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高中往事 -- 躲雨的猫

共:💬166 🌺902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跟富裕关系也不小啦

                                  北京中学条件好,高中生的见识就是不一样...这个进了大学很明显的。说素质教育,我真觉得北京做得挺好的。

                                  北京人民不爽是觉得清北树大招风,不敢像复旦那样约1/3的名额都扔本市,每年“只有”约1/8的名额在北京。说不好听点,这叫贪心不足蛇吞象。

                  • 家园 北京地区的考生家长现在才开始因为招生名额下降而担忧啊

                    殊不知我们河南地区的家长因为北大和清华在河南的招生名额太少早就愤怒了N年了,如果要是算录取比例的话那就更少了,北京人口两千多万,一年录取500名都嫌少,那河南呢,人口一个亿,常年录取名额四五十个,就这还是提高了之后的录取人数。尤其是在全国考生同用一份考卷的年代,同样的试卷,差距巨大的录取分数线,这对河南考生太不公平了!

                    • 家园 不过外地选进来的基本都是精英了

                      当年我在北大时候的那个班,45个人,基本分布大约是北京的15个,黄河以北的15个,黄河以南的15个.不过一般情况下,俺们北京孩子的平均成绩在班里的中下游,我算好的也就是混个中上.....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外地孩子很多都是奥赛金牌进来的.我们班有4个奥赛奖牌报送....

                    • 家园 我的意思你看清楚没有?

                      北京现在不是最不公平的,要喷就去喷最不公平的。坦率说河南人口多,录取人数少固然是不公平,但一个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为教育是不是做了足够的事情?要说也不是没有机会,当年中科大从北京迁到外地,第一选择可是河南,但最终去了合肥,想想为什么吧。

                      • 家园 这个和地方政府没有多大关系

                        我指责的不是某一个地方政府,我指责的是整个国家的高考录取制度不公平。中科大没有落户河南这和当时的河南省政府当然有关系,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否认考生录取名额分配不公的事实;即使中科大落户河南,北大和清华对河南考生的录取名额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如果要论地方政府能给名牌大学提供多大的优惠条件来考虑的话,全国哪个地方政府所能提供的优惠条件也无法和北京的天然优势相比。

                        北京大学是全中国人的大学,不是北京人的大学,是举全国之力办的大学,不是北京市政府自己办的大学!北京大学因为落户在北京,北京市政府给北大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当然可以考虑给北京户口的考生多分配一些录取名额,但是和其他省市相比,这个差距也不能太过悬殊!

                        • 家园 算了吧

                          如果清北能够将北京招生比例提高到与地方名牌大学在当地招生相同比例,多投个十几个亿(复旦、上交)也不是太大负担。

                          你最后一段套上任何一个著名大学都可以。

                          • 家园 呵呵 应该在算一下 各省对清华的贡献

                            算下税收比例

                            对国税的贡献

                            人多 不代表贡献大

                          • 家园 可能是咱俩对这个招生制度的感受不一样

                            所以才造成了分歧吧!我说一下我的感受,当年我落榜的时候,和其它省份的考生相比,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分数,结果是一个落榜,一个上重点大学,这样巨大的心理和现实落差,就是搁在神仙身上,估计神仙也hold不住,何况是搁在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上呢

                            • 家园 坦率说对高考制度不公平的认识我比你早得多

                              我是七八年考上大学的,来自江苏,那时江苏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也很高。因为全国一张卷子,进大学后大家一交流,哪个省分高,哪个省分低很清楚。当然都进了大学了,冤气不象你们这样高。

                              我为我们同学感到可惜的却却是来自上海、南京的两个老大哥,班上老大32岁,老二31岁,都是420分以上(数理化语政满分500),这个分是什么概念呢?我中学死党考了405进的复旦,我们学校与复旦差一个等级,两个老大哥都是可以进清华北大的分数。他们报没有报清北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们俩是服从分配从第一志愿落下的,我们系里招生老师说他们是别的学校认为年龄太大踢出来被他们捡到了。当时我们都替他们抱不平,黄金岁月上山下乡,下煤矿挖煤,等到高考了还被歧视。

                              我认为高考的公平,需要从国家、地方政府、考生三个方面共同努力,国家提供好的制度、地方政府提供足够的资源、学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 家园 那个时候河南就是觉得自己人口多,负担重,养不起科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