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清火器的迷思 -- 恶魔之读书者

共:💬478 🌺2637 🌵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的对吗,就事论事一下

                                      这两年别的方面没长进,南北朝和隋唐却看了不少,所以就是就事论事一下,如有不对还请多多指教:

                                      楊玄感-->是大世家,但他本人是一个超级志大才疏的蠢材,造反的时候也没有利用到什么世家的优势,盔甲和兵器都凑不齐。

                                      李密-->破落世家到都放牛了,造反的时候也没有利用到什么世家的优势,还是投奔农民军然后凭个人能力赚到的第一桶金。

                                      王世充-->中层将领而已,祖上是西域胡人(和中原人有严重区别),不是什么世家

                                      宇文化及-->勉强算世家,但很低级,不是根红苗正的大世家

                                      李渊-->根红苗正的大世家,但也仅是隋末几十家反王之一。

                                      我个人感觉隋朝很牛,有两件事情可以证明:

                                      1. 杨坚上台,把全国管理体制从郡-州-县三级体制,改成州-县两级体制,这一刀砍下去,不知丢了多少人的饭碗,得罪了多少帝国中层官员,但一点事情没有。

                                      2. 炀帝上台,尽管瞎折腾,但也说明举国动员的体制无与伦比。经常有文章说,中国皇权不下县,我也不知道真假,就这条对隋朝肯定是不适用的。

                                      其实还有第三点,基本上皇帝想砍谁就砍谁,李浑世家36口人都因为流言而被砍,这样的世家对皇帝有什么威慑力?之前还砍了高颎,这是多牛的一个人物啊。炀帝还觉得杨素死早了,否则早晚就要族灭他家。这是炀帝时期。文帝凭杰出的个人能力,更是对世家举重若轻。。。所以我很好奇,这样的世家有什么用?真的对帝国有威胁?

                                      隋朝之亡,实在是折腾的全天下都没法活了,和朱棣不是一个级别的。

                                      • 家园 如果皇帝真的想砍谁就砍谁,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如果皇帝真的想砍谁就砍谁,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杨玄感造反直接起因就是见疑于炀帝。至于什么盔甲和兵器都凑不齐之类的别太相信。世家要造反,核心武力也就自己的私军或被拉拢的国家正规武力。一旦造反开始,往往要裹挟十万乃至数十万人。要武装大军必须夺取军械库。杨玄感起兵就夺取黎阳,武器自然就有了。即使真的凑不齐武器也没啥,努尔哈赤起兵也就十三副盔甲而已。

                                        李密出身高贵。本人也有蒲山公的爵位。哪里破落到都放牛了?他胸怀大志,散家财,养门客,聚人望,标准的世家造反路子。

                                        宇文化及本身不算出色,但从他的祖父宇文盛起就是上柱国了。老爹宇文述更有对杨广的拥立之功,甚至平壤战败后还宽恕。后来很快就起复了。宇文述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堂,这不叫世家?

                                        杨广之所以后期搞得遍地烽烟,除了压榨百姓,侵犯世家利益外,滥杀也是一个因素。李渊是他的表兄弟都要被怀疑,时时担心自己的性命,直到外放太原才算松口气。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杨玄感

                                          杨玄感莫名其妙的志大才疏,在文帝时期就有反心

                                          李密小时候在牛角上挂书看书都成美谈了

                                          宇文盛是不是上柱国不清楚,但肯定排不上号

                                          疑李渊很正常,哪个皇帝不疑臣子?

                                          >>如果皇帝真的想砍谁就砍谁,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中国几千年,古往今来这方面就数元障老兄最厉害,不也没事?

                                          • 家园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明朝没有世家的关系

                                            >>如果皇帝真的想砍谁就砍谁,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中国几千年,古往今来这方面就数元障老兄最厉害,不也没事?

