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往何处去? -- 云意不知沧海

共:💬392 🌺209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奶奶生前有句名言

                          不怕不信神,就怕家里有病人。

                          人到脆弱的时候就会倾向于相信一些比较特别的事情或者物体。

                          人能强大到不需要宗教其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了。虽然我无法去信仰宗教。

                          每个人阅读的体验是不一样的,生活的体验会渗入你阅读的体验中。

                        • 家园 那时读的书不少前面都有毛主席语录,是非也相当分明。

                          所以我看包法利夫人前几个选段时,头一次在“被批判”的人物形象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有些不好意思。

                          像爱玛一样偷偷翻着三流言情小说废寝忘食,看着名媛贵妇风流哥儿的画册发花痴,YY着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日记里写着不着边际的哀怨与不知何来的绝望,厌倦日常的平淡无味,为诗意着迷,渴望哪怕是悲剧结尾的激情与浪漫。十几岁的女孩,有几个不曾这样?我不知道。

                          而真正进入社会角色后,大多数都选择把小女儿的浪漫激情压在箱底,像老照片一样,一年都看不上一两回。少数人选择拒绝大众角色,用自己的青春去把梦想落实。但还有不少,梦没有死,如果只是一生平淡,知足长乐,也没什么。那时的包法利夫人在盘子上垫新鲜葡萄叶,用罐头腌梅子摆成金字塔形,罩上原装玻璃罐头端出来待客给丈夫长脸。这手艺在今天味道可能不叫好,但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偶然梦被点燃了,就很有些麻烦。人在发现曾以为遥不可及而放弃多年的梦想,而今可能近在咫尺时,有的会不敢相信、不愿改变现状而放手,有的则会不顾一切的追上去。得而复失比不可得更让人崩溃绝望。

                          有江湖豪杰气的菲菲小姐是当武侠小说看的。要换金古梁温来写,最后救女主出火坑的如果不是某大侠,铁定是峨眉派掌门。

                          我对红与黑的感受却不同。同为法国人,福楼拜怜悯讥世外多少有点脂粉气,司汤达却有着初生牛犊般的英雄气,虽然时有稚嫩可笑处。

                          • 家园 常常读选段时并不上心的书,在读了作品的背景资料后才叹服。

                            选段里不得多少精华,只有在狱中历透世情一节能打动人。真正喜欢上《红与黑》,是看了作者本人为作品写的简介之后。历史与变革、个人奋斗的主题仿佛成为锦地,突显出所谓“温柔的爱情”,却让局外人难分主次。

                            于连不是君子,但却有种愿赌服输、虽九死未悔的勇气。他一开始真正的错误,在于想反抗社会,却没想到去反抗社会的准则和价值观。他想求得的,不是叛逆,而是社会地位带来的认同和肯定。

                            然后没有多少感兴趣的书了。没多少故事的《猎人笔记》,当时还没能像现在这样让我为了对苦难的歌颂全心感动,虽然其对自然的顶礼膜拜,说出了我心中想表达却一直不知如何开口的感情。《诸神渴了》也太枯燥。一段时间索然无味之后,开始读古诗。

                            唐诗虽好,长篇的歌行体,尤其像韩杜那样既不好懂又枯涩的长诗往往略过去了。我喜欢边塞诗,能找到生活中没有的广阔与快意。有时睡觉不拉窗帘,望着窗外月亮在云中隐现,幻想着这就是千年前的朔云边月,希望梦里能号令千军万马自由驰骋。最喜欢的还是汉魏晋南北朝的豪放诗人和民歌,谢家兄弟最多只记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和池塘生春草两句,再多记不下一个字,也不觉得多好。鲍照的“泻水置平地”一首却过目难忘,如出我心。

                      • 家园 我的两性启蒙书籍是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集,看了才知道男人和女人有那么多种可能性。

                    • 家园 应该这么说

                      第二面肯定是哄小孩子的了,只要一个反例就行,实际上应该有无数反例了。当然第一面也没什么,坏人享尽天年,好人辛苦一生,也不妨碍你获得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你这种偏激就是自己跟自己玩。

