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爷爷” -- clathrate

共:💬2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的“爷爷”

    我的老家是著名的老区,基本上隔十里地肯定出过一个将军,烈士就太多了。

    我的亲爷爷有六兄弟,他是老二。1931的时候,村子里一下出去了19个年轻人当红军,他的哥哥就是其中一个。结果到了解放以后才知道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这位1/19的幸存者55年的时候评了少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回过老家。因为我爸爸的这位伯父名下无子,所以就把我爸爸过继给了他,不仅仅是在家谱上而已,而是具体体现在分房子等事情上。

    听我家人说,这位将军说他当红军时碰到过我那家谱上的爷爷,长征路上还见过一面,后来就再也没消息了。

    我的亲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挺能来事,解放初期就当了相当于现在乡长的小官。不过那时当这种官可不是什么美缺,他吃不下苦干脆回村上种地去了。

    有时我想想老家那几十年一贯的破烂样,心里实在是有点不理解,牺牲这么多人为的是什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革命老区的一大前提就是交通不便

      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反政府武装的老巢

      到了发展经济的时候

      穷山沟 交通不便 再没有什么资源 不穷才怪

      (共产党确实也没有对革命老区给多少倾斜政策 要不然 又不知道有多少人骂了)

    • 家园 解放前俺家是土财主

      改革开放后俺家还是

      宿命啊

      • 家园 哪里有这么多“宿命”,坚决打倒宿命论

        根子上还是“人”的因素……

        我们县解放前数一数二的土豪,自家的私人武装都有几百人枪的规模,48年南京国大的代表――全县唯一的一个,不容易啊,人家那是一张选票食盐一斤换来的,大手笔:-)

        要讲宿命论,这个家族现在也该大富大贵不是……可惜,解放初期他们家坚定地站在旧政权一边、组织政治土匪顽抗到底,全家最优秀的男丁杀的杀关的关、凋零殆尽,直到现在还是没有翻身,估计是没希望了。

      • 家园 俺也有这种宿命论....

        其实,只是家庭教育的方针始终如此罢了。

        社会环境回到了跟解放前类似的状态,咱们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的人,自然也会重新“如鱼得水”......

        换个角度看看: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唉!

        • 家园 这个问题和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结构无关

          套用老马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剥削阶级通过榨取剩余价值获得了高于生产力平均水平的生活水准,自然也就承载了大多数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成果的继承、自然对他们的后代(哪怕是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了重构)产生积极的影响。所谓“书香门第”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还有啊,为啥当年革命者的核心领导群体,大多数都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的知识分子?还不就是这个道理么……

          我母亲家那一支也是不折不扣的剥削阶级出身、书香门第,结果他们家族里面出了一个30年代的大学生、地下党、老红军,解放前夕的军政治部主任、解放后的常务副省长,还有一大批大学生……这大概也算剥削制度留下的历史财富吧

          • 家园 问题就在这里了....反叛,下一次如何反叛呢?

            自己日子过好了,看大部分社会个体受苦,自然需要反叛

            但怎么个叛法儿,却是值得深思的。

            祖辈们的反叛,固然一时之间似乎风起云涌,但过不了两代还不是重回旧路?我们这代该何去何从,现在就需要多思考咯.....呵呵呵

            • 家园 发展生产力啊

              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越过了“掌握/不掌握人类文明成果”的界限,人的社会地位差异就不能成为阻碍个体吸取文明成果的障碍。举个最浅显的例子:以前生产力水平低下,普通劳动者家庭读不起书,于是乎“书香门第”就成了剥削阶级的专利和特权、罕见例外;生产发展了,普通劳动者家庭也有了这种机会――虽然并不平等,但是已经是1和2的差别,而不是0和1的差异――问题就大不一样了么。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描述,确实是高屋建瓴的经典。

          • 家园 相对优势起作用
    • 家园 我想 牺牲这么多人 就是为了大家有个相对平等的起点吧
    • 家园 很象红安阿

      当地民风剽悍的说,我有个亲戚解放初到那里工作,说红安县当时好像只有五万人口,结果收上来九万支枪!

      • 家园 江西泰和

        民风实际上谈不上彪悍的,但是土地革命时贡献了不少人。

        说起来也是个好地方,起码是饿不到人的。所谓三年灾害的时候也没饿过,不过粮食基本都贡献出去了,结果天天吃红薯。我爸爸说那时全家每天就一小碗米饭,让他弟弟吃。全家人就先看他吃,等他吃完再来啃红薯。结果是我爸爸现在坚决不碰红薯一下。

        • 家园 江西人好啊

          人杰地灵,有山水的滋养而清秀,而没有富贵之地人的贪婪,聪明而好义,或许是水土的影响,性情热烈而易于接近,生性淡泊而不衷名利。战争时期,江西参军的很多,牺牲的很多,而官位多不过高,善为好汉而不善作达官,或许其英毅质朴的性格使然。

          • 家园 谢谢你的评价

            我的感觉老一辈确实很踏实,60年的时候我们那里放的卫星都很小。土地革命死了那么多人,可是90年代以前国家也没什么照顾,自己也没去争取。后来终于有所开窍,修京九线的时候我们邻县上去找老红军,终于把京九线给弯了一下,多过了一次赣江,增加了几百公里。

            说到京九,我们那里有个真实的“笑话”,有个老农以为火车和中巴一样可以招手就停,结果跑到铁路上去招手,结果可想而知。

            我亲眼看见的一个事例是一九八六年我们村才通电,我爸爸的伯母第一次看见灯亮,说“天哪,这地上掉根针都看的见啊!”。叫人心酸的是,九几年后电价太贵,收入太低很多人把电灯又换成煤烟灯了

            • 家园 人杰地灵的地方,希望将来您的乡人可以有好的生活

              江西人的性格里好象天生就有点儿自立不求人的精神,相信世道总会照顾厚道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