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共:💬1143 🌺16076 🌵22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人否定这个,但lz的题目是报纸中的文革1966

        没说通过报纸了解真实的文革1966.

        纠结于这个干什么?

        下面还有人直接问,看报纸能了解到客观情况吗?

        这不废话吗,只要是过去的事情,我们就永远了解不到客观情况,除非时间机器制造成功,我们都可以过去看看再回来。

        穿越都不行,你穿不回来,那个客观也死在历史当中了。

        • 家园 我觉得可能有理解误区吧?

          我觉得吧,以报纸信息虚假,无法表现真实情况来判断楼主这样分析有问题我觉得可能本身就是一种误区吧?

          报纸毕竟是政权的喉舌,政权想对民众体现他的观点都要通过报纸进行,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也许报纸上说的不是事实,但至少是体现了当权者的某种意图和当时的形势的。楼主显然是结合我们现在对文革的认知和当时的报道进行分析,而非完全以报纸信息为准,从前面楼主分析很容易看出来。

          比如当时报道亩产万斤,楼主肯定不会因此得到这表示当时中国技术进步,获得大丰收的结论吧?自然是要结合当时报道的措辞,负责人等信息综合分析出大跃进的歪曲到底是谁出力多。

        • 家园 就算是当代,也不可能完全客观了解,都只是局限的自己能

          看到和了解的范围之内,上帝还有后脑看不到的地方呢。所以才有了道德操守的坚持。

    • 家园 一开始就出现、到结束也无法制止的斗争转移

      十六条的第一条《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写到——

      “当前开展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资产阶级虽然已经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从这个提纲挈领式的第一条可以看出,文革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比较多的,包括:1、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2、改革教育;3、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4、“破四旧”,改革文艺及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目标时,也会遇到抵抗,但这种抵抗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清除的。最大的抵抗,就是来自于本次文革最主要的目标,即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斗争。因着这个目标是如此明显地有指向性,自然也遭到了党内当权派自发自觉的抵抗。

      也正是由于文革除主要目标外还有不少附带目标,使得这种抵抗变得比较容易,斗争转移也因此比较容易。

      斗争转移的方式,部分在“四清”时就使用过了,比如说“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

      除了这个手段外,还有诸如打砸抢、挑起群众斗群众、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血统论、形左实右等等手段。而“十六条”里对“抓革命促生产”的强调,则让某些志在转移斗争目标的人看到了一个“瓷器”,也看到了为了保护瓷器,猫儿放过老鼠的可能。实际上,这也使得在整个十年里,运动呈现出间断态势,同时也并没有完成文革的主要斗争目标。

      文艺界不是双方斗争的主战场,但每次运动必然文艺先行。文艺、文化界批判的转移似乎也有迹可循,但我不是非常肯定,也希望大家指教。

      《海瑞罢官》被目前研究者视为文革在文艺批判方向的肇始,但我看过姚文元的文章,也分析了当时上海的情况,更倾向于认为姚文元对吴晗该剧的批判并非江青或张春桥授权的,当然,这个问题目前我还看的不是很清楚,准备留到以后章节细论。

      《人民日报》对《海》剧的批判在1966年3月12日之前,都是正反两方面的文章皆有,比如说最后一篇比较中立的文章的,是3月12日的孙光萱、刘钝文写的《一分为二看“清官”》(孙是文革时期上海“鲁迅传编写组”的,在前段时间和余秋雨就“写作组”的事打过笔墨官司)。随后,《人民日报》和北京的报纸不仅对吴晗的此剧大开杀戒,且批判扩大到邓拓、廖沫沙、翦伯赞等人,而上海的《文汇报》则在66年4月11日依然刊登了杨复武的《应该肯定海瑞是清官》。在4月11日后,《文汇报》开始大量转载《人民日报》批判文章,而《人民日报》的批判在3月19日就已经开始升级。对此的解释有两种:或者《文汇报》的“宽厚”是为了“引蛇出洞”;或者,《文汇报》对《海瑞罢官》的批判从来就不是有组织的。如果真的是“引蛇出洞”的话,我们可能会非常奇怪地发现,赞同吴晗《海》剧的,除了一个年轻人被枪毙外(这个年轻人是如此地有名,以至于现在成了揭露文革黑暗最“强大”的弹药,可惜他的死,我认为与《海瑞罢官》无关),其他人不过是进了毛泽东女儿也进过的“五七干校”。

