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运十专题:拨开迷雾看运十·之一:运十VS波音707 -- Alarm

共:💬357 🌺2059 🌵11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降落时油不可能用完,至少还得余能飞几百公里的油。
            • 家园 运十的实际测试数据比设计指标还要糟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按照这个表格上的数字,最大巡航速度缩水25KM/H(975=》950),最大商载缩水两吨(17=》15),最大着陆重量增加两吨(83=》85),15吨商载航程缩水930公里(4600=》3670)

              ——顺便说一句,按照这个表格,运十所谓“15吨商载6400公里航程,并且带10%总航时+半小时等待燃油备份”的航程数据,天知道是怎么脑补出来的。

              ——如此一来,和波音707-320B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Tags): #运十
              • 家园 很正常,这点应该是做这件事之前就考虑到的
              • 家园 最大着陆重量增加两吨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啊

                您大概又以为增加的那两吨是“死重”了?

                前面我已经与您探讨过,影响最大着陆重量的主要是起落架强度。

                运十的实际最大着陆重量增加了两吨,说明运十的起落架强度超出预期

                这个超出两吨的降落重量就是可以转换成为载货重量的了。

                为什么运十的最大降落重量不增加?--这个在飞扬军事论坛里的一个帖子里面提到:那是因为经济性的考虑,增加起落架强度可以增大载货量,但是会影响经济性,因为起落架的重量也随之增大了。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目标的取舍的问题,如果运十追求的目标是载货量优先---如果将其改型为运输机或者其他的军用平台---经济性不敏感的平台,那么应该要加强起落架强度

                如果追求的主要是客运的经济性,那么受起落架重量的限制,所以起落架强度高不到哪里去,最大降落重量因此上不去。

                ps:中国在起落架材料方面前些年应该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还得了科技进步奖,我一个朋友在跟我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起这事,当然我那朋友除了当过兵以外,没有其他任何背景,我想这方面您应该要比我更清楚。

    • 家园 显然是个不懂航空的人写的文章

      随便看看, 就知道, 这显然是个不懂航空的人写的文章。

      楼主显然看了一些数据, 做了一些数据上的对比, 那又如何?

      一个小学生, 都能够想明白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要学习, 是要做作业的。 不做作业,不练手, 如何能够上大学, 成为一个大学生?

      难道楼主生来是天才, 不用通过小学, 中学,不用学习, 不用写作业, 不用做练习, 就一步登天, 直接保送上大学? 甚至, 不用上小学, 一步登天, 就拿诺贝尔奖?呵呵

      我们做运10的时候, 在大飞机项目上, 我们就是小学生, 而美国, 早就是大学生了。 二战的时候, 随便一个大型轰炸机, 那数量都是几千, 甚至上万的造的。

      随便几个数据:二战时美国大概造了12,000架B17空中堡垒, 18,000架B24解放者轰炸机, 3900多架超级空中堡垒......

      当年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点看全图

      而在此之前呢.............人类是这样造飞机的:

      保存一下......待续。俺要找一些图片。

      搞过航空的都知道, 钻到飞机里面, 那里面是一个庞大得吓人的系统工程。单单那些材料, 那些标准, 背后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总体实力。楼主天真的以为, 好像这些东西不需要反复试验, 会从天上掉下来。

      早上起来, 发现收到不少花, 呵呵, 那俺继续, 也顺便谢谢大家的花。

      从1980年运十首飞, 到现在, 已经超过30年了。 这30年中,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几乎停止, 除了为波音、空客做几个尾翼什么的, 好像俺没有看见什么进步。 直到最近, 才重新开始了中国的大飞机项目。

      这里有个数字, 30年! 从1980年到现在, 是整整30多年!

      好吧, 继续写之前发张图片先:

      点看全图

      这是什么呢, 显然, 这是一架飞机。 也显然, 这是一架做工非常粗糙的飞机。 非常非常的粗糙。 这样的飞机, 不要说拿波音707和它比, 就是俺现在自己做一架, 也要比它好得多。

      但是, 西雅图航空博物馆显然没有嘲笑这架飞机的简陋, 反而, 这架飞机被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为什么呢, 因为这架飞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战斗机--Gaproni Ca 20。 人类才刚刚学会飞行, 就迫不及待的吧机枪架到了飞机上。 呵呵。

      然后呢, 区区25年之后, 超级空中堡垒B29就被人类造出来了。 就是这个家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就是上面这个家伙, 在鬼子头上丢了两个原子弹。 就是上面这个家伙, 美国人造了超过3900架!

