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庆见闻 -- 三笑

共:💬162 🌺2054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俺帖子里说的很清楚呀

                      不是说萨大的说法不对,不是说黑龙江种粮大户承包面积不会500亩,是讲户均500亩耕地没有普遍性。

                      俺说的是这种大规模比如500亩以上的比例。俺老家农场1万多户,也有几十户承包面积在几百亩以上的。

                      而需要强调的是各大农场的耕地面积是一定的,农户数量是一定的。这种比例少的承包大户占有的耕地面积越大,那么相对本农场的其他农户就是越多的不公平。因为耕地是国有的,各个农户是平等的职工或者村民。在现在按照每亩承包给予百元粮补油补的前提下,承包大户们承包的耕地面积越大,相对的就是侵犯其他农户的利益。

                      咱们以萨大所讲的虎林谈,2000多户均平均承包400亩的承包大户,就造成了剩下的90%近1.8万户的户均承包面积只有50多亩。

                      而从虎林实际出发理论上户均承包耕地应该是100亩。当然这个户均是笼统的说法,因为每户的人口不同,最合理的是按照农村平均到人头上老人孩子都算,而农场一般以职工为分配对象。

                      为什么俺要翻来覆去的讲这个承包权,是因为现在的耕地承包权已经是一种很具价值的权力,东北一亩的转租权已经达到200到300元,加上国家补贴每亩近100元,那么只要你拥有耕地的承租权,然后再转租出去那么一年什么都不做收入就是300多元。

                      承包大户们如果手里握有400亩耕地,理论上不用付出劳动通过转租就可以取得10多万的收入。

                      而我国的耕地承包政策的基础是农场按照职工,农村按照人口平均分配,但是由于多年前农业政策以及粮价问题无人种地农场无奈低价长期转让了大批的无人耕种的耕地。

                      而萨大所讲的虎林的承包是否由于历史原因俺不太清楚,从农业的角度看,虎林90%是水田,俺的经历是东北大多数水田是从旱田改的,需要很大成本,所以这些承包大户可能是旱田改造的时候签订的长期承包合同。

                      国家实行农补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保证粮食安全,重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如果本就稀缺的耕地又都垄断于少量的承包大户手中,不是适得其反。

                      以上还是泛泛而谈,个体农场内部的分配矛盾,如果把农场之间,耕地富省与耕地贫瘠的人口大省的矛盾。还是那句话,全国的耕地就是18亿亩,农村人口好几亿,咱们不能看到那些很少比例承包500亩耕地的大户就觉得中国农民真的富裕了,或者憧憬中国几亿农民都可以靠耕地年收入10多万。

                      • 家园 这句话是要点

                        咱们不能看到那些很少比例承包500亩耕地的大户就觉得中国农民真的富裕了,或者憧憬中国几亿农民都可以靠耕地年收入10多万。

                  • 家园 如果方便请到虎林调查

                    我走了虎头镇和黄泥河子村等地,目的是调查虎头要塞,所以了解到农民生活只是偶然。

                    相信不会每个黑龙江农民都这样富,但在虎林,我看到的,问到的农民中,这就是普遍,否则无法解释几乎家家有车的现象。

                    三江平原,耕地一望无际,而人家如星星点缀其间,一家只有十亩地,那恐怕才是特殊。

                    由于这是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所以,比之统计数字,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

                    虎林有虎林的特殊,绥芬有绥芬的特殊,扎兰屯有扎兰屯的特殊,哈尔滨有哈尔滨的特殊。

                    如果你走过很多特殊的地方,感受他们特殊的繁荣,你就会怀疑普遍在哪里。

                    恣意的富豪不代表今天的中国,卖儿卖女,也不代表今天的中国。

                    有一段时间,看网上的文字,我几乎失去对这个民族的信心 -- 不是因为穷困,而是文字中因为失望产生的扭曲,因为暴发而产生的傲慢,一个民族,缺乏对别人的尊重,也缺乏对自己的尊重,这比贫困更可怕。只有走出门去,真的走进社会中,看到景山的老年人在唱歌,看到黑龙江的农民们盖新房,你才明白,现实需要你自己去看。

                    我们的问题很多,在国内的时间越长,看得越清晰,而看到的点点光芒,又让我深信这个民族的倔强,就深藏在每个人的心底。

                    大多数人还是明白的 -- 生活中永远有不如意的地方,日子,是要自己拼出来。

                    很多时候,最大的敌人就在你自己的心里。

                    中国人的勤勉和努力,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即便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十几年前,我听人说过这句话,直到今天,当我走在中国的街头,仍时时被这句话感动。

                    通宝推:听枫,中关村88楼,大司农,西电鲁丁,飞天熊猫,千岭,从北苑到太古,默默,西伊,看山,三笑,财迷心窍,住在乡下,Alarm,
                    • 家园 老萨说的真好,铁手也同意。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顶萨大并通宝推

