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这回贱到家了 -- morotof

共:💬42 🌺236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有人看完了片子有性冲动或潜在性冲动, 他根本就不是人

      他一定是畜生。

      用充满性暗示来贬低十三钗纯属胡说。

      • 家园 假使

        假使您的妻女姐妹被别家人强奸了,而同时你的父兄被人杀了,你对自己的后代提提这事倒是可以提醒他们莫忘耻辱。

        可要是您如果成天地在大街上动不动就跟外人提妻女姐妹被别家人强奸的事,而对你的父兄的被杀则遮遮掩掩,那您的人格也会被人质疑的。

        您不觉得羞,别人都替您觉得羞。

        1. 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仇恨,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耻辱。

        2. 我们不忘记,并不是为了仇恨而仇恨,而是凝聚民族情感,激发民族斗志,勇往直前。

        3. 不要把南京大屠杀暗示成南京大强奸。

        4. 有些羞辱和仇恨是自己的,不要在大街上缝人就说。别人不会把那当回事,只会觉得你很贱。

        • 假使
          家园 强奸在影片中是“明示”, 非暗示

          所以你的影评就是胡说。

          至于被强奸这件事情当然不光彩,但一定不会比被杀更不光彩,当众哭泣也光彩不到哪儿去,但不妨碍犹太人把大屠杀拍成“美丽人生”。

          我们认为拍南京大屠杀并不是要报仇, 而是提醒世界上所有的人, 忘记历史就会被“再强奸”“再杀”。只要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民族企图否认这样的罪行,这样的提醒永远不会多余。

        • 假使
          家园 主要是是因为“我们”的父兄不是在反抗被人杀的哩

          提“他们”我觉得丢脸

          但是“我们”的姐妹们在“父兄们”全部软蛋掉的时候,她们表现出来的勇气与高尚让我觉得这事不丢脸。如果要说丢脸,也早被那些“父兄们”丢光了!

          • 家园 手无寸铁的同胞被杀,难道也会使您觉得丢脸
            • 家园 军人放下枪躲到平民里

              然后几千人被几个鬼子像看羊一样看着也不知道反抗。然后……没有然后了……你说丢脸吗????

              觉得“姐妹”被qj很丢脸?我到觉得任何电影都无法抵得上那些“父兄”的表现丢脸!

              • 家园 鬼子投降后, 也是任人宰割的。

                鬼子投降后, 也是任人宰割的。 记得萨苏在某个文章里面说,某鬼子的回忆, 他们一大群鬼子被苏联人给抓了, 然后呢, 大家排排坐, 苏联人从后面开始数数, 后面好几排都被砍了脑袋, 一众鬼子, 也没有谁绑他们, 他们完全没反抗, 任人宰割,这个鬼子运气好, 他坐在前面, 砍到他那里不砍了。

                后来问, 为什么杀俘虏呢, 原因很简单, 食物不够, 俘虏太多, 杀掉一些, 食物就够了...........

                呵呵, 我们现在的人, 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的很多事情。 俺也不理解, 但是, 那是历史的事实。 呵呵。

                • 家园 不理解很正常

                  但不管理不理解,伤疤总是在那儿。有些人的心态给我感觉是找尽一切借口不敢正视这个伤疤,而且还不许别人2提这个伤疤!这算什么,阿Q的癞子头吗?

          • 家园 还有洋大人呢,

            关于该片的“勇气与高尚”,洋大人也处在核心位置。

            为什么呢?洋大人必须有吗?

            • 家园 必须

              因为只有西方人才能完成那个光明的结尾,带着孩子逃离南京

              什么?你说全灭更真实?傻瓜才花钱找虐心

    • 家园 看来某些ID确实和他们的美国主子心心相印啊!

      “没有在尊重历史、尊重艺术的前提下进行创作”

      嘿嘿!如出一辙啊!

      二者怎么都是跟人民群众的感受不一样呢?

      某些ID,为自己着想,还是早点站到人民的立场上来吧。

    • 家园 立场这个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这几句我实在不知道是啥意思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十三钗》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 (a hodgepodge of a movie)

      真实的生活中找南京大屠杀的灵感?

