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7.23动车事故”后媒体的七大怪现象 -- 忘情

共:💬175 🌺891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线薇微?
                        • 家园 这个是作者姓名

                          她是研究长江口修了三峡后对附近的渔业资源的影响的。

                          但是其实她的研究结果不能说是单一三峡的影响。因为她是用85年前后的一个背景调查和07年前后的调查作对比的。这里面的涉及因素多的很。所以,不能说结论都是三峡造成的。

                          论文已经发出来了,是公开的。所以我觉得查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 家园 我是觉得您可能打错了,没听说过姓线的
                            • 家园 有的

                              CNKI上有

                              • 有的
                                家园 谢谢,找到了,但进不去,要钱,只找到可能有关的两篇摘要:

                                長江科學院院報27卷10期(2010/10)刘淑德(Shu-De Liu);线薇微(Wei-Wei Xian)《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摘要:根据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领近海域40个站位鱼类浮游生物拖网调查资料,采用相似性分析,探讨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春季鱼类浮游生物的组成、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的2004年长江口春季鱼类浮游生物丰度迅速下降,仅为1999年的l3.9%和2001年的4.3%,2007年略有回升;龟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年度间差异显著,2004年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1999年和2001年相异性最高,鳀和凤鲚种群数量变动对其群落变异的贡献率最大,群落相似性以2004和2007年最高,达71.17%;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的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也显著下降。

                                海洋與湖沼39卷4期(2008/07)林峰竹(Feng-Zhu Lin);吴玉霖(Yu-Lin Wu);于海成(Hai-Cheng Yu);线薇微(Wei-Wei Xian)《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摘要:根据2004年2月、5月、8月、11月长江口生态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年,共鉴定浮游植物153种,其中硅藻类11l种,甲藻类42种。与20世纪80年代同期相比,春季硅藻种类数目显著增加,夏季减少,秋冬两季变化不大,甲藻种类数目在春、夏、秋季均有明显增加。2004年浮游植物种类以温带近岸性种类为主,暖水性和广布性种类和丰度增加;除冬季以外,中肋骨条藻在长江河口及邻近海域仍处于绝对优势。受长江巨大径流影响,2004年浮游植物丰度季节变化是单周期型,高峰期出现在春季,与以往调查结果不同。通过CCA梯度分析,将长江口浮游植物分为六大类群,不同浮游植物类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不同。2004年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温度、盐度、透明度、溶解氧、总磷、pH、氨氮和磷酸盐(P<0.01);与80年代相比,长江口生态与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硅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增加1倍余,氨氮和溶解氧含量降低,冬季、春季和秋季的水温显著上升。环境因子的改变直接影响长江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各季节要引起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异的驱动因素不同。

                                依我之见,远不能说明问题,不过您是否有全文呢?能否发出来,先谢了

                                • 家园 呃,不好意思

                                  我不是相关专业的,只是恰巧看到几位讨论,而我正好又有知网账号,所以才好奇检索一下的。

                                  你提到的这两篇完整原文我倒是可以下载的,不过比较长,也不知发到这里是否合适。这样吧,我上传到网盘里,有兴趣的朋友下载看吧。(直接右键另存为就可以)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春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外链出处

                                  《2004年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外链出处

                                  不过文都较长,审视阅读起来比较麻烦,对几位讨论的态度表示敬佩,但望切勿因此耗费太多时间影响正常休息

                              • 有的
                                家园 谢谢,我去找找
                      • 家园 恩,好像我家的自来水咸的天数比以前要多了

                        以前自来水从来不咸了,现在一年中碰上天文大潮位自来水就要咸了。

                        上游下来的水的动能比以前小了吧。所以咸潮就倒灌了

              • 家园 质量守恒

                这样除汛期外,平时河里的水量自然小的多~~~

                恰恰相反。大坝的作用是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现在长江流域的问题不是三峡带来的,而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我家就在长江流域边上,现在河流水量也慢慢变小了。本来农村的池塘,河沟都是满满的,现在去看,几年平均下来,都是干的和半干的,

                • 家园 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要说地表水,就是浅层地下水现在也不如过去丰富。

                  但是究竟是不是气候的问题呢?其实也不完全是。

                  这个问题我不是非常专业的,但是我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长江大坝修成以后,大部分时段,河口流量都是偏小的。这是肯定的。

                  • 家园 有相关性并不能得出因果性

                    近年修了大坝--近年水量偏小这两个都是事实,但并不能得出大坝导致了水量偏少的结论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质量是守恒的。

                    流入大海的水量等于=上游降水-大坝净蓄水-上游蒸发-地表水补充地下水。

                    除了新修的大坝,需要把水库蓄满外,大坝净蓄水年平均基本上是0,怎么存起来的,枯水期都怎么放出去,因为它不是一个黑洞。而且长江年平均径流量1000B(一万亿)立方米,三峡大坝的蓄水是40B立方米,其中还有17B的死库容。 做个数量级上的对比就知道这点库容在年度这个时间尺度上根本不能改变长江的水量。汛期末尾蓄水,枯水期放水,带来的只能是径流更平均,枯水期海水倒灌缓解。

                    如果你说X河径流10B,修了个1000B的水库,那可以得出结论,水库蓄水,把水都留下来,下游没水了。但对于长江,这个结论显然不成立。

                    大坝会带来的蒸发量的增加,说不定也会增加地下水的补充,但这些水量基本上和长江的径流量有数量级差别,对入海口处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一个简单的分析就能得出河口流量偏少和大坝本身没有因果关系的的结论。

                    • 家园 前两天我也写了个帖子

                      观点和论据都和老兄差别不大,可惜发帖时出错了,又没备份.几千字,实在没精力重复打.

                      我个人倾向于相信方MM的说的是事实,但质疑她的观点和分析方法.

                  • 家园 老兄,

                    觉得您虽然见了那位专家的材料,但是对此下结论的根据仍然不足,尤其不赞成您这样夸张的说法,请您斟酌。

                    • 家园 如果要给你个明确的证据,我就要去查资料。这几天懒得弄

                      我曾经见过一个图,我自己也看过长江口的样品,即使是冬季,盐度线也往口内扩张了很多。85年的资料,冬季的5度的盐度线差不多在崇明岛外侧,现在,估计那边有10度(根据浮游生物来综合判断)。这是个典型的枯水季节吧。。。

                      这几天有其他事情。

                      具体流量,这个在长江水利委员会能查到,我们偶尔做的这种零散的调查,是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的。只能根据各种迹象来推测。

                      不要把长江水量看的真那么充沛,说是枯水季怎么样怎么样,水量会得到调节。我就不信单上海排污水一个因素能排到把长江污染到劣五类的程度,这必定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上游来水的水量偏小,另一个是上海排污水的浓度太大。

                      85年到86年的长江口的侧面推测的数据我这里是见过的,那是机密。我原来弄过一张图,就不具体透露了。直接的盐度的图我这里没有,让你去查资料呢,你还不乐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