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铁血文革 -- 时光行走

共:💬341 🌺2301 🌵1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对对,文革武斗好得很。
                      • 家园 显然您乱了

                        是武斗不好非常不好,虽然由文革引起,但利用文革的混乱挑动武斗的人太坏了,尽管是一种政客的手段。文革尽管发动全民运动的方式值得探讨,尽管有极左的种种恶行(当然右派的表演就不说了),但对民众监督、民主的启迪作用站在草根的立场其积极的意义也同样值得探讨。如果你也是草根,被官僚精英蒙骗算自己无能也罢了,自我催眠那就无话可说了。文革你经历过我也经历过,不好的地方生活水平低算一条,狂热的全民运动多算一条,上山下乡运动算一条,强迫学习讨论文件算一条,武斗文斗我没参与,我不分析这里面的客观原因,算在文革头上,但请扪心自问有没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怀念?

                        • 家园 强迫学习讨论文件可不能算

                          “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怎么落到实处?不学习讨论文件,你不就是一个被忽悠的命么~ 没有曾经的这个“强迫学习讨论文件”,所谓的监督也不会成为今天具体的深入人心的概念。

                          今天没有学习讨论了,右右们才有了忽悠的空间。

                        • 家园 是谁乱了?有美好的东西就能说明文革整体是好的?
                          • 家园 那你就把我们的话题再理一遍吧。

                            武斗=文革,武斗不好,所以文革不好,呵呵。

                            • 家园 武斗只是文革中的错误之一,并不是全部。
                              • 家园 类似的手法

                                A+B+C+...=D,A+B+C+...都不好,所以D一定不好,实际上条件都不成立哪来的结论呢?你也说了武斗只是文革中的错误之一,并不是全部,那你怎么来证明全部呢?天花乱坠没用,玩悲情也没用,玩逻辑更没用,文革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文化政治科学技术水平。

                                最后还是看利益,改开伊始分家产都得益当然全民欢欣鼓舞,后来分蛋糕既当主持又分到最大的了,当然有分歧了,于是一边怀念文革,一边恐吓再乱喊要你们穷鬼回到文革,殊不知怕文革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僚,你要吓唬用打仗、民主(专制)杀全家来吓唬,还是殊不知怕这些的不是百姓而是官僚,水深火热经历了几千年,大不了再革命一次,如此而已,所以文革是好是坏于百姓无关,百姓是对地位最高的一个时期的缅怀。

                                • 家园 明知故问,选择性忽略了吧

                                  类似扫盲、学习会、接受再教育、义务教育(比之前精英化教育如何?),自力更生的工业体系(虽然比较粗陋,比之前黄金十年如何?)你不会说不需要科学技术支撑吧。还要注意我说的是普通民众而不是现在的精英教育,再要注意我说的是文革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水平,是和之前比大大地提高了,你不会否认吧?如果您刻意和现在比,呵呵,就不奉陪了,我只知道新三座大山是指那三座,常凯申的精英教育在台湾更出色,要你TG干吗。亏你经历过,你不会认为因为精英们占有的资源少了就不合理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主体作用可是人民,为了、依靠、共享的不仅仅是精英喔。

                                  再给您看一段

                                  看袁腾飞的挂炉烤鸭、达赖佛爷……

                                  韩寒的“只有卫生巾才是鲜血染红的”

                                  作协主席赵丽华肆意侮辱先烈……

                                  您会认为这种政治文化水平是提高吗?

                                  • 家园 我要的是你提出证明,不是只来一句你不会否认吧。

                                    再要注意我说的是文革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水平,是和之前比大大地提高了,你不会否认吧?
                                      我当然会否认,而且就是与文革前比。

                                      文革中中小学停课三年,重新开课后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教学不正常。一直到1972年,还有高中学生来找我这个文革前只上到初二,成绩不怎么样的人来问题目,结果我发现他们的老师就教错了。

                                      到八十年代,文革中上中小学的,除了后来能考上大学的,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都要重新补课,刚好以66年的初一划线。

                                      七七、七八重新恢复高考的前两年,应届高中毕业生考不过老三届下乡的知青。

                                    • 家园 那我就没招了,我工作后

                                      也发现很多东西我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老师教错了,仅仅是时代的问题吗?

