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影帝对王立军事件定性:必须反思!!! -- Javacai

共:💬1289 🌺9768 🌵22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就用薄熙来在重庆的法子就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真正的解决方案并不是要完全消除差别,而是把差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规定最高收入者不能超过普通劳动者的十倍。这样仍然能体现社会主义多劳多得的理念,但是同时又不至于使贫富差距过大。

            • 家园 你看不见价值观,最大的有产者不最大的有产者没关系

              问题是统治者认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是谁,统治者个人或集团有产或是最大的有产者都不是问题

              资本主义价值观显然认为无产阶级不是政府统治的基础,共产主义价值观就相反,认为无产阶级是政府统治的基础,所以,无论统治者个人或集团有产或是最大的有产者,只要意识到无产阶级是政府统治的基础就可以了

              • 家园 恐怕这样的基础是在沙滩之上的。

                无论统治者个人或集团有产或是最大的有产者,只要意识到无产阶级是政府统治的基础就可以了

                第一感觉是这样的基础相当于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基础,海水过来就会垮了。

                当然,可以用北欧的福利国家来作例子,证明还是可以坚持的。我也不反对这些国家的实践,只是觉得他们的经验没法用到大多数国家。

            • 家园 社会主义制度不只一种形式

              欧洲的社会党们至少自己还认为自己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中苏都是列宁式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虽然采用这种制度有其历史必然性,但现在看,缺陷也是很难克服,需要找到新的路。另外即使中国脱出了旧体制,未来也必然不会照搬西方的旧体制

            • 家园 无论左右 民族主义的旗子必须高举 否则

              就沦入分离 混战 殖民地

            • 家园 你没搞清楚一件事

              比烂的话,西方民主制度显然是自带光环的。但你也说了是“西方”民主制度,这个制度从产生开始就是为西方量身打造的,你觉得中国人使用同样的制度能够超越西方人吗?

              再说形象点,就是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比跳高,谁的赢面更大?所以关键不在于“跳高”是不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而在于这个标准不能为我们服务。

              • 家园 这一点上,左派右派是一样的

                说到为西方量身打造,马克思主义是典型的“欧洲中心论”啊。所谓斯大林五种社会形态论跟中国历史一点关系都扯不到。中国在马列领袖的论著里不过是“东方专制主义”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说到制度创新,如果真是为中国量身打造的,恐怕就是儒家了。可是我看孔子像上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左派骂的比右派凶。这些左派秉承五四遗绪,对儒家轻视蔑视,殊不知这种思维其实就是五四时期典型的舶来品,就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看法。

                中国的左派思想充斥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理性主义(理工科思维)、西方现代主义(这是从欧美借鉴来的)的元素而不自知。即使是对美国霸权的批判,左派利用的也是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成果。

                本土儒家对现代化的批评和对未来的展望从来都是中国左派不屑一顾的。

                • 家园 儒家和马克思主义本身都是强调集体主义

                  儒家强调治国平天下,强调和,这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集体主义精神高度一致。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更容易在东方生根的原因。

                  马克思对东方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进行归类的,马克思对东方并不存在歧视。

                  • 家园 儒家不是集体主义

                    和在儒家并不是最重要的概念。仁、义、礼才是最重要的。就社会来讲,伦理纲常是有前提的。圣人之学自尧舜、文武至周公,然后传之孔孟、程朱。故儒者认为,自周代之后,无君主可称圣人,唯有遵行正道才可承受天命。

                    所谓集体主义方面的东西,不过是朱元璋、康熙、乾隆开始用政治力将道统和治统强行合二为一之后才开始明显的。

                    儒者是天理的诠释者,统治者不是。这是很重要的观念。

                    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归类本身就是歧视。这裡面暗指亚细亚那些非西方社会都是一样的,都是停滞的、落后的、封闭的、保守的、农耕的。他们没有自己更新自己的可能性。只有西欧才是进步的(马克思也是这么看的),才是标准的。其实,连欧亚之分都是人为强行完成的。一切“非我族类”但也住在这个大陆的“他者”就是亚洲人。名词“亚洲人”的用途是通过构建他者而达到自我认知。

                    其实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河殇》里面的“蓝色文明”“黄色文明”一说何其相似乃尔!

                    最后,为什么左派有时候理论很尴尬,因为左派不得不借鉴大量中国自由主义者的东西来对抗古典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质询。左派本身就是欧洲思潮的一份子,遇到挑战者,自然而然的找跟他们最接近的自由主义右派一同战斗了。

                    • 家园 齐家治国平天下里面的家国天下不就是集体吗?

                      仁义礼和是什么呢?以及忠孝悌都是什么呢?实际上都是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目的的手段---或者说都是为了实现集体的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提倡的道德观念。

                      儒家里面存在的集体主义精神关键看你能够不能够归纳出来了?