                      网络上有些声音不要当真,远远算不上有价值的“公众意见”,最多算是情绪发泄,希望真正的批评和国家的政策不要为之左右太多。

                      其实,土共可以批评的地方太多了,但是网上的反对者乃至所谓的革命者们能不能认认真真地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职业一点,脚踏实地一点,一针见血一点,从而让自己的声音不要只是噪音……

                    • 家园 去年正好去密山-虎林-牡丹江-抚远一线调研过

                      印象中当地农民计量地的单位是“晌”,一晌地15亩,家里有十几晌,几十晌的种粮大户各村屯都有,占两到三成的比例。我去过的几家,家里有7、8台进口的195马力、385马力的进口拖拉机。最夸张的是有私人小型农用飞机,用来巡地。当然也有家里只有十几亩的“小户”,但是生活过得不错是没问题的。

                      另外,农垦系统的农民算职工,劳保,养老什么的比较齐全。

                      • 家园 一亩地的收入现在基本比较清楚了。

                        各方面来看,黑龙江农场种一亩地大概纯收入在700到1000元左右。

                        所以统计一下农户的耕地面积的比例就能知道农户的大致收入水平都在什么范围。当然还有一些搞副业搞运输的,可能收入也会比较高。

                    • 家园 我前年走过齐齐哈尔和 3肇附近,不乐观。

                      土房没车,莫不是因为地少人多,发展还是平衡。

                      老萨没有农村亲戚吧。

                    • 家园 富裕到这种程度的农村应该还是少数

                      14亿中国人,农村人口该是多少,人均又是多少?光是坐火车沿途所见绝大多数地方就不是虎林。我觉得,用问题否定进步肯定是不对的,但只看到富裕人群,而忽视大多数在底层刨食的人的处境,就走向了另一面。

                    • 家园 眼见为实

                      这样的态度是最可取的。

                      国家大了,地区差异很大,这个在公开的场合都是不用避讳的,但是发展毕竟是事实,无论谁有不同的意见,这个都是可以从身边就基本的社会单元就可以求证的基本事实。

                      今时今日,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生活水平有没有实际的提高,而是在社会分配体制没有完全完善的情况下,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加大,从而提高了大家的危机感和不满意程度,这才是矛盾的焦点。

                      至于那些还在认为中国很穷的,实在应该走出去走下去看一看。

                      • 家园 俺也来谈谈什么叫做

                        眼见为实,萨大在虎林看到部分富裕农户肯定属于眼见为实。

                        但是俺几乎每年都回老家也应该称的上眼见为实吧,对于耕地收入一块俺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因为打小的部分同学邻居恰恰许多都是农场的种地大户。

                        无论是萨大还是俺去过的农村或者农场都是有一定数量限制的。但是中国的总耕地面积是一定,农村人口是一定的。18亿亩耕地,农村人口6,7亿,平均到每个中国农民身上耕地就那么俩三亩。

                        萨大的帖子里说的属实,虎头镇的户均耕地200亩,极少数的上千亩,那么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均耕地越大,意味着黑龙江或者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均耕地越少。而中国现有执行的农补政策恰恰是按照耕地亩数补贴的,虎头镇这些农民由于历史原因户均耕地200到500亩,也就是说这些农民每年什么也不做可以把耕地承包权转让出去就是10万以上的收入,加上国家补贴2到5万,那么对于中国其他少地的人口大省的农民不是很不公平,特别是一些省份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

                        俺老家农场和周边的农村就有这样的矛盾,这个农场的人均耕地在30亩,而周边的农村人均耕地在10到20亩,俩个农场的居民生活水平就着很大的区别。

                        所以所谓的眼见为实,还是要从整体来看。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最近俩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远称不上富裕。

                        而且作为一个基本常识,中国农民的人均耕地很少,萨大文中所讲的家庭户均500亩是没有普遍性的。不然中国6亿农民的存收入就要将近30万亿了。

                        • 家园 你的意思就是,不要只看到这几个地方有肉吃

                          要看到全国千千万万农民连汤都没得喝

                        • 家园 当前农村的主要矛盾

                          当前农村的大多数问题都还是集中在利益分配、法制不健全、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带来的对于分配问题的矛盾。这些问题中有的是由于社会发展过快,前后不过数年,但由于特别市房地产发展等因素造成标准的变化;有些是由于集体财产的分配问题;有的是建设过程中损害到群众利益或者利益上的争执。这类利益矛盾占总得比例是比较多的。

                          二是法制不健全的问题。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在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中已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或者有漏洞的问题,部分矛盾的解决要么难以适用,要么干脆没有法律支撑,这些问题的解决比较难。