                                      工作几年后我甚至在工作某些方面水平比研究生朋友水平高得多。

                                      您是老师您觉得文化政治科学水平(专业顶尖领域不论)能单单用学历来衡量吗?当然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某些程度上学历比例一亮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盲目扩招你觉得有意义吗?我姥爷私塾出来当了中学老师、父亲初中毕业当了中学老师,如今师范大学生干同样的事,你觉得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

                                      • 家园 文革是不是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水平?
                                        • 家园 文革当然大大提高了普通民众认识事物的水平

                                          提高了政治文化哲学科技水平,有疑问吗?否则还有左右之争吗?就不要用教育如何如何来说事了,与国际接轨算了,可惜也接不上。有一篇文革的文章讲教育的可回答你的部分问题

                                          请看苏修的一种新行业

                                            

                                            阳戈

                                            (《红旗》一九七五年十一期)

                                            

                                            近年来,在苏修社会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这种新行业,虽然没有被苏修叛徒集团列入他们“巨大成就”的栏目内,但倒真的搞得不坏,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达”起来。这里,且举这种行业的几个小例子,使读者开开眼界。

                                            先看“私人授课”业。此业现在盛行苏联全国,据说是专门为中学生进入大学而设立的。私人授课每小时可得五至十个卢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天半以上的工资。在莫斯科街头,“圆柱上”、“墙壁上”,“大门道里”,到处是这种花花绿绿的广告,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再看“代人考试”业。据《莫斯科晚报》载,有一种“代人考试组织”,专门代人投考大专学校。这种组织业务繁忙,应接不暇。有一个成员上午到食品工业专门学校代人考试,下午又到纺织工业大学代考,第二天又到莫斯科大学代人投考经济系。考取后,每位收取代考费五百卢布。

                                            其次看“论文出售”业。《共青团真理报》载,罗斯托夫铁路运输工程学院里有一种“联合组织”,专门“帮人做毕业设计、学习论文、测验作业、实验室作业”。一份设计,售价九十卢布,有的一百五十卢布。

                                            再其次看“毕业证书制造”业。《消息报》介绍的一个“毕业证书制造所”,一张毕业证书售价一千卢布,两年中他们就销售了五十六张这样的毕业证书。

                                            若问这种行业为什么如此兴隆,那就要看看苏修的教育制度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苏修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早已成为进入特 权阶 级的阶梯。苏修总头目勃列日涅夫说:“国家主要是从经过高等学校培养的专家中吸收从事经济工作、党的工作、国家工作、外交工作、军事工作和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干部。”许多材料证明,大学文凭是选拔干部的决定性标准。有此文凭,即使是个白痴,也能捞个一官半职;无此文凭,即使你是“共产主义劳动突击手”,“从战争年代起”就做某项工作,并且“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最后是“被裁掉”!勃列日涅夫的话以及无数事实告诉人们:只要一进了高等学校,或者干脆只要设法捞到一张大学文凭,那就能够得到高官厚禄,就有飞黄腾达的时机。要

                                          是进不去呢,那就对不起,只能“永远”当一个被人看不起的“执行者”。许多人为了达到“高升”的目的,当然就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行业都应运而生了。

                                            可不能小看这种新行业。特 权阶 级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传给他们的子女,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一途。而这样做,没有上述行业的帮助,就有点儿难处。你说考试吧,“中学课程”并不完全包括大学“考试中应考的所有材料”,一般中学毕业生怎么去考?有了上述行业,苏联的资产阶级新贵们就不怕。他们有的是钱,可以雇请“家庭教师”,或使子女进各种学费昂贵的私人 “补习班”之类。这样把子女塞进高等学府以后,总算放心了吧?可是还不行,有些公子小姐们一向吃喝玩乐,谁愿去死啃书本?不能毕业怎么办?还得依靠上述行业。在“教育市场”上,只要不惜重金,什么毕业论文、毕业文凭,甚至“副博士”之类的头衔都可以买到。有了这些玩艺儿,就可以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了。

