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债务,近期的两件事 -- 闻过则喜

共:💬1253 🌺7208 🌵2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印度化就是去工业化,跟着西方亦步亦趋

                          del

                          • 家园 印度的事情补充一下

                            最近在看《印度均衡》,还没有看完这书,作者是一个印度裔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到英国给印度留下的体制是英国式的等级制官僚结构和司法体系以及分层次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同时英国推广的教育体系造就了一个职业官僚和政客阶层,而这些人恰恰是以前的那些上层种姓,结果是西化的上层种姓印度人融入到等级制的官僚体系中,和印度2000年的种姓制度的社会结构恰当的保持一致。英国人在印度演变成种姓制度中的一个高级种姓而已和以前的统治者一样。

                            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如下

                            由于英国的教育和司法体系和官僚体系需要一个能为他们服务的印度本土人群,而印度传统的各个地区的民族、部落等等众多,印度的传统的识字人群产生于高种姓中,主要是婆罗门、卡亚沙斯(专门从事写作和文字创作的种姓-今天我们中国的作协?),他们这些人很容易的学会新统治者的语言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最早的西化的人,他们成为那些英国设立的新公共服务岗位的工作者。印度在独立时候的识字率不过5.9%,可想而知这些岗位集中于高种姓手中。比如1887年印度公用事业委员会报告,1866名司法和主管职务中,904人事婆罗门,454人是卡亚沙斯,刹帝利147人。在马德拉斯297人中202人是婆罗门。

                            这样就造就一个职业政客阶层,因为他们能说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语言(地方方言、邦、国家)语言,这些人的工作就是调和官僚结构中的不同利益诉求的顾客的利益分歧。因为官僚体系和司法体系事实上被西化的上层种姓把持,各种所谓的对人民利益负责的代议制度,最终成为地方和国家那个职业政客之间互相争夺国家收益和政治报酬的场所,被彼此争斗不休的部族头领那古老的政治传统所利用。

                            • 家园 卡亚沙斯英文怎么写?
                              • 家园 刚才看了一下维基

                                这个种姓更像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因为印度种姓通常是和职业联系起来的,种姓中的亚种姓通常家族性长期从事某职业。这个卡亚沙斯就是后期发展起来的亚种姓,第五大种姓。熟悉书写,是婆罗门之外掌握文字的一大种姓。他们在莫卧儿时代因为学习了波斯语成为政府和各个土邦的大臣,英国时代学习英语成为各个公务员体系和司法系统的中坚,独立之后,第一任总统是这个种姓,尼赫鲁之后的总理是这个种姓,各邦的很多头头是他们。他们的实力不亚于婆罗门。对了,尼赫鲁是婆罗门,甘地是吠舍。

                              • 家园 是Kayasthas
                      • 家园 3D打印机能不能打印3D打印机

                        这才是个有趣的事。

                      • 家园 我对3D打印等新技术倒有个疑问

                        我丝毫不怀疑3D打印技术能替代现有技术。对于飞机制造等产量低产值大的精密制造行业,显然此项技术有用武之地。

                        但问题是,一旦大规模生产了,新技术能不能敌得过简单成熟的技术。比如,同样造一辆汽车,所有的零配件都可以用单一目的的高效机械打造,有必要用全能的打印技术吗?换言之,在成本上划得来吗?

                        你的话,有一点我非常赞同:消费者不管你具体企业产品的品质,国家推的他们认为就是好的。我将其理解为:资本有改变一项技术账面成本的能力。如果资本要强推新技术,很少有力量能阻挡得了。

                        • 家园 恐怕葡萄说的只是趋势

                          也许3D打印在飞机制造上并不比现在的技术来的好。打印金属机翼和复合材料一次成型比其实没什么更大的优势,毕竟你打印不出来碳纤维。但是在低端,比如我就认为我可以用一台3D打印机解决我单位的非标垫圈问题。或者我可以让儿子从小就设计各种日用品,然后打印出来看使用效果,以此来激发他的创造和学习热情。我老婆可以轻松打印出各种盒饭。我女儿的婚宴上可以用白糖打印出巨大的结晶天使,也花不了几个钱,事后还能分给客人们做纪念。