      “《纽约时报》评论认为张艺谋最大的败笔在于对整个南京大屠杀采取了一种疏远的、甚至是轻描淡写的手法,全部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欧式教堂里,而且影片在一个日军屠城的大背景下却处处充满了性的暗示(虽然床戏很短,但整个剧情的核心就是日本兵对于13个女学生的凯觎)。”

      这么说是冤枉日本鬼子了,人家压根对于南京城的女孩没有“野望”?而且性暗示里面,本人也颇为反感张艺谋某些小想法导致的教堂里过多的感情戏,尤其是还以英语的思考方式来演对手戏。但是剩下的,我不知道哪里还有性暗示?是日本兵在教堂里大喊着“处女”追着女学生们跑?还是把回去找琵琶弦的女孩绑在凳子上那段?日本鬼子自始至终散发出的那种骨子里的兽性的气场太过强大,让美国主子都觉得看2个多小时电影无时不刻感受到那种野兽发情的味道,觉得这不合常理了,觉得这性的味道太浓了,觉得哪会有这种兽性的集体和人,觉得这不够“真实的生活”。

      这个电影既得罪左派,也得罪右派(其实是带路党)。尤其是得罪右派(带路党)。左派只是觉得挖的不够纯粹,里面总有张艺谋那个出生年代那个成长背景下的个人小九九。左派很急,因为民国近在眼前,所以左派想要《上甘岭》这样堂堂正正的电影。《金陵》不够这么堂堂正正,不够这么纯粹,不是政治动员和思想洗礼的高亢号角,因而左派总觉得恨铁不成钢。不过对比《南京南京》《集结号》这样的电影,《金陵》可要纯粹那么一点点。可就这么一点点,就刺痛了带路党们脆弱的心肝。纵然有德械师千手观音的勇猛,但仍不挡首都沦陷的耻辱。妓女们对教导队长的耻笑,就是对带路党引以为豪的民国范儿的耻笑。左派怒斥为什么不先拍怎么沦落风尘的,什么样的吃人社会造就了卖儿鬻女逼良为娼,就如此,最后仍不能逃脱被屠杀的命运。阶级仇民族恨,怎么能只表现民族恨?可就仅有的这点民族恨,都让带路党心惊肉跳,生怕“友邦人士,莫名惊诧”。这不,连连拿出友邦的报纸来说事,这哪是主子打奴才脸,这明明是奴才担心主子惊诧,主子放话说自己确实惊诧,这心连心的啊。

      这片子最过瘾的地方不是那个小队长神乎其技的杀敌本领,那种挣扎反而愈发让人觉得党国无能(也就刺痛带路党那纤细的小心灵)。而是最后日本鬼子毫不犹豫的拔枪照汉奸头上来一枪,比杀条狗还利落。不知道带路党们看到这是不是反射性的一惊,然后对老谋子各种嫉恨:看洋人调情尚可,这算怎么一回事?什么大行不顾细谨,洋人调情的主流都给你们看了,这点细节就不要纠结了吧。可老子最恨这种细节,这不给老子添堵么?这不给洋大人take China down的统一战线拆台么?怎么办?骂,什么破电影,一文不值,就靠煽动性噱头,拿民族耻辱当题材。不知道别人的观影感觉是怎么样的,除了洋人和花魁调情的场面我都想按快进,这算不耐烦吧,剩下还有哪里又能“性”致勃勃的地方?民族耻辱我到真感到了,不过我按“良心文青”“普世公知”的划分是个“傻粪”“五毛”加“毛左”,除了恨鬼子之外,我尤其很那些丢了首都自己转进的“民国范儿”的大老爷们;恨那个逼良为娼的制度。什么13岁被继父强奸沦落风尘多套路啊,你要在毛爷东哥治下,你看他敢!他要真敢,一枪崩了丫的。担心你们娘俩没了老爷们活不成?扯淡去,妇女也是劳动人民,照样能顶半边天!不知怎地,看着片中南京阴郁黑暗压抑的景象,我就在想同一时间的北国延安,应该是一副凛冽中和煦,粗陋质朴中孕育希望的景象吧。我是“傻粪”“五毛”加“毛左”脑补过头,可估计带路党也害怕看电影的其他人脑补。本来这些是左派希望电影堂堂正正告诉观影人的,老谋子肯定不是左派,现在的环境更不给你这个机会(《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都不能堂堂正正,你希望《金陵》能,你左派也太奢望了吧?)所以老谋子弄出个他以为可以,但是脑补脑补就有点意思的电影。结果竟然吓住右派带路党了,连美国主子也莫名惊诧了,别说人家没品位胡乱评说,《南京南京》就比《金陵》的评价高啊。你要不给侵略者弄点儿人性出来你都不好意思跟好莱坞和美国媒体打招呼。疼是你的我感觉不到,人性是大家的,你要让我有所感悟!