                                            不难看出,苏修教育领域的新行业,完全是适应特权阶级对劳动人民实行资产阶级文化专制的需要而产生的。

                                            “有钱,就可以进入高等学校”,这是苏修一家不大不小的官方报纸吐出来的一句很难得的真话。当然,苏修统治者“标准的提法”可不是这样。因为这么说,他们那个冒牌的“社会主义” 不就露了底?你听,苏修《国民教育立法原则》说得多么堂皇:苏联全体公民不分财产和社会地位,“在受教育方面一律平等”。但事实呢?在苏修叛徒集团的统治下,劳动人民既没有那么多的钱去雇请“私人教师”,又没有那么高的地位来得到同僚们的“照顾”。他们的子女,无论在分数面前,还是在其他什么面前,怎么能同那些公子小姐们“一律平等”呢?

                                            且以他们自己对新西伯利亚所作的调查为例,那里有近百分之九十的农民子女被排斥在大学门外,而城市知识分子(不要忘记,其中也包括官僚)的子女却有近百分之九十都钻进了高等学校。按照苏修的“立法原则”,或者可以这样说吧,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还不是“一律平等”么?其实,什么抽象的“自由”、“平等”,从来就是资产阶级的谎言。列宁曾说过:“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一般自由和平等的谈论都是欺骗自己,或者是欺骗工人,欺骗全体劳动者和受资本剥削的人,无论如何,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列宁的话,这样无情地揭露了一切关于一般自由、平等言论的虚伪性。可是,以 “列宁主义者”自命的勃列日涅夫们,在明明不平等的事实面前,还在那儿高谈着“一律平等” 之类的神话,这难道不正是为了欺骗苏联劳动人民吗!

                                            学校商业化,知识商品化,这完全是苏修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给教育带来的必然结果。苏修统治者通过校内教育和校外宣传,公然要青年人树立“合理的利己主义” 世界观,并且毫不隐讳地对他们说,“学习、掌握知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这是一个将能产生高额利钱的贮钱匣”。既然“知识”、“文凭”、“学衔”都可以用金钱买来,那么,这些东西一旦到手,当然就要立即投入“周

                                            转”,以谋取更大的利润。亏本的生意谁会去做?这种腐朽透顶的“教育”,是一个黑色染缸,别说特权阶级的子女,就是少数劳动人民的子女进校后,也必然要受到腐蚀和毒害。它只能培养那种以赚钱赢利为人生哲学的新资产阶级分子,即培养特权阶级的接班人。

                                            苏修教育领域这种新行业,闹得乌烟瘴气,引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怒,于是苏修报纸也不得不说上几句对此表示不满的话。这当然只是装装样子、骗骗群众而已。他们心里明白,擦掉主人身上一点儿浮油,根本不可能触伤老爷们那肥胖的躯体。那些真正敢于揭露这种丑恶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不仅文章登不出,恐怕连作者都早已被关进了“疯人院”。而经过精心筛选后登出的那些不疼不痒、避而不谈问题实质的文章,简直无异于莫斯科街头的广告,对这种行业只能起到提倡、鼓励以至“介绍经验”的作用。很显然,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意味着推翻苏修现存的社会制度,这是苏修统治者连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统治者不敢想的,苏联人民却要想,并且终究有一天还要行动起来,再一次扫除这些秽物。

                                          如今有这种认识吗?再看一段网络达人的,回答你具体在哪里的话。

                                          1,今天的大学,当老师的也都是改开三十年劣胜优汰,甚至是颜色洗脑的,靠他们,能培养得出

                                          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吗?