                                            朱元璋杀功臣也就是在最后十年里杀的多。他杀的人基本都没有兵权了。他所顾虑的是这些功臣的威望,怕他死后建文帝控制不住。这些人都不是世家出身,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这些人一旦没了兵权就没有造反的本钱。但朱死了之后,这些人因为在军队里的影响力还是有可能造反的。

                                            朱元璋做这件事的时候并不是想砍谁就砍谁,而是有精密步骤的。先借胡惟庸案取消丞相,皇帝直管六部。然后设立锦衣卫,加强明朝特务统治。然后借郭桓案文官大换血。接下去用胡惟庸案诛杀李善长,并杀了几个不太重要的将领来试探军方反应。见没有太大反对才发动蓝玉案。至此将重大威胁全部消除。至于到晚年杀周德兴、傅友德、王弼、冯胜不过是扫尾工作罢了。

                                            朱元璋的策略说穿了就是温水煮青蛙。而隋炀帝后期杀人只看自己喜怒,没有定规,让手下人人自危,当然要引起反抗了。

                                • 家园 你这种例子哪朝哪代都能举出N多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哪朝哪代哪个时期没有这样的记载。

                                  大清朝康雍乾三朝哪年不对外用兵?哪年没个饥荒民变?史书上不照样写着康雍乾盛世。跟康雍乾比起来,永乐时期国力强盛的不能再强盛了,讨论历史要一个标准,不能光对着明朝用放大镜看。

                                • 家园 红利不红利的没研究过不过你这人口记载貌似问题很大

                                  应该是地主兼并隐瞒纳税户口的原因,否则太不合逻辑

                                  • 家园 隐瞒户口没有这么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6054万。到弘治四年(1491年)是98年。如果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率1%计算,应有16052万(1.6亿)人。这个增长率参考清初顺治年间的5千万人到一百年后的乾隆前期的2.2亿人,实际还是很低的。

                                    即使按照现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后极低的0.5%自然增长率计算,也有9870万。

                                    而弘治四年全国人口只有5328万。如果按第一个数字计算,缺口近1.1亿人,按第二个数字计算也有4542万人的缺口。也就是说,如果隐瞒人口说成立的话,全国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人口被隐瞒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 家园 好奇的是这126斤肉是如何吃下去的

                          按照我看到的说法,皇帝一般是吃独食的-很少有人有资格和皇帝同桌吃饭,他自己无论如何也吃不下比自己体重还要重的食物(光是肉就差不多了,其他菜蔬和米饭面食还不计),那剩下的绝大部分都哪去了?

                          • 家园 绝大多数都是摆样子的

                            溥仪的回忆录有描述。他一餐饭要摆七个膳桌。但这些菜其实都是过了火候的,只是摆样子的。皇帝一般不吃。溥仪自己吃的饭来自太后和太妃们的小灶。

                            万历的排场也差不多。

                            至于这些菜最后的去处,估计就分给手下太监和宫女吃掉了。这其实和祭神后的供品一样,都是大家分了吃掉罢了。不过帐还是算在皇帝身上的。

                          • 家园 估计是一头猪的账都记在皇帝头上

                            好奇的是这126斤肉是如何吃下去的

                            上桌的是剔下来的那点里脊.

                            清朝是要在宫里煮猪肉祭神的,那个用量大.

        • 家园 有人讲红楼梦是隐写明亡血史

          红楼梦里的一些账单似乎和这些账单很像

        • 家园 钱分厘毫丝忽微

          好家伙,精确到小数点以下七位,头一次看见这么细的账目。

          当时的称量工具能达到这么高的精度吗?

          谁能给解惑一下?

          • 家园 这个以前听人说过是因为古人不懂有效精度

            现代的天平如果标注有效精度是0.0001g的话,那么最后的称量结果不论如何最多只能取小数点后4位,再多的数据都是毫无意义的。而古人对于银两往往会基于其成色进行换算,算出来的这个尾巴又不知道去掉,所以经常会出现这类神一般的量具

          • 家园 还有更精确的

            沈榜的《宛署杂记》记录了他当宛平县令的一些事,其中万历二十年宛平县“正赋中通共起存银叁仟陆百陆拾捌两柒钱伍分贰厘陆毫伍丝肆微捌纤陆沙陆尘陆埃壹渺贰漠伍糢,分计之则有夏税起运银共贰佰柒拾柒两叁钱贰分伍厘玖毫伍丝玖忽伍微壹纤捌沙柒尘捌埃壹渺贰漠伍糢”。精确到小数点后14位。

            有说法认为太小的精度只是理论计算值。北宋真宗年间刘承硅发明了精密戥子,最大单位以两计,最小以厘计,一厘相当于31.25毫克。而金瓶梅里花钱只精确到几钱几分。个人看来这种说法也有道理,可能是把实物折算成银子的计算结果。

            • 家园 可能是银子升水和贴水的问题

              古代银子成色不同,这些可能是折成纹银后的数吧,不过估计古人不会考虑有效位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