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神童为什么不神了? -- 河蚌
在我们的身边一直有一些孩子,似乎他们天生就是为让别的父母羡慕而生的。从来不用操心他们的学业,也从来不用管孩子用不用功(这些孩子看起来似乎也确实没怎么用功),但是他们就是学习好,而且不但学习好,别的地方也一样突出。似乎上天对他们情有独钟,将众多的IQ撒在他们身上,于是这些孩子自小就在前辈的期望中长大,每一个台阶都比别人升的早,最终甚至会成为一代名人。
这种孩子,经常会被别人称为“神童”。这个世界上一直不缺乏神童,即使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依然也经常地会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幼小的脑瓜里,似乎总会蹦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智慧火花,以至于经常听到大人们开玩笑,“这孩子,该不会是没喝孟婆汤吧”。但是实际生活中,不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火花却越来越淡,最后“亦乎众矣”。
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孔融大概算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但是知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个典故的却并不多。这事是孔融十岁时的做的,显然比其让梨之时又大了很多岁,所以表现出的神童品质就更加出众,但是此时有个人却评价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聪明,大了也一定),这话显然是当着孔融面说的,于是孔融马上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想来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虽然这个故事中,让人称奇的是孔融的快速应对,但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却在以后的岁月中成为名句。小时候太聪明,长大之后并不会太好,虽然好象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却屡屡被事实所言中。“神童”最后不神了,而那些小时候很木讷的孩子,却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出他们某些曾经被忽略或者说是小时候根本表现不出来的潜质,成为新星。
先说为什么“了了”的孩子会“大未必佳”。我们知道,人的能力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分为表象的和内在的。表象的能力有反应能力、语言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内在的能力有记忆力、归纳力、逻辑推理能力,小时候孩子表现的,主要还是表象的能力,比如反应能力、语言能力,而内在的能力,则主要体现在记忆力。比如两岁的孩子会背唐诗,会背小九九,那就被很多人称赞,但是到了七八岁,如果还是只会背这些东西,那这孩子?谁家的父母这么倒霉。
所以小时候让人称奇的东西,大了也就未必是奇了,而小时候不需要表现的能力,大时却又成为关键因素。 小时候能背比同龄人多的东西,只体现了记忆力的强大,这个记忆力,确实是天生的东西。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而这两样能力的获取,都不是来自于天生,而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小孩子到了四五岁,大家就开始训练加减法,并且出一些逻辑推理题,而人的思维就是这样训练出来。据说,那些十几岁还重回人世的“狼孩”们,永远无法说话,也无法学会人的思维,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这个阶段。
人的能力是随着生活历练不断增加的,对于小孩子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素质,人长大了,自然也就会有的。而那些超凡的特质,如果不加训练强化,到了大时,就会“亦乎众矣”,而这其中,那些曾经的神童们还可能面对着一个新的风险,小神童们似乎都有一项共同的素质,那就是他们的反应能力。反应能力是人对于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那些小时表现出神童气质的孩子,往往具有比别的孩子更强的反应能力,他们能对大人的问话表现出超于常人的反应(很多所谓的”神童“实际上就是成人对反应能力和语言能力出众的孩子的一种错觉)。但是反应能力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这些孩子可能不会专注于某件事情,外界的各种刺激会很容易打断他们思考的过程。
我们经常看到,自闭症患者能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强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专注(上帝关上了他们对外观察的窗子,就自然会给他们留一个通天的门)。而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素质也是专注,静思和冥想在任何时候都是解决难题的最佳手段。而如果这些神童们,长大后依然是有响必应,不能专注,那么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大大减弱,反而是那些小时候反应能力不足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强大的内在素质,成为学习中的姣姣者。
除了反应能力到了大时可能会影响到学习的专注,而神童们还可能遭遇另外的挫折。实际上针对孩子的教育,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在学龄前,重点发掘的实际上孩子的记忆力、感知能力,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反应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一阶段所有的题目都不在话下,而到了上学之后,教育的重点变成了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很多题目是小时候根本没有见过的,需要仔细的去思考。孩子们面向新的领域,往往会用老的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是记住答案,而对于自己去思考则很不耐烦。如果不扭转这种思维模式,孩子就会在成长中出现停滞。
对于聪明的孩子而言,只要教育得当,归纳和分析能力的掌握,其实还是比那些普通的孩子要更容易,因为毕竟这些能力是以记忆力、反应能力为基础的。我们常常有一个误区,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但实际上锻炼出来的,只是表象的能力,而如记忆力、分析能力,则很大部分来源于天生。“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但是正是那1%的灵感造就了异乎寻常的能力,这就象我们的基因一样,人与猴的差别,还不到1%。因此对于一个聪明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通过他们的天赋去培养那些后天养成的能力。
而神童们成长中最大的危险,不是来源于他们本身的内在能力,而是来源于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力,而这则可以归结为表象能力的最后一项,就是待人接物的能力。一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孩子,一个打小就被所有的人当作宝的人,往往意味着待人接物能力的缺失。神童们长大之后,很可能理解不到普通人的心态,变成一个唯我独尊的人。而且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他们的神奇,往往让长辈们对他们在其它方面采用一种放任的态度,所以很容易造成他们将所有的旁人都视为俗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可以看到,越有能力的人,就越是偏执,甚至到有些张狂和放纵。当然偏执并没有什么过错,特别是在技术领域,往往就需要不信邪反权威的精神,但是将此推及生活中,那就是完全错误了。也许其它人不具备你的思维能力,但每个人自有自己的长处,当你的眼中不揉任何沙子的时候,你可能就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沙子。历史上除了功成名就的天才外,还有许多怀才不遇的人,我们在感叹他们的命运之时,难道不应该去分析他们在待人方面的问题吗?