                      中国古代是没有归纳思维的逻辑传统的。

                      至于儒家的发展,我认为在当代不了解何新对儒家的研究成果,即对汉武帝时期的今文儒家和古文儒家之间的争论的研究,那么很难谈得上真正理解了儒家。

                      古文儒家(在汉武帝时期,文献已经大部分失传,)更多的强调礼法,而且是强调以古人之法为法,而汉武帝时期的今文儒家则是强调忠君爱国---即维护中央集权的权威性,当时淮南王就以古文儒家为武器,与中央在意识形态上对抗,汉武帝的一个弟弟也研究起了古文儒家,被他发配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去当王去了。

                      总的来说,汉武帝给了儒家以鲜明的忠君爱国的思想的烙印,并且凭借这个改良了的今文儒家确立了中国王朝的意识形态体系。

                      亚细亚生产方式仅仅是一种分类法,体现出马克思对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与欧洲的生产方式的不同的理解,例如在长达1400多年的欧洲,欧洲的生产方式是小国寡民的真正的封建的或者说彼此封闭的生产方式,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则早就实现了在广阔的地域上的全国性大流通,因此中国的生产方式与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存在着截然的不同。

                      马克思哪里表露出了对东方的歧视呢,实际上二战以后的欧洲就开始学习秦朝的统一中国的做法,开始走向欧洲经济一体化,首先建立了欧洲的煤钢联盟,以后建立欧洲共同体,以后又确立统一的欧洲货币,这是欧洲经济在走中国经济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实现的大一统的老路,从经济的统一,市场的统一这一点来说,中国生产方式领先了欧洲两千多年了。

                      • 家园 治国平天下跟集体主义没有关系吧?

                        治国平天下一样可以个人主义地完成。

                        儒家重要的是成圣,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成圣后的表现。两者的层级是不同的。

                        至於何新的研究我就不予置评了,国内人文再不济,老一代有冯友兰、新一代有陈来、张立文、金春峰。海外有狄百瑞、陈荣捷、余英时、包弼德等人。包弼德的《历史上的理学》集成的不错,值得一读。余英时对当代政治认识很肤浅,但他当年的《论戴震与章学诚》写得不错,提出“内在理路”一说,为儒学现代化展现出可能性。

                        儒家在汉代古文、今文关节之外,更重要的是后来宋代义理之学代替汉唐章句训诂之学,程朱理学在宋、元、明另立道统,直到清代康熙帝重新掌控天道的诠释,才把独立的理学权威消灭掉。

                        你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诠释颇有新意,不过这个新表述除了中国,在亚细亚还找不到别的国家吧?不管名词如何,这个内涵我是同意的,在历史学上叫做“发达的文官制度”和“繁荣的市场经济”。

                        至於“集体主义精神”,我觉得你是先找到这个词,然后把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同时生硬的靠上去。如果仔细找,任何两种哲学都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这不代表它们本质相同、目的相同、定位相同、功能相同。

                        • 家园 所谓忠孝就是抑制个人主义冲动为集体(家庭国家)服务

                          所谓集体主义不就是在个人和集体之间选择集体,包括抑制个人追求的冲动吗?

                          冯友兰等人的儒学著作我没有看过,对儒家的研究其实还是应该遵循希腊式的研究方式,即明确一个个概念,比方说所谓的内在理路,那么难道其他的社会伦理或者社会科学主张就没有内在的理路吗?儒家与其他的社会观的区别在哪里呢?

                          发达的文官制度这个概括不是一个概括,关键在于要能够说明怎么个发达法,就好像要你说一个人的性格,你却只说他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坏人一样,并不是一个官僚体系的人越多就越发达,可以从这个体系的效率,纠错力,涵盖面等等出发

                          • 家园 忠孝不是儒学核心观念

                            你所说的“选择集体”这个东西在儒学里面不是最重要的教导。如果要找,其实基督教里面也可以找到很多“集体主义元素”。但是“集体主义”不是儒学也不是基督教的核心观念。

                            为什么“对儒家的研究其实还是应该遵循希腊式的研究方式”?这不就是“欧洲中心论”?1980和1990年代读大学的国内文科知识分子,基本上受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影响很深,对整个人文研究停留在商务《汉译学术名著丛书》上,还是五四“启蒙”那一套。而理工科知识分子,还要从这批文科生辗转获取知识,就更容易被误导了。

                            “内在理路”观点认为儒学不是在西学的刺激下才开创出新的现代性,也不是因为文字狱才开始搞乾嘉考据,而是晚明受到阳明学冲击之后自然转向。儒学本身的“内在理路”就蕴含了现代性。

                            发达的文官制度是西方学者常用的一个词,中国的帝制时代文官体系成熟即表现在教育、科举、磨勘等现代制度上,也体现在士大夫经世理念上。罗威廉有一个关于陈宏谋的研究很有名,Saving the World。你有兴趣可以翻阅一下:

                            外链出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