                                          2,今天中国上下,对中国文化传统有多少继承?离开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空谈培养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有意义吗?

                                          3,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先要有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师资,今天有吗?

                                          4,要有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师资,必须先进行清洗;把占据思想教育阵地的大批改开乌龟,普世王八都收拾掉。问题是------某党有决心收拾吗?

                                          ,5,要清洗思想教育阵地的改开乌龟,普世王八,切入点为何?

                                          逆向推导,看看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 家园 就这么一句就能说明问题?具体的提高在哪里?

                                              教育给搞垮了,还说什么提高水平?

                                            • 家园 没办法,这好翻故纸堆了,我讨厌做这种事

                                              关于教育的。

                                              在文教方面,“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上千所大专院校和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投入从来没达到过3%这一世界平均线。毛26年建立了数千所大专院校、各类中专基础教育体系(建国前夕,全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仅有117000人),识字率从20%上升到80%,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02年我国文盲约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文盲总数超过世界总数的10%,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教育投入却排名世界到数第三),在校学生增长8.4倍,小学在校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1.5亿,入学率达到了97.3%。普通中学在校人数1977年达到了创记录的6780万人,而1977年之后的几年,大量学校关闭,在校规模迅速减少,仅中等学校在校生到1982年已经减少了2000多万;

                                              关于科技的:

                                              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思想的关系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任之恭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增进全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利用克服自然界的功效,促进人民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幸福,使国家强大,并为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达到这目标,中国决不把科技发展作为国家称霸或穷兵黩武的工具,也不要为了发展工农业,破坏自然界环境,或者为了增加西方人以浮华为繁荣的"国民生产总值"浪费全世界极其宝贵的资源,使将来人类走到绝路上面。

                                              中国设立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现在单说"中国科学院",里面有直属的大约二十多个研究所(天文、数学、物理、高能物理、力学、电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生物物理、生理、分子生物、动物、植物、遗传学、地质、计算机等)。中国科学院之外,还有大约二百多个研究所,散布在全国各地,费用大致由科学院支出,但行政方面,大都由省市地方自决。这些研究所的工作对象,在目前情形下,大都致力于研究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也有一小部分接近基本研究。我个人预料,将来国家紧急需要可由生产部门直接供应时,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工作,可能大部分转移到基本研究方面。

                                              。。。

                                              Ⅰ、关于科学发展

                                              一) 考古学--多项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都在解放以后做出来的。例如,蓝田人标本为六十万年前,北京人标本为五十万年前(开始研究在解放以前,原来标本遗失,现在继续掘出标本,接着研究),半坡遗址为六千年前,车马坑原址为三千年前,马王堆女尸为二千一百年前。

                                              二)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台设在东北密云、北京附近的沙河、上海的奈蛇山、昆明附近等处。

                                              (三)数学--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对证明二百多年前德人戈德巴赫的一项推测(一个够大的偶数为两个素数之和),有很大贡献。另一项贡献,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学"及"统筹学"。

                                              (四)物理学--云南东川宇宙线观察台发现一种十倍于质子的质量的粒子。科学院研究所有粒子内"层累子"结构的研究。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何祚庥与黄涛用复合场和场论倡立赝矢流的近似守恒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做成"托卡马克型"等离子区原子核熔解仪器。

                                              (五)生物化学--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胰岛素分子的合成与研究,世界闻名。核酸M-RNA由细胞质到细胞核的传播效应,是科学院生物学家童弟周与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研究成功的。

                                              六) 地震预报--中国地震学家在辽宁省南部大规模测量,曾预报地震可能在海城、营口一带随时爆发。后来在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果然发生强烈地震,因预报后有防备,减少很多损失。

                                              七) 石油油藏勘探--根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倡"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沉降带"的理论,地质工作者钻了几千口井,最后找到油田。现在中国有大庆、大港、胜利等处很丰富的油田。Ⅱ、关于技术发展

