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难以忘怀】评书时代 -- 赢政

共:💬11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难以忘怀】评书时代

    记得小时候,还是学生时代,电台里一直都播放评书,什么《岳飞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在那个娱乐文化还是相当匮乏的年代里,每天听一段评书几乎成了一种寄托和依靠,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每天傍晚守在收音机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沉浸在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里。那个时候,电台每天傍晚安排首播,次日中午重播,就这样一篇一篇的播着。如果遇着什么事,当晚的故事没有听到,次日中午是一定要听得。不光这样,一段故事听一遍还不过瘾,就算当天已经听过一遍了,但第二天中午学校一放学,撒脚飞奔的往回赶,到家没第二件事,立马打开收音机,守边上就不动了。万一有哪一天实在没听到,而次日中午也因为意外错过了那么一段,感觉就象丢了爹妈给的零花钱一样,心神不安,心里空空的,然后急急忙忙的向同学打听故事梗概。总之,那时候长篇评书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娱乐文化项目。

    这么多年过去了,想想估计也有了近二十年光景了,电台的广播节目已经有十年没听了,根本不知道电台现在播些什么节目,是不是还有评书播呢,即使有还会象当时那么精彩吗?如果真的有,如果我现在还听的话,还会有小时候的那种感受吗?我不敢肯定。前两天与一帮儿时的伙伴、同学相聚,无意间聊起了《隋唐演义》,聊起了李元霸、聊起了罗成、聊起了英雄好汉的排名,你一句,我一句大家争的面红耳赤,兴致勃勃,大家在这种气氛中感叹时光飞纵,青春渐逝。短暂的沉默之后,其中的一位突然冲我说了一句:“你家的电脑好,而且网速快,找找看,下载了我们来拷啊。”对呀,我恍然大悟,自从有了电脑,有了网络,除了浏览网站,除了写两篇臭文章也没别的用处,平时游戏也不玩,倒是流行歌曲下载了不少,怎么从来没想到要下载评书呢?

    回到家,赶紧上网,东搜西找,不多时就找到了《隋唐演义》BT种子,经过一个晚上的挂机工作,次日完成任务,虽然是周末,平日里喜欢赖床的我却起了大早,迫不及待的打开WINAMP,音箱里传来单田芳那熟悉的声音回荡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我瘫坐在椅子上,一阵感慨,一阵激动,半天都没有听进去一句话,脑子里回想起小时候为了听故事,风风火火的往家赶的情景,为了听故事呆坐在收音机边,忘记了功课,忘记了吃饭。平静了心情,拿起电话,通知了老同学,大家都很高兴,有激动的伙计没一会就拿着移动盘来拷贝,然后美滋滋的回去享受。

    回过头来,仔仔细细的从头开始听。完了,一切似乎又开始了,我毫无条件,无可救药的再次陷入其中。时隔多年,评书的内容在脑海中早已支离破碎,隐隐记得其中的人物,他们手中兵器,但其中的故事情节几乎都已经忘得精光了。如今从评书的头一回起,重拾记忆,依然沉醉其中,依然无法自拔,从早上听到晚上,直到听的稀里糊涂,听的头昏眼花,听的疲惫不堪才罢手。过瘾啊,真的过瘾。记得小时候电台里一天一回的播放,而且总是在最紧张、最关键的时候嘎然而止,一回一回的撑着你,每一回之间要隔漫长的24小时,那其中的等待和盼望,那种急切的欲知下文的心情,好像对女友也没有过呀。现在好了,一切都解决了,自从周日下载完,三天的时间,我已经听到了80回,没有间隔,没有停顿,紧凑流畅,爱怎么听就怎么听。同样也是风风火火的往家里赶,但已经不是学校放学,而是单位下班,同样是呆呆的坐着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但面对的不是收音机,而是电脑,故事的内容没有变,但使用的设备的全变了。如果没有工作,如果不用睡觉休息,我一定会24小时听个没完。

    • 家园 一般人开车长途旅行听音乐

      我家那位听评书!

      一路听过去,8小时,他随着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同乐

      女儿和我头昏

    • 家园 哈哈。说说印象深刻的

      最恨薛丁山娶了八九个老婆。你Y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长了个小白脸嘛。要法术没法术,要宝贝没宝贝。还不待见人樊梨花!把人家赶走好几次(樊梨花好像有个什么珠子,一打出来就“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后来听到《薛刚反唐》里他和老婆们被咔叉了,那个恣啊。哈哈。

      薛刚手下金银铜铁四大锤。忘了铜锤还是铁锤,上阵就没胜过,每次不是落荒就是被擒。他一滚蛋,偶的偶像薛逵就该出场啦。

      《说唐》里有一出瓦冈大战靠山王,好汉们决定车轮战。战场上摆开了一桌子牛肉大饼,谁打累了就下来填填肚子,吃饱了上场换人。赶上杨林那天早上没吃油条,垫了杯茶就上阵,终于体力不支落荒而逃了。偶对瓦冈这帮子乌合之众没好印象,齐怀远大锤居然是纸糊的,里面还包着石灰.....

    • 家园 同好

      我也爱听评书, 记得大学的时候每个中午大伙都会在宿舍里听评书,那时听得最多的就是单田芳的书.有一次隔壁宿舍两个大汉不约而同地剃了光头, 被我们尊为铁扇寺两位当家的.一次期末考,我一哥们材料力学刚好考了六十,我们笑说他真不含糊呢,靠考前三天突击就能通过, 他说:你们可不知道,我是把我压箱底儿的能耐都抖落出来了.

      现在文学城上有刘兰芳的<<杨家将>>连载, 一天一集,还不错的.

    • 家园 欢迎皇兄来说书
    • 家园 我小时也喜欢听评书

      还跟着外公去过市效的个别老茶馆,是70年代未期,这些老茶馆还请了走江湖的说书艺人来说书.现在都没有罗..90年代,成都流行李伯清,他没说过连载长篇,说的只是市民生活的散打段子.

      小时候听过的有说唐,说岳,包公..等等.精彩!扣人心弦.直今回味无穷.

    • 家园 相同的经历啊!

      傍晚7点和中午12点半的时光,自己是绝不错过的,听过《三国》、听过《水浒》、听过项羽、听过刘秀,听过欧阳春、听过刘罗锅……

      好像我的历史知识都是从评书中得来的

      • 家园 兄台说的是啊......

        我们这一辈人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对古典名著的了解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连环画,其次就是这评书了。

        • 家园 要说这评书和小人书

          那绝对是两样宝啊!俺这个人不太跟得上时代,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们的文化生活很多地方还比不上过去呢。

        • 家园 嘿嘿,有时也被洗脑乐

          记得后来看书,朱元璋滥杀功臣,刻薄残忍。心里还想,说,《大明英烈传》里不是这样的啊!

          后来好像随着收音机的没落,就没怎么听评书了,改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直到一次看电视,是哪位相声演员学单田芳播天气预报,真是好多回忆!

          仔细想想,一个人的口音、语调让我非常熟悉的,好像只有候宝林和单田芳两位先生了,当然还有赵老师

          您的文章写得好,真的,当年我就是7点钟报个收音机到平台上听书,好像是《刘秀传》,然后中午骑车死赶回家听袁阔成的三国。

    • 家园 单田芳老师真可谓是“SUPER STAR”

      当年听《白眉大侠》,一到房舒安说话那块,我和我姥姥就乐得不行了,那个时候怎么也不明白为啥徐良那么牛,他爹穿山鼠就那么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