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发:殚精竭虑 德留世间 -- 小伙子学飞翔

共:💬1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发:殚精竭虑 德留世间

    ——-追忆山东达驰集团创始人楚德留创业事迹

    在鲁西南这片热土上,任何时代都从未缺少过仁人志士的出现。成武,人杰地灵,是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孙阳)、汉朝名贤孙期、宋朝名相庞籍的故乡。在伯乐故里,有这样一个人,他有着多种身份,他是共产党员,认真践行新时期党的基本要求,他是企业家,在为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殚精竭虑,直至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他是一个好人,在他远离人们目光以后,人们仍在怀念他,传诵着这样一个名字——楚德留。

    成武人还记得六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

    那一天,楚德留刚刚度过了他52岁的生日。没有临终的遗言,没有深情地诀别,他走得那么突然却又那么平静,他的离开带给了周围熟悉他的人前所未有的震惊和哀痛,在成武人民心中留下一串深深的怀念。

      2004年的12月24日上午10时,他静静地躺在翠柏和鲜花丛中,一个个花圈、一幅幅挽联寄托着人们的深切哀思。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天里,楚德留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离开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离开了他用生命创造的企业,离开了他80多岁的老父亲 。他用一颗赤诚的心为生命弹出了一曲气势恢宏又壮阔完美的交响。

    ①临危授命 勇挑大梁

    生命不会因为逝去而没有了光彩,楚德留的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使他短暂却传奇的一生得到了永恒的升华。

      往事就像像一组组镜头,留在了他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留在了达驰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天,留在了熟识他的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1981年初,改革开放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生长在贫苦乡村的楚德留还未满30岁,但作为老党员的他与其他同龄人相比,却表现出极高的党性和觉悟,在他年轻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有朝一日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要让他周围的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正因为有了这份非比寻常的抱负,这个成熟而沉稳的年轻人竟然临危受命,勇敢挑起了山东成武县苟村机械厂(山东达驰变压器厂前身)的大梁。

      当时厂里的情况用“危”字描述一点也不为过,全部家当除了几套六七十年代遗留下来的陈旧设备以外,就是几间破旧不堪的平房,总资产仅16万元。与其说是工厂,倒不如说是个小作坊。面对厂里职工不足70人,技术落后,濒临倒闭的窘境,楚德留丝毫没有退缩,他只毅然地说了一个字:“干!”然而谁又能想到正是这个“干”字带领这个气若游丝的村办小厂一步步走向繁荣,在23年的时间里竟然一跃成为年销售收入6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的大集团企业。

      想当年,就算是搞些简单的农机具修理活儿,也可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啊!像这样的“小作坊”,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要发展起来都相当不易,更何况是在经济落后的菏泽地区。面对如此现实,要想让企业迅速复苏,业务只局限在目前的小范围内是行不通的,楚德留决心要走一条创新的道路,开发出能真正拥有较大市场的新产品。

      楚德留接手工作仅一年时间,上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1982年,楚德留从电力系统获悉,国家将逐步淘汰老式变压器,推广S系列新型节能变压器。听到这一消息,他的剑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整整一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都在为企业今后的发展道路计划着。根据经验,楚德留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二话没说,马上付诸于行动。楚德留在第一时间里赶到了济南,找到了山东电力行业的有关部门进行详细咨询,在确定该消息的真实性之后,他费尽了周折,三番五次动员并最终说服了业内专家帮助机械厂设计新产品。

    ②精诚所至 “达驰”启航

    新产品按照预计的时间投产了,从那一刻起,楚德留办公室的灯也开始通宵达旦的亮着,成了厂里的长明灯。据厂里的职工说,楚德留的家距离机械厂只有几里路,但他却坚持吃住在厂,有时忙起来甚至连续一个月都不回家一次。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睡过一个轻松的觉。楚德留没有抱怨过,也从未为自己表过功,“桃李不言,自下成蹊”,他所作的一切感染和鼓舞着周围每一个员工,他的执著坚持和非凡毅力让机械厂实现了质的飞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反反复复的研究和摸索,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的历练,凝聚着楚德留等人智慧和汗水的SJ3-5kVA小型变压器终于在这个打造锄头、镰刀的作坊式工厂里试制成功,并于1984年顺利通过地区科委技术鉴定。