                                              八) (A)医学一、针灸的近代应用:脑的生理、痛觉神经的研究。二、断肢连接的手术。三、草药功效及药草培植。四、马王堆二千一百年前女尸的生理及分子生物的研究。五、消灭血吸虫方法(用断水办法,使田螺缺水,死在泥中)。

                                              九) (B)农学一、利用以虫攻虫的原则:中山大学教授蒲蛰龙用小蜜蜂攻杀荔枝害虫。联合国环境研究室主任莫理斯斯特朗报告中国以"红眼蜂"攻杀稻害虫。二、改良各种农产品种:稻、麦、蔬菜、水果、桑树、蚕、鱼、家畜等。三、大规模森林绿化技术。

                                              十) (C)工学一、高压电线上直接修理。二、双水内冷却大型汽轮电机。三、各种精密手工艺品的艺术复兴。制造各种"争气牌"工业产品的新技术。四、含锰钢的制造。五、美术细陶器制造中用结晶釉的技术。

                                              (续完)原载《参考消息》, 1975.09.08

                                              西方人评论的: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教育制度的彻底改革,与医疗体制改革相似,使农村受益。在1966年以前,教育体制忽视农村的现象十分严重,城乡教育的不平等愈演愈烈。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巿地区,这不仅表现在大学和中学主要设在城巿,而且城巿小学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农村。入学考试、升学制度、严格的入学年龄限制以及必须缴纳学费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城市贫困家庭出身的青年受教育的机会,更不用说农村青年了。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城市培养专业人才,为城市精英特权的永久化服务。这当然是有意为之。1960年代初期,农村学校和业余学校数量锐减,与此同时,城市为党政官员子女专设的预备学校却增加了。[15]此外,整个教育体制代价高但效率低。大学为已经人满为患的政府机构和城市工业官僚部门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专业毕业生,但却很少培养农村急需的技术人才。

                                              1966年前,这种教育体制就受到强烈的批评。最严厉的批评来自毛泽东。1964年,他说:「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才,摧残青年。」他提倡缩短学制,提倡新的教育体制要建立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取代与实际生活脱节的书本教育制度。他强调自己长期坚持的一个信念,即最佳和最有创造性的教育形式,是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为了支持这个观点,他不惜把孔夫子变成一个周游列国的贫农,甚至是一个「群众路线」的先驱者:

                                              孔夫子出身贫农,放过羊,也没上过中学或大学,他当过吹鼓手,什么事都干过……还作过会计,会弹琴、射箭和驾车子。他教出七十二贤人,诸如颜回和曾子等,还有弟子三千。他年轻时来自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16]

                                              但是,直到文化大革命使党的各级组织陷于瘫痪后,这场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才得以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时,学校都停了课,在复课后,学校基本上就按照毛的新教育政策进行改革。新政策最积极的特征是扩大和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国家减少了对相对富裕的城市地区的教育投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贫困地区、主要是农村的教育。虽然强调各地要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但在决定如何及在哪里发展教育方面,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依然是决定性的因素。新教育政策优先发展初级教育,由于初级教育在城市已经普及,所以,目标是在偏远地区普及五年小学教育。在现在众口一词谴责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里,农村小学和初中入学人数迅速增长。小学生人数在十年里从1.16亿人增加到1.5亿人,初中(包括农村小学里附加的两年制初中班)人数从1500万人增加到5800万人。[17]

                                              在发展农村学校的同时,也曾试图解散国家教育官僚机构,下放学校管理权。文化大革命前,农村学校由县政府(国家官僚机构)有关教育部门根据国家统一政策进行管理,新教育政策则要求把学校交由所在地管理。小学一般由生产大队管理,中学由公社管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农民在对教师和教材的选择、推荐学生上中学或大学、根据当地的特殊需要改革课程设置等总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18]此外,学费、入学考试和对入学学生的年龄限制都取消了。许多大跃进期间的业余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得到恢复。中学和大学的入学标准与课程的改革,给农村青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上大学不再经过考试,代之而起的是推荐制度,由生产单位根据政治标准和文化程度进行挑选和推荐,优先贫下中农、工人、士兵和基层干部。青年必须在工厂或农村进行数年的生产劳动锻炼后,才有资格被推荐成为大学生,毕业分配实行「哪来哪去」的原则。