                • 家园 如果小时候能上网,我铁定是同人狂。

                  幻想中的故事常常是接着未看完的电视剧或动画来的。有完全忠实原作的续写,更多是以自我代入的YY开始,渐渐离开原著故事背景,成了外传。

                  出现在幻想中的我,大半是青春期的女孩形象,一般年龄要比现实中大十岁左右。有干练齐耳短发的,多数蓄一头长发,喜穿深红色衣裳。所有形象共同处是冷静果断、中性化的行事风格,喜欢拿自己人恶作剧,虽然从不在也不希求领导地位,却在关键时能发挥决断作用。比如在头头出事不能领军时,作主推举全队资历和智力最高的那位代理领导。有一定魅力但从不是最漂亮的女主,也不可爱,没有亲人,没有过去,没有特殊爱好。与一般女孩YY不同之处在于我的女主角几乎从不被人追求也不恋爱结婚,即使恋爱也是悲剧收场。美满只属于男女二号的生活。

                  以前有几年,经常整夜睡不着,翻来覆去都是怪梦,第二天早上怎么叫也醒不了。作神经衰弱治了好久都没有明显效果,干脆不对家里说了。半夜醒来,在被窝里编织着一个个只有自己知道的故事,有序幕尾声,有字幕插曲,一个故事高潮结束,天也快亮了,才心潮澎湃的睡去。好容易屁股被打痛醒,昨夜的精彩也忘了一大半。

                  白天,在孤独无法排解时,在恐惧和绝望出现时,在疲惫厌烦时,幻想也习惯性的成为慰藉和消遣。在十岁左右,已经意识到这样不好,开始控制自己的思路。但真正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思维,不会不自主地逃向梦幻寻求现实中得不到的乐趣,只是近几年的事。

                • 家园 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然后我就跟我妈抱怨,你怎么能这样,你怎么能这样!!然后她火了说,那你想让我怎么样!!我都说对不起了!!

                  想想也是,还能怎样呢?然后我就威胁她带我吃烤牛肉去了。

                  世界就是靠信任维系起来的,可以把信任看做一种投资,一般人都是成功的投资就会有回报,失败了就会收缩减少投资。但是我觉得这种投资只能对人,虽然有时候对动物也会有用,但是这种信任度是难以分享的,况且和畜类精神上可以共同的范围也没有多大,对无情之物投资信任那叫恋物癖。

                  诚然,这种投资也是有风险的,像祥子那么可怜的人现实中也许有,但多多少少还是能获得一些回报的。如果长期不与其他人产生信任关系,自身的信任资产也会萎缩。

                • 家园 对音乐一窍不通,但喜欢听。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我刚睡下的时候,楼外不知哪家在放一些老歌,天天都是同一盘带子,没有歌词,都是伴奏。声音不大,安静时可以听清高音的部分。巧得很,几乎首首都是我喜欢的。但真要走近门边去听,乐声又混在虫鸣人语当中,完全模糊不清了。

                  楼下邻居也爱唱歌,但唱的都是些悲伤离别的调子,而且非阴雨天不放歌喉,人听着那叫一个冷字。

                  后来那位和我同样品味的可能搬走了,沉寂了一阵。附近又有另一家喜欢音乐的夜晚出现在我耳朵里。之所以知道不是一家,不仅因为音乐风格从怀旧变得稍时尚了些,也由于乐声来的角度和音量都不同了。

                  这位喜欢轻音乐,但同样是听不清歌词,只记得有一首曲子,插曲中有一段四句的小提琴独奏我非常喜欢,最喜欢在晴朗的夏秋夜晚望着宝蓝夜空和明明灭灭的灯火,在窗边等着那短短的四句小提琴。

