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联产承包的记忆 -- wanghexinnian

共:💬178 🌺704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同意
              家园 不仅是劳动积极性的问题。

              承包之前的某些劳动强度可能比之后的强度还要高一些。生产队组织劳动力积肥,就是到县城里掏厕所,这个活比较累。承包后干这个的人就少了。自己的畜力多了,产生的粪肥基本够了,很多人也就不愿干了。

              承包之前的效率总体而言是比较低的。同样是铲地,也就是除草和松土,生产队铲一遍地和个人铲一遍地,效果有很大差别。生产队可能要产三遍地。个人干一般铲两遍地,之后拔些大草就可以了。

              还有几位河友提到化肥种子的作用。毫无疑问,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前面我说过,当时种地需要5至8个人,现在一个人就能种地。

              但是,要使用化肥种子,就要有资本,也就是有钱买这些东西。商品流动起来让农民可能买种子化肥。

              • 家园 要命就要命在这个货币投入上,农产品是基础物资,所以注定

                在市场末端,靠卖农产品发财,就象站到桌子上咬鼻子,从民国的多收了三五斗,到现在西方普遍依赖政府补贴的农业,都证明了这一点。

                靠所谓完全的市场化的农业,特别是小农,极易因轻微的市场波动而亏本,甚至破产。

                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几乎是最不市场的产业,而当年中国农民革命,也和农业比价低有密切关系。

      • 家园 我答第三问

        今年四五家的产量和当年全生产队的产量差不多

        估计只在一种情况下是,就是当年全生产队也不过四五家。

        一句话要重复说三十多年,也不容易呢。

        • 家园 你可以不相信,但是在东北这却是事实

          我母亲说过,现在一户农民的粮食产量比原来一个生产队还多。这你可能更不相信了。

          我曾经也不相信,但算过账之后才发现这是真的。据我母亲回忆,70年代每口人每年大概能够分到200-300斤口粮,基本上都是玉米,春节时会分几斤本地产的小麦粉,秋季会分一点儿萝卜、白菜、窝瓜之类的蔬菜。

          当时我老家那里一个生产队大概的30-50户,以50户每户6口人计算一个生产队大概300人,以每人每年250斤口粮计算,需要7.5万斤。把交给国家的公粮和生产队集体留存算上,7.5翻一番,一个生产队一年的粮食产量基本就是15万斤,按我们这里农民的通常计量单位算就是300石。这个计算基本上是往上估的,我母亲说当时一个生产队常年基本就是100多石粮。

          楼主说现在四五家的产量和当年全生产队的产量差不多是完全完全可能的。现在东北平原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概0.3到0.5公顷,黑龙江可能更多些,辽宁可能更少些。以人均0.4公顷每户5口人计算,户均耕地面积就是2公顷。现在东北玉米平均产量大概是每公顷1.5万到2万斤,即农民所说的30石到40石,最高可以达到接近60石,低于20石基本就算灾年,有农业税时可以申请减免了。这样一算,4-5户农民生产出300石以上的粮食是很轻松的。如果是种粮大户,耕地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一户抵得上一个生产队也不是没有可能。

          • 家园 你这个石是多少斤?石很混乱,各地都不一样,

            不加以说明的话不易看清。

              我插队在牧区,不过那时为搞粮食自给,每个大队都会搞一个农业小队专种粮食,叫水利队。

              我们那个水利队常年有十人左右劳动,农忙时还会从牧业小队抽人来,平均每天有十来个人吧。

              那时基本不用化肥,畜粪很多,有井水浇地,好象也没用什么良种,耕地用牛,多少地也摘不清,反正每年打的粮够全大队三到四个月的供应粮,可能有埋伏,算起来大约年产三四万斤吧。

              08年回去,原水利队已经没有了,那块地方被一位汉族牧民承包放羊,两口水井也归了他,柴油机抽水改成电抽水。因为有现成的井和渠,土地原来也平整过,我们原来种的土地多数他还种着,比原来面积小一些。按他的说法,他现在一个人每年打的粮比当年整个水利队都多,玉米为主。

              当然这不能排除化肥和良种的作用,但当年俺们是把他归入到懒汉中的。他的老婆也是汉人,上过三年小学,数数不能超过二十,否则就乱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我们这里1石就是500市斤

              公顷产量20石、30石、40石分别对应的就是1万斤、1.5万斤和2万斤。

              东北地区玉米增长幅度很大,一方面是由于种子改良单株产量提高不少,跟70年代比我估计得翻一番或者更多;另一方面是种植密度大大增加了,这个最少也要提高一倍多。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单位面积产量最少就是原来的4倍了。

              • 家园 记得我插队的地方是300斤。

                  内地还有更少的,100、150的都有。

                  种植密度与品种也有关系,以前玉米叶子是往旁边伸展开的,现的的高产玉米叶子犹其是最后几片是往上伸直的,这样种植密度可以提高不少。

          • 家园 对一个数据有点疑问,

            倒数第二段,一个生产队常年基本就是100多石粮,一个生产队大概的30-50户,以50户每户6口人计算一个生产队大概300人,以每人每年250斤口粮计算,需要7.5万斤。一个生产队一年的粮食产量基本就是15万斤,按我们这里农民的通常计量单位算就是300石。

            如果一百多石,按三百人计才一百多斤,恐怕就是饥荒的边缘了,要不您说的那个队不到三百人?

            • 家园 你理解有误

              我说的300石包括了两个部分,一半是分给农民的口粮,另一半是集体的留存和上交给国家的公粮。150石分给300名农民正好就是每人250斤。

              农民的口粮部分我是根据人口和每人的定量推算出来的,集体留存和公粮我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但我估计加起来一定不会超过农民口粮的数量,所以我就取了个上限说“把交给国家的公粮和生产队集体留存算上,7.5翻一番,一个生产队一年的粮食产量基本就是15万斤。”

              我后面还说了一句“这个计算基本上是往上估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认为集体留存和公粮部分实际上不会那么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