      3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关锋、吴传启的批判文章《评吴晗同志的道德论》。虽然该文将吴晗依然称为“同志”,但在文中严厉地定义说,吴晗是“反社会主义的”。在3月25日后,对《海瑞罢官》和吴晗的批判不仅开始升级,批判范围也开始扩大。

      那么,关锋、吴传启等人是不是江青等人的“打手”呢?

      我在看这段时间的批判文章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在关、吴此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历史意义’和‘语源意义’区别开。这也就是说,语词、语言和它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那里所代表的意义,不是一码事。同一句语言,同一个语词,它的意义,它的社会内容,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那里,还往往是完全相反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在谈到共产主义道德,谈到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立场,要无条件地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时候,曾经引用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⑦。毫无疑义,刘少奇同志引用范仲淹的这句话,只是利用旧有的语言资料。范仲淹所说的“天下”,是地主阶级的天下,是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而刘少奇同志引用范仲淹这句话,从上下文看来,明明白白,是说明共产党员应该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两者的阶级实质是完全相反的。有人用刘少奇同志引用了范仲淹的话,来论证共产党员继承了地主阶级的道德,那完全是歪曲和欺骗群众。我们要采用历史上形成的为人民群众熟悉的、今天还有用的语言资料,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同时要坚决反对把语言资料的利用说成是继承地主资产阶级的道德。”

      如果关、吴是江青用来打击上至刘少奇,下至彭真等人的“棍子”,很难想象他们会在文中这样写刘少奇。随后我找了找资料,发现了师东兵的《李雪峰访谈录》外链出处

      李雪峰回忆道:

      刘少奇说,“这次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清除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人和资产阶级的权威人物,重点应该放在吴晗一类人上面,他们就是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阶级敌人。不管出现什么问题,不要转移了这个目标和视线,也不要分散目标,要让广大群众和吴晗、廖沫沙、邓拓一类的黑帮划清界限,明确政策。”

      李雪峰的访谈我也不敢轻易采信,因为坊间流传的他的回忆录,也有不少问题,如对柯庆施活动时间记忆有误。在这里拿出这个访谈,只是提供另一个可能。

      不过,在8月8日后,对文艺界的批判里对《海瑞罢官》和“三家村”的主题批判几乎看不到了,有也是在对周扬“国防文学”,也即“全民文学”的批判里的附庸罢了。

      斗争转移最明显的,是打砸抢,这方面的回忆录非常多,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主要死亡事件的发生时间,如北师大女附中副校长卞仲耘的死亡,即发生在8月5日,而主要打手,为当时年方16的北师大女附中学生邓榕。

      打砸抢还表现在对“破四旧”的歪曲理解。在“十六条”里,明确地把“破四旧、立四新”定义为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也就是说,破和立都是在意识形态上的。但在8月23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破四旧”被曲解成了“砸老牌子

      ”——“‘全聚德’烤鸭店的革命职工在北京二中、十五中、六十三中‘红卫兵’的鼓舞下起来闹革命,砸掉挂了七十多年的‘全聚德’三个字,正式换上了‘北京烤鸭店’的新招牌。”
      在北京的代领下,其他城市也纷纷出现打砸老店、破坏文物的现象。相比而言,《人民日报》的报道谨慎得多,也因而有了更多饰非的可能。我们的报纸里,看不到太多打砸抢,只看得到少许痕迹。

      应该公正地说,“十六条”定义不细也给了打砸抢一定的借口。虽然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战略性文件,“十六条”不需要也不可能细致地规定所有细节。而且对于成文法规,是一定不可能做到逻辑内洽的同时包罗万象的。如果某些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找漏洞就是为了转移目标,总是可以找出来的。