                                              1970年代初实行的新农村教育计划,与同期死气沉沉的城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形成显明对比。不过,虽然文化大革命的社会改革总的来说使农民受益,但动乱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经济利益。与人们对当时情况的推测相反,文化大革命没有对农业生产造成多大破坏。1960年代后期与1970年代初期的农业生产,以每年平均约3%的增长速度平稳发展,[19]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也没有提高。与文化大革命前一样,农村在经济上依然受到城市的剥削,是国家为城市工业投资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国家通过税收、强制性的征购和价格政策,把本来可以用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农业剩余产品收进国库。尽管大批农民从农村工业化计划、教育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受益,但是,文化大革命没有使城乡关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文革不是什么都好,但也没糟糕到崩溃,话不能说过头,是不能做过头,古人云:损有余补不足。而不是相反,物极必反。

                                              • 家园 你这故纸堆可以说是翻得文不对题。

                                                  具体的一个个说:

                                                在文教方面,“文革”结束时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最高曾达国民生产总值的5%,建立了上千所大专院校和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没有一所大专院校是文革中建立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投入从来没达到过3%这一世界平均线。毛26年建立了数千所大专院校、各类中专基础教育体系(建国前夕,全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仅有117000人),识字率从20%上升到80%,新中国的四次扫盲高潮,1亿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同样这也不是文革的功劳(02年我国文盲约8507万,其中2000万左右为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文盲总数超过世界总数的10%,其中33-43岁的人群正好应该在文革中入学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教育投入却排名世界到数第三),在校学生增长8.4倍,小学在校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1.5亿,入学率达到了97.3%。普通中学在校人数1977年达到了创记录的6780万人,而1977年之后的几年,大量学校关闭,在校规模迅速减少,仅中等学校在校生到1982年已经减少了2000多万;你这不知从哪来的引用,所谓大量学校关闭的信息来源?关闭了什么学校?1982年中学在校生减少,难道不是文革乱的时候出生率减少的原因?大批知青下乡那段时间正是原来该有的生育期,而绝大部分知青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回城才结婚。前面说人多的时候用了入学率,后面又避开了?更重要的是,文革中的教育质量只字不提。

                                                中国设立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现在单说"中国科学院",里面有直属的大约二十多个研究所(天文、数学、物理、高能物理、力学、电子物理、半导体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生物物理、生理、分子生物、动物、植物、遗传学、地质、计算机等)。中国科学院之外,还有大约二百多个研究所,散布在全国各地,费用大致由科学院支出,但行政方面,大都由省市地方自决。这些研究所的工作对象,在目前情形下,大都致力于研究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也有一小部分接近基本研究。我个人预料,将来国家紧急需要可由生产部门直接供应时,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工作,可能大部分转移到基本研究方面。这里面有哪个院所是文革中建立的?

                                                。。。

                                                Ⅰ、关于科学发展

                                                一) 考古学--多项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都在解放以后做出来的。例如,蓝田人标本为六十万年前,北京人标本为五十万年前(开始研究在解放以前,原来标本遗失,现在继续掘出标本,接着研究),半坡遗址为六千年前,车马坑原址为三千年前,马王堆女尸为二千一百年前。 解放后不等于文革中

                                                二)射电天文学--射电天文台设在东北密云、北京附近的沙河、上海的奈蛇山、昆明附近等处。

                                                (三)数学--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对证明二百多年前德人戈德巴赫的一项推测(一个够大的偶数为两个素数之和),有很大贡献。另一项贡献,就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学"及"统筹学"。 这也属于文革的功劳?陈景润的研究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国人知道陈景润是在哪一年?华罗庚的"优选学"及"统筹学"是在文革中搞的?