      感悟你个头!你觉得别扭的地方就是我觉得不错的地方;你觉得能感悟的地方就是我觉得失败的地方。让你们看舒爽了,我们就真拿自己的民族耻辱当消遣当商品了。身受才能感同,你们too young加naive,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当然不少犹太人认为自己才是二战的最大受害者。就跟《唐伯虎点秋香》里面死了旺财的那个人一样:你们谁能有我惨!你们的惨算个P!)。等哪一天被墨西哥人攻到纽约搞大屠杀了,咱们再讨论感悟的问题。

      这之前,在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上,你们外媒算个P!

      另:我看凯蒂、猫扑倒是对转载LZ这个外媒恶评兴趣很大,天涯也有不少一日ID兴致勃勃的一会儿来一段外媒恶评。这肿么了?难道中统军统没协调好立场?

      通宝推:红军迷,夜月空山,秦桑,发了胖的罗密欧,特里托格内亚,陈王奋起,acxp,
      • 家园 这个不得不推
      • 家园 原来原作者是河里的的

        亏我还从天涯转回河里哩。宝推

      • 家园 不错

        左派是要求太高,洋人的影评是看你堕落得还不够。这里面区别很大。所以,洋人的评论,一概不看。自己的狗自己打。

        另外吐嘈下导演们的表现手段和想象力,政治环境是个问题,含蓄,分寸,这些都不是政治取向问题,而是纯粹的表现手法问题。我反对把所有的贫乏,用力过度都归类于我们所处的政治环境.如果从政治尺度上说,子弹飞突破的更大一些,但是妨碍人家赚得盆满钵满了么?所以,不一定是环境的问题,导演的眼界手段都是很个人的因素。

        比如面对巨大的灾难,妓女们“下意识地”继续醉生梦死,毫不羞耻公开自己的身份是一种拍法;换个环境,隐瞒自己的身份,守望相助,身份的秘密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揭开,身份的故事成为电影的一个张力点,是另外一种拍法。所以,即便抛开三观的纯粹性不说(事实上我自己的三观也不纯粹),表现手法,叙事手段,艺术审美上的纯粹性也大大值得吐嘈。所以,我不喜欢老张的这部片子。一如既往地符号化场景,叙事手段的贫乏,强硬的灌输式的卖点,都让我感到很不舒服--看到她们走台步的那一段,我真的想马上离开电影院也找个地方暴走暴走。同样是走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开头的那一段却是那么让人难忘:

        美丽的马莲娜象只高贵的天鹅一样矜持地走过海边的大道,乡村的土路,城市的街道,一群半大孩子骑着单车跟了她一程又一程,向她行不怀好意而又纯洁无比的注目礼。。。。

        就这一串镜头,已经超过所有中国当代名导们所有的烘托气氛手段。。。。。。

        我这不是要求高,秦淮河做得那么大,肯定有淫而不乱,情而不色,含而不露的手段的。。。岂是老谋子那种牛嚼牡丹般的土栏子里出来的审美观可比,就差没大块吃肉了。

        最后,在一部反映国难事件的电影中谈论这种问题也不合时宜,都是老谋子勾起的火,两头不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