      “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和“形左实右”,是文革初期最常用的手段。其实在文革纲领尚未成型、文革意图刚刚透露的5月底就出现了,即派驻工作组。派驻工作组有没有得到毛泽东的认可呢?目前的回忆录大多认为毛泽东是认可了,大多认为5月29日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向《人民日报》派驻工作组,和同时向北京大中学校派驻工作组是得到毛泽东首肯的,但在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的江青于11月28日在首都文艺界大会上的讲话,则不支持这个说法

      “她在谈到派工作队的问题时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派工作队这个形式是错误的,他们的工作内容尤其是错误的!他们不是把斗争锋芒对准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及反动的学术权威,而是对准革命的学生。斗争的锋芒对准什么,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则问题!我们的毛主席早在今年六月间,就提出过不要急急忙忙派工作队的问题,可是有的同志没有请示毛主席,就急急忙忙地派出去了。但要指出,问题不在工作队的形式,而在它的方针、政策。有些单位并没有派工作队,依靠原来的领导人进行工作,也同样犯了错误。也有一部分工作队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没有犯错误的。这就可以说明,问题究竟在那里。”

      从江青的发言可以看出,至少在6月,毛泽东依然不知道派驻工作组的事,也不支持派工作组。

      工作组在文革期间激化了矛盾,很多老师、学生对立,已经学生之间的争斗都发生在工作组进驻期间。

      由于“十六条”里明言“抓革命是为了促生产”,因此搅乱生产也成为转移斗争的主要手段。从8月9日后的一系列社论、新闻报道要求各行各业必须抓革命促生产,必须搞两套班子,不能让生产停滞,就可以想见当时的生产其实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了。

      生产受影响可以归咎于对文革的抵抗和斗争转移,自然也可以归咎于文革本身。第二种观点即为目前的主流观点。在此我必须标明态度,也是我理解的文革发动者的态度——生产是为了大众百姓的福祉,如果没有对生产关系和对分配原则的确定,则只会导致生产发展的成果被少数人霸占——金条真的是有高尚和龌龊之分。

      至于对文革主要目标,即“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目标的抵抗,则表现得更明显了,在1966年年底和随后数年,以及文革后的清算时期,这个抵抗表现为对造反派的仇恨——其实红卫兵只是泼向文革的污水,当权派最恨的是造反派,而不是红卫兵。这也可以从运动中和运动后个人际遇和命运中看出来。

      文革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可以在斗争转移中看到。这是否也说明文革的目标过于庞大,以至于最后不得不遭遇部分失败呢?

      文革是否失败了?我认为只是部分失败,在此帖里大致说了点链接出处

      通宝推:隔路山贼,Levelworm,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给你提供一点资料,关于斗争转移的

        风雨七十年 作者周克,上海老干部,反右时就中枪了

        第258页

        初期来说,是党委领导运动,他们还是作为过去一般的政治运动来对待文革。这个时候的党委是将运动矛头对着群众的,搞的是后来所说的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那时 ,党委下面的支部书记们整天在收集技术人员的动态,收集他们的日记,笔记,收集自由市场的言论,就是后来批判的刘少奇的那套做法。上级领导整群众,整一般领导干部,也就是建国后每次政治运动的标准做法,揪出人民群众队伍中的阶级敌人。所以这个时候各个支部书记忙得不得了。 …….此时我对文革的理解,也只是认为像过去政治运动一样的搞法,领导下楼,找一个人垫脚,又是党内整风,反右那一套东西。…….但是情况的发展很快不对了,在毛主席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支持下,群众不理党委这一套,党委被夺权了,这是因为前一段党委整了几个人,这些人响应毛主席炮打司令部的号召,起来一造反, 把党委给搞倒了、从这个时候起,群众的目标主要是对着党委。我没有权,群众对我也没有积怨…….所以我没有受到什么冲击,我还算个闲人吧。在运动的冲击下,所党委。所行政还来不及转移矛头整我,自己就已经瘫痪了,这个时候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反对资反路线。我反而不紧张了,造反的人都是过去下面受压的,党委整他们,抓他们这些牛鬼蛇神……