      楚德留和机械厂员工的心血没有白费,和大家企盼的一样,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一个小厂从此和国内变压器制造业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一张载着希望与憧憬的蓝图也在楚德留的心中绘就成了。对一个企业来说,“仅有一个好产品是不够的,市场经济,企业老总不多吃点苦,不多跑用户,不多掌握信息,是搞不好企业的”。楚德留总是这样说。在锁定产品之后,他开始了新的征程。满怀激情的楚德留亲自带领人马四面出击、八方游说,走遍了大江南北,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让“达驰”的名字晓谕各方。  曾经与楚德留并肩作战过的老搭档原达驰股份公司副董事长马效坤无限深情地回忆说:“老楚能吃苦、有耐力,他是被生活磨炼出来的啊!”马效坤还不无感慨地表示,楚总20年来一心一意为了企业的发展奔波,他有胆有识,站得高,看得远,对企业每次的发展方向都把握得十分准确。现在他走了,却给我们开拓了一条平坦而光明的大道,我们达驰人应该按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

      相信每个达驰人都不会忘记从楚德留任厂长后的10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那也是达驰最艰苦的10年。由于规模有限,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楚德留以身作则扮演起了多重角色,那时的他既当厂长,又当业务员和装卸工,就连司机出去送货,他也紧随其后做押车。除了达驰的员工以外,几乎无人知晓这位一脸朴实、衣着寒酸、毫无架子的普通人竟是一位厂长。

      有得必有失,企业在楚德留的精心培育下茁壮地成长了,但是他自己却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失去了太多太多。一次,他跟车到定陶县送货,途中汽车撞到了树上,他被巨大的冲力甩了出去,在医院躺了12天。然而刚从医院出来,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坚持跟车去送货。

      横祸接连而至,1989年,楚德留到济南跑调容变压器扩产项目。那时已经是夜里10时了,他发现准备的资料不全,在把同行的下属安顿好后,自己悄悄地把驾驶员叫了出来。第二天早晨8时上班时,楚德留已经早早等候在合作企业的办公室门口,把一套完整的材料按时递了上去。他的诚信感动了企业,却没有感动老天,当夜,漫天大雪,楚德留在回成武的几百公里的路上,又一次出了意外。

      “出差”成了楚德留短暂生命中的不变主题,“一年365天,我有300天在路上。”在达驰,几乎人人都能记得楚德留说过的这句话。2004年初,楚德留与公司副总经理谢经民走访客户,短短的20天里竟然跑了五省三市,行程近2万公里。当100多家客户被一一走访下来时,正值壮年的谢经民都感到吃力,而年过五旬的楚德留却强打精神好像没事人一样。还有一次,他们俩去山西临汾拜访客户,夜间行车又突遇大雾,根本无法看清前面的道路,司机建议住一宿天亮再走,但一直把诚信放在第一位的楚德留不愿因为任何原因而改变和客户约定的时间,他不假思索地决定与谢经民硬是步行一夜,第二天准时到达了用户那里。

    2002年是楚德留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年,他最疼爱的儿子被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一时间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将是何等沉重的打击?这一次,楚德留落泪了,过去面对再大的困难他也从未低过头、妥协过,但是丧子之痛几乎顷刻把他击垮了。作为企业的带头人,他对达驰无愧于心;但作为一个终年以企业为家的父亲,却有太多太多的愧疚。然而,再大的悲痛也不能淡化楚德留对企业的责任感,他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匆匆处理了儿子的后事,第二天准时出现在公司的市场经营会议上。

    ③诚信为本 成绩卓然

    “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靠诚信树立企业形象”。楚德留把质量和诚信当做了企业生存的两大基本要素。在他的管理下,公司全体员工严格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以高技术创好品牌,以高品质赢得大市场。他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个人、车间、质检三级监控连保体系,完全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此外,从图纸的设计、原材料进厂、下料、制作到成品,每道工序都按“三检”制度执行,同时完善了责任追究制度,履行检测登记,做到原材料不合格不入库,产成品不合格不出库,道道把关,环环紧扣,发现问题,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同时,他还推行质量责任报酬制度改革,对生产优质产品的好员工,实行优质优价,对生产劣质产品的员工,则实行赔偿处罚,从而加大了监管力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最后,楚德留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内部找上帝”制度,按照“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上帝”的原则,规范了质量监督程序。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质量,个个讲责任”的良好风气。

      楚德留认为,产品的质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整个生产过程,一个诚信的企业,还应该把质量概念延伸到售中、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他把“尽善尽美”作为达驰的永恒追求。为进一步强化服务、及时服务,达驰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服务队伍,配备服务车辆,设立了24小时服务热线等。达驰向用户承诺:达驰自接到用户反馈信息时起,如需到现场服务的,会以最佳方式、最快速度到达现场,直到用户满意为止。为切实作好售后服务,公司对服务部人员从产品性能、操作技能、素质修养等各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使服务人员在外安装维修都做到了善始善终、热情周到,并对所有用户建立客户服务档案,定期走访,了解产品运行状况,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

