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马其顿军团遭遇秦军的一点新思路-交叉比较 -- 龙眼

共:💬185 🌺1311 🌵14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马其顿军团遭遇秦军的一点新思路-交叉比较

    经常有人对马其顿军团如果意外遭遇秦军则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认为马其顿军团会大获全胜的有很多,而认为秦军会获胜的也有不少,而双方往往都是隔空打牛,谁也拿不出什么真正有力的理工形式的证据来,因为双方毕竟没有见过面,无法直接分析,只能各自想当然。但是如果通过对各自已经发生的战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再互相就有联系的案例进行对比,就能提供一个全新的分析思路,来看如果马其顿军团意外遭遇秦军那么结果会怎样。

    具体比如:

    1 - 就马其顿军团(方阵)和它的终结者-罗马军团(阵法)进行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马其顿战役,来看马其顿军军阵致命弱点。

    2 - 就罗马军团全盛时期在安息的卡莱战役中被半数于己的萨珊军(弓箭骑兵)围歼,来看罗马军阵致命弱点3 。

    3 - 就秦军北却匈奴的战役看秦军对匈奴(弓箭骑兵)的克制战法。

    这样做横行和纵向地比较,结果就更有说服力了。

    通宝推:笑任平生,
    • 家园 我记得卡莱战役是罗马对帕提亚

      萨珊王朝貌似是罗马后期才出现的

    • 家园 请问,怎么上传图像到西西河呢?谢谢
    • 家园 战车的利弊《六韬·犬韬·战车第五十八》

      转贴: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记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孤者,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读,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日反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武王曰:八胜之地奈何?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阵未定,即陷之。族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阵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卒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战车怎样作战?

      太公说:步兵作战贵在熟悉情况变化,车兵作战贵在熟悉地形状况,骑兵作战贵在熟悉别道捷径,车骑步同是作战部队而用法不同。车兵作战有十种死地、八种有利的情况。

      武王问;什么是十种死地?

      太公说:可以前进而不能退回,这就是战车的死地。越险阻,长途追逐敌人,这就是战车的竭地。前面平坦,后面险阻,这就是战车的困地。陷入危险而难于出来,这就是战车的绝地。毁塌积水粘泥地带,这就是战车的劳地。左面险阻右面平坦,还要爬坡,这就是战车的逆地。盛草连垄,还要渡过水泽,这就是战车的拂地。车少地平,而又战车与步兵配合不当这是战车的败地。后有沟渠,左有深水,右有高坡,这就是战车的坏地。昼夜大雨,连日不停,道路毁坏,前不能进,后不能退,这就是战车的陷地。这十种都是战车的“死地”。所以愚将由于不了解这十种死地而被擒,智将由于了解之十种死地,就能避开它。

      武王又问:八种有利的情况是什么?

      太公说:敌人的前后行阵尚未排列完毕就乘机攻破它。敌人旌旗紊乱,人马不断调动,就来机攻破它。敌士卒有的向前,有的退后,有的往左,有的往右,混乱不已,就乘机攻破它。敌阵势不稳定,士卒前后相互观望,就乘机攻破它。敌前进犹豫,后退害怕,就乘机攻破它。故三军突然惊乱,轻举妄动,就乘机攻破它。敌与我战于平坦。地形上,日暮还未结束战斗,就用战车攻破它。敌长途行军,宿营很晚,三军惧战,就乘机攻破它。这八种情况都是对战车作战有利的情况。将帅明白了十种“死地”和八种“胜地”,敌人即便四面包围,用千乘万骑向我正面压迫,两侧突击,也不可怕,无论多少次战斗都必定取得胜利。

      武王说:好啊!

    • 家园 骑兵(无马鞍马蹬年代)的利弊《六韬·犬韬·战骑第五十九》

      转贴: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阵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阵,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阵不旧,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簿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人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插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阵必乱,今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阵,敌人佯走,以车骑反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踰险,长驱不止,敌人伏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园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众,此骑之没地也;大涧深谷,蓊秽林木,此骑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汗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闇将之所以陷败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骑兵怎样作战?

      太公说:骑兵作战有“十胜”和“九败”。

      武王问:十胜怎样?