                          如果说3D打印机改变了工业,不如说它直接改变了生活。其实这样的技术不新鲜,3D打印本身就在工业领域折腾了25年也没有突破。而一旦可以小型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从事一些低端的制造,反而将改变世界。

                          还记的物联网么?只要你们单位附近有一台3D盒饭打印机,我就能为千万人提供标准化的营养快餐。款式口味全球同步发售,什么概念。

                          这才是葡萄说的,美国认为他能够让制造业重返的底气——既然是做低端,那么让每个人都设计好了。美国人只要制造3D打印机这种高端玩意就可以垄断全球。我只是不明白,低精度的3D打印机本身就这么低端的东西,美国人为什么会认为只有美国能造?如果制造中心不在美国,那岂不是大难临头?

                          • 家园 这是不错的玩具,不过成本……不管怎样发展也是高得离谱
                          • 家园 中国制造的3D打印机已经开始向美国出口了

                            "激光3D打印机"在湖南长沙下线并出口美国

                            外链出处

                          • 家园 同感

                            如果美国搞这种简单低端,恐怕最后的结果是被人山寨掉。

                            美国目前还有优势,最明显的是苹果、当年的视窗这类“横空出世、好像科幻小说的内容直接出现在眼前”的东西,很容易横扫全球;创新力非常强,其他国家可以逆向工程一个成型的东西、却没法山寨这个创新力,毕竟它背后的因素太多、甚至有不可知的味道。

                            另外这个所谓的3D打印技术,先不讨论是否成熟可以量产,我觉得本质上跟“机器人代替工人”差不多,就算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后也无法解决就业、经济循环之类的问题。

                            • 同感
                              家园 资本强推一个技术的能力不用怀疑

                              就像当年的圈地运动一样,用绝对的力量,人为强推技术,改造生活方式,不是太难的事情。即便是机器人代替工人,也并非什么幻想。日本人失败的原因,是自不量力,错误估计了他们的实力,以及对市场的操纵能力。

                              一个东西好不好,不在其本身,而在这件东西于每个人心中的位置。即便是工业化本身,在某些环保主义者眼里,也不过是对文明的破坏而已。同样,3D技术好不好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怎么看待这项技术,(各种力量)想让人们怎么看待这项技术,(各种力量)自身实力对比怎么样。说到底,是看哪种声音力量大。若人们从固有认识出发,主观认为某项技术行或是不行,好还是不好,便是执着了。这种执着,正是那些那些主导世界变化的力量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美国的力量究竟如何,是时候见分晓了。

                              • 家园 您是针对苹果、微软说的么

                                我是从个人感觉上认定他们产品对世界的影响力的。

                                比如说,没用苹果之前我不是果粉、而且因为周围太多人用而对它抱负面意见(用户大多是我不齿的小资),但后来一个朋友买了IPAD2、我看画面不错也去买了一个,就觉得这个东西真是很好;今年又买了一个新ipad。当年的windows系统也是这样,在它之前谁也想象不到原来计算机操作系统可以那么人性化那么简单,不用记忆一堆纯字母字串命令。

                                而且这些产品都造就了很大的产业。

                                美国的创新力还是很厉害的。中美斗争,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 家园 我只是在说相由心生这个道理

                                  其实冷静想一想,微软苹果,3D打印等等这些都不是必需的。没有它们,人类照样生活着。对于修道者来说,除了必要的饮食,更是一无所需。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究竟是好了还是坏了,也如你和你周围人的分歧一样,难以说清。所以要看到,它们的胜利不是什么必然的人类进步,而只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而演化的一个阶段。其中交锋的核心,是把握和改变人心的能力,如何让更多人相信,这是一种进步。

                                  中美斗争,要上升到人心的高度,才能明白差距所在。否则,只能亦步亦趋,永远只是人家的跟屁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