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 古城老农

共:💬4 🌺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1976年毛主席逝世,远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举行了规模巨大的游行,悼念毛主席,参加者有十几万人,是除中国外参与人数最多的。这不仅让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就是中国人也会觉得奇怪,毛主席对埃塞俄比亚人有什么大恩大德,让他们如此难过?

      其实,毛主席跟埃塞俄比亚打的交到并不太多,最重要的反而是一次战场上的厮杀。1950年7月,在美国的鼓动教唆下,埃塞俄比亚派军参加“联合国军”,参与朝鲜战争。1952年10月31日,埃塞俄比亚派的一个步兵营被命令进攻上甘岭的志愿军阵地,打了七个小时,伤亡657人,占全营人数一半以上,被迫撤出战斗,随后就回国了。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陈寿曾借孟子的话评诸葛亮:“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习凿齿更评论说:“昔管仲夺伯氏骈邑三百,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严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

      管仲夺占伯氏骈邑三百,让他至死没有怨言,孔子觉得很难得;诸葛亮罢免廖立、李严,他的去世却使廖立落泪哀叹、李严感伤而死,陈寿、习凿齿觉得很难得。毛主席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歼灭埃塞俄比亚军队大半,逝世之日,却使埃塞俄比亚举国哀痛,如失父母,又岂徒无怨言而已哉?

    • 家园 似乎不能单纯这么说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

      1970年11月24日两国建交。海尔·塞拉西皇帝、门格斯图总统、梅莱斯总理等曾访华。

      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政变推翻塞拉西政权,废黜帝制,成立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1977年2月,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中校发动政变上台,自任国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军人为主的“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推行一党制。

      就当年援助亚非拉那劲头,要说新成立的社会主义黑非洲兄弟从咱这里得点儿好处也是正常的,“毛主席跟埃塞俄比亚打的交到并不太多”这句实在不能这么说,

      毛主席对埃塞俄比亚人有什么大恩大德,让他们如此难过?
      经济上肯定有,当然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反正只强调一面是片面的

      • 家园 毛对非洲的影响力肯定不是靠物质因素

        把“对外援助”当成收买人心的主要手段是帝国主义以及受其影响的买办走资派们的想法,以己度人,他们当然会以为毛的影响肯定是大量援助的结果。且不说中国的物质力量当时及其有限,而毛主席一贯认为叫花子不能和龙王斗宝,实际上也比不过。埃塞俄比亚的战略位置重要,又是非洲有数的一直保持独立的国家,各国都很重视,美帝苏修都是不惜血本的。二战时塞拉西皇帝会见罗斯福总统,刚说很喜欢他乘的吉普车,罗斯福马上把那辆吉普车相赠。二战后一段时间,美国对埃塞俄比亚的援助占对非援助一半以上,记得每年达1.3亿美元,好像比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钱还多。可是没有听说哪个美国总统去世,埃塞俄比亚有那么大动静。得人心最终都是靠人心,不是利诱,曹操以赤兔马相赠,赏赐丰厚,却无奈关羽心向先主,古今中外,此理一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