      太公说:敌人初到,行阵未定,前后不相联系,我骑兵应立即击破其先头骑兵部队,夹击其两翼,敌必溃逃;敌人阵势,整齐坚固,士卒战斗情绪很高,我骑兵部队应缠住敌人两翼不放,有时奔驰过去,有时奔驰回来,快速如风,猛烈如雷,使尘土飞扬迷漫,白昼如同黄昏,不断更换旗帜,改变服装,[使敌人疑虑重重,]敌军就可以被打败;敌人行阵不稳固,士卒没有斗志,就迫近敌人前方和后方,袭击其左右从两翼夹击它,敌人必会震恐;敌人日暮回营三军震骇.我骑兵应夹击其两翼,急速袭击其后尾,迫近其营垒入口,阻止其进入营垒,敌人在慌从中必会溃败;敌人没有险阻地形可以固守,我骑兵应长驱立入,切断其粮道,敌人必会陷于饥饿;敌处于平坦地形,四面受到威胁,我骑兵协同战车四面围攻它,敌人必会溃乱;敌人败逃,士卒散乱,我骑兵或由其两翼夹击,或袭击其前后,敌将帅也就可以被擒;敌人日暮退回营垒,部队很多,队形一定混乱,就令我骑兵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一屯,战车五辆为一聚,十辆为一群,多插旗帜,配以强弩或者打击其两翼,或者断绝其前后,敌将帅也可以被俘获。这就是骑兵作战的十种取胜的战机。

      武王问:“九败”是什么?

      太公说:用骑兵攻击敌人,如果不能突破敌阵,敌人假装跑,而以战车和骑兵攻我后方,这就使我骑兵处于失败的境地了;击败退之敌,越过险阻,长驱深入而不好止,敌人埋伏在我两旁,绝我后路,这就使我骑兵处于被围的境地了;“前进后,无法退回,进后,无法出来,这叫陷入“天井”之内,困于“地穴”之中,这就使骑兵处于灭亡的境地了;进路狭窄,出路迂远,敌可以弱击强,以少击众,这就使我骑兵处于覆灭的境地了;大涧深谷,林木茂盛,活动困难,这会使我骑兵处于精疲力竭的境地;左右有水,前有大山,后有高岭,我三、军在两水之间作战,敌人内守山险,外据水要,这就使我骑兵处于艰难的境地;敌人断我粮道,我只有进路而没有退路,这就使我骑兵陷于困难的境地;沼泽地、低湿泥泞地,这是使骑兵疲劳的患地;左有深沟,右有坑凹,一高一低,看起来就象平地,无论进退都会招致敌人来攻,这就是骑兵作战的陷地。这九种都是骑兵的“死地”。这是明智的将帅所竭力避开的地方,昏庸的将冲所以陷于失败的原因。

      • 家园 别把马镫当回事

        就是一西方学者扯,认为马镫是一伟大的的发明。

        那我们也可以认为椅子靠背的发明也是伟大的的发明。

        其实对于马背上的民族,这个马镫就和椅靠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只不过开始用的皮革绳索之类。

        西方文献最早记载马鞍马蹬的时间匈奴王阿提拉时代,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俄罗斯考古发现最早的马鞍马蹬是出自公元前1,2世纪一个匈奴单于的墓葬。

        这一切都指向匈奴,但和匈奴打了几百年交道的中国的文献就没有马鞍马蹬这么一说,为什么,因为马鞍马蹬和椅靠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用不着记载。

        • 家园 硬质马镫还是挺重要的

          以前见过介绍马镫的文章。里面提到其实绳套一样的马镫很早就出现了。不过当时只是方便上马的一个装置,在马上坐稳以后就得把脚从里面抽出来。原因是一旦不小心坠马,绳索或者皮革做的软“马镫”很容易把脚套住,结果骑手就被马活活拖死。所以那个时候一个骑手要是把脚踩到马镫里,那基本上就是要玩命了。后来硬质马镫出现,只要不把整个脚全套在马镫上,落马的时候脚和马镫就会自然脱开,骑手不会被马拖死。这时候把脚踩在马镫里才变成标准动作。

          • 家园 硬马镫同样可能把脚卡住,再说你这没骑马先考虑坠马,忒保守

            骑兵打起来,落马后不说可能被后面的踩死,战斗力立马下降到轻装步兵水平,死不死都是对整体战斗力的极大损失。如果落马是骑兵的普遍现象,那谁会建立这个兵种?