我们再来说孔融的这个故事,当一个长者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之后,这孩子立即就能接话,“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孔融小小年纪,已经具有了极佳的反应能力、语言能力(这种快速斗嘴能力是很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且在内在能力上则又体现出了归纳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论是前几种能力的超级表现,还是后几种能力的超常拥有,对于这个年龄段自我意识还比较缺乏的孩童,确实有点“智近妖”的感觉。但是,这是一个孩子该对长辈说的话吗?(十岁,已经不小了!!)
孔融家上承智圣先师的血脉,本就是出神童的世家,和他家相关的故事还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不过这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故事。而这最后一个故事却真的证明了,孔融大了之后,确实称不上太佳。学识还是有的,文章也是不错的,但是进不能保境安民,退不能齐家修身,最后甚至因言获罪,终至身死族灭。而这一切后果,其实由这句”想君小时必定了了“的回应,就已经种下。对孔融的这个表现,我们只能以“智商超绝,情商低下”来评判,说白了,就是徒逞口舌之快,而他这辈子,最终也确实毁在这个嘴上。
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岐路,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暴殄天物。”神童“是上天赐给人间的礼物,而父母的责任,就是应该让我们眼中的”神童“一直神下去,让他们顺利的成长,并成为出众的人,以最好的培养去回报上天的恩赐。
--------------------------正文分隔线--------------------------------
附注: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世说新语·言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世说新语·言语》
孔融是不是神童,难以确定,无非是小孩装说大人话,只能说明早教好,不能说明天资卓越。
孔融身死族灭,因为他情商低——情商低如何做得高官位?古代因言获罪的,可能因为自己情商太低,也可能因为皇帝情商太低,更可能是什么也不为,利益冲突撞枪口了。孔融的结局是因为和曹操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政治斗争,和情商套在一起有点牵强。
孔融让梨也好,孔融说话也好,能记载下来不是因为他是数一数二的神童,而是因为他的政治地位和高贵出身,观中国古书,所有的“神童”要么就是官宦人家的儿女,要么就是穷人家的男孩子,但后来当了大官,要么就是穷人家的女孩子,但后来成为了政治美女或者皇后宠妃。所以古代的神童记载实在不适用于今天的教育,个人以为。
当然,观点我是同意的,小孩不能给太多刺激,要注重内功。
俺现在正是为人父的心态,看着小家伙时而冒出闪光,时而弄出毛病,心里面就是患得患失,不知道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发现,似乎所有的家长,都不敢夸海口,说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即使自己这辈子干得出色,如果出现一个不成器的孩子,也算不上什么成功,这是一生中最纠结的事。
这篇帖子围绕着孔融写,是因为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为人父母者,都有着对孩子的期盼,现在笨的希望他以后能开蒙,现在聪明的希望能保持下去。而很多孩子,真的是,小时聪明伶俐,上到四五年级,就十分平庸了。这是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忧虑。
而我觉得开发孩子的第一个层面,是增长他的才能,让孩子由死记变成会思考,由机灵变成智慧。实际上,这个并不难做到,只要家长有意识的引导,让孩子多读书、多做思考题就可以办到。而第二个层面,让是让孩子养成好的修养,出色的人骨子里面都很骄傲,但这种骄傲如果不加扼制,就会成为孩子日后生活中最大的短板。
关于孔融的情商,还是得多说几句。孔融的高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门第,而不是才能。为北海郡守时,就不能保境安民,打不了黄巾(所以要请刘备),也阻止不了袁绍的蚕食,最后没办法,只有去投曹操。而在许都时,与弥衡、杨修为伍,可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时说出很多不容于当世的话,情商上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可以说,此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关于孔融的记载中,最多的就是他如何在言语上让别人难堪。