      靠诚信服务,达驰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3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楚德留说:“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是达驰人的崇高追求。”

      正是楚德留这种追求卓越的品格,才使昔日那个小手工作坊式的工厂发展成为了变压器行业的佼佼者。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4.53亿元,利税5360万元,两项指标均比1981年翻13番,员工工资也由1981年的几十元增加到上千元;安排就业人数由建厂时的68人增加到800余人;公司总资产也由原来的16万元发展到了5亿元。2004年,达驰公司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六位,资产获利能力为全行业第一。

    楚德留本人也因贡献突出,1987年,被评为“山东省菏泽地区劳动模范”;1989年5月被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1990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1991年被山东省机械厅授予“山东省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1992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科教兴鲁先进工作者”;1993年10月起开始享受(国务院)工程技术事业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998年先后被选为山东省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199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11月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山东省菏泽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山东省菏泽地区优秀企业家”;2001年6月被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03年1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4月,被评为“山东省菏泽市十大经济新闻人物”、“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④尊重人才 技术领先

    面对一连串的荣誉,楚德留没有骄傲,依然以一颗平常执着的心走着他不平凡的路。

    楚德留虽然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只有高小文化,但他始终未放弃过学习。通过钻研,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提出了“以人为本,把人才的开发放在企业发展首位”的战略思想。楚德留将员工看做企业的核心力量,他从尊重、爱护、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业精神出发,组织和管理企业。

      为适应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他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厂内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启动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训工程。

      达驰公司原总经理谢守祥博士是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专家,此前,他在南方某大企业任职,对达驰并无太大兴趣。楚德留的出现改变了谢守详的生活,在楚德留的百般真诚感召之下,谢守详动心了。他给楚德留提了一个条件:公司的管理权。楚德留二话没说,将公司的管理权、财权全部交给了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楚德留做人的信条。有这样一位心胸宽广的领导者,谢守详留下了。

      原公司副总经理的何平也是楚德留“挖”来的。当时何平是一家港资企业的副总裁。葛百红,原某变压器厂总工程师,如今也加盟了达驰,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那年4月,葛百红所在厂转产,对他频频招手的其中不乏全国知名大企业。葛百红最终选择了达驰。他说,“别的企业都是打电话发邀请,楚总却是赶了一夜的路,亲自来找我,就凭这份赤诚,我也要来。”公司国际业务部经理包龙卿是主动应聘到达驰来的,目前他在公司的国际业务方面已经能够完全独当一面……

    只会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是不够的,还要“拔高”人才。楚德留非常重视对公司员工的培训。公司每年都会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中高层人才和一线员工到清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北京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深造。近几年,接受培训再教育的人数已达300多人次。

      优秀的人才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均占全年销售总额的70%以上。从生产的第一台S7-5kVA变压器以来,达驰平均每年研制开发了10多项新产品,现有“智能变配电系统”和“SG10通风干式变压器”等8项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密集节能变电站”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1年、2002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目前,达驰的核心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每一年,楚德留都要到清华大学看一看。一来二去,他和一些清华教授交上了朋友,成了他们的座上客,教授们也自愿担当了达驰的“编外智囊团”。1998年,清华大学将达驰公司作为自己的实验基地,一大批科研成果迅速在达驰得到应用。

    ⑤以德治厂清正流芳

    楚德留说:“凡涉及到职工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我们要处处维护职工的利益。”在公司当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楚德留批款400万元为职工建造了住宅楼,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由于企业双职工多,附近没有学校,子女上学是一大难题,为此,公司购置了一辆大巴车,每天按时接送员工子女上学。公司火了,县里分流一批下岗职工,楚德留非但没有歧视他们,还让他们享受上了与原有达驰员工一样的待遇。在楚德留的爱心鼓励下,分流来的员工工作积极性非但不差,反而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

    楚德留善待职工,以情动人,平易近人,数十年来,达驰没有出现过人才流失的问题,大部分资深员工数十年如一日,向心力之强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