            马镫的主要作用是让骑马的人有个搁脚的地方,否则全靠腿使劲夹住马肋保持平衡,顶多一小时人和马都得累趴下,古人只要不傻,肯定一直踩着。

            而且软索做的马镫你要图省事就扎个圈那是很可能成套了,但如果编个半球形网兜呢,就伸半个脚进去,就象拖鞋,怎么套住脚?

        • 家园 花!俄罗斯考古马镫能详细说一下吗?
          • 家园 具体是外蒙古的诺因乌拉(Noin Ula)墓葬

            可以参看[URL=]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6/11027560/20050414/12242808_2.html

            [/URL]

            这座陵墓是1912年一位蒙古采金工程师偶然发现的,1924年对它进行了科学性发掘。……幸运的是发现了一只中国漆杯,上有两段铭文,因此得以确定六号墓的年代:公元一世纪初左右。事实上,这是匈奴单于乌珠留的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备鞍的马匹。马勒、马嚼和马鞍类似于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地区的同类物件。马鞍通常由填以毛料的两块皮垫构成,不过少数马鞍配有一个木框,前后装有鞍头,并且配备马镫。配有马镫的马鞍象征了一大进步。”

            同时蒙古诺因乌拉墓还出土了很多西汉-东汉时期风格的织物,比如“新神灵广成寿万年”锦、“群鹄颂昌万岁宜子孙”锦、"游成君守如意"锦、“广山”锦等。

            还是那句话:马镫和马鞍对东方游牧民族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犯不着费那么大的功夫去研究。

        • 家园 最早的马镫是在中国晋朝

          最早的马镫是在中国晋朝

    • 家园 未来战争的分析与意义

      另外有人说,你这么瞎分析有什么用?吃饱了没事干。其实这是锻炼一种思维能力。列位要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世界大战了,中国和美国要是有了厉害冲突,多半是打嘴仗,摆摆你有什么武器,我有什么应对,这么瞎分析一番,如果经过这么一分析,发现双方势力相差悬殊,就不必打了,因为打也是输,跟日本二战时一样。而如果势力相差不大,也不能打,因为打起来谁都没好果子吃,象当年美苏那样。所以打嘴仗是未来战争的必然趋势。但打嘴仗是要会分析的,否则就被人家给说破了,给吓住了,对吧。

      • 家园 以后不会再有世界大战了的想法实在是不可以有,因为

        现在的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很大,工业化经济的生产又很集中,所以,别人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把你打回石器时代,所以,对未来战争的分析就是要比古代越发的常备不懈才有意义,否则,别人可以几分钟让你万劫不复,就算你还剩几个战略核潜艇,战略核潜艇被动反应式的报复的结果也很难跟人家有计划有预谋有备而来明目张胆主动的砸你相提并论

      • 家园 本来要花花你的,但是看到你写:

        以后不会再有世界大战了,中国和美国要是有了厉害冲突,多半是打嘴仗,摆摆你有什么武器,我有什么应对,这么瞎分析一番,如果经过这么一分析,发现双方势力相差悬殊,就不必打了,因为打也是输,跟日本二战时一样

        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不送花了。

        你这是唯武器论,忽略了人的谋略。如果双方只比谁的武器较优,那么比比科研人员多寡,兵工厂多寡,就差不多已分胜负了。什么间谍啊,特工啊,参谋啊,组织力啊,人心背向啊,所有那些都不太重要的。

        前些日子,家里请了两个越南华侨来拆去旧的中央空调并安装新的。我在酒吧台一边喝苏格兰威士忌,一边跟他们闲聊。做老板的那个说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了,而且有原子弹,美国不会再跟中国打仗了。我说你错了。正因为中国越来越强盛,而美国不断衰落。所以如果美国不找借口开仗,阻碍中国发展,就会被中国超过,还会引发内乱,衰败下去。一山不容二虎,要么你死要么我死。就算互相扔原子弹,大家抱着一起死,也好过只有我们美国慢慢拖死了而你中国却活得好好的。

        说那么多,其实就是要告诉你,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谋略也很重要。

        龙眼你喜欢吃龙眼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