      俺重复一下这个数字, 因为楼主很喜欢比较数字:

      运十:1980年首飞至今是30多年, 中国人的大飞机项目, 停顿了将近整整30年!

      从Gaproni Ca 20到B29, 是1917年到1942年, 只有25年。人类从一架非常简易的飞机, 到B29超级空中堡垒, 只花了区区25年。

      所以, 现在来比较运10和比较B707是没有意义的。

      运十是中国的第一架大飞机, 是波音767尺寸的大飞机。 是30年前就首飞的大飞机。 30年前!

      没搞过航空的人是不知道大飞机究竟有多复杂的。 俺去波音工厂, 看过后, 俺只有一个感觉, 渺小。 俺真的很渺小。 一个人个的力量, 在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前, 俺除了觉得渺小还是渺小。

      另外一个数字:

      一架小飞机, B737。他的机电系统的培训手册, 整整3大本, 几千页, 10多斤重。 一批航院校(南航, 北航, 西工大)的本科毕业生, 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机型熟悉培训, 只是熟悉一下, 远谈不上很了解, 就要脱产培训超过一个月。

      波音的使用的各种标准, 诸如BMS,NAS,MS,MIL等等等等的手册的目录, 只是一个目录, 就超过1000页! 各种手册, 包括各个厂家的手册, 超过10,000本。

      至于造飞机.......至于造像运10这样比737还要大的大飞机, 呵呵。

      哪怕是曾经亲手画过一个工程图, 然后亲眼见到图纸变成产品的普通工程人员, 也知道, 象运10这样的工程, 在1980年代的那个年代, 能够造出来,而且能够在拉萨这样的高原成功起降,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当时运10没有下马, 再历经30年..........。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 我上面提及的美国那些标准, 那些材料, 那目录就超过1000页的工业基础, 我们就还要继续摸索.....。

      ====================================

      这是后面帖子对楼主的回复, 索性贴到这里一起:

      您这样一说, 更加证明了您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您说:

      航空工业必须依托于既有的工业基础,有什么样的基础、才会有什么样的航空产品。

      这句话就说明, 您就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为何, 航空工业, 从来就是Pioneer!, 从来就是技术先驱。 所谓的航空工业基础, 从来就是一个螺旋形的发展曲线, 从来就不是仅仅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就能够实现的。 否则, 仅仅依靠1917年的工业基础, 怎么可能在短短25年中, 就从一架简易到破烂的飞行器, 变成B29这样的超级空中堡垒, 而且, 一造就是几千架, 几万架!。

      美国人的航空工业基础是造飞机造出来的!!!! 是先造飞机, 再有基础! 而不是先有基础, 再造飞机!

      不信的话, 看看美国航空的几大标准: MS,MIL,NS,NAS,等等等等,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 这些标准都是军标, 不管是海军标还是空军标还是其他的标准, 都是军标, 军标从来都是技术先驱, 从来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去研发, 然后实现, 然后成为标准的。

      航空工业, 从来就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可以依托, 因为, 它是技术先驱, 航空工业, 是工业基础的缔造者, 是工业标准的制造者!

      俺高度怀疑, 您是否曾经摸过飞机。 俺的这个摸过飞机, 不是指坐飞机时摸一下, 而是深入的摸过飞机。

      俺摸过大飞机, 深入的摸过。俺从机身到附件到发动机, 俺都深入的摸过, 而且摸过很多年!

      所以,俺知道, 你是个外行!