                  弟弟要考四级了。从来只要他一考砸或不听话,爸爸必拿妈妈出气,说是先天遗传后天影响都没做好,妻不贤子不孝。这次若是他再考砸,最起码的影响离婚日程可能提前。

                  • 家园 有几年时间,电视机常坏,为了省钱,一般到快过年才去修。

                    而且也经常停电,蜡烛家家必备。

                    我那时有自己的小房间了。床头垫着纸板的旧家具上就放着一支。那时我还不怎么懂得节俭,爸爸妈妈转个头,就悄悄用指甲在烛火下边烧软的地方抠个小槽,或者把软化的边缘往里摁,不一会儿,烛泪就流下来成一小滩。没完全凝结的时候用手按上去,指纹便完整的留下来。如果是一细条的烛泪,等干透了,掰下来,在烛焰上边烤边转动,会形成各种灵芝如意云头花样。

                    烛光会晃动,玩手影戏不实在。我喜欢把柜子上的东西一件件拿起来,映着烛火,看看不同透明度和反光。有一次楼上那位和同龄的女孩来了,我问她喜欢烛光吗,她说不喜欢,没电灯光亮。于是我告诉她,烛光下,瓷器会变得像玉,不锈钢会变得像银,塑料有的会像翡翠,有的会像宝石。她最后说:“现在我有点喜欢烛光了。”

                    很快电来了,她就回家了。

                    • 家园 没有电,也得偷偷看书。

                      否则怎么忘掉那黑暗和害怕呢?

                      不过也有好处,就是别人都睡得早,没多少人来管我,可以一个人挑喜欢的看。麻烦在于多数书本字体都不大,在烛光下只能说勉强看见。于是,医学方面看得最多倒是各种养生药膳,看过了就忘,因为我最在意末尾关于味道和吃法的介绍。望梅止渴强于无梅可望。

                      讲奇奇怪怪的占卜、符咒的书也翻过些,看了熄灯后就害怕,想起里面一些情节的插图,在被子里缩成一团。可天一亮,又老想着还有没有什么更新鲜的事情,于是到晚上又悄悄去看。

                      还有一本带插图的寓言典故,文白对照,是少数允许我阅读的课外书。开始几遍只看白话释义,然后几遍对着注释看原文,最后觉得直接看原文更有味道。渐渐开始琢磨起书架上那套中华书局版的史记,家人怕做梦也没想到我会对它感兴趣。

                      • 家园 我是倒着读的。

                        从最后的传往前到世家,最后到纪,表一开始觉得没故事没意思,直接跳过了。

                        规定自己每天只读一篇,每篇只读一遍。但到李将军列传时,却忍不住一连读了三遍,末了还反复在心中念那两句赞语:“惜哉名将,天下无双!”李将军其人可能有争议,但司马迁的文笔却绝无争议。他没有用多少直接的感情表述在正文中,只在讲到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时,突兀的补明一句“是岁,某某几年秋也”就让人没来由的心头一跳。

                        第二次有这种感受是读留侯世家,对张良的感觉当时不知如何表达,后来才想起该用一个“帅”字。

                        • 家园 读得好,你看司马迁的文笔,我们看你的文笔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 家园 从小到大,最怕看人吵架。

                          自己和人吵架倒不怕,因为气上来了,就什么也不怕了。只是经常没说两句,倒先哽咽起来,人人笑我爱哭,其实我自己也奇怪,明明无论是心情还是生理,我都没有想哭的意思哪?可总是忍不住。

                          爸爸不在家时,妈妈常常疑神疑鬼,半夜睡不着,说是要听着门窗有没有异常的响动,还叫我也要警惕些。可爸爸一回来,隔一段时间必有一场争执。而且间隔时间慢慢地越来越短。开始看他们争执时,我还常常在旁边嚷:“别吵了、别吵了”。然后两个人一起冲我吼:“这算什么吵架!”这样碰过了几次钉子,我再也没去打断他们。只是静静承受双方各自对配偶的不满和对生活怨气的暴发。就这样,有时看着太阳的光影,觉得如果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可能也不坏。

                    • 家园 您是学中医的吗?需要学把脉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