       达驰多年来一直在推行楚德留总结的“管好自己和身边人,管好班子,管好员工”的“三管”理念。孔子曰:“为政以德”。德治的关键在于企业的领导人以身作则。楚德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企业职工心目中树立了威信和刚直不阿的人格形象,这也是达驰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楚德留对企业员工一视同仁,从未因为朋友或是亲戚关系而徇私。他表弟在市场部跑业务,因业绩不佳被解雇。他那七旬高龄、白发苍苍的老舅亲自上门,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求他抬抬手。楚德留心如刀绞,一边是自己的亲人,一边是企业的利益,他真不愿意做出选择啊!最终,他给老舅跪下了,说:“舅,兄弟日子过不好,我养你。企业不是我自己的,虽然我现在是董事长,但规矩是我定的,我一定要带头执行。”

      楚德留自己清正廉洁,对员工却是关怀备至。原县化肥厂分流到达驰的职工段忠成,家里生活困难,墙倒屋漏。楚德留听说后,马上带人调查慰问,在了解真实情况后,他立即召集会议,决定由公司出面来解决段忠成的住房困难。公司的资金、员工的捐款共计3万余元,为段忠成盖起了新居。段忠成紧紧握着楚德留的手,激动地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咱们达驰的恩情!”

    达驰是成武县的利税大户,县政府历年发给楚德留的奖金不下百万元。但他一分也没装进自家腰包,而是全部交公司当奖金发给员工。达驰虽是股份公司,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基本都靠死工资。在楚德留心中,他宁愿自己过得清贫也不愿让达驰的员工受苦。

      尊老爱幼是楚德留一贯坚持的美德。每年春节前,公司都要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而楚德留总会讲这样一段话:“我们领到了奖金,第一件事就是要拿出一部分来孝敬老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学会做事。”而他自己除了看望老人以外,还要亲自去慰问老职工、老领导,并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敬老院、老干部活动中心捐款。

      在达驰这个员工总数近千人的大公司,多年来从无一人向上级打过楚德留的“小报告”,就连涨工资、分住房等员工们极为敏感的问题,别说怀疑有人走后门,就连打探、询问一声的也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楚总的公正廉洁。楚德留的“威”和“信”,已经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感召力,激荡着达驰人的心。

      当时的一位省领导到达驰来考察后说,楚德留领导的企业,不但是一个生产经营场所,更是一个风清气正、思想领先、奋发进取、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楚德留将全部身心扑在了达驰上,长时间的操劳奔波、饮食睡眠无规律以及病后不及时治疗,使楚德留的身体落下了好多毛病。最终他进行了心脏支架安装手术,这个手术也曾被他延期了好几次。

      2004年11月,变压器主要的材料价格成倍增长,硅钢片甚至一度有价无货,企业生产频频告急,楚德留为此心急火燎。14日夜,他不顾时断时续的头痛,独自一人乘火车赶往武汉与武钢商定硅钢片供货计划。16日,他又从武汉赶赴北京,拜访客户。

      11月25日,为争取公司早日上市,楚德留再度赶赴北京。事情办理完后,又搭乘当晚11点50分的火车连夜往回赶,26日早晨到达成武。

      11月28日,楚德留再次出发去济南,拜访客户,了解市场行情。

    11月29日回到成武后,他被员工和家人强制性的送进了医院输液治疗,输完液体后,他拔掉针头又投入了工作。

      11月30日,他到县医院检查,开始输液。此时,达驰公司与意大利客商合资生产封闭母线项目即将动工。楚德留一边输液,一边关注着项目的进展情况。医生劝他关掉手机安心治病,却被他拒绝了。

      12月1日,楚德留仍然高烧不止。同事们动员他赶快去济南看病,他说公司现在事情繁忙,他想尽量坚持一下。

      12月2日凌晨,楚德留终于支持不住了……。他被紧急送进了济南齐鲁医院。

    医生实施紧急方案,分别于12月2日和12月4号做了两次开颅手术。。。。。。

    他的主治医师张良文这样说,楚德留严重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他是被累死的。

      “有时我也感到很累,很想好好休息休息,但是一想到企业要发展、市场要竞争,自己就给自己施加压力,一刻也不能松懈!”楚德留一次在车上跟自己的司机高千忠这样说。

    而他88岁的老父亲中年丧妻,又遇到老年丧子。家人只是告诉他儿子去出差了,不敢告诉他这个令人伤痛的现实。

       “达驰人都觉得他只是出差了,也许过几天就会回来…… ”原办公室副主任说。楚德留在皑皑白雪中走了,没有等到春天带来的芬芳。如今斯人远去,在百花争艳的春天,今天的人们仍无限地怀念着他……

    (原载人民政协报 作者江涛 2010年3月9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