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中,是有问题的,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言善辨,但是却很容易进入说话尖酸刻薄的误区,而知识面广喜欢文学历史的人,尤其容易走入这样的歧路。这也是在这个帖子中多次提到孔融的原因,毕竟悲剧人生是最值得探讨的。
您这么一说,看来孔融是书生气重了,不过孔融的一生也决不能用失败形容,就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一生不能用失败形容一样。
但是您说得尖酸刻薄,不讨人喜欢的现象,倒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大都不是才能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个人一直觉得,对小孩子,一些不成功的培养案例就是让他/她没有养成很好的基础心理和世界观,比如对陌生环境紧张度过高,对他人敌意太强等等。说话尖酸刻薄,可能也是这种心理的微妙反映。
孔融那些抛开,现代社会需要的基本上是西方式的性格,可能再加上点圆滑。达到这种状态主要是心理培养,有爱心应该算是其中的基础。所以教育孩子尊重别人温文尔雅是没错的,英文叫sweet。
sweet的孩子,至少表面上让人如沐春风,还是很有好处的。
神童的参照系是同龄的孩子,因为比同龄的孩子优秀,所以推论长大以后会比普通的大人优秀。首先这其中的推论就不是很严谨,竞争的水平也是低水平上的,因为好坏都由大人评判,水平自然低于大人们。
成人之间的竞争是无差别竞争,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看中的都是结果。竞争的水平也都是最高级的竞争,这种水平因为是最高水平,所以是刻意培养不出来的【奥运会不算,加了太多约束条件】。
所以都是事业成就人,因为事业就是培养顶级高手的环境。1900-1930年间的儿童古文学的好,数理化学的好都不如去参加革命。你如果比别人聪明一百倍,没有参加革命,也不一定比后者的成就大。
所以结论
卢棱在《忏悔录》里提到个”反应迟钝的法国人“,实际上大多数人在遇到别人的言辞攻击时,往往也是张口结舌的,那种能够及时反击让人无言以对的案例总是让我们很向往。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一个例子,而与之相似的例子还有纪晓岚、解缙。但这些例子里,有多少应答是机智,有多少应答是刻薄,这个很难说。
--------------------------
插一段无关的话,我觉得刘宝瑞的悲惨遭遇和他自身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解学士》这个系列段子,很不好,这是一个典型的拿刻薄当机智,拿侮辱当回击的例子。
--------------------------
人常说,孩子会有叛逆期,而在这个期间,尖酸刻薄,怎么让人难受就怎么做,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有些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这样的阶段(能够及时反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有些人达到了,就无法度过甚至沉迷其中,以让别人吃瘪而暗自窃喜。如果度过了,那么就会成为一个风趣幽默的长者,会成为一个十分成功的人。
实际上,这条路很危险,而且也并不一定非要经历。中国古代才有“敏于行而讷于言”之说,就是说这个的,因为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风趣的人,这没关系,只要你做事,一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怕的就是言语很敏而不知轻重。
而我们知道,历代的才子,似乎都有这样的毛病,所以,他们的怀才不遇也就是自然了。
先说挫折教育吧。道理如此,问题是有没有可操作性,人常说,挫折教育很重要,但你如何能让孩子得到挫折的机会。
记得有篇讲亚裔申报大学的故事,专家让这个孩子写的内容是,家贫,社区环境很差,父母有不良嗜好,自己曾经有过一段街头经历,然后浪子回头重归学校,努力学习终于有现在的成绩。亚裔孩子说,可是我没有呀,我就一直是父母的严密关注下,从最好的小学到最好的高中,然后成绩一直出色就这么过来的。
他最后分析为什么会为这样的原因,就说,当地有太多的西班牙裔的孩子,大多生活动荡,最终,这些主流影响了大学入学的评判标准,觉得一个孩子,就应该是浪子回头才是最好的。
可是,我们的中国的家庭教育体制,就是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以最好的条件去学习,让他们顺利的成长,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知识,最后再放他们到生活中,去磨练,而这时候,因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依靠,所以,反而经得起更大的挫折,也更容易重新振作。
所以,我说,挫折教育是个伪命题,因为你模拟不出你想要的环境,而如果孩子真处于那种环境,那么他更大的可能是走上另一条道路,浪子,能回头的永远是少数。
