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神童为什么不神了? -- 河蚌

共:💬65 🌺438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欢迎拍砖

        先说挫折教育吧。道理如此,问题是有没有可操作性,人常说,挫折教育很重要,但你如何能让孩子得到挫折的机会。

        记得有篇讲亚裔申报大学的故事,专家让这个孩子写的内容是,家贫,社区环境很差,父母有不良嗜好,自己曾经有过一段街头经历,然后浪子回头重归学校,努力学习终于有现在的成绩。亚裔孩子说,可是我没有呀,我就一直是父母的严密关注下,从最好的小学到最好的高中,然后成绩一直出色就这么过来的。

        他最后分析为什么会为这样的原因,就说,当地有太多的西班牙裔的孩子,大多生活动荡,最终,这些主流影响了大学入学的评判标准,觉得一个孩子,就应该是浪子回头才是最好的。

        可是,我们的中国的家庭教育体制,就是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以最好的条件去学习,让他们顺利的成长,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最后再放他们到生活中,去磨练,而这时候,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依靠,所以,反而经得起更大的挫折,也更容易重新振作。

        所以,我说,挫折教育是个伪命题,因为你模拟不出你想要的环境,而如果孩子真处于那种环境,那么他更大的可能是走上另一条道路,浪子,能回头的永远是少数。

        下面,关于方向问题,我想说一下成功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成功,并不是指孩子未来的事业有大成就,那不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顺利的考上大学以便能够有一项生存的技能和资本,然后工作,稳稳当当地进入社会,过上衣食无忧(也就是不用再麻烦我们)的生活。至于大事业(比如出将入相),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不会就这样的想法,这些成就,是一个人后三十年的造化,父母负责的,是他的前三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培养孩子上一个好大学,一个是让孩子在工作中赶快适应。这个就是目标,也就是方向,显而易见的方向,我想如果这个方向错误,那整个中国都会崩溃的。而这其中又以第一个最为关键,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神童,大家认定的标准,还是学习成绩。当然,这怎么看都象是应试教育,但就大家的成功标准而言,这是最直接。现在的教学内容,里面体现逻辑和分析的内容多了很多,我觉得这个才是应试到素质教育最直观的改变。

        所以,所谓孩子教育的成功,上一个好大学是成功了90%,而适应工作,则是剩下的10%(虎妈的成就不也是这么得来的)。这条以上大学为目标的教育之路,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教育之路,它是现行各条路中,最稳定也有着最大成功率的路子。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项进入社会的技能。

        而这个道路,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个历程中是非竞争性的。什么是竞争,竞争就是“我不需要比熊跑的快,我只需要比你跑得快”。普通人的成功,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上大学只要够分数线就行了(当然也有竞争,但毕竟不会面对面),而在工作岗位上,两个技术高手只会使团队能力更强而不是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将成功说成是成人之间的竞争就有些偏颇了,而将成功和革命这种小概率极端的事情联系起来,就更有些过了,要知道,个人的成功道路上,不存在拿生命当赌注的选项。

        说到底,我们定义的成功,就是普通人的成功,那就是可以让孩子一辈子生活稳定,不用为生计发愁。

        • 家园 挫折教育,成本最低,个人认为就是让他谈恋爱

          让小孩大胆追求对他而言有挑战性的异性。

          • 家园 馊主意,早恋是最无聊的事,而且成本可能不低

            人还是应该干和生理阶段向符合的事,小屁孩谈什么恋爱?根本没这个需求,纯粹就是胡闹,而且无论成败都很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谈恋爱会刺激性激素的增加,而性激素是抑制长个的

            要想经历挫折培养坚强的性格,最简单的方法俺认为应该是参加竞技体育,这才是锤炼身心的好方法

          • 家园 深有同感

            不过,既然神童是在某方面有些突出的孩子,这样的人真要是琢磨起男女之间的那些微妙关系来,朝浪子发展的可能性极大。。。

          • 家园 宗教氛围只是降低他遇到挫折时遭受毁灭性打击的风险

            但也同时降低小孩可发挥的潜力上限。

            牛人之所以牛,不光是能承受住生活的锤打,还会主动自我捶打,终生都在自我突破。

              • 家园 这个就像思想政治教育一样

                外加的肯定不如自主的,虽然对于多数人来说,自主确实比较难。

                宗教说到底不过是另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罢了。

                个人觉得,人的能力完全释放,最终是要超越所受的训练,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未知领域,这个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世界观。

                至于说信教的人有成就的很多。龚自珍有首诗是:科(科举)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任何意识形态环境中都有出色的人。

        • 家园 你说的有道理

          大的客观环境不是个人能左右的,那么在父母的层面上,我支持的不是挫折教育。我也不反对提供好的衣食住行,好大学。

          我说的是尽量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不能轻易的没有任何责任的得到好的东西,权利同时捆绑着义务。这方面我觉得是犹太人鹤立鸡群的地方。

          在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犹太文化好像挺猥琐的。其实父母与子女锱铢必较,任何方面都算钱是从小培养了一个【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大部分利益都需要交换】这样混社会的真谛。

          • 家园 得让孩子知道代价

            这个是真谛呀。

            现在的孩子,是蜜罐里长大的。父母为他们想到一切,拿来了一切,他们首先学会的竟然是拒绝而不是索取,这可是真危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