                          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实在的说,自从2000年前后农税提留免除后,农民的负担是切实得到了降低,而且随着国家对民生、信访等工作的重视,群众的权利和地位得到了比较大的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有好转,工作的作风也日渐文明。但是农民中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也日渐增多,加之地方政府稳定压倒一切的政策,政府的公权利在降低。

                          当然,从大的看,群众的素质提高必然有个过程,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也是政府转型的目标,这些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也只能有经历这个历史时期的人来承受。而且随着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法律法规、分配体制的逐步健全,农村的条件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 家园 文不对题

                          我想我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我想表达的是目前农村的变化很大,纵向比较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人口中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的,当前中国社会底层群众最不满意的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分配方式的不完善、不健全,这个是我要表达的基本意思。

                          人均耕地少,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我绝不否认,而且我所在的区域恰恰也是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的西部地方,但是就生活水平而言,除开个别好逸恶劳、失去劳动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的,都不存在问题,大部分住的都是一楼一底的房子,买车的也很多。收入近一点的地方搞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进城打工,远一点的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出去打工。这也是为什么说农村386199部队(妇女儿童和老人)盛行的原因。

                          下面是我了解处于西部一个三线城市农村的基本情况,全部属实。

                          最好的地方在于城郊结合部,通过城市拆迁、项目实施,可以说这些村的经济水平都相对较高,拆迁户更是有几套到10几套房子不等,光靠拆迁补偿和房租收入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些地方出现了一些租二代,消极享受思想逐渐盛行是个值得警惕现象。

                          另外一个是种植蔬菜的地方,离城大概半小时车程,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平均家庭年收入3-5万元是个合理数字,考虑到农村生活成本低的问题,这个几乎约等于城市家庭7-8万元的收入,属于比较好的。

                          最后一个地理位置本不差,但是由于高速高架桥的建设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稍大的车都过不去,本地的路也是到09年才建成水泥路面。这里的人观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但是通过外出打工,蔬菜种植、家庭收入基本也在2-3万元以上。

                          我无意否定别人的任何观点,但是就我所见所闻所知的情况陈述一个事实。来到西西河,是因为见识了一些大牛的文章,观点新颖独到,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就做事而言,恐怕很多人不过是书生造反,纸上谈兵而已,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萨大说的出去走走看看的原因。中国这个地方,从新闻上看,人间乐土,从网上看几乎是18层地狱,但是事实究竟如何,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个严谨求实的态度,毕竟实践出真知嘛。

                    • 家园 以下来则来自虎林以及虎头镇的新闻

                      能从侧面反映出萨大的亲身经历,虎头镇近年发展很快,部分种粮大户收入提高很多,但是也能看出虎头镇的人均耕地不过40亩,而虎林的人均耕地在20到30亩,从俺的实际了解情况看这个耕地数量在黑龙江属于偏高水平。以下是新闻

                      一 黑龙江虎林市县属耕地面积153万亩,12个乡镇,农业户2万户,户均耕地76.5亩。

                      二 2010-04-13 虎林市农委

                        本网讯(李彦俊) 在虎林市虎头镇区,随处可以看到农民开着比亚迪、奇瑞、中华、迈腾等高低档轿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享受着现代交通工具带来得快感,以往灰头土脸的农民形象已成为历史。据不完全统计,虎头镇农民私人轿车保有量已达到了100余辆,在辖区内十个行政村中,平均每个行政村轿车保有量达到了10余辆。农民致富速度之快、生活水平之高,令工薪阶层也艳羡不已。

                        “轿车”成为虎头镇新型农民历史角色转换的标志物,究其原因是党的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科学标准化农业种植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变化,真正实现了从土地里“刨金”。虎头镇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全镇耕地总面积40余万亩,其中水田30余万亩,全镇农民人均耕地40余亩,拥有耕地面积200--500亩以上的农户达到327户,500--1000亩耕地的农户达到34户,1000--2000亩耕地农户达到4户,2000亩以上农户达到7户。已具备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条件。

                        近几年,虎头镇按照“稳定播种面积、发展绿色食品、整合品种结构、推广先进技术”的思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地广人稀的虎头农民得到了土地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虎头镇虎头村农民邢开德是该村有名的种植能手,拥有水田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家养了一台4500,他给自己算了一笔帐:每年光领取直补、良补资金每亩73.09元,2000亩水田可达14余万元,由于近几年粮食价格稳定,加上种植收入,每年纯收入可达到90余万元。现在农民拥有200--300亩水田,每年纯收入就能达到9-12万元,所以养台轿车根本就不成问题。

                      从俺自身了解的黑龙江大部分农场或者农村的人均耕地情况户均应该在30到50亩之间,低于虎林更低于虎头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