                                                (四)物理学--云南东川宇宙线观察台发现一种十倍于质子的质量的粒子。科学院研究所有粒子内"层累子"结构的研究。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何祚庥与黄涛用复合场和场论倡立赝矢流的近似守恒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做成"托卡马克型"等离子区原子核熔解仪器。

                                                (五)生物化学--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胰岛素分子的合成与研究,世界闻名。核酸M-RNA由细胞质到细胞核的传播效应,是科学院生物学家童弟周与美籍生物学家牛满江研究成功的。合成胰岛素是哪一年?

                                                六) 地震预报--中国地震学家在辽宁省南部大规模测量,曾预报地震可能在海城、营口一带随时爆发。后来在一九七五年二月四日果然发生强烈地震,因预报后有防备,减少很多损失。 海城地震预报可以说是瞎猫碰到个死耗子,之后预报成几次?那些年全国到处防震,几乎半个中国的人民住防震棚住了好几个月,结果防震的震不来,不防的倒来了。

                                                七) 石油油藏勘探--根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倡"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沉降带"的理论,地质工作者钻了几千口井,最后找到油田。现在中国有大庆、大港、胜利等处很丰富的油田。 发现大庆这又是哪一年的事?

                                                八) (A)医学一、针灸的近代应用:脑的生理、痛觉神经的研究。二、断肢连接的手术。三、草药功效及药草培植。四、马王堆二千一百年前女尸的生理及分子生物的研究。五、消灭血吸虫方法(用断水办法,使田螺缺水,死在泥中)。 第一例断肢连接的手术是哪一年做的?消灭血吸虫的工作是哪一年搞的?关于马王堆,棺材取出后,一帮革委会的头头等着要看女尸,要求当晚就把女尸剥出来,完全无视考古工作的程序,考古人员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哄走。如果当是随了他们的愿,包裹尸体的绸缎就被破坏了。这就说明这成绩是考古人员排除了文革的干扰才取得的成绩。

                                                九) (B)农学一、利用以虫攻虫的原则:中山大学教授蒲蛰龙用小蜜蜂攻杀荔枝害虫。联合国环境研究室主任莫理斯斯特朗报告中国以"红眼蜂"攻杀稻害虫。二、改良各种农产品种:稻、麦、蔬菜、水果、桑树、蚕、鱼、家畜等。三、大规模森林绿化技术。

                                                十) (C)工学一、高压电线上直接修理。二、双水内冷却大型汽轮电机。三、各种精密手工艺品的艺术复兴。制造各种"争气牌"工业产品的新技术。四、含锰钢的制造。五、美术细陶器制造中用结晶釉的技术。

                                                  以上只有一小部分成绩是在文革中做成的,但也大多是科技人员排除了文革的干扰才干成,里面有许多领头人就是文革中要打倒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精密手工艺品、美术细陶器是文革初期破四旧的重要对象,只是后期拨乱反正才得以恢复,这是与文革派斗争的结果,不是文革派的功劳。

                                                  

                                                  至于最后一段的引用,只要举两个例子就够说明它的可靠性了。

                                                1960年代初期,农村学校和业余学校数量锐减,与此同时,城市为党政官员子女专设的预备学校却增加了
                                                  我一位一起插队的同学,66年是初一,他小学一开始上的就是干部子弟学校,大约4年级时学校撤消,改为普通学校。算起来撤消时间在63年,就是这位专家所说的“为党政官员子女专设的预备学校却增加了”的时候。

                                                为了支持这个观点,他不惜把孔夫子变成一个周游列国的贫农,甚至是一个「群众路线」的先驱者:

                                                孔夫子出身贫农,放过羊,也没上过中学或大学,他当过吹鼓手,什么事都干过……还作过会计,会弹琴、射箭和驾车子。他教出七十二贤人,诸如颜回和曾子等,还有弟子三千。他年轻时来自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16]

                                                  文革中的批林批孔你不知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