      至于什么经济规律, 您更加不懂。 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所以, 俺是看明白了, 你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 中国这样的二流国家, 压根就不应该搞大飞机。

      按照你的逻辑, 中国当年压根就不应该耗费倾国之力搞两弹。老老实实做个二流国家就行了。

      ==============================

      还是后面对楼主的回复:

      所以说, 你不懂航空, 也不懂历史。

      你不懂航空的发展史。 你想要象我一样, 在航空航天院校里面, 系统的学过航空的相关知识和历史知识。

      然后, 象我一样, 去您所敬仰的美国的航空博物馆看看。 看看航空的发展史。

      然后呢, 你要象我一样, 有多年的航空经验。

      你才会懂我在说什么。

      因为, 我发现, 你根本看不懂我在说什么。

      因为, 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我已经说过了, 按照您的逻辑, 我们的原子弹, 以及你现在推崇的航天工业, 中国都没有资格搞,也不应该搞。

      想当年, 美国那样的工业基础, 才能搞出连德国, 连日本都没有搞出的“曼哈顿工程”, 你中国, 你195几年的中国, 搞原子弹, 甚至, 搞氢弹, 这不是笑话嘛。

      您搞不懂一个非常非常简单, 也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 就是, 工业基础是造出来的。 不是先有工业基础才有产品, 而是, 先有产品, 才有工业基础。 你没有搞懂这个概念, 你是搞不懂航空, 也搞不懂经济的。

      所以, 我们才会在一块白地上, 从无到有, 建出航天城。 所以, 我们才会才一块白地上, 建出原子城!

      你连产品都没有, 或者说连产品都没有打算有, 你那里来的工业基础?

      在你的脑海里面, “工业基础”除了“工业基础”这四个抽象的文字以外, 还有什么?

      我告诉你什么是工业基础: 工业基础是, 我们为了测试一个装置, 专门设计一个实验台。 我们为了生产一架飞机, 想要某种高强度材料, 专门进行研发......

      工业基础不是抽象的, 工业基础是具体的, 有专门专业针对性的!

      你都不玩这个东西, 你再等100年也不会得到这个工业基础!!!!

      所以说你不懂航空!

      所以你说敬仰的美国才建国两百来年, 就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因为人家什么都玩, 什么都造, 在玩, 在造的过程中, 就建立的他们的工业基础!!!!

      所以美国人很自豪, 说:We are pioneers and trailblazers!

      所以说你不懂经济!!!

      你不懂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美国人的国家工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 你要想成为世界强国, 你必须要成为Pioneers! 看看近代史, 这些世界强国, 那个不是Pioneer, 或者曾经是Pioneers, 或者继续是Pioneers!

      通宝推:桥上,乾道学派,ifuleu,大地窝铺,午茶,爱乐之狐,礼盒装,老醋花生,人在旅途,洗心,渡泸,注册之后,myDday,2313234454dfsd,虎王2006,鳕鱼邪恶,铸剑,马大善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被楼主回收了,建议你开个主贴吧
        • 家园 谢谢! 我已经另写了一个帖子, 算是主贴。

          谢谢! 我已经另写了一个帖子, 算是主贴。 链接出处

          内容不一样, 当然, 观点还是俺的那个观点。 那个帖子里面我加了这个帖子的链接, 只是大家要花钱看了。

          如果不想花钱的话, 我有个备份贴,用来保存被回收的帖子, 在这里:《保存自己的帖子》 链接出处

      • 家园 宝推,内容够开个主贴了,就事论事不论人
      • 家园 花!想不通这帖子为啥楼主要回收

        难道Alarm不知道大家各抒己见,读者各取所需么?

      • 家园 说得真他妈的好啊

        没错,就是要成为先锋,要做别人不能做也想不到的事情。虽然说是体制问题,但是只有靠我们大家了。

      • 家园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被回收了。。。有些人要走火入魔了
      • 家园 这样的文章怎么会被回复了呢?楼主明显是黔驴技穷了,拍照

        显然是个不懂航空的人写的文章 [ az09 ] 于:2011-07-16 10:35:37 复:3496744

        随便看看, 就知道, 这显然是个不懂航空的人写的文章。

        楼主显然看了一些数据, 做了一些数据上的对比, 那又如何?

        一个小学生, 都能够想明白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要学习, 是要做作业的。 不做作业,不练手, 如何能够上大学, 成为一个大学生?