      • 家园 最好给帖子按前后编上号

        不然不知道从哪看起,再一多就更乱了。

    • 家园 这是打脸贴子啊

      和前段时间的帖子对照看,更欢乐。

      赞。

    • 家园 对红卫兵的要求

      八月二十八日的,注意到其中保护古迹国家财产的内容,之后任何破坏古迹的行为应该都是和这篇文章起冲突了。

      把红卫兵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青少年革命队伍

      红卫兵听毛主席的话大学解放军

      纷纷表示要像解放军那样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一切行动,敢于革命,善于革命,成为执行群众纪律、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模范,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据新华社二十八日讯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全国人民都要学习解放军的伟大号召,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全国各地红卫兵和革命青少年的实际行动。各地红卫兵们纷纷表示,他们一定要像解放军那样,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毛泽东思想,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勇敢捍卫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一切行动,敢于革命,善于革命,把横扫“四旧”的斗争风暴推向新的高峰,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广大红卫兵和革命的青少年,不愧为最坚决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最认真地向解放军学习的好榜样。今天,《人民日报》的社论《革命青少年要向解放军学习》发表以后,首都和全国各地红卫兵和革命青少年闻风而动,说干就干。他们有的一面认真学习《人民日报》社论,一面认真总结前一段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制定新的行动计划;有的学习了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习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决心要像解放军那样成为执行群众纪律、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模范,把红卫兵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革命青少年队伍;有的再一次学习了毛主席有关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语录和十六条,并且涌上街头大张旗鼓地宣传十六条,决心要让十六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过对《人民日报》社论的学习,各地红卫兵们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充满了在革命中学会革命的决心,一定要在大风大浪中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首都广大革命青少年怀着极大的革命热情,纷纷学习和讨论《人民日报》社论。许多红卫兵在公共汽车、电车上,在主要街道上,不断向群众广播这篇社论。革命青少年说,党号召革命青少年向解放军学习,这是对革命青少年成长的最大关怀,是对革命青少年的最大信任,是对革命青少年的革命行动的最强有力的支持。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们说:解放军同阶级敌人斗争最勇敢,对群众最热爱,学习解放军,就敢于造一切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同时又善于革命,热爱人民群众,把斗争提到十六条的纲上来。北京二中的红卫兵不久前发出了充满革命豪情的向旧世界的宣战书,他们在斗争中经常对照解放军总结工作,提高自己。他们认为,只有像解放军那样,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和党的政策办事,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东方红四中的许多红卫兵说:学习解放军,不光是穿军装,最重要的是要像解放军那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北京市东方红中学(原第二十八中)的部分红卫兵学习了这篇社论后,以解放军为榜样,重新修改、补充了原订的红卫兵九条纪律。他们特别强调要像解放军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人民的勤务员,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上海许多大中学校的革命学生今天都认真讨论了《人民日报》的社论,他们决心最坚决最热烈地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向解放军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华东师范大学许多革命学生在讨论中说:解放军最听毛主席的话,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好榜样。我们红卫兵要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就一定要以解放军为榜样。上海戏剧学院的藏族学生,今天在座谈时说,解放军忠实地执行了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成了一支最受人民爱戴、所向无敌的军队。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红卫兵就要像解放军那样,坚决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遵守群众纪律,保卫人民利益,保卫国家财产。交通大学许多学生今天也热烈讨论了《人民日报》的社论。一名红卫兵说,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十六条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一定要像解放军那样最坚决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在文化大革命中坚决按十六条办事。我们要坚持文斗,不用武斗。

      开封市的红卫兵们以十六条为指针观察一切、指导一切、改造一切。许多红卫兵随身带着十六条和《毛主席语录》,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看到反映“四旧”的名称就积极建议改革,同时认真保护文物、古迹。红卫兵们来到“禹王台公园”,向职工提出四项建议:把园名改为开封人民公园,在门口树立毛主席巨幅画像,园内墙上写上毛主席语录;在文物、古碑旁加上批判说明。公园职工立即响应。红卫兵们这样做的结果,十六条更加深入人心,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

