛苦一:片中三大教派,“知晓”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PI,最终评价起作用的却是基督教,是PI把自己的经历讲给“西方作家”,由西方作家来完成写作(即评价的过程),片子开始貌似公允三大教派平等,片子最后就是活脱脱的一个---基督教唯我正确,尔等下流需要早点来朝贡的---套路。以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做指引,我突然感觉这个电影应该是人家专门拍给目前正与基督过不去的伊斯兰教众看的,尽管一讲到什么神性、灵性,中国人有天生的优势,而且也喜欢围观起劲,但片中真没有中国人的事,片中那个佛教徒不就是一个帮忙评定肉味的角色嘛,就一个打酱油的角色,而且这个引申的意思是佛教徒是不吃肉的这个意思还是错误的。

      痛苦二,片中更是典型的基督的说教,我不懂印度教和伊教,也许里面也有此二教的暗示,我等不懂,但片中的大道理是基督教主力却是无疑的,老虎和PI引喻神性和本我的斗争是大家广泛接受的,蓬莱岛上白天给予晚上收回是最典型的基督理念。我接受老佛爷的理念,佛爷也讲需要与嗔痴疑慢做斗争,目标是人皆可佛,洒向人间都是爱,哪有收回的道理,所以一直觉得基督的心胸比佛要差些。上帝拯救的是“the chosen one”,是归顺了的人,不归顺的是异教徒,十字军骚扰邻居乐此不疲,打的旗号就是消灭异教徒。

      痛苦三,片尾老虎不回头代表什么?代表西方文明对神性的不自信,弗洛伊德讲人的潜意识占90%,意识是受意识所决定的,你以为已经驯服了老虎?错了,它从未被驯服。李导演对这点把控很准确。但西方文明的这个境界对比老佛爷又差了一截,佛爷讲,存乎一心,讲天人合一,当你得道了,内外平衡心如止水,举手投足就是合乎道理,这个自信,岂是基督能比的?

      有时间还是拼凑一篇影评吧,先搁笔了。

      关键词(Tags): #少年派 佛 基督
    • 家园 逃避现实的幻想和真相

      用奇妙的幻想来替代惨烈的事实真相,对比越强烈越好。

    • 家园 国内档期不止一周,但iMax档期只有一周

      Life of Pi在国内iMax的档期在一周后全部让位给《一九四二》。我搞不明白《一九四二》这样一部2D片为什么要抢占iMax的档期,虽然华谊和iMax是有合约在先。

      Life of Pi的非iMax版至今仍在国内上映,“连续三周票房居首,累计近4.4亿元”,大败《一九四二》(据《中国电影报》数据)。

    • 家园 中国电影呼唤真正的大师

      电影没看过,只是看了楼下网友们的评价,李大导演又进入饮食男女的混乱状态了。虽然可以理解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混乱的,李大导演能够展示出这种混乱已属难能可贵!

      但是时代正在召唤那些能够指引出路、启蒙精神的电影大师,而不仅仅是这些呻吟,更不是那些不知所云的意淫。

      很多电影里面的所谓信仰,比如这个电影,真的是信仰吗?迷茫才是吧?

      中国电影绝不缺少大师,只不过需要等待机会破解而出罢了。冯小刚和刘震云都不是大师,也许根本成不了大师,但是我很感谢他们的努力,虽然1942不知所云。

      关键词(Tags): #杂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启蒙精神不要指望电影

        就象我上次跟人说的,找“路”不是文学家的事情。

        精神启蒙需要读读哲学、历史,同时注意观察现实和实践运动。文学经典倒是对精神启蒙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个人的精神启蒙一下和什么是社会的出路则还有很大区别。

        电影是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能够提出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和出发点就算不错了。

        指望电影导演给人生指路那就更是不可取。怎么会把指引出路的事情寄托到电影导演这类人身上呢。虽然我觉得李安功力很高,但同时我一点也不觉得他能给我带来什么精神教育,顶多是一些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而已。

        我的一个观察是,现代社会中,泡沫文化泛滥,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人找不到指导,他们接触的都是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泡沫文化,所以只能在这种环境中寻找导师,有些自认为找到了,有些还算比较清醒,认为没找到,但还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个环境中。也有的,不在少,能够一定程度上走出这个环境,但也只能到宗教的领域寻找寄托了。我上网还发现不少人把别的什么网友当大神崇拜,跟真的似的,用我们南京话说,昏天黑地,搞笑得一比。所以有时候想想,“人”在总体上是比较悲哀的,人真正的能做的不过是“反抗悲哀”,“反抗绝望”吧。

        顺便说一个事,李安有次透露,当然语气并不多么得意了,说在台湾有个什么调查“最受相信的人”,他排第三,第一是个真言(音)法师,第二是个李昌钰。

        • 家园 推荐一看

          两部印度喜剧片,一部是三傻宝另一部是我的神啊这两部喜剧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却能带给人生指导。印度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 家园 李安所说,大约是“证严法师”

          李安所说,大约是“证严法师”。

          顺便说一个事,李安有次透露,当然语气并不多么得意了,说在台湾有个什么调查“最受相信的人”,他排第三,第一是个真言(音)法师,第二是个李昌钰。

        • 家园 九霄也是大萝卜一族?

          握爪握爪

        • 家园 行行出状元,文学家当然也可以臻于思想的化境

          且不说很多伟大的哲学著作本身就是文学精品,起码三国、水浒、红楼在指点人生、启迪心灵方面一点不比其它的哲学作品差。如果说只有板起脸来说教的文章才能算指路的话,那当然“指路”这事肯定跟文学家无关了。

          即使退而求其次,哲学先驱更需要为世人在混沌中披荆斩棘,但是受此影响的先知先觉的文学艺术家们又何尝不会努力把最先进的东西推荐给最广大的民众呢?

          鲁迅、胡适不都是以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为己任吗?何时认为“找路”这事与己无关呢?只不过他们那个时代最主流的文艺形式是报纸和杂志,一如今天的电影。

          今天的中国电影就没有那样的火花吗?肯定不是。其实上一篇就想说,向刘镇伟的《大话西游》致敬!

          关键词(Tags): #杂谈#电影、启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