        难道楼主生来是天才, 不用通过小学, 中学,不用学习, 不用写作业, 不用做练习, 就一步登天, 直接保送上大学? 甚至, 不用上小学, 一步登天, 就拿诺贝尔奖?呵呵

        我们做运10的时候, 在大飞机项目上, 我们就是小学生, 而美国, 早就是大学生了。 二战的时候, 随便一个大型轰炸机, 那数量都是几千, 甚至上万的造的。

        随便几个数据:二战时美国大概造了12,000架B17空中堡垒, 18,000架B24解放者轰炸机, 3900多架超级空中堡垒......

        当年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而在此之前呢.............人类是这样造飞机的:

        保存一下......待续。俺要找一些图片。

        搞过航空的都知道, 钻到飞机里面, 那里面是一个庞大得吓人的系统工程。单单那些材料, 那些标准, 背后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总体实力。楼主天真的以为, 好像这些东西不需要反复试验, 会从天上掉下来。

        早上起来, 发现收到不少花, 呵呵, 那俺继续, 也顺便谢谢大家的花。

        从1980年运十首飞, 到现在, 已经超过30年了。 这30年中,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几乎停止, 除了为波音、空客做几个尾翼什么的, 好像俺没有看见什么进步。 直到最近, 才重新开始了中国的大飞机项目。

        这里有个数字, 30年! 从1980年到现在, 是整整30多年!

        好吧, 继续写之前发张图片先:

        这是什么呢, 显然, 这是一架飞机。 也显然, 这是一架做工非常粗糙的飞机。 非常非常的粗糙。 这样的飞机, 不要说拿波音707和它比, 就是俺现在自己做一架, 也要比它好得多。

        但是, 西雅图航空博物馆显然没有嘲笑这架飞机的简陋, 反而, 这架飞机被摆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为什么呢, 因为这架飞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战斗机--Gaproni Ca 20。 人类才刚刚学会飞行, 就迫不及待的吧机枪架到了飞机上。 呵呵。

        然后呢, 区区25年之后, 超级空中堡垒B29就被人类造出来了。 就是这个家伙:

        就是上面这个家伙, 在鬼子头上丢了两个原子弹。 就是上面这个家伙, 美国人造了超过3900架!

        俺重复一下这个数字, 因为楼主很喜欢比较数字:

        运十:1980年首飞至今是30多年, 中国人的大飞机项目, 停顿了将近整整30年!

        从Gaproni Ca 20到B29, 是1917年到1942年, 只有25年。人类从一架非常简易的飞机, 到B29超级空中堡垒, 只花了区区25年。

        所以, 现在来比较运10和比较B707是没有意义的。

        运十是中国的第一架大飞机, 是波音767尺寸的大飞机。 是30年前就首飞的大飞机。 30年前!

        没搞过航空的人是不知道大飞机究竟有多复杂的。 俺去波音工厂, 看过后, 俺只有一个感觉, 渺小。 俺真的很渺小。 一个人个的力量, 在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前, 俺除了觉得渺小还是渺小。

        另外一个数字:

        一架小飞机, B737。他的机电系统的培训手册, 整整3大本, 几千页, 10多斤重。 一批航院校(南航, 北航, 西工大)的本科毕业生, 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机型熟悉培训, 只是熟悉一下, 远谈不上很了解, 就要脱产培训超过一个月。

        波音的使用的各种标准, 诸如BMS,NAS,MS,MIL等等等等的手册的目录, 只是一个目录, 就超过1000页! 各种手册, 包括各个厂家的手册, 超过10,000本。

        至于造飞机.......至于造像运10这样比737还要大的大飞机, 呵呵。

        哪怕是曾经亲手画过一个工程图, 然后亲眼见到图纸变成产品的普通工程人员, 也知道, 象运10这样的工程, 在1980年代的那个年代, 能够造出来,而且能够在拉萨这样的高原成功起降,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当时运10没有下马, 再历经30年..........。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 我上面提及的美国那些标准, 那些材料, 那目录就超过1000页的工业基础, 我们就还要继续摸索.....。

        ====================================

        这是后面帖子对楼主的回复, 索性贴到这里一起:

        您这样一说, 更加证明了您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您说:

        航空工业必须依托于既有的工业基础,有什么样的基础、才会有什么样的航空产品。

        这句话就说明, 您就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为何, 航空工业, 从来就是Pioneer!, 从来就是技术先驱。 所谓的航空工业基础, 从来就是一个螺旋形的发展曲线, 从来就不是仅仅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就能够实现的。 否则, 仅仅依靠1917年的工业基础, 怎么可能在短短25年中, 就从一架简易到破烂的飞行器, 变成B29这样的超级空中堡垒, 而且, 一造就是几千架, 几万架!。

        美国人的航空工业基础是造飞机造出来的!!!! 是先造飞机, 再有基础! 而不是先有基础, 再造飞机!

        不信的话, 看看美国航空的几大标准: MS,MIL,NS,NAS,等等等等,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 这些标准都是军标, 不管是海军标还是空军标还是其他的标准, 都是军标, 军标从来都是技术先驱, 从来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去研发, 然后实现, 然后成为标准的。

        航空工业, 从来就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可以依托, 因为, 它是技术先驱, 航空工业, 是工业基础的缔造者, 是工业标准的制造者!

        俺高度怀疑, 您是否曾经摸过飞机。 俺的这个摸过飞机, 不是指坐飞机时摸一下, 而是深入的摸过飞机。

        俺摸过大飞机, 深入的摸过。俺从机身到附件到发动机, 俺都深入的摸过, 而且摸过很多年!

        所以,俺知道, 你是个外行!

        至于什么经济规律, 您更加不懂。 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票友。

        所以, 俺是看明白了, 你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 中国这样的二流国家, 压根就不应该搞大飞机。

        按照你的逻辑, 中国当年压根就不应该耗费倾国之力搞两弹。老老实实做个二流国家就行了。

        ==============================

        还是后面对楼主的回复:

        所以说, 你不懂航空, 也不懂历史。

        你不懂航空的发展史。 你想要象我一样, 在航空航天院校里面, 系统的学过航空的相关知识和历史知识。

        然后, 象我一样, 去您所敬仰的美国的航空博物馆看看。 看看航空的发展史。

        然后呢, 你要象我一样, 有多年的航空经验。

        你才会懂我在说什么。

        因为, 我发现, 你根本看不懂我在说什么。

        因为, 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我已经说过了, 按照您的逻辑, 我们的原子弹, 以及你现在推崇的航天工业, 中国都没有资格搞,也不应该搞。

        想当年, 美国那样的工业基础, 才能搞出连德国, 连日本都没有搞出的“曼哈顿工程”, 你中国, 你195几年的中国, 搞原子弹, 甚至, 搞氢弹, 这不是笑话嘛。

        您搞不懂一个非常非常简单, 也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 就是, 工业基础是造出来的。 不是先有工业基础才有产品, 而是, 先有产品, 才有工业基础。 你没有搞懂这个概念, 你是搞不懂航空, 也搞不懂经济的。

        所以, 我们才会在一块白地上, 从无到有, 建出航天城。 所以, 我们才会才一块白地上, 建出原子城!

        你连产品都没有, 或者说连产品都没有打算有, 你那里来的工业基础?

        在你的脑海里面, “工业基础”除了“工业基础”这四个抽象的文字以外, 还有什么?

        我告诉你什么是工业基础: 工业基础是, 我们为了测试一个装置, 专门设计一个实验台。 我们为了生产一架飞机, 想要某种高强度材料, 专门进行研发......

        工业基础不是抽象的, 工业基础是具体的, 有专门专业针对性的!

        你都不玩这个东西, 你再等100年也不会得到这个工业基础!!!!

        所以说你不懂航空!

        所以你说敬仰的美国才建国两百来年, 就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因为人家什么都玩, 什么都造, 在玩, 在造的过程中, 就建立的他们的工业基础!!!!

        所以美国人很自豪, 说:We are pioneers and trailblazers!

        所以说你不懂经济!!!

        你不懂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美国人的国家工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 你要想成为世界强国, 你必须要成为Pioneers! 看看近代史, 这些世界强国, 那个不是Pioneer, 或者曾经是Pioneers, 或者继续是Pioneers!

        通宝推:海峰,注册之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