      沈阳市今天有数以千计的红卫兵宣传员在街头连续不断地宣传十六条。红卫兵们表示,一定要向解放军学习,在斗争中坚决执行毛主席和党中央制定的政策。

      南京大中学校的红卫兵小将们,今天都认真地学习了《人民日报》社论。有些学校的红卫兵,敲锣打鼓上街宣传向解放军学习。他们说,学了《人民日报》的社论以后,我们的决心更大了,方向更明确了,斗志更旺盛了。南京医学院的红卫兵们说:我们红卫兵最听毛主席的话。凡是符合毛泽东思想、符合十六条精神的,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坚决照办;凡是违反毛泽东思想、违反十六条的,我们就坚决反对。

      在广州市,今天到处都有红卫兵们在领着群众朗读毛主席语录,宣传十六条和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意义。

      呼和浩特市工农兵中学的蒙古族红卫兵们说:我们一定要处处事事以解放军为榜样。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是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的三八作风,就是我们的作风。贵阳市女子中学的革命学生表示,学习解放军,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要像王杰、刘英俊那样,毛主席怎样说就怎样做。(附图片)

      北京大学的红卫兵,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认真学习《人民日报》二十八日发表的《革命青少年要向解放军学习》的社论,立志要像解放军那样,用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一切行动。  新华社记者摄

      • 家园 在1966年8月以后的报纸里

        有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教育红卫兵。

        可以看出那时中央到地方用了很多力气去规范红卫兵,这个我会在红卫兵运动脉络里写,从这些报道也可以看出,红卫兵运动在开始是比较偏离运动方向的。

      • 家园 是啊

        后面也报道过红卫兵宣传保护古迹、文物,但破坏依然有,不过没有之前那么严重。

        对文物和古迹的破坏,属于文革中“转移斗争目标”的方式之一。

        • 是啊
          家园 关于文斗

          66年9月也有一篇。问题时之后依然有斗死的。如果你看这里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4276185&extra=page%3D1
          似乎死去的教师们都是9月以前的。但是我还是更想知道下手的是谁。

          敢于革命,也要善于革命

          红卫兵战校(原清华附中)红卫兵 叶侨生

          最近,林彪同志在接见外地来京的革命师生大会上指出:“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要用文斗,不用武斗。不要动手打人。”对于毛主席和林彪同志这一英明的指示,我们双手拥护,坚决执行。

          我们是毛主席最忠实的红卫兵,最听毛主席的话。我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敢想、敢说、敢做、敢闯、敢干,敢于革命、敢于造反。同时,我们也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极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对我们这些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缺乏阶级斗争经验的广大青少年来说,必须在斗争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我们不仅要敢于革命,敢于斗争,也要善于革命,善于斗争;学会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进行阶级斗争的本领。

          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完全有条件在政治上把一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斗倒、斗垮、斗臭。

          文斗,就是要充分地揭露,深刻地批判,把一切牛鬼蛇神的丑恶面目暴露出来,使广大群众从这些反面教材中,受到教育,提高阶级觉悟,达到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的目的。

          文斗,可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争取中间派,达到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的目的。

          文斗,可以防止坏分子乘机破坏,防止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渔利,打击真正的敌人。

          文斗,可以提高广大革命群众的警惕性,增强阶级斗争的观念,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监督和改造一切坏分子,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

          我们主张文斗,体现了党对广大群众的无限信任。因为真理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的。我们相信:广大革命群众,用文斗的办法足以制服敌人。同时,强大的国家机器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不怕敌人的任何捣乱。

          用文斗,不用武斗,是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一项重要政策。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这项政策,坚决贯彻执行这项政策。只有在斗争中,学会文斗,学会动脑筋,学会分析复杂的事物的能力,学会阶级斗争的本领,才能把自己逐渐培养成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