下面,关于方向问题,我想说一下成功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成功,并不是指孩子未来的事业有大成就,那不是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顺利的考上大学以便能够有一项生存的技能和资本,然后工作,稳稳当当地进入社会,过上衣食无忧(也就是不用再麻烦我们)的生活。至于大事业(比如出将入相),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不会就这样的想法,这些成就,是一个人后三十年的造化,父母负责的,是他的前三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培养孩子上一个好大学,一个是让孩子在工作中赶快适应。这个就是目标,也就是方向,显而易见的方向,我想如果这个方向错误,那整个中国都会崩溃的。而这其中又以第一个最为关键,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神童,大家认定的标准,还是学习成绩。当然,这怎么看都象是应试教育,但就大家的成功标准而言,这是最直接。现在的教学内容,里面体现逻辑和分析的内容多了很多,我觉得这个才是应试到素质教育最直观的改变。
所以,所谓孩子教育的成功,上一个好大学是成功了90%,而适应工作,则是剩下的10%(虎妈的成就不也是这么得来的)。这条以上大学为目标的教育之路,是中国人普遍认可的教育之路,它是现行各条路中,最稳定也有着最大成功率的路子。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项进入社会的技能。
而这个道路,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个历程中是非竞争性的。什么是竞争,竞争就是“我不需要比熊跑的快,我只需要比你跑得快”。普通人的成功,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上大学只要够分数线就行了(当然也有竞争,但毕竟不会面对面),而在工作岗位上,两个技术高手只会使团队能力更强而不是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将成功说成是成人之间的竞争就有些偏颇了,而将成功和革命这种小概率极端的事情联系起来,就更有些过了,要知道,个人的成功道路上,不存在拿生命当赌注的选项。
说到底,我们定义的成功,就是普通人的成功,那就是可以让孩子一辈子生活稳定,不用为生计发愁。
大的客观环境不是个人能左右的,那么在父母的层面上,我支持的不是挫折教育。我也不反对提供好的衣食住行,好大学。
我说的是尽量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不能轻易的没有任何责任的得到好的东西,权利同时捆绑着义务。这方面我觉得是犹太人鹤立鸡群的地方。
在中国传统文化来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犹太文化好像挺猥琐的。其实父母与子女锱铢必较,任何方面都算钱是从小培养了一个【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大部分利益都需要交换】这样混社会的真谛。
我观察美国宗教家庭的孩子,符合这个要求几乎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下一代在美国的话,也会考虑让他/她们在一定的宗教气氛里成长。
这个是真谛呀。
现在的孩子,是蜜罐里长大的。父母为他们想到一切,拿来了一切,他们首先学会的竟然是拒绝而不是索取,这可是真危险。
很有同感:
“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啊。
在教育子女时,拔苗助长和逼子成龙,在“功利社会”里已成时髦和风潮了,它扭曲了不少小辈的身心健康,也厄杀了许多童心和幼才。
就拿西河这个还在“成长期”和“柔弱期”的“异奇优苗”园地来看,不也正在面临商业化和“倾向化”的巨烈冲击,接受又一次命运的挑战吗?
此地不谈政治,我等还能坚守,就是因为河里还有地方可以谈谈风月,说说家庭。
孔融是否神童很难说啊,他那种家庭出身,懂个礼仪,会磨嘴皮子不需要多高的硬件配置,而且他成年后连个城都守不住实在没看出脑袋又多好使。
其实杨修倒可以算是神童教育失败的例子,他脑子肯定很好使,可惜不光高一点层次的计谋方面就一小白,文思那么敏锐,文学成就却没达到相应的高度。
俺也关注过高智商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是YY如果将来儿子也是神童有个准备。结果听专家讲下来,妈呀,还是YY儿子不是神童吧,高智商儿童脑子是好使,但一般情商都有问题,管教起来不是一般的费劲。
俺儿子班上有两个小孩,一看就是智商超常,一个从一年级起,每次俺送儿子进教室都看到他在读书,纯文字那种适合三四年级读的,他妈妈都说他读的书很多,而且他画的画,做的手工很漂亮。可是这小孩从来就是我行我素,你跟他说你应该这样那样,他跟没听到一样,他们班主任,时刻都得盯着他,否则肯定搞出事。还有个小孩,也是学啥会啥,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连俺儿子都看出有些小姑娘喜欢故意惹他发火,他还是照样发火,动手,被老师批评,惊动家长。